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如果在辽宁和山东间建一座大坝,能把渤海变成最大的淡水湖吗?

2024-07-29历史

关于围海造陆或围海造湖的话题,荷兰总是首当其冲地被人提及。荷兰曾经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通过围海造陆手段,国土面积扩增了5200平方公里。自1920年起,荷兰启动了著名的须德海工程,该工程建造了一道大坝将须德海封锁起来,使其由海域转变为湖泊。继而通过抽干海水,使得须德海最终成为一个淡水湖。

尼德兰:水乡泽国

新形成的这个湖泊被命名为艾瑟尔湖,面积达到了3440平方公里。艾瑟尔湖不仅为荷兰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还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有效控制了沿海盐碱化问题。毫无疑问,须德海工程堪称20世纪人类伟大的工程之一,标志着人类对海洋的土地化进程。

那么,中国是否有可能实施类似的项目呢?查看中国地图,我们会发现渤海在中国地理位置中具有特殊性。位于中国北部的渤海是国内最大的内海。从山东半岛到辽东半岛之间直线距离约120公里,中间点缀着庙岛群岛。构建一座巨型大坝连接两大半岛,是否能够使渤海演变为中国最大的内湖?

一些观点认为,渤海若变成淡水湖,将为京津、河北、辽宁、山东等地区带来大量淡水资源,有利于解决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大坝建成后,可在其上建设铁路和公路,从而缩短东北与内地之间的通行时间,推动东北经济复兴。同时,深入海中的大坝本身也将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促进华北、东北的旅游业发展。显然,如果渤海转变为湖泊,确实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同时,有人担忧修建海坝后,原有的渤海港口将无法通航。但以须德海经验为鉴,完全可以在大坝中设置船闸,使船只依然能够正常通行。

然而,修建渤海海坝真的可行吗?

首先,我们面临的是庞大的工程量。在渤海建立海坝,其工程规模和投资将远超过海上大桥和海底隧道,成本是天文数字。尽管渤海是中国最浅的海域,平均深度仅18米,但在海中修建庞大结构仍是难以想象的挑战。荷兰之所以能修建须德海大坝,是因为其海域较浅,深度仅4-5米,大坝长度也只有30公里。若在渤海建坝,可能是个持续百年的工程。

其次,污染是一个严重问题。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水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附近的海河、辽河流域均深受污染。如果渤海与黄海隔离,渤海水质将迅速恶化,无法与外界水体交换,也难以得到净化。

渤海水污染问题

再者,将渤海转变为淡水湖的可能性非常低。据估算,渤海每年的水量增加约700亿立方米,而周边河流的年径流量达825亿立方米。即便大坝建成,渤海每年能新增500亿立方米淡水,而其海水总量达1038000亿立方米,完全替换需1800年。

黄河、辽河和海河的年净流量太小

此外,周边河流的有效年径流量仅为300亿立方米。尽管可以通过调水增加河流径流,但要完全使渤海成为淡水湖需要600年。

因此,仅从这一点看,渤海海坝工程是不可行的。我们追求的是提供淡水资源,若大量淡水被注入渤海,反而适得其反。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成熟和成本降低,比起投资巨大且污染严重的渤海湖,不如直接推广海水淡化技术。

海水淡化成本对比

渤海拦海大坝在经济上的讨论也证实了它的非必要性。尽管有人提出渤海大坝能够连接辽东与山东,实际上建立一座跨海大桥或海底隧道就已经足够,不需要大坝。

因此,如果渤海拦海大坝不可行,那么把渤海填平变为陆地是否可行?事实上,渤海若变成陆地,中国的国土面积将增加7.7万平方公里,这些新土地将是平原,非常合适用来建设大型城市和农业用地。然而,填平渤海的工程量是建设大坝的数十倍,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有观点认为,不必管理黄河,任由黄河泥沙持续淤积,最终会填平渤海。但通过计算,每年由周边河流带来的泥沙能造陆20平方公里,按这样的速度,渤海要一千年才能减少到三分之一。完全填平渤海至少需要3000年。

更重要的是,让黄河继续携带泥沙会引发生态灾难。这些泥沙来自黄土高原,黄河泥沙的增多意味着黄土高原生态恶化。在秦汉时期,黄土高原曾是绿树成荫的地方,但后来逐渐演变为了沟壑纵横的荒地。如果长时间不进行治理,黄土高原可能变成沙漠,黄河将不再流经河西走廊、关中平原和汾水谷地,这些地方也将被沙漠覆盖。为了获得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牺牲黄土高原,这种代价是不值得的。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一旦变沙漠,华北和东北地区原本由渤海获得的海洋水汽也将减少,导致这些地区气候由海洋性转向大陆性,加剧水资源的枯竭。中国内蒙古的沙漠离北京并不遥远,如果北京到张家口的降雨量减少,沙漠很可能南侵,使北京面临沙尘暴的威胁。

#图文动态同步大赛#因此,渤海拦海大坝及渤海造陆项目都是不可行的,也不应该实施。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是在渤海修建海底隧道,连接东北和山东半岛,促进东北的经济发展。这个渤海隧道一旦建成,将成为21世纪最宏大的工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