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岳飞力挽狂澜收复宋朝大好河山,赵构为何要杀他?

2024-04-13历史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战略家、军事家,伟大的英雄人物。也是著名的抗金名将,名垂千古。可是最后却被赵构忌恨,遭奸相陷害,最终落得个屈死风波亭的可悲下场,留下千古遗恨。三军统帅,功盖千秋的岳飞力挽狂澜收复宋朝大好河山,为何却不能善终呢?

四次北伐

宋朝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明明是最先进的,却是挨打的最多的。也许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环闭式地貌地理环境,东面及南面临海,西面高山,北面是严寒地带。农耕文明时期,只有中原地区以及南方农业区才是先进的文明地,北方游牧民族受气候条件影响必然会挥兵南下,获取生存资源。宋朝恰好处在一个四面强敌的包围之中,因此宋朝也是一个被欺负得最惨的一个朝代。

北边的金国兴起以后,大举南侵。公元1125年(北宋宣和七年),金军兵分两路南下攻打宋朝,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改元靖康。靖康元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徽钦二帝被俘,以及大量皇室、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被洗劫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

岳飞年少时,好武艺,天生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岳飞目睹了金人入侵后百姓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岳母深明大义,积极勉励岳飞「从戎报国」,还为岳飞后背刺字「精忠报国」。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

岳飞这一从军就是十五年,其中四次挥师北伐,收复大片河山。公元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正当岳飞收复北宋都城开封之际,朝廷一道令下,命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千古奇冤

公元1141年12月(南宋绍兴十一年),宋金达成和议,宋朝割让唐、邓二州及陕西的一半给金,宋岁贡金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高宗赵构向金主称臣,金归还宋徽宗梓宫及高宗生母韦太后。

屈辱的和议既成,岳飞父子非死不可,12月29日,张宪、岳云在刑场斩首,岳飞冤死狱中。狱卒隗顺很是敬重岳飞,非常同情岳飞的冤狱,他悄悄把岳飞的尸首背了出来,出城埋在九曲丛祠,并且种了两棵橘子树在坟上做记号,他谁也没说,因为他知道万一泄漏消息可是要大祸临头的。隗顺临死之前对儿子交代:「我相信以后朝廷一定会为一代忠良,昭雪冤屈,我等不到那一天了,到那时候你再说出来,岳元帅腰下佩有一块玉,可请岳家的人辨识。」

果然,宋孝宗赵昚即位,岳飞冤狱终于平反。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隗顺的儿子这才说出秘密,此后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

被杀原因

岳飞的大半生都在前线抗金的战场上度过,他的业绩不可磨灭,他坚持正义,爱护百姓,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南宋朝廷为何却容不下他呢?大部分人把岳飞被杀的原因都归于奸相秦桧,而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环境。

岳飞是一员武将,是非常有个性的人。因刘光世部归谁,赵构出尔反尔,岳飞便赌气离职上庐山休养。这种要挟天子之罪,虽然罪莫大焉,但赵构忍了,之后还与岳飞谈话,说:「太祖所谓犯吾法者,惟有剑尔。」但再三说明:「朕实不怒卿。若怒卿,则必有行遣。」从这些话可以看出,岳飞确实有要挟嫌疑,但赵构也是发自肺腑之言。之后岳飞再次头脑冲动,请求早立太子,最犯忌的赵构也忍了,并说:「卿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与也。」

有人说岳飞在抗金檄文中,主张「迎还二圣」,收回故土。这是惹来杀身之祸的原因,二圣迎回来了,赵构还能做皇帝吗?但是,故土要收回,皇帝宝眷要迎回,并不妨碍赵构的皇位。历史记载:赵构生母韦太后返宋前,老皇兄钦宗哭求转告,「皇上若能赎救,只回故土当个道士吧」。出语凄惨,说明亡国之君,复辟谈何容易。可见,即便是二圣真的迎回来了,也丝毫不会影响赵构的皇位。

岳飞被害,秦桧的一句「莫须有」其实已经道出了宋朝的实质内涵。何为「莫须有」?第一,杀岳飞乃是当时君臣共识,所以理由「莫须有」;第二,杀岳飞的理由难于启齿,所以理由「莫须有」;第三,杀岳飞无需朝廷礼法程序,所以理由「莫须有」。

岳飞被杀,其实是触犯了宋朝的两个大禁忌:一是功高震主,将来不排除黄袍加身的可能性,这是赵构最害怕的;二是岳飞在北方军民一体搞土改,极有可能形成新的均田制,使得贵族和大地主们惶惶不可终日。赵构想杀岳飞,大臣们更想杀岳飞,君臣同仇敌忾,理由当然「莫须有」了。

「平衡」真理

从以上这些可以看出,当时的朝廷取向很明确,就是让自耕农破产,成为庄园奴隶;让大地主兼并土地,成为庄园奴隶主。为了镇压庄园奴隶的反抗,不惜借助他国的势力。至于这些大地主的主人,他们一个个都赫赫有名,这里就不列举人名了。北宋王安石变法更多是为了自耕农利益,触犯了皇权及地主们的利益,所以失败是必然;岳飞在北方搞土改也是为了自耕农,所以被杀也就成了必然。

有人说,赵构乃乱世之君,应亡而未亡,并得以善终。赵构敢于使用「双料间谍」秦桧,娴熟驾驭虎狼之兵将,周旋于强敌金帝国之侧,他不仅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也确实是有些权谋水平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本就是贵族,建立宋朝靠的就是贵族的支持,他们的统治基础是依托贵族和大地主,必须确保贵族和大地主阶级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宋朝的立国根基,即平衡方略。这个「平衡」一词其实是一个动词,背后是一个鲜血淋漓的过程,所以宋朝坚持了保上压下的策略!

至于岳飞、秦桧、万俟卨等人不过都是这个平衡系统的工具人而已,岳飞触犯了这个平衡体系,所以岳飞得死,而秦桧、万俟卨等人固然有罪,但他们也是工具人而已,换了张三李四也一样!

由此说明,岳飞的一生及宋朝「平衡」一词告诉我们一个浅显的道理: 百姓不能当家作主, 「明君」可能比「昏君」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