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楊林
編者按:
「一代鬼才」黃永玉先生,傳奇一生,精彩一生。是藝術家中勤奮、有趣和智慧的化身。每每看到楊林教授發來的稿件。我都心生期待。這種期待與欣賞黃老爺子的作品和品讀他的人生有著諸多的相同。
先說勤奮。黃永玉老先生曾說:「活一天就做一天事。我每天都做事情,不做事情就想,眼前還爭取時間做些事情。」對於他留下的海量作品,他坦言自己「很誠懇地出盡了力氣」。而對於楊林教授來講,在他的文字裏,他鮮有對勤奮的論述。不說並不代表不做。他沒有將勤奮放在口頭上,而是用行動詮釋著一個藝術引領者的勤奮與卓絕。南來北往、寒來暑往,他一刻不停的外出寫生、潛心學術研究,創作出大量精品佳作。一直奔波在中國畫藝術傳承和創新的路上。只顧前行,不問歸期。
再說有趣。論語有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楊林教授已到「六十而耳順」的年紀,他不僅「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而且在字裏行間,畫裏畫外,充滿著有趣。既有著蘇軾一般「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的文人品格,又有著「天下無一物不可入畫」的藝術素養和能力。他沒有因為自己取得的成就,而板著一張臉,與人說教,與己自大。他的文與畫,皆源自於自己的鄉土情結,源於心中對人世間美好的無比熾愛。釣魚釣蝦釣螃蟹,寫山寫水寫花鳥,形神俱佳。將藝術性與趣味性緊密相融,深得觀者共鳴。以有趣之心觀世界,處處皆繁華。
再說說智慧。在這篇文章中,楊林教授將河邊夜釣的一位60多歲的老者稱為「釣蝦者是一位 60 多歲的中年人」。近日氣溫下降,此時的北京,窗外有些陰沈。看到此處,我會心一笑,窗外似乎撥雲見日的照進了燦爛陽光。原來,以往人們稱60歲皆為老者已過時。在楊林教授的眼中,60歲,只是人到中年,人生的下半才剛剛開啟。這既是他對釣者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年屆60而心如少年的生動寫照。這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智慧?人心不老,歲月風霜何所俱?
(文 / 藍鷹書院總編:陳放)
【風則江夜釣河蝦】
2023年十一月初,我在紹興寫生半月,下榻於風則江邊的紹興新廊橋花園酒店。彼時的紹興秋高氣爽,格外宜人。酒店旁的風則江廊橋,乃紹興環城河上規模最大之橋,亦是浙江省最大的廊橋。
仿古代廊橋而建,橋上有廊,廊中立亭。橋面中央設綠化隔離帶,雙向四車道,橋兩側人行道則有 4 米多寬的木結構古典廊道,盡顯高端大氣,古韻悠然。
風則江作為紹興一條極為重要的環城河,寬約一兩百米,東連耶溪,西接鑒湖,河面開闊,不時有裝載貨物的大型輪船穿梭其中,河水流動性頗大。
過廊橋南行不遠,便是古越最高學府紹興文理學院。這所學院有橫跨運河的兩個校區,在全國大學中實屬罕見。廊橋上有嵌字對聯雲:「文理自成風行水面,往來不息則在人心。」「風則」二字,意為言行舉止符合規範。莘莘學子過橋時,可念「風則」以自勵,覽新橋而振奮。江與橋皆以「風則」命名,意義深遠。
寫生雖早出晚歸辛苦,卻也樂在其中。每天吃完飯,正值太陽下山後,沿風則江邊走路消食,實乃愜意之事。此時的風則江邊,散步、跑步、走路等各種運動的人絡繹不絕。
而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江邊夜晚的釣蝦人。每次散完步,我都會坐下觀看他們釣蝦,順便聊聊天,或許這是童年遺留的好奇心,以及對釣魚的興趣使然吧。
釣蝦與釣魚不同,夜晚釣蝦更有其獨特之處,愈發勾起我的好奇心。釣蝦者是一位 60 多歲的中年人,住在附近。他白天上班無暇,晚上便利用飯後時間來釣蝦,權當鍛煉。我好奇這樣的河道能否隨便釣魚釣蝦,他告訴我政府很開明,只要不太違規就行,這讓老百姓又多了一項傳統娛樂活動。
只見他將四根不長的魚竿呈放射狀放在江邊約 4 米寬區間的長凳上,自己坐在魚竿後面的中間小凳子上,無需起身,坐著便能左右手兼顧四根魚竿。他頭上戴著很亮的礦燈,浮漂是熒光的。他眼睛不停地觀察著河面浮標。蝦子吃食與魚不同,極為小心機敏。
釣蝦人說,看到第一個浮標有動靜往下沈時,先別馬上提竿,此時蝦雖咬鉤,但還未吃到嘴裏,等個四五秒鐘,浮標向下拖時再提竿。起竿時不可太用力,輕輕一挑便不會脫鉤,要用巧勁。
由於白天畫畫辛苦,飯後散步無事,我便坐在一旁,一邊看他釣蝦,一邊聊天。他告訴我風則江中的蝦子很多,釣得好的話,三四個小時能釣一兩斤。這裏河水是活水,水質較好,釣上來的蝦較大且味道鮮美,是正宗的淡水大河蝦。
他每根魚竿用的都是雙鉤,專門調變的紅色釣蝦餌料,蝦子很愛吃。我在一旁觀看時,見他的四根魚竿不停來回提竿、取蝦、上餌。一兩個小時,蝦簍中已有半斤多蝦子。
河蝦都不大,線要細,蝦鉤要小且有點歪,或許這就是歪打正著吧。上餌料只能在勾尖下面上一點,大約紅豆大小,上多了餌料,蝦子只吃餌料就鉤不到了。有時蝦子吃食後沒鉤穩會在半空中掉落,也有時兩個勾點會同時鉤到兩只蝦子。
總的來說,釣蝦人經驗豐富,沈穩不慌,標準地做著每一個釣蝦動作。一晚上三四個小時,釣一斤左右的蝦子對他來說很輕松。11 點鐘左右他便收工,因為白天還要上班。這些美味的淡水河蝦是他孫子的最愛。他說只要有時間,每天晚上都會來釣幾個小時。他對這一帶河岸非常熟悉,知道什麽時間段在哪個區域能更好地釣到蝦子。
我每天晚上走路都能經常見到他,也會經常坐下聊天,時間長了,彼此點頭示意,仿佛老熟人。偶爾在這段河道也會見到其他釣蝦人,幾乎都采用相同的釣蝦方法。對他們來說,釣蝦既能享受美食,又是一項很好的運動,何樂而不為呢?而我也會繼續快樂地走我的路,明天還會繼續畫我的畫,因為寫生畫畫於我而言就是最好的身心鍛煉。和釣蝦人一樣,我們都是開心快樂的。
題畫六則
【風則江夜釣蝦】
癸卯暮秋,余居紹興風則江畔酒店,寫生半月。旁有風則江廊橋,乃紹興環城及浙省最大之廊橋,仿古而建,古樸大氣。風則江為紹興重河,寬百余米,東連耶溪,西接鑒湖。過橋南為紹興文理學院,跨運河兩校區,全國罕有。江橋皆名「風則」意深也。
余寫生雖苦,樂在其中,飯後沿江散步,見夜釣蝦者甚趣。為一六十余歲之人,居附近,白日無暇,夜釣休閑鍛煉。問之言政府開明,可釣勿過。置四竿於江邊石凳之上,頭戴礦燈,浮漂熒光。蝦食異魚,沈標勿急提,待四五秒下拖則可。
江蝦多且美,其竿雙鉤,餌紅,線細鉤小歪,餌如紅豆置於鉤尖下。夜釣數時可得斤許,為孫所愛,余常遇之,如舊識。江邊亦有他釣者,法同。釣蝦可享美食兼運動,余自然中寫生,皆樂也。
【板蝦子】
憶年少,居鏡湖濱之鏡湖新村,即今鳩茲廣場旁。出小區月洞門,乃鏡湖,舊稱陶塘。七八十年代之陶塘,未若今之鏡湖規整而美,吾記事起已有大石為岸,石隙頗大,略有野趣。彼時管之松散,人多自在。旦暮常有垂釣、扳蝦者。釣平常,扳蝦甚趣,吾尤愛觀之。
昔孩童玩物少,學業不若今之緊,且貪玩。吾上下學之路多沿陶塘,晨跑亦繞之。見扳蝦者則趨前久觀,至今銘記。
扳蝦,古之捕魚法也,今鮮見焉。
具皆自制,簡也。網以舊蚊帳為之,廢物利用,方約一米,色灰黑。四角以竹挑起,中略拱,十字交處以麻繩或鐵絲縛之。要者,於交叉竹下,以老薄青磚為八字形石槽。扳蝦時,槽中置餌,以碎米糠為主,加面粉凝之,浸麻油與白酒,香遠播,蝦與小魚甚愛之。
扳蝦需耐與力,放網入水,八字槽置餌而力壓之,免餌散。以細繩縛竹片之中,以短竿依水深緩放網於湖邊,因蝦多在湖邊石隙間也,類昔之扳魚,唯春秋蝦動時可為之。
扳魚,古稱扳罾,古之捕魚法也,唐宋古畫有之。以竿支網四角,繩縛之,主竿系粗麻繩,用杠桿之理起降。或綁磚於網四角,使沈水底。今江河湖泊仍有扳魚者。網大,流水中可截遊魚,多小魚。靜水則投餌引魚覓食,守株待兔也。與扳蝦理同,唯蝦網小,餌香久,蝦食緩,捕蝦之機多。扳蝦者沿塘邊,隔數米置十余小網,皆懷希望。
扳蝦者多五六十歲之老者,復起網放網,動須緩,免蝦驚走。時有鳑鲏、黃牯、螺螄等小魚誤入網中,多為河蝦。雖獲不多,然不厭其煩。其景至今鮮活,記之以拙筆,頗有趣也。
【醉蝦】
醉蝦,江南佳味,清時已負盛名。李漁【閑情偶寄】雲:「蝦唯醉糟可食。」可見其推崇備至,以其嫩脆清甜為人所愛,蓋江南有綿甜醇厚、酒性溫和之黃酒,且物產豐饒,人富藝術趣味,善享生活故。
醉蝦初以河蝦洗凈,鹽、花椒腌漬,酒化鹽浸數日味佳,如醉蟹法。後乃以活蝦入酒略漬即食,遂盛。
做醉蝦,宜選鮮活淡水河蝦,死蝦不可取。昔食肆以蝦置竹簍,養於湖水,以小指般為宜,剪須去尾,現取現做,保衛生安全。
今食醉蝦,以海碗覆盤,聞活物亂跳之聲。少頃,聲息,啟蓋,半碗青蝦,浸於黃酒、姜絲、蔥白、蒜蓉之汁。已醉之蝦,肉半透明,或有強生者掙紮。食者以調羹取蝦,蘸味碟食之,擠殼食肉,吐殼啜酒,甚滿足。野生活水塘之醉蝦尤美,嘆中華美食之博大精深。
【釣鱖魚記】
鱖魚,亦名桂花魚。其體高而側扁,背隆起。口巨,下頜長於上頜甚明。上下頜、犁骨、口蓋骨皆有大小齒不等。性兇猛,以他魚為食,肉質細嫩,國人好之。
昔吾嘗垂釣於鄉野,偶得鱖魚。鱖魚多以活食為好,故以魚鉤穿蚯蚓,用元寶之法。唯鉤上蚯蚓入水後活,方能引鱖魚覓食。鱖魚食甚猛,浮標稍有動則直拖走,鉤入深,鱖魚難脫。
鱖魚出水,宜慎之。蓋因釣得鱖魚者,皆興奮焉。鱖魚乃淡水魚之冠,價高且肉嫩味美,又有大富大貴之兆,甚可喜也。野生鱖魚,清蒸尤佳,為請客聚餐之大菜。
然其背有大刺,若不慎被戳,脹痛難耐。雖釣鱖魚時,因興奮常難取魚鉤,易被刺,手脹痛久矣,然亦喜之,復釣,冀有所獲。今憶寫昔日舊事,聊以記之。
【年年有余大富貴】
荷香四溢之塘,有桂魚、鏈魚遊弋其中。桂魚者,體肥肉嫩,色如金鱗,性靈而敏。鏈魚者,巨首細尾,體光細滑,悠遊自得。
二者共處荷塘,水韻悠然,似畫中景致。此乃祥瑞之象,意寓年年有余大富大貴。荷之高潔,魚之靈動,和諧共生,仿若人間至美之境。
觀此景者,皆感富貴之氣隱於其間。蓋因魚之豐饒,荷之清雅,相得益彰。願此境長存,福澤永繼,世人皆得大富大貴之運,和諧美滿之樂。
【王者相爭各取所需】
塘中有鱖與蟹。魚翔淺底,蟹行泥中。忽遇食餌,二者皆趨之。鱖魚擺尾而進,勢若遊龍;螃蟹橫走而至,威如猛將。魚蟹相爭,水面漾動。小魚惶惶而避,水草搖曳。其爭也似王者之逐鹿,各欲得食而顯其威。然塘中可食物眾,終可各取所需,乃暫息爭,復歸其處,正所謂王者相爭各取所需,然如今之世界,也似之如此耳。
2024年秋於鳩茲 楊林
楊 林,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黃嶽畫院院長、徽州碑林藝術館館長,零界點:朱零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曾獲全國首屆揚州八怪杯書畫大獎賽一等獎,尚意2017全國美展最高獎(中國美協)、2018中國福州海上絲綢之路中國畫展最高獎(中國美協)、入選2017涇上丹青全國美展(中國美協)。
入選2018山水硯都多彩肇慶全國美展(中國美協)、2019年弄潮杯全國中國畫大賽優秀獎(西冷印社主辦)、2019首屆吳昌碩國際藝術大獎賽二等獎(西冷印社主辦)、2020"中國美術世界行"成果匯報展最高獎(中國美協)、建國70周年安徽省美術大賽優秀獎(安徽省美協主辦)、2017年安徽省美術大賽最高獎第四屆"弄潮杯"錢塘江金石竹木拓片展二等獎(西冷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