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蒋介石为何会输?1946年,刘伯承一语道破原因:国军有三怕!

2024-01-15历史

言:

肯定有很多人都会好奇,蒋介石为什么会败退台湾?毕竟他手里掌握的兵马是我党的十几倍了,而且他还拥有着这么多的先进武器,为啥还能被中国解放军打败呢?

这时候就会有人说了,国军之所以会输,那是因为国民党内部腐败太严重,以至于到具体政策时也产生了巨大错误,最终不仅瘫痪了政府,也瘫痪了前线指挥。这些话从表面来看,确实有那么一定的道理,但是,也仅限于此。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打仗是一件极为严肃且与生死挂钩的事情,容不得半分马虎,而战场上的失败和成功也绝非偶然,它必定涵盖了许多的因素。

针对蒋介石输的原因,刘伯承将军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国军有三怕。那么,国军有哪三怕?蒋介石一贯的作战指挥风格又是怎么样的呢?

老蒋的「微操作」

老蒋惨败的原因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的微操作,正所谓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0-5」。再加上他为人心胸狭隘,一意孤行,最终扰乱了国军的指挥系统,我们首先以杜聿明在1948年的淮海战役为例。

当时杜聿明率领国军10个整编师在济宁一线布防,准备阻击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杜聿明在这边规划、排兵的好好的,但这时老蒋非要横插一脚,对他开始指指点点,一会要求他主动出击,一会又让他速战速决。

杜聿明没办法只能听蒋介石的,可结果呢?在老蒋的一通安排下,直接将自己送进了咱粟裕大将的嘴里。估计杜聿明的内心也是十分的无语,他这指挥的还不如不指挥呢,我们其实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蒋介石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性格。

而蒋介石的微操作还不止如此,还有一次最出名就是在红军长征时期,当时薛岳带着国民党在后面对红军穷追不舍,虽说无大的功绩,却也威风八面,就在这时,蒋介石的脑子又像抽风了一样,开始了他的「基操」。

原来,蒋介石觉得薛岳迟迟没有动作,进展远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认为薛岳是个「摆设」,没有丝毫用处,于是他就自己亲自出马了,只见蒋介石先是判定红军的必经之路,然后又派出一位师长在这个关键关口截住,他认为这样一定就能将红军一举消灭,而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并没有和在红军后面追击的薛岳通信。

可想而知,蒋介石的这一番骚操作肯定会引起混乱。就在薛岳马上要追到红军,需要此人来和他一起打配合时,却怎么也联系不上这个人,这下可把薛岳给急坏了,最终自乱了阵脚,而红军则趁机突围成功。

听到此消息后,薛岳勃然大怒,准备追究该师长的责任,可在一番调查后竟查到了蒋介石的头上,这名师长也只是按命令办事时,薛岳此时心里只想骂娘,但也不好多说什么,最终这件事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这些例子都能表明,蒋介石的脑回路确实清奇,不仅喜欢绕过正常操作进行「微操」,而且每次都能将场面搞的一团糟,手底下的人对此都无语至极,但也无可奈何。

不过这恰恰暴露出了国军指挥系统的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上下级互相不信任,最终导致战局指挥出现断层,国军将领盲目依赖上级,缺乏自主能力,这些都使得蒋介石不得不需要亲自下场。

说白了就是上欺下瞒,蒋介石自己都被骗怕了,国民党内部不和谐,也不协调,最重要的是腐败严重,正所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啊。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老蒋介石有着再多的经济、装备维持成庞大的军事实力,也依然难以避免内部的混乱局面,只得自己亲自「微操」,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最起码自己放心呐。

国军和解放军的区别

不得不说,与之相比,我军在秩序和纪律方面就比国军要好的多。例如我军秩序严明,强调上通下达的的重要性,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想」,与国军内部混乱的情况有着本质的区别。

而在纪律上更不用说,我军和国军在根本上存在着差异,国军是通过钱权利益汇聚在一起的,代表的是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我军则是有着共同的信念和目标,为了解放被压迫的广大穷苦人民而努力的。

我们都知道,在战争时期,我军和国军都曾大肆的招兵买马,我军招纳士兵几乎全凭自愿,虽然那些士兵文化程度不高,但都拥有着极大的革命热情,愿意服从领导及上级的指挥,且在某些事情做决定的时候是少数服从多数,这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是相当有必要的。

而反观国军呢,很多人都是被抓壮丁抓过去的,属于强制性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想象到他们内心的抗拒和抵制,尤其是在面对上级的命令时,积极性极差。

再加上国军内部腐败贪污严重,他们将精力全部放在吃喝玩乐上了。另外,国军在对待底层民众又是属于压榨剥削的心态,百姓可谓是敢怒不敢言,你说这样不得人心的部队,又怎么能与纪律严明、口碑载道的我军相比呢?

与此同时,我军向来习惯自我革新,从战争中学习,从学习中进步,这是僵化腐朽的国军无法比的,对于这点,曾经担任国军第74军总指挥的王耀武就深有体会。

在国共和谈期间,陈毅将军曾到访过山东,当时王耀武在与陈毅见面时,就说了这样一句话:总见你们的许多领导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讨论问题,再看我们国军这边,别说学习了,有点时间全部都去拍马屁去了!

可见,国军方面上下都「统一了战线」,丧失学习思考的能力,而一个人或者是说一个群体,一旦失去思考,且不愿意做出任何积极的改变,只知道原地踏步,那么这就意味着僵腐,意味着麻木和混沌,除非自己想通,做出一定的改变,否则这是任何外部支援都难以弥补的。

蒋介石自己是如此,其他国军将领,下层士兵亦是如此,所以不管他手中是拥有着比我军多十几倍的兵马,还是有着众多的先进武器,都不能改变其穷途末路的命运。

另外,除了毛主席在紧张的内战时期将国军看的透彻的外,还有一人将国军的本质看的是清清楚楚,他就是刘伯承将军。刘伯承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国军有三怕。那么,国军究竟有哪三怕?惧怕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国军之三怕

国军普遍存在「三怕」现象,这源于其自身建军思路的错误。国军士兵素来害怕三种作战:一是夜战、二是野战、三是白刃战。

为什么怕呢?就拿夜战和野战来说,国军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被抓壮丁抓来的,而一旦进行夜战或者野战的话,他们肯定就会抓住这个空挡逃跑,一旦没有士兵,你就算有再先进的武器装备都不行,因为没有人来操作啊。

而且最重要的是,战场上的士兵逃跑了,人不够,那必定需要重新从青壮年中再次抓捕,而一旦不可避免的发生夜战或者野战了,这些刚抓来了人又会借此机会逃跑,以此类推,便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这是国军将领最担心的事情。

而白刃战就更好理解了,它是指不用火器等近现代武器远距离进行对射,而是在近距离发生的以格斗为主要形式的作战,例如徒手肉搏、拼刺刀、使用冷兵器等对砍等都是属于白刃战。

这种作战方式的缺点是十分残酷,因为一旦采取这种形式,双方的伤亡率基本都是1:1,换句话说,就是「极限一换一」,是在拿命拼,这不仅需要士兵拥有很好的刺杀技术,更要有着强大的心理素质。

而国军士兵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的是传统的正规化培训,从而忽略了实战能力的培养,大部分人缺乏充分的生存技能训练,一旦没有了重武器的加持,就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环境下的战斗。

我军则是以灵活的游击战术消耗敌军,或者通过夜袭等方式将对面打的是措手不及,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军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往往比国军要略胜一筹。

所以国军士兵最害怕与我军进行近距离拼搏了,以至于在国军阵营里出现听到白刃战时,士兵们闻风丧胆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的来说,蒋介石败退台湾的原因,有着其个人身上自大、刚愎自用的因素,还有着他在指挥上经常出现「微操」,使得正常指挥出现断层的情况,以及国军上下存在的种种弊端。

这些问题都导致国军在解放战争中逐渐丧失战斗力,哪怕他手上有那么多的「王牌」都没有用,最终失败。

对此,屏幕前的您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