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筆下的秋天,美了一千多年

2024-10-15國風

落葉舞盡悲歡,山河染遍秋色。

走進秋日,登高望遠,郊野漫步,天高雲淡,楓紅菊黃。

季節朝暮為畫,歲月斑斕成詩。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筆下的秋天,美了1000多年。

01

江城如畫裏,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那是一個秋日的傍晚,詩人登上高樓,只見江畔的城池,籠罩在夕陽的余暉中,宛如一幅畫卷。

江水潺潺,澄澈寧靜,好似一面巨大的明鏡,倒映著這方天地。

那橫跨江面的兩座大橋,宛如落入人間的彩虹,絢爛明媚。

梧桐樹褪去了夏日的繁華,枯黃的葉子在秋風中輕輕搖曳;

橘柚林間,升起裊裊炊煙,為這寒涼的秋色增添了幾許溫暖。

站在北樓上,沐著秋風,想起南朝的謝公,不知他當年是否也曾見過這秋色?

李白這首詩真的寫得太美了,晴朗的天空,縹清的溪水,如夢如幻的雙橋,枯黃的梧桐,深碧的橘柚,還有那點睛之筆的炊煙。

秋色有一點明媚,有一點蒼涼,還有一點溫暖。

02

刬(chǎn)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李白【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其三】

那一年的秋天,李白與族叔李曄同遊洞庭。

望著遠處的君山,他突然產生了一個荒謬的想法:如果將陡峭的君山削平,那麽湘水是否便能更加浩渺壯闊?

罷了,不想了,與其糾結於此,不如就著眼前的景色,開懷暢飲,醉一場清秋。

這首詩寫於李白晚年,彼時的他剛剛從流放途中歸來。

普通人遭受了磨難,難免消沈,頹廢。

而李白的偉大之處便在於此,人至暮年,遭逢劫難,卻豪情不改。

刬卻君山,何等霸氣!醉殺洞庭,又是何等瀟灑!

短短20字,洞庭秋意,浪漫豪情,盡收其中,驚艷後世1000多年。

03

觀魚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日暮紫鱗躍,圓波處處生。

涼煙浮竹盡,秋月照沙明。

何必滄浪去,茲(zī)焉可濯纓。

——李白【觀魚潭】

靜靜地站在碧綠深邃的觀魚潭邊,只見木葉輕落,潭面如鏡,清澈見底,仿佛能洗凈世間一切塵埃。

日暮分時,夕陽的余暉灑在水面上,泛起一層溫暖的光暈,驚動了水底的魚兒。

它們歡快地躍出水面,一圈又一圈的波紋,在水面上蕩漾開來。

不知多了過久,夕陽西沈,一輪明月悄悄爬上了天空。

竹林上空漂浮著一層淡淡的煙霧,絲絲涼意悄然彌漫。

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沙灘上,一粒粒沙子,沐浴在月色中,泛著晶瑩的光芒。

看著眼前如詩如畫的景色,詩人仿佛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入勝境而觀佳處,開人心胸,怡人心境,李白這首詩便是如此。

通篇無一喜字,然而透過詩中所描繪得景色,便可充分領略詩人的愉悅之情。

04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鲙(kuài),自愛名山入剡(shàn)中。

——李白【秋下荊門】

那是一個霜落的秋天,江畔的樹木褪去了夏日的繁茂,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幹。

江面上,一艘小船悠然駛來,布帆在風的吹拂下輕輕鼓脹,宛如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鳥。

詩人站在船上,眺望遠方,他相信,在那遙遠的剡中,一定有他所追尋的名山勝水。

這首詩寫於公元725年的秋天,那一年李白離開了生活了20多年的巴蜀。

「荊門」位於湖北,歷來被詩作「楚蜀咽喉」;而「剡中」則是指浙江一帶。

秋深霜落,木葉紛紛,遠離故土,本是很荒涼寂寥的場景。

然而李白的這首詩中卻絲毫不見憂傷,反而洋溢著瀟灑與豪情。

他帶著對遠方的向往,踏上了旅途,從此開啟了他浪漫傳奇的一生。

05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

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

——李白【杜陵絕句】

秋日的黃昏,詩人踏著夕陽的余暉,登上了杜陵。

站在杜陵上,向北眺望,對岸的五陵風景盡收眼底。

秋水清澈明亮,如同鏡子一般,映照著西沈的落日。

遠處的山巒,籠罩在明明滅滅的光影中,漸漸模糊了輪廓。

杜陵和五陵都是漢代皇帝的陵墓,以渭水為界,前者位於南岸,後者位於北岸。

在很多詩歌中,「五陵」也是豪門權貴的代名詞。

李白這首詩寫於公元743年,也就是他奉召入京的第二年。

彼時的他待詔翰林,遭人排擠,前途迷茫,於是便寫下了這首詩。

就像李商隱所言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在落日余暉中,忽明忽暗,若隱若現的群山,正是他此時的寫照。

短短20字,融情於景,表面上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描寫秋水遠山,實際含意深遠,耐人尋味。

-END-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