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你知道历史上朱棣有多厉害吗?

2024-04-28历史

自从元朝灭亡后,蒙古实际上已经元气大伤了,但是蒙古人总是有一种很不服气的感觉,时不时就在边境上抢你两个人,抢你两只羊,不断地对大明边界进行骚扰。而此时永乐八年的大明王朝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这个时候,朱棣已经完成了永乐大典的编纂,成功实施了下西洋,并且征服了安南。这三件大事使朱棣的声望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然而突然间传来消息称,位于他的龙兴之地北京附近的瓦剌势力日益壮大,严重威胁到了北京的安全。在接到消息后,朱棣派遣自己的亲戚率领10万大军出征蒙古,但由于亲敌这支大军孤军深入蒙古境内,最终遭遇惨重失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得知战败消息后,朱棣大为震怒,于是,他将所有下西洋的事务交给内阁处理,率军御驾。亲征。在这个时候,朱棣面临来自西方鞑靼和东方瓦剌的双重威胁。他采取的政策非常直接,谁强打谁,鞑靼强大了就打打打,瓦剌强大了就打瓦剌。它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使草原地区保持动态平衡状态。

公元1410年,朱棣亲率50万大军北征瓦剌,他特别重用的火枪神机营也整编在列,这是大明最为精锐的部队。虽然瓦剌人也开始使用火器,但由于蒙古人失去了中原,也使他们失去了掌握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工匠,他们在中北方面远不如明军精良。面对这种局面,瓦剌士兵只能依靠快速冲锋来寻求优势。然而,这种优势在朱棣面前似乎毫无效果,因为朱棣对骑兵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很快,瓦剌遭遇打败,随后几年,蒙古人与明军多次交手,但都处于下风。

每当明军出现时,蒙古人便望风而逃。经过常年的征战,朱棣意识到,虽然明军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但无法将蒙古人斩草除根,游牧民族会一直存在下去。朱棣也清楚,自己也终会有离世的那一天。一旦他离世,谁来镇守偌大的北方边境?他得出结论,为了保住大明江山,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幽云十六州,大明的北方边界必须由最有能力和实力的皇帝来镇守。因此,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可以说,这一决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很多大臣对这一决定表示反对,他们认为,首先,南京作为朱元璋开创霸业的地方,经历两代就要迁都,这显然是不符合礼法的。

此外,朱棣以藩王造反夺位,本来就人心不稳,在这种情况下,迁都无疑是对朱元璋当初定都南京的否定。这样做会被视为对先帝的大部敬,但朱棣从战略角度考虑,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在一片反对声中,他采取了一系列步骤推动迁都的进程。首先,他重新疏通的长期荒废的大运河,确保南方物产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其次,朱棣开始有序增加北京地区的人口数量。当时的北京只是一个边防重镇,人口稀少,经济并不发达。朱棣多次下令南方百姓移民北京,同时强制许多南方富商搬迁至北京,并为他们做生意提供优惠政策。这一举措有效的推动了北京的经济发展。

同时,朱棣开始在北京修建宫殿,新建的北京紫禁城比南京的紫禁城还要大,尽管当时的都城仍然是南京,但朱棣本人却尽可能多的时间在北京居住,这使得明朝的权力中心逐渐向北方转移。据历史记载,在永乐青年到十二年期间,朱棣的活动一直在北京一代。虽然许多大臣反对他这样做,纷纷上书劝皇帝尽快回首都南京。然而朱棣坚定的回应道,敢友在提出此类请求者,将以妖言论处。通过这种方式,他逐渐让大臣们明白,北京才应该是真正的政治中心。

公元1421年正月初一,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开启了北京所为中国首都的新篇章。北京依附于长城,使北方地区的边防重镇都城定在北京,皇帝就可以亲自在这里镇守大明江山。正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得不说,迁都北京是朱棣做出的非常智慧的决策。从战略眼光看,大明王朝的威胁来自于北方势力强悍的蒙古人,虽然败走漠北,但随时都有可能死灰复燃。击溃蒙古人的惊扰。才能使大明保持统治稳定。

如果说地处民声富饶的南京是大明的经济中心,那么地处北部边防重镇的北京则是大明的军事中心。如果军事中心常年委派将领镇守,假以时日,则有伟大步调拥兵自立的隐患。燕王朱棣自己当年的情况就是如此。而从国家层面看,相较于经济中心,帝国首都更靠近军事中心,则便于调近军队,极调动各方资源,更有利于帝国的统治稳定。因此,朱棣迁都北京的决策对大明王朝后续的长治久安功不可没。朱棣驾崩后,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朱高炽登基后即做出决定,将京师迁回南京。为什么朱高炽搬离父皇苦心迎接的北京城,让皇室文武百官重新回到南京?这背后的历史真相,你知道是什么?

关注首页,了解更多精彩历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