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溯源甘肅文化】走進大地灣遺址 史前文明的高地

2024-03-16文化

魚紋彩陶盆

花卉紋彩陶盆

遺址中出土的帶有彩繪符號的陶片。

大地灣博物館展廳中先民制作彩陶的場景。

寬頻紋三足彩陶缽

遺址一期出土的黍。

遺址出土的野生動物骨骼。

F901原始宮殿遺址

大地灣遺址(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

本報特約撰稿人 郎樹德

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的東北部,流淌著一條發源於隴山、自西向東的清水河,在蓮花鎮匯入葫蘆河,最終在天水三陽川流入渭河。河谷地帶平坦開闊,海拔在1500公尺——1600公尺之間,兼有山林河魚之利,自然生態條件當屬優越,因此,在這塊熱土就孕育了8000年的大地灣文化。

2021年,在清水河畔的張家川圪垯川遺址發現了距今6000多年的大型仰韶文化早期聚落,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終評候選計畫。近年來,先後在蓮花鎮發現董家崖、魚頭咀等仰韶文化遺存,得到了省地縣各級文物部門的重視。古史傳說中人文始祖伏羲及女媧的誕生地就在天水、秦安一帶。該地區歷史厚重,春秋戰國時期是戎人叱咤風雲、秦戎文化交匯融合的地區,張家川馬家塬、秦安王窪墓地的考古成果提供了確鑿無疑的證據。從陜西隴縣出發,翻越隴山,經張家川,沿清水河谷行進,直達秦安,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連線甘肅陜西的交通要道,七八千年前史前文化交流最早開啟了這條通道,也是史前時期的文化走廊。

這裏有史前文化的瑰寶

大地灣遺址坐落在清水河谷地五營鄉邵店村西,在遺址的山腳下,是清水河的古河道,由於河水沖刷形成了一個寬闊的河灣,當地老鄉將這塊地方稱之為大地灣。1958年該遺址被發現後,文物部門即以這裏的地名為遺址冠名。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結束以後,1986年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復成立了大地灣文物保管所,1999年更名為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目前,發掘出土的大部份文物有4000多件由該所收藏。

2011年,由國家文物局撥款建設的大地灣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的建築特色鮮明,它與周圍的地貌環境渾然一體。建築師參考了史前文化多半地穴房屋的特點,將博物館的主體建築即展廳也設計成一半在地表之下,地表以上的部份做成類似草泥墻的外觀。走進下沈的展廳,撲面而來的清新、簡潔的設計風格、古色古香的展品令觀眾耳目一新。基本陳列是大地灣出土文物展,豐富的展品不僅讓觀眾了解到史前時期人類生產、生活狀況,他們吃的什麽食物?用的什麽器物?而且還展示出先民艱苦奮鬥取得的輝煌成就及文明發展的歷程。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博物館裏陳列著該遺址出土的中國最早的農作物標本——炭化的黍和粟,即糜子和小米。眾所周知,中國早期農業的產生及發展,為當時人類生存繁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食物來源。考古成果表明,中國北方主要的作物是粟,南方則主要是稻米。大地灣遺址一期出土的農作物是黍,這是中國北方地區發現的最早谷物之一。這一發現將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時間向前推進到8000年左右。其後,在仰韶文化的灰坑中,又多次發現粟的炭化顆粒。張家川圪垯川遺址發現了仰韶文化早期大型圓形袋狀灰坑,底部保存有0.4—0.6公尺的炭化粟黍,至少在10立方米左右,粟黍遺存之下還有一層木炭,可能為糧倉底部墊木已炭化。考古發現的農作物為什麽沒有腐朽分解?據推斷,先民們將收割的谷物儲存在窖穴中,偶然的原因失火燒成炭渣,得以保存至今。一系列考古發現表明,以大地灣遺址、圪垯川遺址為代表的清水河谷是中國最早的糧食作物種植地,也是中國旱作農業黍的發祥地之一。

在先民的食物構成中,動物性食品占有相當的比例。在大地灣遺址出土的動物骨骼中,以豬和鹿科動物最多。豬的年齡大多在1歲左右,顯然是家養動物。鹿科動物當是狩獵所得。展品中還有做工精致的骨制魚鉤、網墜,說明當時狩獵與捕魚活動也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

大地灣仰韶文化各期均出土有玉器,總量有百余件,其中有7件系軟玉,其他為碧綠色的蛇紋巖。器型有小型的錛、鑿及發笄等。仰韶文化早期的玉器是甘肅出土時代最早的玉器,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開發中,我們也能看到中華文化自古以來就有崇玉的傳統,而大地灣遺址出土的玉器也證明了這一點。

大地灣遺址發掘中還出土了17000多件獸骨,透過專業的鑒定和分析研究,對當時生態環境的古今變化得出了重要的成果。紅白鼯鼠、蘇門犀、蘇門羚是目前生活在副熱帶和熱帶地區的動物,歷史上極少越過秦嶺,而它們卻奇跡般地生活在數千年前的大地灣一帶,這個事實清楚地告訴我們,這一帶當時生態環境與副熱帶地區相似,氣候亦比現在溫暖濕潤得多。當時存在的大型哺乳動物如熊、虎、豹、象等動物在當地早已絕跡,史前大量出沒的鹿科動物和獼猴現已蹤跡難尋,動物種類的減少意味著它們賴以生存的條件消失,這進一步表明從史前到現代生態環境在幾千年間發生了滄桑巨變。

如今,森林、巨獸和先民都已走入歷史的深處,但在大地灣博物館,觀眾可以探尋到遠古的奧秘。在這裏,豐富的動物骨骼無聲地訴說著自然環境的變遷和往昔的歷史故事。

這裏有黃河流域的彩陶

先民們發現黏土遇水後可以塑形,而被火燒制的土或者黏土因落入火堆變得堅硬定型,於是發明了陶器,這是人類的偉大發明之一。大約在一萬多年前,一些開始定居、從事農業的人們,需要大量燒煮的炊器、盛儲食物和存放用水的器皿以及後來逐漸產生需要的隨葬品、祭祀禮器等。在漫長的生產實踐中,人們終於發現,黏土加水可以捏塑成自己需要的各類形狀,再經過一定溫度的燒烤,堅固而耐用的陶器便應運而生。這是土與火的藝術,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大地灣一期的陶器是迄今為止西北地方時代最早的一批陶器。器型有圜底器、三足器、圈足器等,制法為模具敷貼泥片。之後的仰韶文化,制陶方法則改為泥條盤築法,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器型變為以平底器為主,增加了器物的穩定性。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陶器的種類日益繁多,用途越來越廣泛。在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之外,古代先民還制作了許多妙趣橫生的陶塑藝術品。

走進大地灣博物館令人驚喜的是,觀眾可以欣賞到數量眾多、色彩絢麗的彩陶。大地灣發現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彩陶,既是中國黃河流域的第一批彩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之一。飾彩器物主要為圜底缽、三足缽,口沿內外常飾一條紅色彩帶。雖然紋飾簡單,但這條紅色帶紋宛若一抹朝霞,為人們帶來了美的愉悅。甘肅是史前彩陶最為繁盛的地區,譜寫了中國彩陶史上最為輝煌的篇章,而它的源頭正是秦安大地灣。大地灣仰韶先民繼承了制作彩陶的傳統,進入到初步繁榮的階段,有的學者稱之為史前第一波藝術浪潮。仰韶時期的彩陶為紅陶黑彩,十分醒目。不僅飾彩器類增多,而且紋飾圖案多種多樣。大地灣博物館的仰韶時期彩陶可謂精品薈萃,包括了早中晚各時期的典型器物。早期構圖元素多為圓點、直線、三角等,常見紋飾有寬頻紋、三角紋、魚紋和幾何紋等,風格古樸典雅、圖案大方簡潔。

展廳陳列的寬頻紋缽、魚紋盆、彩陶葫蘆瓶主要是仰韶早期彩陶的代表作。其中魚紋圖案是仰韶文化的標誌性紋飾,從最初的寫實風格演變到抽象化、簡單化。陳列的幾件魚紋盆清晰地顯示了這個變化過程。中期彩陶構圖以弧線為主,線條流暢柔美,圖案華麗精巧。常見紋飾有弧形三角紋、迴旋勾連紋、花瓣紋等,表現出大自然生機勃勃、妍妍向榮的景象。展出的典型器有三角紋彩陶缽、網格紋彩陶盆、勾葉紋彩陶盆等。晚期彩陶數量雖呈下降趨勢,但工藝卻比中期更為成熟,大型彩陶器以及內壁繪彩的制作方法開始出現。常見的紋飾有弧邊三角形、圓點圓圈紋、漩渦紋、網格紋等,還有個別蛙紋、犬紋。鋸齒紋彩陶壺、花瓣紋彩陶盆、弧三角網格紋盆均為這個時期的精品佳作。該時期流行的一些彩陶元素如內彩、鋸齒紋、平行線紋、漩渦紋等被後世的馬家窯文化吸收繼承並行揚光大。

展廳還陳列有大地灣文化的彩繪符號,繪在缽形器殘片的內壁上。紅彩、連續性不強或單獨個體的符號,介於圖畫和文字之間,種類有13種之多。這些符號已非單純的裝飾圖案,有些很明顯的是具有記事或表達某種意義的符號。大體可分兩類,一類是形似植物的符號,另一類是以直線或曲線構成的符號。在仰韶早期彩陶缽的寬頻紋上,也發現類似的刻畫符號,兩者應該有著密切聯系,這無疑為文字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和線索。郭沫若先生曾說「彩陶上的那些刻畫符號,可以肯定地說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或是中國原始文字的孑遺」。

這裏有遠古先民的家園

幾千年前的先民住房是什麽樣子?他們的村落又是什麽形態?如果你來到大地灣遺址,這些疑惑便迎刃而解。大地灣不僅有博物館,而且還保存著全國唯一的距今5000年的原始宮殿式建築遺存,以及原址上復原的各類房屋。發掘現場現保存有第一、二、四期的部份房屋遺跡,其墻體、屋頂依據研究成果做了科學復原,可以讓我們零距離觀察部份史前的生活場景。

大地灣遺址發現房址240座,型別多樣,變化復雜,時間跨度約為3000多年,構成了從早到晚的完整序列,可謂一部史前建築的發展史。一期文化房址為圓形半地穴,二、三期文化房址改為方形或長方形半地穴建築,居住面是草泥土,四、五期建築技術顯著提高,大多為地面建築,增強了居住的舒適度,居住面則為防潮效能更好的類似混凝土、白灰面。大地灣各期聚落中,以二期和四期較為完整。二期聚落屬於仰韶文化早期,環壕向心式,約距今6500年。由防禦性壕溝圍成橢圓形,現保存有三分之二,面積約13000多平方米,原聚落面積至少在20000多平方米。中心系廣場和公共墓地,發現15座成人墓葬、6座兒童甕棺葬。房址以廣場為中心呈扇形多層分布。發現房址37座、竈坑12座,除2座房址外,門向均朝向中心廣場。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寶雞北首嶺的同一時期聚落與大地灣大同小異。

在遺址的半山中心位置有一座微微隆起的現代建築,下面是被保護的大型宮殿式建築——F901,該建築屬於第四期文化,即仰韶晚期,約距今5000年,是目前所見中國新石器時代面積最大、工藝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築。F901以長方形主室為中心,主室面積131平方米,東西中軸線長16公尺、南北中軸線寬8公尺。兩側擴充套件為與主室相通的東西側室,左右對稱;主室後面設單獨的後室,前面有附屬建築,前後呼應、主次分明,形成一個結構復雜、布局嚴謹、占地總面積達420多平方米的建築群體。其居住面大部份保存完好,以輕骨料、砂石、料姜石粉混凝而成的類似現代水泥地面,光潔而堅硬,它是大地灣乃至清水河沿岸的原始部落的公共活動中心——一座宏偉而莊嚴的部落會堂。

這裏是大地灣的新篇章

2021年,隨著國家大遺址計畫的正式啟動,大地灣遺址入選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成為實證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資源之一。大地灣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計畫作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份,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計畫正在有序開展。大地灣各期文化在原始農業、彩陶、樂器、建築、繪畫、聚落等多方面,無疑都閃耀著中華文明的曙光。

仰韶晚期聚落主體坐落在背山面河的山坡上,山坡中部從上往下以F901、F405、F400大型原始宮殿式建築作為公共活動中心,周圍分布著數個房址密集的居住區,形成眾星捧月的格局。大地灣四期宏大的聚落或許將之視為城址的前身更為妥當,它的出現標誌著原始社會正處在向文明社會轉折過渡的重要階段,這是黃土高原史前文化邁向文明的「山地模式」。

2004年夏季,「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啟動,經過多年努力,初步形成了中華文明早期發展多元一體、相容並蓄、延綿不斷的總體認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學術界認為仰韶文化是中華文明發展孕育的重要階段。仰韶早期魚紋分布在甘肅、陜西的廣大地域,仰韶中期的紋飾擴大到山西、山東、內蒙古甚至東北,在上百萬平方公裏的文化圈,形成共同意識和文化傳統。大地灣的發現以不容置疑的事實表明甘肅東部是史前文化的高地,它與河南、陜西、山西同屬早期中國的文化圈,是中華文明形成時期的滿天星鬥中的一顆璀璨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