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形意拳的一拳一腳皆令人陶醉

2024-05-07文化

形意拳據考證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其實未必,說源自嶽飛也不是沒有可能,武藝出自名師周侗,能寫出九要論也足以證明。且嶽飛一生征戰,實戰經驗豐富,一桿六合槍出神入化,還有比這更能提煉理論的場合嗎?

一片滿江紅也足以印證嶽飛的氣節和雄心,沒有過人的武藝和睿智如何能讓金兀術感嘆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啊。嶽飛蒙難,所有與他有關的史料都被毀,真實的經歷和戰功被輕描淡寫。以致很多年後,其孫子要四處搜集爺爺的遺跡和文字,期間又會有多少東西被埋沒在歷史的雲煙裏?

嶽飛手下戰將如雲,一同出生入死,切磋武藝也是必然的,更會有人傳承。在南宋末年又遇上崖山之難,精英幾乎全部殉國,又有誰會對嶽飛寫傳記和彰顯其武功?

好東西自然會歷盡千難萬險也會留下來的,就像長江東流百折不回終歸大海,何況他的武藝精華是在冷兵器時代歷經戰陣行之有效的東西,非不傳,只是未遇其人。姬龍峰有緣得拳譜,也許就遇到了高道,學到了精華。

既是精華,就會有人得益,更會視若珍寶。人生難得一知己,不是知音,誰肯把珍寶輕易付之??就像王征南,不是最後生命到了盡頭,徒弟盡心盡力的真心伺候,怎會以不傳者傳之?觀其人品端正,更不會毀在他的手裏,才會交給他。就是現在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什麽有的人挖空心思卻最終徒喚奈何?因某些人品行不端,為師的不可能隨便糟蹋藝術。

形意拳的魅力無窮,真的走進去會令人陶醉,會為了追求藝術舍棄名利。很多人追名逐利也會愛上形意,但是絕不會達到很高的境界。我在開始學形意拳時,就聽說師爺為了練成,幾十年如一日揮汗如雨而不懈怠。簡簡單單的幾個動作,究竟是什麽讓他48歲才結婚?而虎臣師爺更是終生未娶。還有人為了追求很高的境界而出家為僧。

未聞其他拳種有人為了鐘愛的藝術而這樣做的。

中國人追求藝術的層次和境界,就像書畫,內行看看,就知道水平胡意境到了什麽程度。齊白石畫蝦,看似無水卻有水,生動有趣。容易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古代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真的精華是令人回味無窮和流連忘返的,而且一生受益。想我的師父田種蘭就是吃不上飯也去下功,那極耗體力的一拳一腳究竟是什麽那麽令他忘我投入?是沈浸其中的美感,代代生生不息就是因為傳統文化的魅力。

很多練形意的沒有不想達到前人層次的,也都在某個時間段揮汗如雨?,奮力打出一拳一腳。但是苦於沒有真傳,容易走偏,成就極為不易,便會半途而廢了,即使終生也在不時活動那麽兩下,僅僅是為鍛煉身體了。更不用說學以致用,遑論追求藝術境界了。

以自己的經歷知道,真的打好一拳一腳,那種愉悅是無法形容的,那是一種美的享受,不僅吃睡香甜,而且精力充沛,會領略其中的道理和意境,趣味無窮。很有余音繞梁,三月而不知肉味的感受。

反觀很多練的,哪裏肯下功夫?都是所謂玩而求之,可不是宋世榮先生的那種玩,而是練著玩,打不兩拳,開始聊天,站不了一會,就開始天南地北,思想早不知道去哪裏了。如此的玩何以能進階?

你約他一起練練,他沒有找不到理由不來的,長此以往,怎麽會對他有信心?只好你玩去吧。這樣做不僅是對師傅的不尊重,更是對藝術的不敬。三番五次,你會有興趣教他嗎?有哪一個能像郭雲深那樣師父與客人說話,而自己在後面默默站樁?有誰像尚雲祥做交警在崗樓與崗位之間那樣練功?

先賢也好,師爺、師父也好,不是不想傳,而是難得其人。徒弟很多,成就者一人。你能說那些人都天資差,不夠勤奮麽?非也,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先賢和自己的心血不能白費,要擇人而授。

君不見很多名人記掛的徒弟名人一大堆,可真有達到高境界的人嗎?我看極個別或許有。那麽多人就沒人能夠取悅做師父的?也不是,徒選師、師選徒難了。從很多人的後學中看看練的,就知道根本沒有東西,或許做師父的就沒有東西,更多原因是後人未得真傳,只傳給了個別人。

王宗嶽早就有評論,斯技旁門甚多,太極如是,形意亦如是,不說外門,就是同一門,也是旁門左道有所不同。

所以陽春之曲和者必寡是有道理的,蓋因大多數人達不到那個境界,就像高考,很多人成績接近,成為狀元者寥寥。這還是公開的同堂授課,那種法不傳六耳的傳授可想而知就更難了。學戲的也很多,能達梅蘭芳水準的有嗎?鋼琴也是公開的教,能達到蕭邦水準的又有幾人?

李存義先生已說能稱國術者,形意也,這也是經過戰陣的提煉和總結的藝術家。年輕時在宋家也受益匪淺。可到了今天,風格獨特的抖絕勁李老先生並未有微詞,可某些後人卻有了鄙夷之心,難道你們比李老先生還聰明嗎??

陽春之曲是高雅的藝術才配有的稱號,非俗有的流行或者某些自以為是的東西所能望其項背,也只是存在於個別流派的個別人手中,書畫、戲曲、武術、中醫莫不如是。

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有的人蜚聲天下,廣為流行、倍受稱頌也未必是,有的人默默無聞,卻身懷和氏璧。形意拳也是這樣,真的藝術只存在於個別流派個別人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