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路过号兵担架,团长盯着不动,军长:舍不得就抬上,后号兵成少将

2023-12-17历史

1935年的长征路上,红四方面军接到命令,准备放弃穿川峡根据地,向川西北转移。 转移途中,遭受了川军的攻击。

为了摆脱尾随的川军,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团长张昌厚遵照指令,带领三十三团守在江油市西边的大岗山上,对前来的敌军进行狙击。

图 红四方面军

川军人数众多,三十三团渐渐处于弱势。持续一个星期的对抗让红军士气低迷,死伤无数。

张昌厚心急如焚,眼看川军又要扑上来了,在很多营连长都已牺牲的情况下, 还有谁能上?还有谁敢上?

这时,一个声音从他身后响起: 「团长,让我上吧!」

张昌厚循声看去,一看就傻了眼。 这个小红军不仅看起来非常年轻,甚至只是一个号兵,根本没有作战经验。他上?能行吗?

图 肖永银

弹尽粮绝,小号兵挺身而出

这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号兵叫肖永银,说出这句话时,他还没有满18岁。

肖永银的家人因战乱丧生,漂泊的他在13岁就加入了红军的队伍。

虽然从小是个放牛娃,只上过一年小学,但他却显现出非凡的天赋,加入儿童团后当了队长。 17岁这一年,肖永银已经当了号兵团队的司号长。

图 号兵

张昌厚对这位聪明伶俐的司号长有点印象。但是,此刻兵临城下,由谁带领部队迎战敌军,实在不是可以随便决定的问题。

肖永银在部队时时常帮士兵们打下手,为人十分机灵,管号兵也管得不错,可是打仗不是儿戏, 让一个吹号的号兵去带兵打仗,那不是送死吗?

想到这里,张昌厚叹了口气: 「打仗可不是吹号兵这么简单!算了,我亲自带队上阵。」

图 肖永银

肖永银却丝毫没有动摇,虽然面庞稚嫩,但身上却显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坚毅来。

「团长!你让我上,要是不能把敌人打下去,你就砍我的头!」

如此决绝的誓言让张昌厚不可思议地看向他,17岁的小号兵,总是会让人下意识把他当小孩子看待。

这一刻,川军已经突破我军前沿, 伤亡惨重的部队没有第二个人可以站出来了。

张昌厚猛然吸了一口气: 「好,你上!给你两个连,把敌人都打下去!」

这一刻,他做出了一个豪赌,把部队的生命全部绑在了这个小号兵身上。 凭着作战多年的直觉,他觉得他能赌赢。

「是!」 肖永银领命,一个箭步跃出战壕,带领部队直逼敌军腹部。

图 肖永银和战友

英勇作战,身中流弹险丧命

第一次带兵打仗,肖永银充分显现出他的作战能力。

他带领的部队像一只奇兵,打得川军措手不及。 肖永银借着地形优势,带领部队把川军往死里打,川军被他们凶猛的气势震住了,不得不往山下连连后退。

虽然肖永银不是很懂打仗,他却用自己猛虎般的气势带动起了整个部队,直扑得川军大乱阵脚。

已经弹尽粮绝的红军哪来的这么凶的气势?川军来不及思考,节节败退。

肖永银没有放过他们,他带着人大步往山下追去,还栓在身上的军号剧烈颤动,场面既诙谐又惊险。

图 红军作战题材的画作

在山头远远盯着战场的张昌厚不禁为他连连叫好,知道这一仗已经打赢了。

此时此刻肖永银还在往前冲,张昌厚笑起来,他知道这只小老虎野心大得很, 他的目标是前面那个川军指挥官。

然而,就在他越追越紧的时候,突然跌了一下,扑倒在山坡上。

不好,肖永银中弹了!

图 红军作战画面

彻底赶跑了敌人后,肖永银被放在担架上抬了回来。 张昌厚急忙俯身去看他,只见肖永银脸色惨白,一动不动地僵直着身体,鼻息微弱,已经快没有了生命迹象。

看着他稚气的圆脸,张昌厚鼻头一酸,红了眼睛。他骂道: 「这小鬼,也太不要命了!」

他马上叫了卫生员来对肖永银进行抢救,卫生员给肖永银做了急救措施,堵住了他的枪眼。

本来应该有所好转,肖永银却昏迷了三天三夜也没有醒,卫生员给他下了结论: 估计活不过来了。

图 肖永银和战友们在一起

张昌厚觉得很惋惜。第一次上阵就如此英勇,说明这小孩是个将才,假以时日一定是一代名将。

没有想到,第四天卫生员给肖永银换药时,他突然有了反应,回过气来了。

卫生员仔细检查,终于发现,原来之前他没有给他的两处弹孔完全封死,导致一直没有恢复,这次换药,却误打误撞地给他包扎好了。

肖永银捡回一条命,不过,由于部队很快就要经过雪山地带, 重伤员被勒令留在茂州老乡家里,不能随军前行。

图 红军爬雪山

抬着肖永银的担架经过张昌厚身边,他叫停了士兵,深深注视着这位小英雄。

死里逃生,他瘦小的身躯裹在纱布里,仍然在昏迷。

红四军军长许世友见他定着不动,疑惑地走过来,张昌厚无奈地说: 「这个小鬼,让人舍不得啊!」

许世友也是惜才的人,他大手一挥: 「舍不得,就抬上走嘛!」

图 许世友

草地宿营,篝火红歌破风雪

弹伤恢复后,肖永银凭借英勇作战的事迹获得了不少赏识,担任了三十军的警卫排长。

到了第二年冬天,肖永银已经是一个颇为成熟的红军战士。

第三次走入草地时,他带领警卫排跟随红三十军机关、红八十八师和军直属教导队一起,走到了一个壕沟里。天色很晚了,战士们就地驻扎下来,当晚就在这里宿营。

天寒地冻,还下起了大雨,雨中夹雪,毫不留情地打在战士们身上,把他们浇了个遍,冷得不停哆嗦。

图 红军雪地行军

坐在草地上,战士们围坐在一起,忍受着寒冷和饥饿。 他们已经连续走了十多天,疲倦如潮水般不断袭来,可是寒冷和饥饿又让他们无法安眠。

肖永银也已经疲累无比,并不比他们好受。但他硬撑着站了起来,强打精神鼓励大家: 「同志们,草地很快就要过去了,胜利就要来临,我们可千万不能松劲啊!」

一边鼓舞士气,肖永银也在思考,如果此时此刻有一堆篝火,就能让大家喝上开水、吃上干粮了,这该多好!

图 红军过草地

可是要怎么在潮湿的草地生起火来呢?寒风持续刮来,把生命的火焰吹得如此黯淡。

突然,肖永银想到了一个点子。他叫上警卫排的战士,带着马刀,走到河边砍柳树,又沿途捡来牛骨马粪。 他劈开一个木制的子弹箱子,借此来引火。

寒风呼啸,刚刚窜起的火苗很快就熄灭了,肖永银让几个人站在旁边挡风,从包袱上扯下一块油布,用火柴点燃油布,再拿油布把木块点燃。

黑暗寒冷的草地里,就这样烧起来一团一丈多高的火焰,牛骨马粪都点着了,不断有油被火熬出,发出滋滋响声。

在这个难熬的夜里,这团火是一个奇迹。

图 红军雪地前行

战士们向着火堆围过来,感受火焰的温暖。渐渐地,水烧热了,衣服烘干了,干粮也能吃了,寒冷,饥饿,疲累,全部被肖永银的火焰驱散干净了。

说笑声重新响了起来,政委李先念也朝这边走了过来,问肖永银怎么生起的这团火。肖永银把过程给他说清楚了,李先念大笑道: 「你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啊!」

李先念呼吁大家一边烤火一边唱歌,宿营地有千百名战士, 大家齐声合唱革命歌曲,歌声和火光彻底点燃了黑夜。

这一夜篝火一直未熄,歌声也飘扬了一夜,本来应该是最艰难的日子,这份记忆却成了不少人珍藏的美好回忆。

第二天,红军一鼓作气,走出了草地。

图 长征路上

天纵奇才,巧出奇计擒敌军

越过天险腊子口,终于到了有人烟的地带。

路边种满了豌豆,绿油油一片分外喜人。战士们已经饥饿难耐,但都严格遵守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定, 「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 ,只是挖路边的野菜煮了一锅汤吃。

肖永银站在高处,远远眺望,发现前面有一辆牛车经过。

他跑上前去,问赶车的老百姓: 「老乡,前面有没有国民党的部队在?」

「有,鲁大昌部队有一个连住在前面的镇子里。」

鲁大昌管的是国民党新编第十四师,装备很好,肖永银立刻下了判断: 对这支军队,只能智取,不可强攻。

虽然我军的人数不如对方,但敌在明,我在暗。肖永银决心,要乘其不备给对方一击重拳。

正赶上镇子赶集,他让警卫排的战士把驳壳枪藏在身上,换上一身便衣,混入赶集的百姓中。

因为敌军并不知道红军的到来,没有任何准备,对百姓的盘查也很松。 警卫排的五十多人推着车,挑着担,顺利潜入了镇子里。

图 鲁大昌

恰是中午,国民党士兵的号声响了起来,他们准备集合吃饭了。

这正合肖永银的胃口。 趁着他们吃饭的时机,肖永银摸到连部,和部下配合,干脆利落地夺走了哨兵的枪。

国民党发现情况不对,连忙扔下饭碗去拿武器。

这时,所有警卫排的战士都冲进了连部,来势汹汹,敌人以为是大支部队,吓得马上举手投降。 就这样,五十多个红军毫发未损,解决了一个连的敌军。

这一仗打得十分利索,又让肖永银获得了军首长的表扬。「永银战神」的作战能力,在这时就已经初显端倪了。

图 历史影像中的红军

坚守使命,为送信历尽生死

这一年的十一月,中央军委下达指令,要徐向前等人所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及所属2万多名渡过了黄河的将士组成西路军,在河西根据地上驻扎,打通新疆通往苏联的国际路线。

然而,这条路上的敌军早已盘踞多年,军事力量远高于西路军,战士们只能被迫止步于河西走廊。

最后一次开会时,终于正式决定: 西路军从此化整为零进行突围,徐向前等人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

图 西路军

首长徐向前对肖永银的传奇故事早有耳闻,散会后特意找到李先念,问他借警卫排长。于是,肖永银踏上了护送徐向前从祁连山回陕北延安的征途。

浩浩荡荡一群人,目标实在太大,徐向前决定分散队伍。

他交给肖永银一封信,嘱咐他到陕北后把信交给党中央,将西路军的情况交代清楚。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只剩下红四方面军总部参谋陈明义还和肖永银在一起。

图 徐向前

怀揣首长的亲笔信,肖永银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在敌人的封锁下,他们白天躲进山里,到夜幕降临才敢出来。有的时候走一个月都吃不到一粒米。

一路上不断与敌人周旋,肖永银和陈明义都负了不少伤。

他们曾联系上了西路军总政治部的吴建初,但是形式太过恶劣,吴建初隐姓埋名从事秘密工作,只能把他们安置在废弃煤洞里。

煤洞阴暗潮湿,肖永银待了近二十天,看不见半点希望。 他决定穿过沙漠前往民乐,沿着长城向东走。

可是沙漠哪有那么好走,只走了一天,两人就被热得嘴唇发紫,几近脱水,幸好找到了一处清泉,才从死亡边缘挣扎出来。

这一路上他们数次站在生死边缘,沿着长城走的时候只能乞讨为生,走到永昌时差点被冻死在雪地里。

从三月走到七月,从寒冬走到酷暑,风餐露宿,受尽磨难,终于走到了援西军司令部。

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出来迎接着两个满身泥污的「野人」,看着他们蓬乱的长发,黝黑的脸庞,烂得只能勉强遮住身体的衣服,忍不住流下热泪,拉着两人的水哽咽道: 「辛苦你们了!能活着回来,不容易。」

图 刘伯承

肖永银眼中也蓄满了泪水,他把自己的破毡帽摘下撕开,拿出里面的信,双手递给刘伯承: 「这是徐总指挥写的信,请首长转交给党中央!」

这次事件过后, 刘伯承把肖永银收入了自己的麾下 ,从此两人一直保持着深刻的将帅情谊,直到新中国成立。

结语

在肖永银的一生中,有过无数惊心动魄的经历。他历经各种磨难,数次在生死边缘徘徊。

13岁参加红军,17岁当司号长,28岁当团长,29岁当旅长,32岁当副军长,38岁被授予少将军衔。 他用一生书写传奇,军功显赫,留下无数佳话。

担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时,肖永银再次遇见了许世友,此时的许世友是他的直属领导。

肖永银向他道谢,感谢他当年允许重伤的自己跟着部队继续走,许世友哈哈大笑: 「我做梦也没想到,那个担架上的小鬼就是你呀!」

肖永银也笑起来。 即使已经过去多年,他的眼睛里面仍然装满了勇敢和坚毅——和17岁时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