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抄書打卡第63天——「秋以無多,早是敗荷衰柳」

2024-06-01國風

「戲馬台前,采花籬下,問歲華、還是重九。」

大家好啊,我是微茉,今天是我抄書第63天,感謝大家的關註,也歡迎大家前來點評與指導,我會繼續加油努力的。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潘希白的一首詞——【大有·九日】。

這又是一首重陽感懷詞,開篇先寫「問歲華、還是重九」,在此之前用了兩個典故,即柳裕登戲馬台和陶潛賞菊,都與重陽節有關。相關可是相關,與重陽相關的典故多了去了,為何要用這兩條呢?戲馬台在江蘇,陶潛隱居處在江西,而詞人此刻應在其家鄉永嘉,三地風牛馬不相及,除了堆砌典故,實在是看不出有什麽特別的用意來。或謂提到劉裕是希望北伐以抵抗外,提到陶淵明是起隱居之念,後者尚有可說,前者和整首詞的格調卻並不搭界,恐怕只是穿鑿附會而已。

「恰歸來」,詞人回到家鄉永嘉了,或及其不赴使館之召而還鄉。接著寫「南山翠色依舊」,雖然昨夜聽到風起雨落,但「都不似登臨時候」,今天卻又是一個艷陽晴天。本來佳節對美景,應該是很愜意快樂的事情,然而詞人卻將筆鋒突然一轉,說「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說自己因悲感而憔悴。為什麽會如此呢?

下闋再寫「空對酒」,又有「砧杵動微寒」,以砧杵搗衣,實在制寒衣,因為天氣漸冷,冬至將至。所以詞人說「秋已無多,早是敗荷衰柳」,眼中景致突然又是一變。或謂含有朝政是非,如江河日下至慨,不為無因,但其實表現得並不明確。可能只是詞人潛在的悲感投射於外,但對於這種悲感,就連他自己也並沒有理解得十分通透。

接著,「把破帽、年年拈出」,孟嘉落帽的典故又出現了,詞人說「強整」其帽,又說「搔首」,是指自己已經老朽,正合歲華將晚之景,於是產生共鳴。所以他在「霜前雁後」,「幾回憶、故國蒓鱸」,用張翰退隱的典故,表明自己終於下定了從宦途飄零中抽身的決心。上闕已寫「恰歸來」,下闋才寫退隱,這種倒敘的結構倒是頗見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