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國傳統哲學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借鑒

2024-08-02文化
當前,世界正面臨氣候變遷挑戰,全球暖化、物種滅絕、極端天氣等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性後果。為了應對危機,人們需要一種新的、能夠提供指引的理念,以保護生態、推進綠色發展、促進環境治理變革。中國傳統文化推崇天人合一,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如今,世界上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引領生態轉型方面重要意義的人越來越多。本報記者邀請兩位長期從事中國傳統哲學研究的學者——美國耶魯大學環境學院、神學院和宗教研究系高級講師瑪麗·伊芙琳·塔克(Mary Evelyn Tucker)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請她們詳細解讀儒家和道家思想中的生態倫理觀念,發掘這種思想與現代生態文明之間的種種聯系及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現代意義,進而探討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生態倫理觀念可以為現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何種可借鑒的倫理支撐和哲學啟示。
與中國結緣的故事
【中國社會科學報】:塔克教授,您被稱為世界範圍內探討儒學生態維度的領軍人物,可以分享一下您與中國文化結緣的故事嗎?
塔克:我在美國紐約長大,我的外祖父曾是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教授,受他的影響,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到了東方文化。後來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期間,我完整地聽了陳榮捷先生講授的中國哲學課程,當時還曾有幸與馮友蘭先生交流。從那時起,我便開始對中國哲學著迷。我特別欣賞中國傳統文化,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是中國哲學家王夫之的思想。20世紀70年代初,我到日本任教,得以更深入地接觸佛教和儒家思想,這開拓了我的學術視野。自1985年以來,我多次到中國存取、交流,近些年幾乎每年都到訪中國,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眾多高校與學者們開展學術交流,與中國學者和政府官員一起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和生態文明,同中國結下了深厚的緣分。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宇宙觀
【中國社會科學報】:塔克教授,您曾說「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將人與自然納入統一的有機整體,確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原則。這是儒家思想對世界生態哲學思想的偉大貢獻之一」。可以請您具體說說儒家思想中蘊含的宇宙觀嗎?
塔克:宇宙的創造性和統一性是儒家經典中頻繁出現的主題,而人類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宇宙中扮演著特殊角色。儒家強調人與人如何共同生活並建立一個基於仁政的公正社會,傾向於「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主動作為。
儒家很少關註起源相關理論問題,也不著力探討人格神的概念,卻關註不斷自我生成、相互關聯的宇宙以及人如何融入宇宙中。儒家,尤其是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強調人本身應與自然界不斷變化的節律相協調。儒家的整體宇宙觀以「氣」為基礎,在儒家看來,正是作為生命實質的「氣」構成了宇宙不斷變化的基礎,使得宇宙具備了「生生」的活力。儒家動態、有機、整體的宇宙觀擴大了我們對倫理領域和道德關切的認識範圍,並為重新思考人類自身與自然的關系提供了豐富資源,也讓我們能夠欣賞所有生命形式之間的相互聯系,並不斷重新感受到這一錯綜復雜的生命網路的神聖性。從儒家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大自然是由惰性的、靜止的物質所組成,相反,包括人在內的所有生命形式都具有「氣」的主動性、生成性和滲透性。這種共享的心理—物理實體成為在人類世界和非人類世界之間建立互惠關系的媒介。
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宇宙觀讓我們看到一個非人格化的宇宙。自然萬物的生滅變化是自發的,而非人為的。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對宇宙和諧本質的認識並非天真爛漫的想象,而是出於對宇宙執行範式和真實狀態的思考和體認。
【中國社會科學報】:陳霞老師,您主要從事道家思想研究,您認為道家思想中包含著什麽樣的宇宙觀呢?
陳霞:道家以及後來的道教有著身體化的宇宙觀。道家特別重視身體,身體在道家思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道家的身體是一個廣義概念,含有個體、社會、自然三重意義。在道家看來,個人、社會與自然三者在身體上存在著同構關系,存在著一致的哲學基礎與修煉原則。從個人的身體延伸到他人的社會身體,最後擴充套件到自然宇宙身體。
對個人而言,身體是生命的原點和終點。在道家的開創者老子那裏,身體具有優先性。老子在比較名聲、財貨和身體時把身體放在第一位,提出了「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強調身體比之於「名」和「貨」的在先性。他講「修之於身,其德乃真」「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在老子眼中,從身體出發的一切最為真實可貴。【莊子·讓王】篇中有「兩臂重於天下也」。這是因為在道家看來手臂、身體是原生的、第一性的、自然的。
身體的在先性不僅表現在對生命的強調上,還體現在道家對身體進行的種種延伸和外推當中。道家認為一切都可以從自我的身體開始。
在社會領域,道家把身體推延到國家和他人,講「身國同構」「身國同治」之理。在自然領域,道家講「天地大人身,人身小天地」,認為自然界也是我們的身體,自然和身體可以互相轉化。這種關系道家用「大宇宙」和「小宇宙」來表達,而我更想用「外宇宙」和「內宇宙」這樣的表達。外宇宙和內宇宙都是身體,人與自然的關系體現為身體與身體的關系,透過某種修煉,這兩個身體還會融為一體,實作天人合一。成全萬物、愛護自然,就是愛護我們的身體。這是道家獨有的一種生態哲學思想,不僅有助於提升個人的價值和生活品質,而且可以增強人對社會的責任感,使人們更加愛護大自然。
【中國社會科學報】:從兩位的介紹可知,儒家和道家的宇宙觀有相似之處。
塔克:儒家和道家雖然在具體的主張上有所不同,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宇宙觀,這個宇宙觀被描述為有機的、充滿活力的和整體的。儒道兩家都將宇宙視為一個動態的、不斷變化的過程。這種有機的、富有生命力的宇宙觀對發展當代生態倫理具有特殊的借鑒價值。對儒家和道家來說,與自然和諧相處非常重要。儒家與道家一樣,認為人類社會是變化、動態和發展的宇宙的一部份。宇宙被看作一個統一的、彼此聯系的、相互滲透的巨大的有機整體,而不是各自分離的機械部件。
為構建生態倫理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報】:在您二位看來,儒家和道家思想對現代社會的生態倫理建設有何啟示?
陳霞: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汙染防治攻堅向縱深推進,綠色、迴圈、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域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我們現在是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建設生態文明,需要構建生態倫理,培育生態文化,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包括道家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生態文明建設、生態倫理構建中可以作出積極貢獻。
道家的整體宇宙觀對環境倫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它珍視、敬畏自然本身,而不是僅僅為了功利的目的利用自然;它提倡人應該欣賞並融入動態的自然行程之中,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控制自然。解決環境問題,我們仍然需要合理的環境政策,需要透過大力發展和推廣生態科學、環境工程技術來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只依靠科學技術解決不了人的問題。目前這種程度的環境破壞,可以說始作俑者是人,問題出在人身上,為了實作環境問題的最終解決需要解決人的問題。如果人們不改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就會出現一邊治理一邊破壞的情況。即便我們能發現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如果不改變自己,也只會把那個星球同樣變成被汙染的、千瘡百孔的另一個地球。
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和發展問題,必須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道家「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返璞歸真」原則的啟示下,避免過度消費,從對自然資源的耗費轉向對自然的審美和愛護。在人類生產了大量物質財富的當今社會,提倡道家的「少私寡欲」與古代的節衣縮食大相徑庭。古代的樸素和節儉是在物質資源相對匱乏情況下的被迫選擇,而如今的樸素、極簡生活,放在整個自然系統大環境中,從整個人類的發展出發,是在物質財富豐富背景下的自覺約束。這意味著人類的境界上升到了新階段,是崇高人性的重要體現。將「少私寡欲」置於生物圈的大系統中,倡導節儉和迴圈使用資源,更能體現人性的尊嚴和高尚的境界。道家返璞歸真的生活指導我們恢復已經遲鈍的美感,建構溫馨的家園、祥和的社群,享受工作,尊重技藝、手工和藝術,創造一個值得在其中度過一生的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社會。
塔克:儒家的生態倫理模式與道家不同,如果說道家的生態倫理模式是與當代深層生態學相通的自然生態學,儒家的生態倫理模式則可以被視為一種社會生態學。道家以自然為中心,而儒家更傾向於以人為本。然而,它們都沒有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類中心主義或激進個人主義問題。對道家來說,自然是滋養個體的源泉;對儒家來說,自然是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根基。儒家倫理被描述為一種社會生態學,其中的一個關鍵要素是自然秩序背景下人類秩序的關系性,即個人從來不是孤立的,而總是與他人、宇宙息息相關。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深刻聯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倫理體系可以被描述為以人為中心的一系列同心圓,最裏面的圓圈是家人,然後是一個人的老師、朋友、所處的社會等,最外圈是宇宙本身。在這個體系中,關系從家庭中的個人向外延伸到宇宙,天、地、人構成了一個互動的整體。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張載在【西銘】中說,「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乾稱父,坤稱母」「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我認為,張載所稱的孝不僅是仁愛好生,而且要推己及人、由己及物,將「父母」的概念擴充套件至天地、乾坤。能夠進行這樣的擴充,其基礎是有機的、整體的宇宙觀。儒家透過社會倫理、自我轉化和禮儀上的實踐,將微觀的個人與宏大的宇宙聯結在一起。個人與其關系中的其他人以及宇宙本身之間,存在相互的義務和責任。人進行社會交往以及與自然進行交流的許多模式都蘊含在禮儀中,而禮儀則是表達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互惠關系的形式。因此,無論是就個人還是整個社會而言,人們都應關註更廣泛的物件,以實作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儒家這種宇宙觀下的社會生態思想應該得到發揚光大。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樹立了榜樣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年,貫徹新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和建設美麗中國被寫入憲法,這意味著中國要走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永續發展的道路。請問你們如何評價中國當下為生態文明建設所做的努力?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在其中有哪些具體套用和體現?
塔克:當下全球各國都很重視保護弓境和解決生態問題,而中國政府把生態環境保護提到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這是其他國家還沒有做到的。我認為,中國在2060年之前實作碳中和的承諾非常重要,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在過去十年的開發中,中國不僅希望構建一個技術先進的社會,而且也在致力於建設生態文明。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增進同情、正義和包容,可以為環境治理註入倫理和精神層面的潛力。所以,如今在尋求新的、更適合的宇宙觀和生態倫理觀方面,研究中國文化及其對自然的態度就變得越來越重要。
人們認識到,除了使用新的科學技術和經濟等方面的措施來解決環境問題之外,改變對自然的態度也是實作永續發展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從汙染土地、空氣和水的工業社會轉向兼顧人類和地球福祉與健康的生態文明社會,從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模式轉變為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目前缺乏的是改變人們對自然的功利主義態度的哲學思想,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為我們提供獨特的宇宙觀和倫理資源,幫助我們重新定義人與自然的關系。
陳霞:保護生態,通常與培養保護生態的文化習慣和傳統聯系在一起。道家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發展歷程中,「道」的開放性一直是新思想的來源和通權達變的途徑。透過創造性闡釋,今天它也將發揮同樣的作用,可以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思想資源。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要求「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有關部委編制了【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規劃(2016—2030年)】,系統提出了推進耕地草原河湖休養生息的目標、措施和制度安排。【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也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道家主張「休養生息」「自然恢復」「和諧共生」,這與相關檔中的提法一致。
生態問題研究向跨學科方向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報】:陳老師,您原來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宗教文化,現在把目光轉向了它對生態文明的影響,而生態學屬於自然科學,您如何看待人類生態學跨學科研究的發展前景?
陳霞:進入工業文明以來,人類大規模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使近幾百年生產的物質財富達到了過去數千年生產的物質財富的總和。但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逐漸增多,臭氧層遭到破壞,氣候變遷加劇,生物多樣性水平不斷降低,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加劇。這些都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引發了嚴重的生態危機。現代生態學認識到人類活動也是影響環境的一個變量,把環境與發展問題從自然界引入到了人類社會。
對人在環境中的重要作用的認識,使生態學的研究物件逐漸從早期的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轉向了人與非生物環境、生物環境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這極大地擴充套件了生態學的研究範圍,深層生態學、社會生態學、女性主義生態學、政治生態學、文藝生態學、宗教生態學等研究人與環境關系的生態學分支學科因此應運而生,並產生了人類生態學這一大跨度的綜合性學科。人類生態學把社會和文化置於自然的大系統中,把自然界置於人類文化的視域之內,把人與自然的生態關聯視為社會和文化問題的深層內涵和動因,從自然生態中尋求人類走出生態困境的智慧。目前,人類生態學已經成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交匯點。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在生態學領域的交叉有助於打破學科壁壘,溝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開展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交叉研究。
生態學從自然科學向人文社會科學的轉向,讓人們能夠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廣泛領域裏開展對人與環境相互關系問題的全面檢討,將環境與發展問題從自然界引入人類社會。這種交叉讓人們認識到,生態危機也是社會危機和人的危機,環境汙染是人類心靈汙染、精神汙染和文化汙染的外在表現。生態危機的發生與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精神追求密切相關。可以說,生態危機實質上是人類自身的生存危機,是人類制造的危機,擺脫生態危機必然要靠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