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馬致遠經典詞曲十首,孤舟五更家萬裏,是離人幾行清淚。

2024-06-19國風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此元人馬東籬【天凈沙】小令也。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有元一代詞家,皆不能辦此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裏,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有異議)人。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他是中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同時也是影響最為深遠的詩人之一。馬致遠的作品多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或羈旅漂泊的痛苦,代表作有【雙調·夜行船】(秋思)、【天凈沙·秋思】等。如馬致遠的著名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就給人一種清冷寂寥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馬致遠善於攝取自然景物,融羈旅漂泊之情於蕭瑟荒蕪之景,強烈地烘托出「斷腸人在天涯」的秋思情緒,情調雖感傷,藝術手法卻極高,給人以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賞析】【天凈沙·秋思】是一首散曲,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這樣一幅秋郊夕照圖:在一派淒傷肅殺的秋景中,一個天涯遊子騎著一匹瘦馬,孤獨穿越著無垠的天際。曲中透出傷感、哀愁的情調,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遊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於漂泊的淒苦愁楚之情;其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篇幅極短,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後人譽為「秋思之祖」。

【壽陽曲·江天暮雪】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賞析】【壽陽曲·江天暮雪】是一首散曲,描寫的是江濱黃昏分時的雪中景色。此曲首句點明時間,第二句寫雪景,作者借雪之「亂舞」傳達風聲和風勢,淩虛造景,透過一個「飄」字串起「梅花」、「柳絮’兩個虛擬的意象。而後把鏡頭推近,由滿天飛雪集中到江邊。那位不畏嚴寒、秉性高潔的釣魚人,正是作者精神格調的象征。全曲以虛實相生的筆法繪聲、摹形、傳神,風神蘊藉,韻味雋永,其寥寥幾筆便傳達出景物的神態,同時又表現出強烈的藝術個性。

【壽陽曲·遠浦帆歸】

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賞析】【壽陽曲·遠浦帆歸】描繪的是一幅江村漁人晚歸圖,僅用二十七個字便描摹出江南漁村的閑適生活,既寫出水村小鎮黃昏歸舟的美景,又寫出漁人勞作後的輕松及喜悅之情,表現了向往寧靜生活的主題。全曲境界清淡閑遠,遠浦、酒旗、斷橋、茅舍,遠景近景,相得益彰,顯示出一種疏淡曠雅、平胡靜穆的美。

【蟾宮曲·嘆世二首】

鹹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幹戈。項廢東吳,劉興西蜀,夢說南柯。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通言那裏是風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

東籬半世蹉跎,竹裏遊亭,小宇婆娑。有個池塘,醒時漁笛,醉後漁歌。嚴子陵他應笑我,孟光台我待學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風波。

【賞析】【蟾宮曲·嘆世二首】是一組兩首散曲。第一支曲子透過自嘲的方式,表達對黑暗社會的不滿之情和對現實政治的反感之意;第二支曲子借秦漢之交的楚漢相爭和漢初皇室誅殺功臣的史事,抒發功名難憑的感慨,表明遠離功名、放情山林的人生態度。此組曲短小精悍、概括性強、容量極大。其語言明白如話,流暢簡潔,充分體現了豪放派元曲家的風格。

【落梅風·人初靜】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沈時一般孤零。

【賞析】【落梅風·人初靜】是一首散曲,前三句說明了梅月映窗特有的動人效果;後二句利用梅花「弄影」、含笑的芳姿,挑現出女子在長夜中「孤另」的事實。這支戀情曲用擬人化的手法寫梅花笑人,反映了女子內心的孤獨。全曲語言清麗本色而又意趣深長,以梅喻人,而於喻於襯更為曲折奇巧,語淡韻遠,耐人尋味。

【四塊玉·馬嵬坡】

睡海棠,春將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亂。不因這玉環,引起那祿山,怎知蜀道難!

【賞析】馬嵬坡又名馬嵬驛,在今陜西省興平縣西北。唐玄宗寵愛楊貴妃,荒淫誤國,釀成「安史之亂」。安史叛軍攻破潼關,唐明皇倉皇向四川逃難,路過馬嵬驛時,扈從的禁衛軍嘩變,求誅楊氏以謝天下。玄宗為了穩定軍心,被迫縊死楊貴妃。這首小令以曲寫史,意在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

此曲前半敘事,後半議論,借唐玄宗與寵妃楊玉環終日遊戲作樂,發出了興亡之嘆。全曲造詞清新、暢達自然,後世流傳甚廣。有人認為作品對楊玉環的責備重於玄宗,表明作者由於歷史觀的局限,仍有「女人禍水」的消極思想。其實這是此類話題的傳統論見,作者不可能不知道禍首是誰,「恨不得」一句已經透盡個中訊息,只是囿於忠君之道,不便揭穿罷了。

【壽陽曲·雲籠月】

雲籠月,風弄鐵,兩般兒助人淒切。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籲氣一聲吹滅。

【賞析】這支小令意境絕妙,前三句寫淒涼情景,天空中一輪孤月悄悄地躲進了雲層,滿耳聽到的盡是風吹房檐間掛的鐵片發出的聲響,這無限淒清引起未眠人深沈的思念;後兩句說本欲剔亮銀燈敘寫心事,誰知因一聲長嘆卻將燈吹滅,委婉含蓄地描寫了女子心事的淒涼、沈重,顯示出她在淒楚的夜晚,欲說還休卻又無法打發悲哀的復雜心情。此曲表現在封建社會,女子受著封建禮教的種種束縛,因此在愛情方面也只能處於悲傷感懷、等待思念的境地。

【壽陽曲·瀟湘夜雨】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裏,是離人幾行清淚。

【賞析】【壽陽曲·瀟湘夜雨】寫的是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親身感受,是一支表達他身處天涯而心系故園的「斷腸人」羈旅鄉愁的小令。他聞雨傷心,離情頓生,將雨、淚、情、景融為一體。這首曲與【天凈沙·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其情景交融,語簡意深,意境幽遠,堪稱馬致遠散曲小令中的佳作。

【水仙子·春風驕馬五陵兒】

春風驕馬五陵兒,暖日西湖三月時,管弦觸水鶯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詩。

山過雨顰眉黛,柳拖煙堆鬢絲,可喜殺睡足的西施。

【賞析】寫西湖之春的詩詞曲可謂汗牛充棟,然此曲別是一番情調。前三句寫西湖繁華,抓住了遊人在春風暖日中徜徉之感受,突出一個「鬧」字,管弦、鶯歌,更有花團錦簇;「不知音」二句乃言西湖春景之「宜」,即所謂「宜晴宜雨」,「宜酒宜詩」等等一西湖無時不美,無處不美;

最妙自然還在末三句,作者感受之細微與獨到,是極饒創造性的。特別是末句,更是令人嘆為觀止!春之西湖與睡足了的西施醒來之比並,真可謂神來之筆,大可玩味。

【金字經·夜來西風裏】

夜來西風裏,九天鵬鶚飛。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樓意,恨無上天梯!

【賞析】【金字經·夜來西風裏】抒寫作者投謁不遇、天涯淪落之悲。全曲以景起興,化用典故,以極其豪邁的語言,表現極其沈痛的情感,豪放之中有憤激抗爭之音,將悲秋、不遇、孤獨、失路的種種怨憤盡數包容,可見出作者遣詞命意的成熟功力。

古代遭遇「生不逢時,時不予我」的人,大都活得悲情,曲人馬致遠便在此列。馬致遠是元代負有盛名的雜劇家,他的前半生與電影裏的零零發很像,大膽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年輕時的馬致遠特別熱衷功名,有「佐國心,拿雲手」之誌,明知道自己生在一個烽煙四起的時代,依然叫著「昔馳鐵騎經燕趙,往復奔騰穩似船」,似乎還有征戰沙場的渴望。到了中年,馬致遠卻依然只是小官,處處受到上級的壓迫,又因漢人的身份牽制,結果一事無成。到了兩鬢已經斑白,他終於不得不服老,自問「因甚區區苦張羅」,終於還是對「人間寵辱都參破」了。

夜來西風裏,九天鵬鶚飛,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樓意,恨無上天梯。

此曲【金字經】的內容是馬致遠在夢境中的所見所聞。睡夢之中的他,既不思秋,也不思君,更不思社稷。他只夢見自己成了一只鯤鵬,摶扶搖而直上九萬裏高空,翺翔於雲海之間。

馬致遠的詞曲對後世文學創作的具體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風格與意境 :馬致遠的詞曲風格獨特,意境深遠,他善於用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描繪出細膩的情感和宏大的場面。這種風格和意境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許多作家都受到他的啟發,追求簡潔、含蓄、意境深遠的寫作風格。

2. 題材與內容 :馬致遠的詞曲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涵蓋了人生、愛情、自然、歷史等多個方面。他的作品常常以普通人的生活為背景,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的疾苦。這種關註現實、貼近生活的創作態度,對後世文學創作的題材選擇和內容表現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3. 表現手法 :馬致遠在詞曲創作中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如比喻、擬人、誇張、對偶等。這些手法豐富了作品的藝術表現力,使其更具感染力和藝術魅力。後世的文學創作在表現手法上也多有借鑒和創新。

4. 情感表達 :馬致遠的詞曲情感真摯,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他對人生的感悟、對愛情的描繪、對自然的贊美等,都體現了他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受。這種情感表達方式對後世文學創作中的情感表達產生了重要的示範作用。

5. 文學觀念 :馬致遠的詞曲創作體現了他的文學觀念,他註重文學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追求真、善、美的統一。這種文學觀念對後世文學創作的發展方向和價值取向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例如,在明清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受到馬致遠詞曲影響的作品。【紅樓夢】中對人物情感的細膩描寫、對環境氛圍的營造,以及對詩詞歌賦的運用,都與馬致遠的詞曲風格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在詩歌創作中,馬致遠的詞曲對元明清三代的詩歌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許多詩人在創作中借鑒了他的表現手法和意境營造。

總之,馬致遠的詞曲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廣泛的題材內容和深刻的情感表達,對後世文學創作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