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刘备东征孙吴,诸葛亮明知不可行,为什么却一言不发

2024-01-16推荐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可以说是「常败将军」,是出了名的不知兵,这一点曹操就很瞧不上他。

但是在公元221年5月,刘备刚刚称帝不到一个月,就倾全国之力,带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讨伐东吴。如此仓促的出征,明眼人都知道凶多吉少,所以就有大臣出来劝谏。

比如赵云就说,国贼是曹操而非孙权,此时讨伐东吴,战事一开就很容易陷入胶着,让曹魏有了可乘之机。当今之时,应该是以讨伐曹魏为上,曹魏如果灭了,东吴可以不战而降。

赵云作为刘备集团的元老,智勇兼备,可是刘备却不听从,反而没有让赵云参加东征。

秦宓以天时来劝谏刘备,说讨伐东吴必然失利,结果被刘备关进了大牢。东吴大臣诸葛瑾也写信给刘备,希望刘备以大局为重,以怨报德,趁此机会联合东吴抗曹。

吴三省评注的时候说:「诸葛瑾之言,是至公之言。如果刘备肯听从的话,与吴国重修盟好,那么曹魏恐怕会惊慌失措」,可刘备也没有听诸葛瑾的建议。

在当时,不与东吴开战是很多人的共识,但是进言的人非但没被采用,反而像秦宓一样会因此获罪。所以,黄权没有继续建议刘备放弃攻吴,而是希望自己为前驱,前往试探吴军的虚实兵势,刘备自领大军作为后镇。

黄权可谓是一片拳拳之心,可是刘备不但没有听从,反而把黄权调离了前线,改任镇北将军,驻扎在江北防御曹魏。

在这种情况之下,不管是从大局来说,还是从出征的阵营来说,刘备失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连我们这种普通人都能看出来。

刘备自从起兵以来,打过的所有胜仗,都是在有重要谋士参与时取得的。可是在刘备征吴的时候,最重要的两个谋士法正、庞统都死了,剩下比较擅长谋略的只有三个半人,分别是:诸葛亮、彭羕、黄权,以及马谡这个半人。

彭羕,刘备认为他是和诸葛亮、法正一样的人物,可是当时也因为谋反罪死在了狱中;黄权,【三国志】中说汉中争夺战多出自他的谋略,可见也是一个文武全才,结果因为进言被刘备弃之不用;马谡就更不用说了,这时是诸葛亮的属官,而且刘备认为他言过其实,不可能重用他。

剩下的就只有一个诸葛亮,诸葛亮对于刘备的东征,显然是持反对意见的。后来夷陵之战大败,他曾感慨道:「如果法孝直在的话,一定能阻止刘备东征,就算是东征也不会败的这么惨。」

可奇怪的是,对于刘备的东征,很多人都出言劝谏,只有诸葛亮一言未发,而且刘备也没有带他从征,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胡三省认为,诸葛亮明明不同意刘备征吴,却又一言不发,是因为他知道刘备在盛怒之下,是不可能听进去别人的劝告的,所以他干脆就什么也不说了。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都,因为诸葛亮自己明明说过,如果法正还活着的话,是很有可能制止刘备东征的,这说明刘备并不是不能劝的。

想要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刘备为什么要执意伐吴。这一点魏国大臣刘晔看得很清楚,他说了两个重要的原因:

一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刘备以仁义笼络人心,不报仇的话很难对身边的「元老派」们交待;第二,是为了「威武自强」,蜀国遭逢荆州大败和关羽之死,所以刘备要起大军示威,告诉敌国蜀国还是很有实力的。

从刘备在战前的表现来看,「威武自强」应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告诉别人他有独立治国的能力。所以,刘备才会一反常态,表现的一意孤行,对于所有的劝谏全部置若罔闻。

刘备称帝前后,因为处理荆州事务的失误,在国内可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比如,在刘备死后,廖立就曾经出言讥讽他。说刘备与孙权争荆州三郡,结果被曹魏占领了汉中,后来夺取汉中以后,把关羽留在荆州,导致关羽身死、荆州丧失。

刘备末期,蜀国有很多战略上的失误,很有可能就是刘备自专,不听诸葛亮之言所造成的。所以,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不会像小说中写得那样融洽,刘备在蜀国也面临着很多舆论压力,所以才要急于证明自己。

正因为如此,他一再拒绝身边人的谏言,甚至弃赵云这样的名将不用,带着一干资历不深的文臣武将去讨伐东吴。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自然就不便说话了,一来刘备和关羽感情深厚,所谓「疏不间亲」,劝阻他为关羽报仇容易引起猜忌,日后也容易落下埋怨。

二来,刘备急着想要证明自己,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听从诸葛亮等人的建议,所以才要「威武自强」证明自己的能力,作为当事人的诸葛亮自然不好多说话。

事实上,刘备在取得益州以后,和诸葛亮的关系就有了微妙的变化。刘备在出征的时候,往往让诸葛亮留守成都,而临终之前的人事安排,更是说明了对诸葛亮的不信任:把军权交给了资历稍浅的李严。

临终前的托孤之言,更是令人细思极恐:刘禅如果能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能你可以「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