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道德經】解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才是老子核心的大智慧

2023-12-09國風

如果你通篇讀完道德經,就會發現一個殘酷的真相,也會明白無為和不爭的真正目的,知曉道家思想的高明之處。

今天寫的可能有些復雜,但是你只要是跟上節奏,肯定是可以聽懂的。但我相信這才真正是老子想要描述的那個道。接下來我們要說的就是老子口中的殘酷的道。

談所謂的道之前一定要知道背景。

在當時的春秋時期就等同於是民國時代,中原四分五裂,天下禮崩越壞,軍閥野心勃勃,大戰一觸即發。

春秋時期的出現,是因為周王朝的衰落,民國時代的形成是因為清政府的落幕。可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劃重點,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所以為避免生靈塗炭,有一小部份思想家就提出了自己的舊亂之道,開始設立派別廣大門徒。例如孔子的儒家,提出的就是仁義理智,認為諸侯之間不必交戰,而是應該學會仁愛。商鞅的法家則不同,他認為大戰不可避免,早晚都要發生,所以只能打造出一個強國,重新統一天下。

按照當時的角度來看,立足秦國的法家無疑是這場辯論的最終獲勝者,但如果以歷史的角度來看,他們之間沒有勝負,也沒有孰對孰錯,只是角度不同。所以從什麽角度去思考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儒家代表的是貴族,法家代表著君主,而道家代表的就是這個天地。當時的這個老子認為春秋時期的格局崩壞是一個必然結果,而大家所講的方法只是飲鴆止渴,想要找到問題的關鍵,就要學會從天地的角度去看,也就是固恒無欲以觀其妙,恒有欲以觀其所角 。這句話我們之前說到過,就先要放空自己的想法,甚至忘記個體的存在,以天地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之後再帶入自己的想法,加入自己的存在,以個人的角度來找到問題的關鍵。

這麽說可能有些復雜,我們再接著往下看。透過這個角度和方法,老子找到了這個問題的關鍵,並且順勢提出了一個叫做道德概念。

什麽是道?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道就說有一個東西,他先天地而生,他看不見摸不到,卻在無時無刻的運轉,永遠都不會停息。我知道是他創造了萬物,但卻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只能強行的稱它為道。

我們解釋一下,道在古代指道路可以理解為是正確的方法,或者說是規則。因其難以理解,所以為了避免被後世誤解,老子又嘗試去解析這個道。

他這麽說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但老子沒想到的是,有人將其解釋為天地無情,認為天地冷酷無情,藐視萬物,對待他們就像是草紮的狗。聖人也冷酷無情,藐視百姓,對待他們也像是草紮的狗。這樣的解釋完全違背了老子的本意。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這個不仁到底是什麽。我們可以將仁看作是仁愛,而仁愛的反面就是暴虐。不仁既不是仁愛,也不是暴虐,而是處在仁愛與暴虐之間。

我舉個例子,假如一個班級中有 50 個學生,他們就代表著萬物,

對他們來說,班主任就等同於是天地規則,等同於道。

那你希望這個班主任是仁愛還是暴虐呢?暴虐肯定是不可取,但仁愛就一定會出現偏心,所以最好的狀態就是不仁。

不仁愛也不暴虐,代表的是一種絕對的公平。

再舉個例子,我們對親人肯定是仁愛,對待敵人肯定是暴虐,而不仁就是對待陌生人的態度,毫無偏愛,一視同仁。天地對待萬物就是這麽一種態度。所以,聖仁不仁,對待百姓才能做到絕對的平等。

在老子之前,人們總以為天上存在一個神裏,一個主宰者,所以才會衍生出求雨、祈禱一類的傳統,希望可以做到天人感應。

但老子卻說,天上沒有神靈,有的只是一種無形的規則。他沒有感情,不懂人愛,它主宰萬物,卻從不幹擾,讓萬物自然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