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式造園的最高境界

2024-05-24文化

本文是基於我敬重的學者王紹增先生的理論總結而來的,如果大家有興趣推薦他看的【從畫框談起】、【論中西傳統園林的不同設計方法】、【論【園冶】的「入境式」設計、寫作與解讀方法】這三篇論文。

大家好,我是小螞哥。很多人喜歡中國園林,但卻不知道園子是如何設計的。還有很多年輕的設計師誤把西方的規劃思維套用在傳統園林的設計中。那麽這期小螞哥就來為大家解答,何為中式造園的最高境界?

中國人建造園林一般不繪制平面圖,在【園冶】中就有說 「式地圖者鮮矣」 。就是說當時造園畫平面圖的很少。

我們今天看到的平面圖都是童寯或者陳從周等大師在建國前後測繪的。

沒有平面圖怎麽造園呢?

園主或者建園之人會在場地中仔細地觀察思考,依照基地的特性來想象空間,他們會在山坡上想象清晨第一縷陽光略過屋檐,也會在窪地水塘邊想象夏季出水芙蓉的姿態, 空間就在他們不斷地遊走中在腦中逐步構建了出來。

這個過程就是「相地」,和我們今天的看現場不同,不僅只是把圖紙和實物對上號而已, 而是要將現場的一草一木都看出門道來 ,這時需要相當長時間的。

然後園主會組織遊線,高低怎麽銜接、空間如何轉折,慢慢 將設想的景致串聯起來 ,這種方法王紹增老師稱為「 時空設計法 」。

所以計成才會說「 獨不聞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諺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 。 」,就是說勾畫園林藍圖的人即便不是園主,也需要具備深厚的文學和繪畫修養,並且還能夠現場指揮,這顯然不是一個工匠能完成的事。

設計完成後,這位主事之人會透過寫意山水,或者制作燙樣來將主要的空間表現出來。

而且是邊施工邊調整,一些原本勾畫的景點可能會因為石頭不達標,或者沒有合適的植物等原因修改成其他主題,這個過程其實就像是你在布置自己家的軟裝,一天調整一些,所有的元素都會找到一個最合適的位置。

所以歷史上造園師都和園主保持了長時間的友誼,比如文征明和王獻臣,計成和鄭元勛……因為根本分不開啊~

這和西方的規劃設計是不同的。 西方園林源於古埃及的園圃、古希臘羅馬的庭園和廣場。

他們需要透過圖紙推敲尺度和比例關系,計算成本,這種方法裏圖紙就是最重要的媒介,王紹增老師稱之為「 圖面設計法 」。

我們今天學校教的,社會上用的都是這種方法,圖紙不管是電子的還是紙質的都可以快速的交換資訊。

這兩種方法其實是有本質區別的。

中國園林建造前人在現場長時間的真實體驗,是伴隨著園林建造整個流程的,時間可能是幾年,也可能是幾十年。 這些真實的感受不斷地累積,同一個地方不同季節的感受,一條遊線的不同時間的感受都是累積的。

© 黃慕瀟

學畫畫的同學都知道,初學的時候老師是不會讓你臨摹照片的,因為照片的空間是死的,而真實的人眼觀感確是鮮活的,當我們面對一個景觀時,雖然視線有局限, 但感受確是360度的,你看到眼前景觀的同時,也能聽見風吹、鳥鳴、水滴、雨霧、花香、溫度等等,包括你自己都是環境的一部份 ,這些都是圖紙沒辦法承載的資訊。

從這個角度看,圖紙的資訊極為有限,它就像是一張照片, 表達的僅有構圖和形態,但唯獨和環境隔離開了

這樣生產出的景觀怎能不獨立、靜止和片面呢?前幾年有些房地產甚至一套圖紙用全國,把僅剩的形態創意也放棄了,這還能叫做景觀嗎?

在當今社會的要求下,我們追求利潤、速度,迫使我們必須要使用圖面設計法,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呼籲設計師提高自身的專業修養了。

西方傳統園林的設計更重視物件,而我們更重視境域。從先秦到清末,我們的思維都不僅是停留在物件本身, 而是人物的交混,情景的相融,任何客觀物件都有一個對應的主觀情緒 ,這種思維方式雖然不利於科學的發展,卻對於園林設計有著巨大的優越性。

所以我們造園畫圖是最後一步,之前全是在場地中遊走體驗和想象, 我們很多的園林巧思並不是在圖紙上畫出來的,而是身處在真實的環境中悟出來的。

中國的山水看似不如西方油畫真實,但從遊覽的過程來看,卻極度沈浸,比油畫更有想象力,畫卷徐徐展開的同時,人也在畫中遊覽。

雪閣臨江圖(局部)

其實西方的很多現代學者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試圖用理性的思維來解釋,比如萊維萊特的設計者屈米就有一本「天書」般的著作【 曼哈頓手稿 】。

【曼哈頓手稿】

書中填充了大量的讓人一頭霧水的圖形和符號,他作為建築師就提出了一個逆天的理論: 認為建築既不是形式,也不是功能,而是事件,事件產生能量的運動,運動塑造了空間

這麽看這和中國傳統園林的營造確有諸多相似之處。

總而言之, 中國造園從一點出發,一般是廳堂,在真實的環境中,主事之人一點點謀劃布置,邊建邊改,邊造邊悟,讓景物和情緒相融,以表達園名的主題 ,這個過程既不經濟,也沒有效率,是完全不能被現代社會接受的,但這確是中式造園的最高境界。

你覺得這樣的造園在現代社會還能出現嗎?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