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馬伯庸 —— 奔波與偷閑,我的2023年閱讀書單

2023-12-21文化

馬伯庸 原創 12-20 09:44 來源微博

2023年,我的一份閱讀書單,不太客觀,不夠公正,滿滿都是私貨

2023年對我來說,是前所未有忙碌一年,這一年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跑得腳不沾地。有趣的是,這種忙碌的工作節奏之下,我的閱讀量反而上升了。

無論是充滿延誤的漫長旅途,還是回到酒店後的片刻安靜,都是捧起書本的絕好理由。有一個讀書場景,我尤其喜歡:在各地書店簽售之前,我會不安分地離開休息室,信步走到書架之間,隨手拿起一本,坐在角落裏翻閱,直到活動方驚慌地呼喚我上台為止。

順便說一句,如果說有什麽地方我絕對讀不進書,那要首推我的書房。我的書房不大,三面都是頂天立地的木制書架,填塞著各種藏書,洋溢著油墨與松木香氣。一面是對窗的大書桌,旁邊擺著一把精心調過角度的閱讀椅。其他如落地燈、靠枕、茶台、清供、香架、音響等等一應俱全。可我每次進書房,只想把窗簾拉起來,開啟投影看片片。

可見閱讀這種事,是不能閑著正經做的。古人講「偷得浮生半日閑」,這個「偷」字煉得非常精準。

照例要說明一下。書單裏的十本書,有新有舊,並非都是今年出版的新書,我在2023年第一次讀到。這不是什麽傾情推薦書單,我之蜜糖,彼之毒藥,沒必要強加於人。只不過我覺得這些書值得聊上一聊,僅此而已。

本文一共有很多字,讀完需要很多時間。在這個一切都要精準量化的時代,請允許我模糊一點吧。

01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隨著年齡增長,我越來越熱愛金錢了,很多歷史事件,會下意識地從財政和經濟的角度去思考其背後動因。無論是政治上的風雲變化,還是文化上的興衰起伏,無論是中華帝國版圖的伸縮漲落,還是工業革命的科技飆升,落實到最本質的推動力,都離不開利益二字。

【以利為利】這本書比較專業,不如【置身事內】那麽好讀,但你一旦讀進去,會覺得醍醐灌頂。

這本書的主題,是考察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於稅收權的關系變化。說得通俗一點,中央和地方怎麽收稅,怎麽分,會產生什麽後果。其重點,放在了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關於這個話題,【置身事內】提過一嘴,但並不深入。這本卻深入解析其前因後果與運轉原理,尤其是講述中央和地方如何賽局,如何絞盡腦汁爭取最大利益,一招連著一招,有政治上的運作,有數學公式裏埋的陷阱,設計之巧妙,用心之深遠,比小說還好看。即使不當學術來研究,純當八卦看都十分精彩。

但這本書的好處,顯然不止八卦。看完分稅制的原理解析之後,你會發現,當下經濟的一系列特點,比如土地財政,比如轉移支付,比如農業稅取消等等,追根溯源,都在這次稅收改革中找到源頭。很多我們熟悉的重大事件,其背後的經濟邏輯變得鮮明而醒目。

而對我來說,還有兩個基於個人趣味的驚喜。

一是細節。比如轉移支付,原理人人都知道,但具體如何操作,怎麽轉移,怎麽支付,也是一門大學問,這本書裏揭示了不少流程上的微妙設計,而且專門開辟了一章,解釋這種財政設計,如何導致鄉鎮一級的權力懸浮——這個案例,恰好給劉守剛老師【何以帝國】的觀點做了支持:稅收的方式,決定了政府的形態。

二是歷史。這本書雖說只涉及到八十年代之後的中國農業稅收問題,但熟悉中國歷代土地財政史的讀者,會有一種強烈的既視感。

比如在91年之前,農民面臨著「稅、費、工、三亂」四大負擔,稅是農業稅,其實就是上交國家的正稅;費是三提五統,指村集體的三項提留和鄉鎮政府的五項統籌;工指「兩工」,分別是農村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向水利公路防災學校等基礎建設提供免費勞動力;三亂是亂收入,亂集資,亂罰款——是不是聽著特別眼熟?

國家一直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比如三亂,國家的應對是在91年推出了「三提五統」,透過規範和縮減稅收科目,來杜絕亂七八糟的臨時性雜稅。但很快發現,三提五統後,農民的負擔更重了,於是98年又規定三五費用不得超過總收入的5%。再比如說「兩工」的改革,經過村集體批準,農民允許以資代勞,用僱用他人的方式完成兩工勞役——是不是聽著特別眼熟?

02 【縣中的孩子: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我兒子如今已經五年級,這五年來,我從一個家長的角度沈浸式體驗了中國的教育體系,理解也從「隔岸觀火」叠代到了「休戚與共」,對這一類的題材變得特別敏感。所以當我在書店裏看到這本書名字的一瞬間,毫不遲疑,立刻買回去,一口氣看完。

作者在前言裏自述,她寫此書的初衷,說在深圳的工廠做調研時,註意到一件事。那些工人被問及來工廠之前,學校裏過得怎麽樣。他們的回答驚人地一致,我們在學校裏沒有什麽期待。這個回答,刺激到了作者,這些孩子難道在中學教育裏就被放棄掉了?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這個結果,如果有改善的可能,機會在哪裏。

從書名就能看出來,這是針對中國縣級教育體系所做的一次田野調查。這本書對於縣級教育的觀察,可謂是分條縷析、細致入微。在開讀之前,我在腦海裏做了一個觀察模擬。憑著經驗去揣摩學生們的心態、家長們的難處,以及鄉村老師的困境。但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才發現,自己的想象還是太膚淺了,這個體系的運作絕沒這麽簡單,種種問題,也不是簡單的道德或經濟原因。

舉凡縣政府、教育局、資本、校長、老師、家長、學生,這本書皆有涉獵,全方位地刺穿每一個階層,描述其日常業務、采擷其個體案例、分析其心態,並把種種現象用一條線串起來,動起來,變成一個生態觀察箱。

裏面有專門的一章,講述校長們的日常。縣級學校的校長們,正事是教書育人,但他們大部份時間幹的卻是雜事,裏面提供了大量鮮活的案例:校長們在熟人社會充當社會網路樞紐、應付主管部門的考核、層出不窮的管理麻煩,一些貧困地區,還要展現出跑財政的能力等等。我在中學時代一直很好奇,校長平時只有升旗儀式和開會時能見到,他平時在幹什麽?看完這本書,這個謎底終於得以揭開。

這一章,恰好可以跟【以利為利】互相參照著讀。前者第六章【學校的正事:校長辦公室那個人】裏的種種現象,恰好可以在後者第十章【專項資金在基層:農村義務教育】找到更深一層的答案。之前網上有一個討論,說現在老師為什麽越來越忙,卻越來越沒精力幹正事,也能夠在這本書裏找到思考契機。

我近幾年越來越喜歡去觀察體制,尤其是縣級生態。這個層級上接國家政策,下連基層民生,乃是最實在的政務運作。要讀懂中國,就一定要去了解縣級生態,這是行政中國的神經末梢。從【江村經濟】、【尋烏調查】,到【中縣幹部】,現在還要加上這本【縣裏的孩子】。

特別要強調的是,這本書的結尾有一章【縣域教育研究過程和反思】,名字很枯燥,內容卻非常令人感慨。這是作者做這次田野調查的個人經歷。其中有一段,作者寫去一個偏遠小學去調研,忽然發現有十個附近鄉鎮的中小學校長和幼稚園園長趕了過來。原來他們得知有學者來這裏調研,驅車幾十公裏趕過來,就為能座談幾句。這些學校管理者每個人都牢騷滿腹,但同時每個人都滿懷執念,真心想把學校搞得更好。座談到最後,他們就想要得到一個回答:「林老師,我們就想聽您一句話,我們這麽做,您覺得可行不?對不對?」 餐後這些校長還得開車幾十裏盤山懸崖公路回去,而作者也久久無法入眠——這個真實經歷,勝過一切雕琢的故事。

我看完之後,推薦給了馬小煩的老師。老師回答:「看的時候一陣陣的激靈,仿佛有一雙眼睛看到了我們自己……」 可見【縣中的孩子】,並不局限於縣裏。

03 【紅塵萬丈】

我經常會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精妙絕倫的小短文,文章不長,兩三千字,或戲謔,或溫情,或深刻,或絕妙,讀的時候忍不住擊節贊嘆。但當這些小短文登在雜誌上、或結集出版成書之後,我沈甸甸捧在手裏,卻往往會失掉了初讀時的感覺。大概是載體不同,導致期待不同的緣故吧。

唯一能夠擺脫這個詛咒的,就是鐵魚的這本美食散文系列。書中的大部份文章,早在他零散發在微博時我就看到了,每次都看得我擊節贊嘆。實體書出來之後,我又重讀了一遍,感覺沒變,甚至從字裏行間讀出了更多的味道。

這是一種什麽味呢?我們常說文章有煙火氣、有溫度、有人味兒,其實這三者的背後,都沈澱著同一種底色,那就是通透。通透不是市儈或世故,而是一種洞悉世事後的無奈溫柔。【紅塵萬丈】裏的大部份故事,都沒什麽曲折情節,更沒什麽神反轉,只是一段短短的見聞。可在從容不迫的松弛行文間,總透著那麽一股蒼涼與悲憫,淡淡的不甚明顯,就像是一片葉子開始枯黃的瞬間。汪曾祺曾說過:「傷感主義是散文的大敵,我是希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 此書作法,差幾近之。

這種好,與文筆無關。如果你足夠熱愛生活,就會發現遣詞造句就沒那麽重要,熱愛本身就是語感,就是節奏。譬如此書開篇的【滕縣羊湯】,寫一勺白湯澆下去,碗裏羊肉能聽到細微的卷曲聲;譬如【醬豬頭】裏,寫吃到最後手被豬頭的膠質黏得張不開,頭直暈。這些細節,勝過一切辭藻。

讀到這裏,我忽然意識到,汪曾祺汪老稱自己為文體家,大概原因就在此——文體不在文,而在體。這本書,也可稱之為文體一脈了。

04 【黑牢城】

米澤穗信的作品,我原來看得不多,只有一部【冰菓】,還是拜動畫所賜。我之所以會接觸到【黑牢城】,完全要得益於閱讀軟體____(這裏空出廣告區)的優秀演算法。它會根據我日常愛看的書,進行篩選與個人化推薦。

歷史、推理、小說、日本戰國……我在推薦演算法裏的人物畫像,大概就是這樣,於是這本書就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我的首頁。在一切都電子化的時代,緣分也成了一種賽博。這一次,我居然真的被演算法給看透了。

【黑牢城】的故事,來源於日本戰國時代的一次真實的圍城之戰。如果要交代清楚這次圍城戰的背景,大概得耗費幾百字。簡而言之吧,有岡城城主荒木村重背叛了織田信長,並囚禁了前來勸說的使者小寺(黑田)官兵衛。織田大軍圍城之後,荒木發現城中頻頻出現奇怪事件,不得不求助於黑牢裏的官兵衛來解謎。

這本書的推理部份非常稀薄,謎題簡單,推理也不復雜。它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是和歷史的連線之處。在歷史上,官兵衛確實遭到了囚禁長達一年時間,荒木村重為什麽沒殺他,一直成謎。而在這部小說裏,作者巧妙地把官兵衛設定成了一位「安樂椅神探」,身居大牢之中,卻洞悉城中一切變化,讓身為敵人的城主都不得不求助其智慧。這種設定既與史實嚴絲合縫,又構建出了整個故事的核心關系。

這種巧妙布置,不僅僅只在設定上。我看過很多古代背景的推理小說,其結構與現代偵探故事無異,不過是背景、人物、用詞與身份做了替換而已。【黑牢城】卻沒有落入到這種窠臼中去,書中背景非常特別,是在一座被圍之城內。所以城中每一起離奇事件,都會牽扯出各種勢力的傾軋與算計。身為「法官」角色的城主荒木村重,無法進行公正的判決,他需要考量的是,如何在內外交困中平衡各派需求,維持住守城。

這種創作手法,應該算是歷史推理小說的一個標準範本:「特定歷史時期的獨特規則,衍生出獨一無二的謎題。」【黑牢城】的一系列殺人事件,都是在有岡城之戰的大勢之下展開的。荒木村重曾經歸順織田信長,身具攝津守之職,又曾榮膺切取奉行的榮耀,他們兩人的關系可謂愛憎交加;荒木村重自己本是池田氏家臣,後來幹翻主家上位,他與麾下的池田舊臣關系又特別微妙;小寺官兵衛前往有岡城,背後也摻雜著他與織田、羽柴與小寺家的各種糾葛——種種特定的關系與矛盾聚合在一處,才激化成黑牢城裏的種種問題。如果我們把這個故事單抽出來,脫離了人物關系,放在別的背景下,幾乎難以成立。我覺得這才是好的歷史作品。

這本書裏面對於被圍者的心態,描寫得極為細致。隨著戰爭行程,不同派系之間的人心浮動,不同身份者的訴求,不同立場之人的思維方式,交錯在一起。城主每一次決策,都牽動著局勢變化,沒有最優解,只有選擇與犧牲。比起推理小說的分類,這更像是一本帶了點推理元素的歷史小說。

客觀來說,在我今年讀的小說裏,它不算是最出色的。但我還是把它放到書單裏來,因為作者在不改變史實的前提之下,巧妙地用一系列虛構情節進行串聯,還能自圓其說,讀起來實在太親切了。

05【錯位的復仇】

【錯位的復仇】和另外一本冊子【逆行的霸主】是同時出版的,兩者是一套。前者是講伍子胥,後者是講夫差。我正好是一並看完,所以放在一起說。

劉勃老師的風格,現在已經廣為大家熟悉了。辯史清晰,釋事通透,以人性起講,而終落於常識,不做驚人之語。正因為這個特點,導致【逆行的霸主】這本書,給我一種巧婦強為無米之炊的局促感。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吳越的相關史料就那麽一點,偏偏作者又堅持敘正原則,諸如勾踐嘗糞、範蠡西施這種極富戲劇化的橋段,全被考據所消解或舍棄,殘留下來的,就是一段略顯枯燥的故事,多虧了作者的敘事能力超強,才把氣氛托舉起來,不致淪為睡品。

但同樣是寫這段歷史的【錯位的復仇】,卻極其精彩。沒辦法,伍子胥本身的經歷太有戲劇性了,天然帶有一種悲壯的史詩感。即使作者將「文昭關一夜白頭」、「漁夫拒劍」、乃至「孫武練兵」等一系列名場面用考據的方式予以摒除,盡量還原到真正的信史記載,可伍家的光芒依舊耀眼。

蓋因作者把伍子胥的生平牽系於國際時局之上,伍家之起,其與蔡國興旺千絲萬縷;伍家之仇,又與楚吳爭霸息息相關。伍子胥不止是一個獨居空室、滿懷仇怨的個人復仇者,他也是一個大漩渦中的絕望泳者。唯有以此視角俯瞰,才能明白人類終究是社會動物,個人的悲喜與掙紮,無不是大時代因果碰撞下的宿命。

06【秦漢工匠】

我之前買過一本書,特別薄,叫做【秦代古玩鑒定】。光看書名,就覺得特別寂寞,可以想象裏面能講的內容實在不多。所以當我翻開【秦漢工匠】這本書時,多少帶了點獵奇的心情。工匠自古以來不受重視,秦漢史料裏關於其記載少之又少,這本書這麽厚,到底能說點什麽?

這本書的開篇,其實相當富有學術氣息。作者起手從社會經濟背景說起,然後論述「工」的定義、詞源,論證其社會地位與經濟角色,然後徐徐展開,分門別類地講銅工、漆工、匠工以及女工匠,儼然是學術論文的結構。這種行文固然嚴謹,可開頭確實容易勸退。我一直看到作者對長信宮燈的講解,才忽然精神一振。

對於長信宮燈這件著名文物,歷代講解的文章很多。本書作者把視角放在了「工匠」身上,以此來解讀其形制、結構、銘文乃至流轉過程,便生出許多新鮮之處。比如講到鎏金工藝時,他會特別指出黃塗工們需要用液態汞來處理金箔,很可能會導致不可恢復的神經和器官損傷;他還會註意到,持燈女子銅像的跪姿是坐在後腳跟上,脊梁筆直,雙肩卻略微下垂,一個典型的疲憊者姿態。是否工匠把自己的痛苦經歷,也融入到造像的設計中去?作者還特別提到,有一次他在研究古陶罐時,在內壁發現一枚陶工的拇指紋,這個發現令其驚喜雀躍,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拇指扣上去,感覺進入

到一個陶工的私密世界。

我忽然發現,作者在觀察幾千年前那個不為人知的群體時,帶著一種溫情的眼光,會把自己代入工匠的情緒中去,揣摩其喜怒哀樂,推測其生存狀況。如果究之於學術,這種感慨過於主觀,但它確實可以賦予那些古物一種鮮活之氣,令後來者能夠與塵封之下曾經溫熱的血肉們共情。

讀完這本書幾個月後,我去了一趟石峁古城考察。在那裏,我註意到在城墻之間,鑲嵌著很多精美石雕,但固定方式很潦草,空隙處僅僅只是被碎石與殘木填塞,導致很多石雕歪斜或傾頹。不過再仔細觀察會發現,這種填塞不是一次,而是多次修補過的痕跡,開始是用大石、條石,然後是角石頭,後來是碎石和木料。在我眼前,登時浮現出一幅畫面:隨著雨雪沖刷草泥,城墻結構日漸松動,每年都要進行修補。而負責維護工作的工匠們,從一開始的認真嚴謹,到後來的日漸懈怠、敷衍塞責,最後索性躺平,正如日常工作的我們……

不知不覺,我也開始用【秦漢工匠】的視角,去看待這些古跡,果然能夠看出許多樂趣來。

07 【本草環球記】

因為之前寫了【大醫】這本書,我對醫學相關的歷史格外留意。即使創作完成之後,我還是在追蹤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時常會有驚喜,尤其是把醫學放在全球視域裏的探討,更是格外留意。

這本書其實是一系列論文的合集,它有一個略長的副標題,叫做「五世紀以來全球市場上的藥物、貿易與健康知識生產」。如果要用最簡單的話來簡述的話,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是,古代諸文明之間在醫學領域的交流比想象中要頻繁得多、也深入得多。

比如其中一篇論文,專題研究了16世紀流行於歐洲的神奇藥物「中國根」。飽受梅毒之苦的查理五世服用了「中國根」,兩個月即告痊愈,其禦醫維薩里留下一本【中國根書簡】,引發了歐洲對這種藥物巨大的追捧熱潮——那麽這東西到底真身是什麽?為何稱之為「中國根」?其與當時歐洲對遠東文化的憧憬有無關聯?作者窮盡史料,帶著讀者開始了追根溯源之旅,出入歐洲的各大宮廷、查閱大洋航路上商人們與外交使節的信件、探訪阿拉伯名醫們的日記與著作,最終翻山涉水,回到中國,翻開【本草綱目】,整個考據過程,如同【達芬奇密碼】一般跌宕起伏,讀起來十分過癮。

這本書裏的其他幾篇論文,同樣有趣。有學者在探討18世紀中葉北美人參在中國的行銷過程;有學者從耶穌會的藥方和收據裏挖掘異域本草;還有人在比較20世紀前期中、日兩國民間,對野路子的滋補品的認知,你會發現,這麽多年來,其實民眾沒怎麽變。

論文這種題材,行文力求嚴謹,可讀性自然會差點。但只要懷有一顆八……不對,只要懷有一顆好奇求知之心,就能從中看出別樣的樂趣。

08 【佩德羅巴拉莫】

今年我參加了一檔文學綜藝。我所在的那一期,有一個環節是陪著程永新老師和阿來老師去踏訪清代,路上我們聊天。兩位前輩的閱讀量,不是我能比的。我們聊到文學家之間互相影響時,阿來老師提到一本書,叫做【佩德羅巴拉莫】,說馬奎斯看了這本書,才動了念頭去寫【百年孤寂】。這一句話,就讓我產生了莫大的興趣。

等這一環節拍完,我利用休息的間隙,立刻掏出手機下了單。回到北京之後,書已經送到,我不顧疲勞,連夜在床頭翻開看。

首先震撼到我的,是書中有一句話:「雷德利亞神父很多年後,將會回憶起那個夜晚的情景,在那天夜裏,硬邦邦的床使他難以入睡,迫使他走出家門。米蓋爾巴拉莫就是在那晚死去的。」

作為【百年孤寂】的忠實讀者,我也許不記得奧雷裏亞諾和艾爾卡蒂奧分別是誰,但對開頭那段經典描寫是刻骨銘心的。沒想到,這一段描寫居然也有所本,源頭就來自於【佩德羅巴拉莫】。不過等我讀完全書之後,對於這個發現就不怎麽激動了。在【佩德羅巴拉莫】裏,這段描寫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彩蛋罷了。

【佩德羅巴拉莫】劇情非常簡單。母親臨終之前,叮囑「我」回到她的家鄉,一個叫科馬拉的小村子,尋找生身父親佩德羅巴拉莫。「我」發現科馬拉已成一片廢墟,但一到夜晚降臨,所有的死魂靈便出現了,它們紛紛講出自己的經歷,拼湊出當年發生的事情。

說來簡單,但作者沒打算線性敘事。他打散了時空,打散了結構,甚至打散了敘事區隔,行文在不同的時間節點來回跳躍,回憶與現實交錯閃回,連對話都隨時突兀地轉場,甚至對話者的名字都吝於提示。你必須絞盡腦汁,才能從這些破碎、散亂的資訊流中拼湊出佩德羅巴拉莫的當年,一如故事主角所遭遇的那樣。實話實說,這種敘事想要讀進去很難,我開始也幾度陷入「就這?」的困惑。然而一旦你知覺到書中那獨有的氛圍,感受便會大不相同。

書中最讓人毛骨悚然又新奇萬分的,就是對於生死的描寫。科馬拉這個地方似乎有一種魔力,人死往往而不自知,它們時而在泥土下腐爛,時而穿梭於街道之間,時而等候在路口,等著主角的到達。整個科馬拉洋溢著一種曖昧不清的燥熱氣息,仿佛坐落於陰陽兩界之間。拉美文明獨特的生死觀,在這本書裏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皮克斯的【尋夢環遊記】裏,也能找到類似的感覺。兩者的表現形式大相徑庭,但卻擁有同一種氣質。是否感受這種氣質,是讀懂【佩德羅巴拉莫】的關鍵。

我沒有專門研究過拉美文學,不過從創作時間上來看,【佩德羅巴拉莫】大概算是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先河之作。我讀過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裏呈現出的文學技巧,在這本書裏或多或少都已有體現。甚至可以說,它是現代文學前進演化譜系中的重要一環,前接卡夫卡,後續馬奎斯、科塔薩爾與湯瑪斯品欽。

看完這本之後,我意猶未盡,又去找來魯爾福的另外一個短篇集【燃燒的平原】,同樣精彩。這不是技巧上的炫目,而是認知上的犀利。魯爾福這一系列短篇寫的是墨西哥哈裏斯科州的農村,這裏酷熱難耐,土地貧瘠,舉目皆是滿是裂縫和幹河床的平原,農民們蒙昧而殘酷,無情又絕望。即使只是閱讀文字,都能感到一股硬邦邦、幹巴巴的窒息氣味撲鼻而來。推薦首先閱讀【你聽不到狗叫】、【盧維納】和【我們分到了地】三篇。它們的寫法,實際上是為【佩德羅巴拉莫】做了前驅。

09 【花與鴨嘴獸】

19年我曾經應邀去了一趟瑞士,同行的有一位植物專家兼攝影師 @天冬,我倆聊得頗為投機。天冬老師熱愛文藝,精熟典籍,擅長玩梗,尤其是玩會被扣錢的諧音梗特別溜。比如我們去瑞士,他隨身帶了一個擎天柱玩具,每天早上倒擺在酒店窗台上,虔誠默祈,我問他幹啥。他說祝天晴,方便拍照,諸如此類。

去年年底他送了本書給我,我今年才把它讀完。【花與鴨嘴獸】是一部記錄他在全球野外考察的短文合集。但這些短文我很難歸類,它不是那種充塞著各種硬核知識的嚴謹科普文,也不是先講故事再抒情的【讀者】體,非要冠之以一個定義的話,勉強可以稱之為「私記」,以個人化的視角去看待整個大自然,隨心意而記,任情緒而寫,所見所聞不再是冷冰冰的客觀事物,皆帶著一層柔和的個人濾鏡。

譬如我最喜歡的一篇【關於金魚和熊的消失】,先從女兒養的金魚莫名消失談起,講到自己養的彩色馬蹄蓮,又聊起去北美考察時聽說的關於棕熊的故事。行文松散,不疾不徐,卻帶著一種舒服閑適的韻味,尤其是開頭部份,頗有幾分村上春樹的短篇味道。事實上,這裏的每一篇文字,當做極短的私小說來讀,也是很有雅趣的。

10【實戰表演】

劉天池老師的名氣,不必我多說了,調教演技界的絕頂高手。這麽多年來,經她之手培訓了無數演員和經典表演。現在她終於把過去那麽多年的經驗,寫成了一本書。

這本書講的是教演員如何表演,但對於我這樣的作者來說,同樣具有極好的參考價值。某種意義上來說,作家也是演員,他或她在創作時往往要分飾許多個角色,要揣摩角色的獨特心思,要讓角色講出獨特的台詞,要在故事裏給角色設計出最符合身份的反應,這本質上也是一種演技。據說有些作家在寫人物時,喜歡大聲念出台詞,念著念著就演起來了。

書名既然叫做【實戰表演】,裏面關於表演理論的論述,篇幅相對比較少,更多是集中在具體實踐的過程,從創造角色的四個層級,到演員困惑的內部和外部問題,都有極為詳盡的幹貨指導。更難得的是,書中含有大量真實的現場實操案例,可以說是字面意義上的「手把手」傳授,極具啟發價值。

我最喜歡的一個案例,是來自於【演員的誕生】現場。有一次,一位演員來演【趙氏孤兒】裏的程嬰,一上來就看到趙家滿門抄斬。程嬰出場該如何設計,第一句話要如何開口?劉天池老師提出一個要求,要先找到心理姿勢和身體姿勢,再生成語言,才能把第一句台詞落實到一個非常具體的狀態上。

角色開口的台詞是「趙家三百余口,就這麽枉死了」,但在排練的時候,劉天池老師覺得不該一進門就說,一上來程嬰不可能數清這麽多人,也不可能釋放出這麽強烈的情緒。

恐懼與憤懣,是應該逐漸加壓的,所以給演員的動作設計,是一進門,先看到幾具屍體,呼吸開始緊張,變得不敢往裏走,反復鼓足勇氣,踉蹌著走到某個點位,再回頭說出那一句台詞。這才符合角色的心理狀態。為了讓演員明確回頭的節點,劉天池讓他想象,當程嬰邁過一具屍體時,想象那個屍體曾經給他倒過茶,進而產生情緒:「他們連一個倒茶的仆人都不放過」,恐懼感在這裏被放大到了極致,可以回頭釋放出第一句台詞了——如果上來就是屍山血海、嚎啕大哭,沒有心理增壓的過程,演員的表演很容易就會過火,觀眾也會覺得生硬。

類似的案例,在書裏比比皆是,每一個都十分精彩。這不僅僅只是演技課程,簡直就是寫作課程。正如劉天池在書裏單辟一章專題論述的那樣,演員需要去研究「人」,如偵探破案,如醫生診脈,把人的情緒至於特定環境下,提取其最典型的特征釋放出來,才是最完美的表演。這些技巧,同樣也適用於文學創作。可見各種藝術形式,歸根到底都是同一種方法論。

馬伯庸

樸實剛健,情緒多變,事少食煩,低調愛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