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解讀論語461——「仁」與「師」發生沖突時必選「仁」!

2024-07-01文化

解讀論語461

——「仁」與「師」發生沖突時必選「仁」!

作者:紅嶺浸道

引言

關於【論語】,千人千解,莫衷一是。本人從「古文字」訓詁的角度解讀【論語】全文,可能有些不一樣的理解。

*******

今天我們來繼續解讀【論語】內容: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轉譯為:孔子說:「當‘仁’與‘師’發生沖突時,要選擇遵從‘仁’而不能遵從‘師’。」

********

來看一下「仁」字:

其實,「仁」字中的「二」,不是「二」,而是古代的「上」的另一種寫法。

「仁」即「上人」之義。也就是說,尊重「人」。

再來看一下「師」字:

另一種解讀為:

********

這一節,放在了「儒家以行論德」的【衛靈公篇】中,說的是「‘仁’在整個人生中是極其重要的,其重要程度甚至超過了‘督師’的命令」。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這是孔子親口說的,「仁」與「師」不一致時,應當優先選擇遵從「仁」!即使「師命難違」也要「違」!

*******

孔子為什麽拿「仁」與「師」作對比呢?

因為「師」是社會中的最強力量之一。最早的「師」應當是軍隊的司令官,手持兵符的人,得到了君王的授權指揮軍隊。

後來,「師」的意義有所引申和變化,就有了「督師」「導師」「老師」等含義。

不論「師」的意義怎樣,「師」的指令都是應當遵從的。

可孔子卻告訴我們,當「師」的指令不符合「仁」時,就不要再聽「師」的了,要按照「仁」的原則來行事。

這就是「當仁不讓於師」的邏輯!

當然,這一節說的重點是,仁非常重要,重要到比師更需要維護。

仁,是用來「守」的,守成過程中,需要維護好「仁」,這是一個長期的工夫,一旦「仁」面臨考驗,可能會將所「守」化為烏有。

這也是孔子「當仁不讓於師」的更底層的邏輯!

********

【論語】原文: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