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父母最大的短視:培養出「乖」孩子,害了他們一生

2024-10-01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儒家文化,偏向於「因材施教」。

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文化,偏向於培養「乖孩子」。

這種培養「乖孩子」的儒家理念,貫穿了無數人的一生。哪怕是現代的父母,也會希望孩子乖乖的,只要聽話就好。

難道說,培養乖孩子,就真的對孩子好嗎?不見得。因為乖孩子在江湖當中,基本都很難混下去。

表面上,乖孩子在學校裏深受老師的歡迎。可在現實生活中,越是乖孩子,越是無法做事,甚至舉步維艱,連賺錢都困難。

父母最大的短視,就是實行「羊性教育」,培養出乖孩子,害了他們一生。

一、乖孩子,都缺乏獨當一面的能力。

在【西遊記】中,有一石猴橫空出世。天性不羈的他,在老猴的指點下,不遠萬裏到了西牛賀洲拜師學藝。

化名孫悟空的石猴,不僅戰天鬥地,還跟各路神仙、妖魔稱兄道弟,可謂是「社牛」。就連玉帝和如來,也想拉攏孫悟空。

雖然說,大鬧天宮一戰中,孫悟空被如來壓了500年,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按照天界的時間,孫悟空不過是被壓了500天而已,等於是禁閉一段時間。

等孫悟空出來後,直接就領了如來和觀音派下的「取經」任務,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鍍金,最後修成了「鬥戰勝佛」。

在花果山裏邊,乖猴子都死了,只有孫悟空混到了最後。為什麽?因為孫悟空懂得折騰,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具備被拉攏的價值。

不論在神話小說,還是在現實世界,乖孩子都是沒有江湖價值的,因為乖孩子到處都有。就像老實人,一輩子也無法出頭,困苦潦倒。

二、乖孩子,都缺乏運用第二套規則的能力。

這個世界有兩套規則,一套是明面上的規則,另外一套是潛規則。前者,是用來忽悠人的。後者,才是真正有用的。

在【大明王朝1566】中,東南名將胡宗憲說過一句話: 「聖人的書是用來讀的,用來辦事百無一用。」

胡宗憲為什麽可以順利抗倭?因為胡宗憲有嚴嵩等人的支持。要是沒有嚴嵩的支持,也許胡宗憲依舊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潛規則,是人類世界深層的執行邏輯。你想想,要是明面上的規則有用,為什麽遵循明面上的規則的,都是窮人呢?

真正的精英,腦子都比較靈活,對於潛規則沒有任何的排斥,只會欣然接納。所以,他們才會成為精英,而不是頑固、守舊、迂腐的老實人。

內卷競爭就是一面鏡子。 會說話的人,就是比會做事的人,升得更快。 大家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神通太膚淺,有可能就落敗了。

三、乖孩子,基本都到處碰壁。

網路上,有人說過一番話:自己從小就接受父母老實巴交的一套,等長大了,到了社會打拼,才發現,這一套只會讓自己到處碰壁。

老實人,安分守己,也沒有任何的野心,為什麽他們還會到處碰壁呢?因為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一個人,太過於善良了,就會有人欺負他。太過於老實了,就會有人收割他的韭菜。人類社會主打的,就是弱肉強食。

就拿「割韭菜」這一點來說,難道你表現得老實巴交,精英就不會收割你?有可能,精英看到你老實巴交,還會更加高興。

真正的精英強者,就沒有一個老實人。老實人,基本上都無法成為精英強者。因為越往上的爭鬥,陰謀算計越激烈。

孩子,可以老實,但不能太老實。具備一些「綿裏藏針」的手段,活成一朵帶刺的玫瑰,才能有效保護自己。

寫到最後

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為什麽學校的老師,都喜歡乖孩子,而殘酷的社會,卻篩選、淘汰乖孩子呢?

答案很簡單。 在學校裏邊,乖孩子越多,老師越好管理。 孩子們好管理,老師的工作量就少了。這,有利於老師的工作,老師肯定是喜歡的。

至於說殘酷的社會現實,這就跟每個人的利益有關了。 乖孩子,連自己的利益都無法維護,那他們怎麽可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呢?

舉一個例子。

有兩個人回到老家,A是黑白通吃的大老板,B是底層的打工人。家族聚會的時候,A說了無數的好聽話,別人都認為A是個「真善美」的君子。

等B說話的時候,哪怕他老實巴交,善意發言,別人也認為他是個窩囊的軟綿羊,更加瞧不起他,就別說尊重他了。

可見, 別人眼中的「真善美」,並不是老實巴交,而是實力。有實力,你的善良才有人吹捧。沒有實力,你的善良就是別人眼中的懦弱無能。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