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千古兵法誤區:為什麽熟讀兵法,戰績卻依然難封神?

2024-05-20國風

為什麽熟讀兵法,戰績卻依然難封神?

在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裏,軍事科學始終很關鍵。從【太公六韜】到【紀效新書】,偉大的兵書層出不窮。其中,【孫子兵法】最為出名,流傳最廣。這本書不僅受軍事家喜愛,政治家和企業家也從中受益。

但是,就算你熟讀【孫子兵法】,並不意味著你就無敵了。【孫子兵法】雖然好,但並不是萬能的。歷史上,很多精通兵法的人,比如趙括和馬謖,還是失敗了。甚至,有些訓練有素的將領還敗給了沒有文化的農民起義軍。

這看似奇怪,但實際上是有道理的。

兵法並不是詭計的集大成,其實核心理念是「不戰而勝」。受小說和歷史書籍影響,人們常將兵法視作計謀集,認為遵循它們可百戰百勝。尤其是【孫子兵法】中的「兵者,詭道也」被過度解讀,網路上甚至有「打仗本是文明之事,直到孫子出現」的笑話流傳。

實際上,這是對兵法的誤解。【孫子兵法】確實註重「計」,但這裏的「計」是指計算,而非陰謀。孫子提出要透過五個方面來考量:道義、天時、地利、將才和法規。他認為這些因素才是戰爭勝利的關鍵,並強調戰前要對雙方實力進行準確評估和計算。

在真實世界裏,我們總愛聽那些弱小逆襲、智謀取勝的故事,好像只要有奇招,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可實際上,當力量懸殊太大時,再好的計謀也是杯水車薪。【孫子兵法】,這部古老的兵書,其實講的不是怎麽用盡方法打贏戰爭,而是告訴我們最高明的策略是不戰而勝。它崇尚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強調真正的戰鬥高手,往往看不出輝煌戰績。

2000多年前,中國的先賢們就已經明白,真正的高明玩家,他們不是好戰之徒,而是利用政治、經濟、外交等手段,在戰場上見血之前就贏得勝利。這種超前的思維和宏觀視野,卻常常被人忽視。

理論再精彩,也比不上實戰經驗的重要。無論兵法多麽深奧,如果脫離了實踐檢驗,那也只是空洞的理論。只會讀書本上的知識,沒有經過實際鍛煉,就像趙括那樣,最終只能淪為紙上談兵的典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實在是數不勝數。

在亂世中,趙將陳余領兵20萬對峙疲弱的漢軍。謀士李左車主張速戰速勝,但陳余自信兵法,想包困漢軍。不料,對面的將領是韓信。韓信用趙軍等待的時間,準備完畢。他冒險地背水布陣,引趙軍出擊。漢軍退無可退,奮戰反擊,大敗趙軍。韓信因此威名遠播,「背水一戰」也成為歷史佳話。

在這場戰役中,韓信展現了【孫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策略。陳余和韓信都遵循了兵法原則,但陳余只是照本宣科。相比之下,韓信的軍隊不僅戰鬥技巧高超,而且與他並肩作戰多年,雖然人數不多,但戰鬥力強悍。這使「死地後生」策略得以成功。相反,三國時期的街亭之戰卻顯示了這一策略失敗的例子。馬謖盡管有實戰經驗,但僅限於參謀角色,未曾真正獨立指揮過。他首次獨立領兵就面臨街亭這個關鍵地點,對抗經驗豐富的魏軍將領張郃,結果是慘敗。

馬謖,雖然精通兵法,卻教條地在山上布置重兵。王平質疑此舉時,他用「背水一戰」和「居高臨下」等原則回應。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裏也描繪了這幕,馬謖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果魏軍斷了我們的水源,蜀兵會拼命作戰。」 看似合理的策略,但當魏軍圍攻時,蜀軍並未拼命,而是陷入混亂,迅速潰敗。事實證明,劉備生前對馬謖的評價「誇誇其談,不堪大用」是準確的。這說明,缺乏出色領導和強大軍隊,在險地布陣就是自尋死路。

朱元璋和他的隊伍裏,沒幾個是軍事家庭出身,讀書破萬卷。他本人從一窮二白起步,徐達、常遇春、藍玉這些戰友們,也都是草根出身。但這並沒阻止他們贏得勝利。一個關鍵是,這幫人年輕就上戰場,戰鬥經驗豐富,善於學習總結,這比紙上談兵強多了。

兵法其實不是神秘秘籍,就是些教科書而已。在古代,書籍主要用絹帛、竹簡記載,貴族專屬,普通人難以觸及。所以那時的很多普通知識,看起來就像高深學問。

就像史記裏的張良,年輕時偶遇黃石公,得到【太公六韜】,幫助劉邦成了大事。在那個時代,掌握兵法的人能靠這點優勢,實作大作為。

隨著時代變遷和技術進步,昔日神秘的兵法著作已不再高不可攀。【孫子兵法】等經典,如北宋時【武經七書】所示,已經從閣樓走入大眾視野,成為官兵必讀。這些兵書不再是秘密,而是日常的軍事教材。

精通兵法,就像學生掌握課本知識一樣,是基本技能。然而,僅僅靠讀書無法保證成功,比如僅靠閱讀企業家傳記或參加成功學課程,就想創業或改變命運,這樣的想法不切實際。真正的成就,源於實踐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