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姍姍來遲,但為時不晚:12位元擾動當代藝術史的女性藝術家的年度個展

2024-03-10文化

朱迪·芝加哥,【晚宴】(The Diner Party),1974-1979年,布魯庫林美術館展覽現場

「你的事業可能在80歲的時候才有起色。」

1992年,遊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在抗議古根海姆美術館新館開幕展覽中女性藝術家的缺乏時,在著名的抗議海報「作為一名女性藝術家的優勢」中使用了路易士·布爾喬(Louise Bourgeois)的這句話。1982年,紐約MoMA為布爾喬亞策劃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大型美術館展覽,此時布爾喬亞已經71歲——樂觀來說,比她的預期早了九年。

而作為第一波女性主義藝術的重要先驅,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直至2021年才在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舉辦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回顧展。此時的芝加哥82歲,距離其創作標誌性的【晚宴】已過去42年。

路易絲·布爾喬亞,【母親】(Maman),1999年,澳洲新南威爾斯美術館「是白晝侵入黑夜還是黑夜侵入白晝?」展覽現場,2023-2024年

現代女性藝術家的名字在本世紀的活躍總是顯得姍姍來遲,今年,路易士·布爾喬亞將在全球四所機構迎來自己的個展,朱迪·芝加哥亦將在倫敦蛇形美術館舉辦個展——與此同時,蛇形美術館將今年的開年展覽獻給了另一名活躍於女性主義前沿的藝術家芭芭拉·克儒格(Barbara Kruger),在蛇形美術館的前言中,她們被描述為「持續為制定政治議程做出努力的跨世代者」。

同樣作為擅於運用語言及文字作為工具的藝術家,珍娜·霍爾澤(Jenny Holzer)今年的特定場域創作將於紐約古根海姆呈現,重新演繹其1989年在該館創作的具有裏程碑意義的L.E.D.文字作品。「濫用權力不足為奇」、「金錢創造品位」——1982年,來自其「真言」系列的標語閃爍在紐約時代廣場上方,以其令人不安的資訊將顛覆性的社會參與推向新的高度。

持續質詢權利的濫用、社會不平等問題,上述女性藝術家的創作並未將自身實踐局限於特定運動,或藝術上的任何一個領域(同時,也如芝加哥一般「願意為此承擔代價」——「仿佛一旦成為了激進女性主義者,就不可能再融入其他任何群體了」),正如作為更晚近一代的藝術創作者,以「長襪子皮皮」為自己命名的皮皮洛蒂·瑞斯特(Pipilotti Rist)否認自己具有明確的女權主義主張,但其將情色、輕佻與侵略及狂熱相結合的創作,以制造出女性賦權的挑釁幻想。

「芭芭拉·克儒格:「想著你。我是指我。我是指你。」展覽現場,蛇形美術館,2024年,攝影:George Darrell

一個世紀前,當希爾瑪·阿夫·庫林特 (Hilma af Klint) 開始創作在彼時被視為激進的抽象畫作時,由於堅信世界尚未準備好理解她的作品,阿夫·庫林特規定她的作品在她去世後的二十年內不得展出。生於1935年的女性藝術家葆拉·雷戈(Paula Rego)在70年的藝術生涯中從未停止關註女性遭受的壓迫與暴力,並以其在作品中展現的社會評論而為人所熟知和喜愛,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她所得到的評價能和她的作品一樣與時俱進。當她在60年代嶄露頭角時,甚至到了她廣受贊譽的80和90年代,藝術經銷商、評論家、策展人——基本上都是男性,他們只會從她的作品看到他們能看懂的東西,而那些討論不了的問題,就幹脆置之不理。」

一眾生於上世紀上半葉的女性藝術家被視為「激進」與恒久的努力共同改變了藝術世界今日對女性藝術家的態度,她們所期望的時代到來了嗎?還有多久到來?

從路易士·布爾喬亞、朱迪·芝加哥、芭芭拉·克儒格、珍娜·霍爾澤,以及小野洋子、瓊·喬納斯(Joan Jonas)、烏蘇拉·比爾曼(Ursula Biemann),至生於60至70年代的新一代女性藝術家實踐——皮皮洛蒂·瑞斯特、尹秀珍、莎拉·施(Sarah Sze)、塞西莉·布朗(Cecily Brown)、朱莉·梅赫雷圖(Julie Mehretu)……【藝術新聞】精選即將在今年舉辦的12位元女性藝術家在全球不同地方的個展,回望她們曾經挑戰的歷史與正在擾動的當下的行動與實踐。

個展「是白晝侵入黑夜還是黑夜侵入白晝?」

新南威爾斯美術館|雪梨,澳洲

2023年11月25日至2024年4月28日

藝術家同名個展

康普頓弗尼美術館|沃瑞克郡,英國

7月6日至10月6日

個展「記住我」

羅馬博爾蓋塞美術館|羅馬,義大利

6月25日至9月22日

藝術家同名個展

森美術館|東京,日本

9月25日至2025年1月19日

盡管離世已14年,全球藝術界仍在不斷追溯和探尋美籍法裔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1911-2010)的藝術遺產與精神。布爾喬亞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現代藝術家之一,在長達70年的藝術生涯中,布爾喬亞透過雕塑、裝置、油畫等媒介,探索並詮釋情感與心理狀態,創作了大量兼具高度心理性與形式性的作品。父親的背叛與拋棄、對布爾喬亞性別的不滿,以及隱忍而早逝的母親——童年創傷對布爾喬亞的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促使她創作出【淪陷父親】(The Destruction of the Father, 1974)以及以【母親】(Maman, 1999)為代表的巨型蜘蛛雕塑。直到1982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才為71歲的布爾喬亞舉辦其人生第一個大型美術館個展,此前她雖然在紐約的多個畫廊舉行過小型展覽,卻沒有引起彼時藝術界或市場的關註。20世紀80年代,布爾喬亞逐漸進入當代藝術的主流視線,並成為女性主義者心目中偶像式的人物。

2024年,世界範圍內將舉行四場路易絲·布爾喬亞個展。澳洲新南威爾斯美術館(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的「是白晝侵入黑夜還是黑夜侵入白晝?」 (Has the Day Invaded the Night or Has the Night Invaded the Day?)是澳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國際女性藝術家展覽之一,在「白晝」與「夜晚」兩個展覽空間內,呈現120余件布爾喬亞的雕塑、繪畫、紡織和裝置作品,揭示其創作的力度與影響力;對比強烈的展覽空間同時也探索了布爾喬亞藝術實踐中不容忽視的「心理分析的形式」。六月,羅馬羅馬博爾蓋塞美術館(Galleria Borghese)的展覽「記住我」(Ricordati di me)將呈現布爾喬亞「細胞」(Cells)系列作品。七月,英國康普頓弗尼美術館(Compton Verney)將與英國線當代藝術收藏「ARTIST ROOMS」合作,呈現布爾喬亞一系列版畫、素描、油畫、雕塑和裝置作品。而東京的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將在九月呈現布爾喬亞27年來在日本的第一次大型美術館展覽,呈現藝術家職業生涯各個階段的作品,包括繪畫、版畫、素描、雕塑、裝置與寫作。

路易絲·布爾喬亞,【細胞XXVI】,2003年

個展「想著你。我是指我。我是指你。」

蛇形美術館|倫敦,英國

2月1日至3月17日

個展「不予置評」

奧胡斯藝術博物館|奧胡斯,丹麥

11月30日至2025年4月21日

美國藝術家芭芭拉·克儒格(b. 1945)因其極具沖擊力的影像和文本作品而成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由於早期雜誌平面設計師的職業經歷,克儒格的藝術實踐從廣告及大眾媒體的技術和美學中提取靈感,從而發展出了其標誌性的視覺語言。作為流行文化的批判性觀察者、女性主義者及觀念藝術家,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克儒格的藝術作品不斷探索著權力、性別、階級、消費主義和資本的復雜機制。

2024年,克儒格的兩場大型個展「想著你。我是指我。我是指你。」(Thinking of You. I Mean Me. I Mean You.)與「不予置評」 (No Comment)由倫敦蛇形美術館(Serpentine Galleries)與丹麥奧胡斯藝術博物館(ARoS Aarhus Kunstmuseum)合作舉辦,以2021年至2023年芝加哥藝術博物館(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洛杉磯郡立藝術博物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為其舉辦的回顧展為藍本。蛇形美術館的展覽是克儒格20余年來首次倫敦個展,而奧胡斯藝術博物館的展覽則是其迄今為止在丹麥舉行的最全面的回顧展。兩場展覽將展出克儒格創作於20世紀80年代的代表作品,如【你的身體是戰場】(Your body is a battleground, 1989)和【我買故我在】(I shop therefore I am, 1987),也將展出其創作於2020年的沈浸式三通道視訊裝置【無題(不予置評)】[Untitled (No Comment)]。

2022年,美國最高法院推翻了1973年「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引發了美國墮胎權支持者的抗議活動,克儒格的【你的身體是戰場】因此事件再次受到關註。克儒格近年的系列回顧展仿佛證明了20世紀女權主義浪潮的遺產與精神在當下仍極具價值。

個展「你的腦給我,我的腦給你」

卡達國家博物館|杜哈,卡達

2022年3月21日至2024年4月30日

瑞士藝術家皮皮洛蒂·瑞斯特(b. 1962)被認為是繼白南準之後極具影響力的影像及觀念藝術家之一。她的創作透過反直覺而多變的視角、曖昧又充滿沖突的影像、迷幻而流動的音樂,調動起觀眾的多重感官,用影像進行了多重轉換,構建了自我與他者、人體與自然、外部環境和心理景觀這三個主題之間的對話與連結。她的藝術創作便隨著技術進步和對新可能性的探索而發展,皮皮洛蒂說,「我在創作中使用的所有技術工具都早已植入於我們的身體結構之中;人類就像可以行走的植物,而我們的身體則是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也可以如攝影機般記錄下一切。」

大型特定場域作品【你的腦給我,我的腦給你】(Your Brain to Me, My Brain to You, 2022)是皮皮洛蒂在中東呈現的第一個裝置,從2022年3月起呈現於卡達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Qatar),展至4月30日。裝置【你的腦給我,我的腦給你】由12000個LED燈泡組成「像素」,由電纜串聯在整個展廳中。樹脂包裹的燈泡代表神經元,不斷發射並相互交流,它們與音景和視訊裝置編排在一起,展現了卡達的抽象景觀。該裝置作品指向了人類的集體無意識和心靈力量,邀請觀眾透過激發內省、敬畏的多感官體驗,踏上自我發現之旅。

「皮皮洛蒂·瑞斯特:你的腦給我,我的腦給你」展覽現場,卡達國家博物館,2022-2024年,攝影:Ali Al Anssari

藝術家同名個展

納西爾雕塑中心|達拉斯,美國

2月3日至8月18日

個展「節拍器」

奧胡斯藝術博物館|奧胡斯,丹麥

5月18日至10月20日

「藝術如同計時員,賦予物質以呼吸。藝術是人類跨越幾個世紀傳遞的資訊。」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藝術家莎拉·施(b. 1969)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雕塑風格,挑戰了雕塑的靜態本質,並探索了影像與物體如何為我們所生活的快速變化的世界賦予意義。她的藝術實踐涵蓋雕塑、繪畫、素描、錄像和裝置,關註事物的不穩定本質,以及熵和時間問題。她標誌性的多媒體裝置從物理和數位世界中收集物品與影像,組裝成復雜的裝置作品,在微觀觀察和宏觀視角之間轉換尺度。2023年5月,莎拉·施在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呈現了大型個展「時移」(Timelapse)。

2024年,莎拉·施的兩場個展將分別在達拉斯納西爾雕塑中心(Nasher Sculpture Center)和丹麥奧胡斯藝術博物館呈現。納西爾雕塑中心的藝術家同名個展中,藝術家邀請觀眾沈浸在其【情歌】(Love Song, 2024)、【慢舞】(Slow Dance, 2024)等一系列新作品中,思考縈繞在人們周遭的資訊流如何重新構建經驗,以及記憶對塑造感知的作用。奧胡斯藝術博物館個展「節拍器」(Metronome)將呈現其創作於2023年的展覽同名特定場域裝置,該裝置的形態是一個由視訊界面和薄不銹鋼管構成的動態球體,探討智慧型手機時代裏,生活的流速與變動性,質疑當前影像飽和的社會現實。

莎拉·施,【節拍器】,英國佩卡姆黑麥站候車室,2023年, 攝影:Thierry Bal

個展「心靈之樂」

泰特現代美術館|倫敦,英國

2月15日至9月1日

美籍日裔藝術家小野洋子(b.1933)是早期觀念藝術和參與性藝術、電影和表演的拓荒者,也是著名的音樂家和世界和平的倡導者。作為戰後藝術家、 「激浪派」的參與者(盡管她自己並不承認),小野洋子積極回應和參與反戰運動及嬉皮士運動,她的藝術生涯與社會運動及思潮緊密相關。自20世紀50年代起,小野洋子在美國、日本和英國發展自己的藝術實踐,思想性是她藝術的核心,常以詩意、幽默、深刻和激進的方式來表達。

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當前展覽「心靈之樂」(Music of the Mind)是小野洋子在英國最大規模的展覽,展示了小野洋子70余年藝術生涯中開創性、影響性藝術實踐的重要時刻,包括她在倫敦的歲月,在倫敦,她遇到了未來的丈夫及長期合作者約翰·列儂(John Lennon)。展覽呈現了小野洋子200余件藝術作品和檔案,包括其代表性的【切片】(Cut Piece, 1964),以及曾被禁止展出的【電影4號(bottoms)】[Film No.4 (Bottoms), 1966-1967]。

小野洋子,【半個房間】(Half-A-Room),1967年,攝影:Clay Perry

個展「晚安,早安」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美國

3月17日至7月6日

美國藝術家瓊·喬納斯(b. 1936)是表演與影像藝術的先驅,她的早期實驗性作品受到文學、能劇和歌舞伎以及藝術史的影響,探究了距離、鏡子、相機、風等特定元素如何改變人們的感知。從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喬納斯將對她產生影響的不同形式(從默片到魔術)和新技術(如人員攜行式攝影機和監視器)相互結合,探索身體與記錄影像之間的纏結關系。她的錄像表演作品問提出了一系列意義深遠的問題,如我們如何透過攝影機的鏡頭看待自我與他人?數位影像開啟、賦予、或強加給了我們什麽新身份——尤其是女性?在視訊時代,我們如何看待、思考和行動?

喬納斯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的個展「晚安,早安」(Good Night Good Morning)將全面回顧瓊·喬納斯的藝術生涯,從其探索表演與技術的作品,到近期關於生態和景觀的裝置藝術,將展示素描、照片、筆記本、口述歷史、電影放映、表演以及藝術家的部份裝置作品。喬納斯繼續透過身臨其境的多媒體裝置創作她最急迫的作品,探討氣候變遷和物種之間的親緣關系。「盡管我對歷史感興趣,」她說,「但我的作品總是發生在當下。」在此次MoMA回顧展之前,德國慕尼黑藝術之家(Haus der Kunst)也曾於2022年為其舉辦回顧展。

瓊·喬納斯,【雙月犬】(Double Lunar Dogs),錄像(彩色,有聲),24分鐘,影像靜幀,1984年

個展「集體」

威尼斯格拉西宮|威尼斯,義大利

3月17日至2025年1月6日

美籍衣索比亞裔藝術家朱莉·梅赫雷圖(b. 1970)出生於衣索比亞阿迪斯阿貝巴,為逃離政治動蕩,她與父母在1977年離開了衣索比亞來到美國。梅赫雷圖在其二十余年的藝術生涯中一直致力於對繪畫的深入探索,尤以創作大型抽象畫而知名。她從藝術史和人類文明史中抽取意象、創造出新的形式,從巴比倫石碑到建築草圖,從歐洲歷史繪畫到非洲解放運動的遺址,探討移民、資本主義、氣候變遷等議題。【紐約時報】在2021年將其稱為「少數已進入正典的當代黑人女性畫家」。

三月,梅赫雷圖迄今為止在歐洲舉辦的最大規模個展「集體」(Ensemble)將在威尼斯格拉西宮(Palazzo Grassi)展出,匯集了藝術家在25年間創作的50余件繪畫和版畫作品,包括皮諾收藏(Pinault Collection)中的17件。梅赫雷圖的抽象繪畫是多層次的,她常重復疊加符號、建築平面圖及抽象的色塊和線條,「試圖創造一種隱喻性的、歷史結構性的構造檢視」,這種多重性也指向其所關註的歷史事件和集體記憶。展覽「集體」也將展出奈裏·巴格拉米安(Nairy Baghramian,)、塔塞塔·迪恩(Tacita Dean,)、大衛·哈蒙斯(David Hammons)等藝術家朋友的作品,他們的作品與梅赫雷圖的創作及其看待世界的方式產生了共鳴。

朱莉·梅赫雷圖,【黑城】(Black City),2007年,皮諾收藏

個展「聲學海洋」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當代藝術博物館|墨西哥城,墨西哥

4月20日至10月13日

瑞士藝術家、作家烏蘇拉·比爾曼(b. 1955)的藝術實踐以研究為導向,透過對偏遠地區的田野考察,調查研究森林、石油與水的政治生態,探索人口、資源和資訊加速流動下的全球關系。她以影像散文為其創作媒介,並持續進行寫作,於2021年出版了關於其生態視訊作品與寫作事件的線上專著【成為地球】(Becoming Earth)。比爾曼說,「在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時代,重新思考我們與地球關系的認識論根源,並采取一種命題式的藝術方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o Universitario Arte Contemporáneo)的展覽「聲學海洋」(Acoustic Ocean)將呈現展覽同名影像裝置作品。該作品探討了嚴寒的北大西洋海洋生物的聲音生態。海洋生物之間的聲音交流頻率常常超過人類的聽覺範圍,這導致了之前人們錯誤的假設,即大多數水下生物不會交流或思考。近年來,海洋生物學家和聲學工程師在他們的研究中改進並越來越多地部署了水聽器(hydrophone),從而擴充套件了對這個隱藏的維度的認識,誕生了許多解讀海洋動物「歌曲」和其他海底訊號的研究,【聲學海洋】便是對此領域的探索。

烏蘇拉·比爾曼,【聲學海洋】,18分鐘,影像靜幀,2018年

個展「亮線」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紐約,美國

5月17日至9月29日

美國概念和裝置藝術家珍娜·霍爾澤(b. 1950)以其在公共空間中對文本的獨特實踐而聞名,她是20世紀80年代著名的女權主義藝術家,是紐約藝術家團體「集體計畫」(Collaborative Projects,簡稱Colab)的成員,並參與了由Colab組織的「時代廣場展」(The Times Square Show)。霍爾澤的創作媒介包括電子顯示器、石刻、繪畫、廣告牌和印刷制品,關註個人與集體對權力、暴力與脆弱性,質問和解構西方文化父權制、消費主義、戰爭與政治制度。1990年,霍爾澤代表美國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並獲金獅獎。

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展覽「亮線」(Light Line)將再構思呈現珍娜·霍爾澤1989年在該博物館展出的標誌性裝置作品【無題(選自〈真言〉〈煽動性文章〉〈活著系列〉〈生存系列〉〈巖石之下〉〈悼詞〉和〈孩童文本〉)】[Untitled (Selections from Truisms, Inflammatory Essays, The Living Series, The Survival Series, Under a Rock, Laments, and Child Text)]。這件作品將沿著古根海姆的螺旋坡道攀至頂點,從早期創作的文本,到最近以人工智慧生成的文本,這些語詞將以捲動的形式顯示在電子屏上,展示霍爾澤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創作軌跡。

珍娜·霍爾澤,【無題(選自〈真言〉〈煽動性文章〉〈活著系列〉〈生存系列〉〈巖石之下〉〈悼詞〉和〈孩童文本〉)】,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展覽現場,1989-1990年,攝影:David Heald

個展「啟示」

蛇形美術館|倫敦,英國

5月22日至9月1日

女性藝術先驅、美國藝術家朱迪·芝加哥(b.1939)自20世紀60年末代起,便以女性視角的大膽實踐,挑戰由男性主導的藝術世界格局。她的創作媒介跨越繪畫、雕塑、裝置藝術和表演,討論環境災難、男性氣質、出生與死亡等議題。1970年,芝加哥在佛雷斯諾州立學院(Fresno State College)開設了美國第一個女性主義藝術課程,強調女性集體合作的方式,催生女性藝術創作意識的覺醒。1974年至1979年,芝加哥與眾多誌願者合作創作了其標誌性作品【晚宴】,紀念從古至今的39位女性,以「結束女性被歷史遺忘的無限迴圈」。

2024年5月,倫敦蛇形美術館將舉辦朱迪·芝加哥個展「啟示」(Revelations),這是藝術家首次在倫敦主要藝術機構舉辦個展。2023年,紐約新美術館(New Museum)曾舉辦其個展「她的歷史」(Herstory),該展覽是對藝術家六十年藝術生涯的全面回顧,展覽中「女性之城」單元展示了80余位女性藝術家、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和檔案,與芝加哥的藝術作品進行對話。

朱迪·芝加哥,【生育計劃】(Birth Project),局部,1982年

個展「主題與變奏」

達拉斯藝術博物館|達拉斯,美國

10月6日至2025年2月9日

英國畫家塞西莉·布朗(b. 1969)的繪畫中流動性表現力、生動色彩和復雜敘事,在抽象與具象之間不斷轉換。她的作品設計西方藝術史上一系列宏大與古老的主題,將人體的形態嵌入對欲望、生命、死亡、瘋狂等主題中。她的繪畫創作從西方繪畫大師如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德加(Edgar Degas),以及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和瓊·米契爾(Joan Mitchell)等現代藝術家中汲取參照,突破了敘事的束縛。20世紀90年代從倫敦移居紐約之後,布朗與其他藝術家一同,在繪畫形式受到評論界質疑時,為繪畫藝術重新註入了活力與意義,在她看來,「繪畫是一種煉金術。」

2023年,塞西莉·布朗在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舉辦了個展「死亡與女仆」(Death and the Maid),是首位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辦個展的在世女性畫家。

塞西莉·布朗在達拉斯藝術博物館(Dallas Museum of Art)的個展「主題與變奏」(Themes and Variations)展出了其女性房間、花園、沈船、狩獵等主題的繪畫與草圖,探索了藝術史和流行文化中普遍存在的性別隱喻。本次展覽展示了布朗對女性在當前的社會政治氣候下,被描繪成誘惑者、被征服者和被審查的身體的質疑。布朗的作品挑戰了單一闡釋的歷史標準,邀請觀眾近距離觀看,並尋找自己的答案。

塞西莉·布朗,【龍蝦、牡蠣、櫻桃和珍珠】(Lobsters, Oysters, Cherries and Pearls),2020年

個展(名稱待定)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中國

11月至2025年2月

尹秀珍(b. 1963)是中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她對社會現實的關註一直圍繞著具體的個體經驗展開,將私人的生命傳記編織進歷史的集體敘事之中,作品涉及裝置、行為、陶瓷、影像、繪畫雕塑等眾多領域。自上世紀90年代起,她以活躍的姿態參與了中國當代藝術行程中的多個重要節點性展覽及事件,並在全球享有知名度,她以敏銳而詩意化的創作直覺捕捉了急速發展的社會中主流敘事背後的迷失與不安,並以一系列運用日常材料創作的雕塑裝置將微妙的個體感受及往往被忽視的個體意誌予以視覺化呈現。2014年,費頓出版社著名的「當代藝術家」系列叢書為尹秀珍出版專著,是繼草間彌生之後第二位入選的亞洲女性藝術家。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於2024年底舉辦藝術家尹秀珍的個展。尹秀珍是中國當代女性藝術家的領軍人物,始終活躍在藝術創作的現場並持續推出個展。自2020年起,盡管受到疫情的阻隔,尹秀珍仍然陸續推出個展「未知」(成都知美術館,2020年)、「補天」(香港CHAT六廠紡織藝術文化館,2021年),「我與博伊斯·尹秀珍:制軔」(上海昊美術館,2021年)、「無處不在」(佩斯畫廊紐約空間,2021年)、「漣漪應力」( 上海玻璃博物館,2023年),並參與數個群展。

尹秀珍,【大喇叭】,2021-2023年,上海玻璃博物館展覽現場

(文章來源於藝術新聞中文版)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份文章或文章部份參照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系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