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入圍傅雷轉譯出版獎,這本書讓普魯斯特不再遙不可及

2023-12-07文化

關於普魯斯特,有人這樣描述:法國作家,徹頭徹尾的失敗者,花了二十年寫了一本幾乎沒有人讀的書,但也可能是莎士比亞之後最偉大的作家。

這部「幾乎沒有人讀」的書就是【追憶似水年華】,書中沒有連貫的故事情節,也沒有波瀾壯闊的場景,只是反復在回憶和虛構當中來回跳轉,不斷重現已經逝去的歲月。這種意識流的創作風格和極其細膩的語言描寫,總讓讀者不由喟嘆:「人生太短,普魯斯特太長!」

【追憶似水年華】手稿

【追憶似水年華】被一些人看作「歐洲版【紅樓夢】」,然而,讀完【紅樓夢】的人很多,讀完【追憶似水年華】的人很少。所以,即使普魯斯特的大名如雷貫耳,我們卻好像很難說出一些關於他的具體細節。

2022年,普魯斯特逝世一百周年之際,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了讓-伊夫·塔迪耶的【普魯斯特傳】中文版,這部傳記為我們認識這位偉大作家提供了豐富且可靠的資料。如今,這本書不僅在豆瓣收獲好評,評分高達9.3,讀者評價它「力挫群雄」,同時還入圍了第二屆行讀圖書獎文學類年度Top 10、第15屆傅雷轉譯出版獎社科類獎項。

塔迪耶從1959年開始發表有關普魯斯特的研究成果,著有討論普魯斯特寫作技巧的【普魯斯特和小說】,以及概述對普魯斯特評論的【閱讀普魯斯特】等,之後主編了1987年「七星文庫」版【追憶似水年華】,其中輯印了小說創作中的主要手稿和大量異文。

得益於編輯普魯斯特作品的機緣,塔迪耶不僅掌握了有關普魯斯特的豐富資料,更對其手稿的演變和作品的形成了然於胸,但作為傳記作者時,塔迪耶還面臨一個如何闡釋的問題。

讓-伊夫·塔迪耶

在創作這部傳記時,塔迪耶也利用了之前的素材和成果,但選擇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其意義,很少與寫作無關的內容,他力圖以此塑造一個與眾不同的作家形象,並傳遞給全世界喜愛其人其書的讀者。

塔迪耶提到,「傳記作者與小說家有些相似,因為都要深入表象之下發掘意義,要在眾多假設中做出選擇」,那麽本書也可以視作一個證明的過程。


塔迪耶始終追求「言必有據」 ,從普魯斯特的家世、求學、閱讀、交遊入手,從他的課堂習作、報刊文章、轉譯註疏、往來書信中,從他接觸和喜愛的文學、美術和音樂作品中,梳理出普魯斯特的思想譜系,再現他的思想世界。

普魯斯特是這樣完成他的創作

普魯斯特曾寫道:「對我來說,機遇的確很重要。但在機遇中,運氣只占一成,我自己的努力占九成。」

雖然哮喘等疾病折磨著他,限制了他的行動,但普魯斯特有自己的辦法。比如,為了完成【在斯萬家那邊】卷末奧黛特散步一段,他坐在密閉的車子裏重返布洛涅樹林。比如,他會裹上絲綢圍巾、掩住鼻子,為了探訪蘿拉·海曼與外叔公路易·韋伊的蹤跡。

還比如,他在炎炎夏日仍筆耕不輟,但當時他已因病變得極度畏寒,只好「蓋上七條毛毯、一件皮衣,捂著三個熱水袋,一旁還要生火」。

普魯斯特在寫作時,往往先是在練習簿上寫下一個又一個片段,然後將這些片段拼接連綴起來。塔迪耶說,他憑一己之力再現了民間文學漫長的成書過程: 從講故事開始,逐步形成文字,再進行補充、擴充套件,最終組織成一部長篇巨制。

在塔迪耶看來,普魯斯特的整個人生變成了小說,小說成了他的整個人生。他積極地出入文學沙龍、藝術活動等社交場合,自如地穿梭於未來小說的原型人物中間,細心觀察可能需要的各種素材(社交環境、行為舉止、梳妝打扮、歷史氛圍等等),將它們一一在記憶和想象中沈澱下來。

據塔迪耶考證,普魯斯特小說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不止一個現實原型,上文提到的韋伊外叔公的女友蘿拉·海曼,就是奧黛特·斯萬的原型之一。


而在【追憶】之前的試筆之作【讓·桑特伊】中,普魯斯特的這個創作特點就已經顯示出來:公爵夫人主要以城堡主人瑪德萊娜·勒邁爾為原型;公爵的原型則是奧松維爾伯爵,普魯斯特專門寫過他的沙龍;瓦爾多涅侯爵夫人,後來變成諾布瓦的情婦德·維爾貝瑞西斯夫人,其原型是弗勒裏伯爵的情婦德·博蘭古夫人;佩羅坦,未來的斯萬,則以夏爾·哈斯為原型。

普魯斯特受到呂西安·都德(右)的深情註視,也和羅貝爾·德·弗萊爾(左)走得很近。這張照片掀起波瀾,令他與父母的關系緊張,他們猜到兒子的性傾向,立刻阻止他把照片曝光。普魯斯特氣得摔花瓶。在【讓·桑特伊】中可見這段描述。

普魯斯特不信基督教,卻把福音書中的「只要有光明,就要勞作不息!」當作座右銘。

他總是先有思想,然後才有故事

有人批評普魯斯特的通訊充斥著無謂的瑣碎之事;但這些信件仍有閱讀的必要,它能幫助我們建立起普魯斯特的思想譜系圖,發現他的思想向故事情節演進的蹤跡。

在他身上總是先有思想,然後才有故事。 有很多重要思想就是這樣在通訊中冒出來的。比如在給博爾多的回信中,他宣稱「在努力回溯愉快的經歷或者寫作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就有可能重新擁有過去」,或是向巴雷斯預告了【駁聖伯夫】一書的觀點:「我說過,拉辛、帕斯卡爾、托爾斯泰、梅特林克等人的生活是由兩個部份構成的。我喜歡這個想法。」

他還很隱晦地向巴雷斯透露了自己的寫作規劃:「我還有兩本羅斯金的書要譯,然後我要嘗試移譯我自己的可憐的心靈,假如在這期間它沒有死去的話。」

普魯斯特曾給廚娘賽莉娜·科坦寫過一張便條,感謝她做的胡蘿蔔牛肉凍。他說,「我希望我今晚要做的事與您一樣成功,我希望我的文筆像您做的肉凍一樣,那麽光鮮、那麽清澈、那麽堅實,我希望我的思想像您做的胡蘿蔔一樣美味,像您做的肉一樣爽口和富有營養」。這道菜最終成了小說中法蘭索瓦絲的傑作。

普魯斯特有很多地位顯赫的朋友都把他的書信毀掉了,只有他的廚娘把信保留了下來,讓我們向她致敬!自此以後,馬塞爾的通訊中充斥著有關他小說的暗示,個中秘密只有他本人了解。例如:「我如此喜愛這片森林,卻無法把它畫下來。」

對塔迪耶來說,傳記需要解讀的就是普魯斯特的思想發育成長又轉而進行創造的歷程,盡力再現普魯斯特的思想世界,闡明這個世界的形成得益於哪些書籍、哪些畫作、哪些音樂。

揭示他為何以及如何寫成這樣

「若是能知道波德萊爾為何選擇(做索多姆和戈莫耳之間的聯絡者)這一角色,他又是如何扮演了這個角色,那該多有意思啊!」其實,普魯斯特本人早已闡明傳記的功能,即揭示「為什麽」以及「怎麽樣」,而不能滿足於「是什麽」。

塔迪耶所做的也正是如此,他的意圖並不在於講述「一本已經預制完成的小說雛形」,而是要從已經掌握的種種資料中, 挖掘最終將要轉化為文字和人物形象的內心體驗,並找到使小說成為可能的各種要素

不過,哪怕掌握普魯斯特的全部資料,能知曉他生平的全部經歷,身為傳記作家的塔迪耶仍然需要在其中進行選擇並重新闡釋。

正如施沃布(M. Schwob)所說:「傳記作家的秘訣恰恰在於選擇。他根本不用考慮是否真實,而應該在人類紛繁復雜的表現中進行創造……耐心的造物主已經為傳記作家準備好了無數的思想觀念、行為舉止和是是非非,它們就寓於報刊專欄、回憶錄、通訊集和各種註釋之中。在這個包羅永珍的大雜燴裏,傳記作者挑選出幾件,拼成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即可大功告成。」

有人著力搜尋普魯斯特的信件(他的通訊集有二十一卷之多),並復述這些信件,連同其中的省略、謊言以及外人難以理解的玩笑。還有人只關註生活中和社交界中的普魯斯特,漫不經心地只管將其他人的印象、看法收集起來。

普魯斯特在威尼斯的照片,以1.75萬歐元成交

但是,這樣都始終停留在外部,始終是他人的想法,對理解作家的思想和感情無所幫助。這些傳記中展現的,除了 他熱衷社交的攀龍附鳳之態,就是纏綿病榻的離群索居之景。其中缺少的,恰是一個作家及其作品的身世來歷

塔迪耶要寫的是 一個偉大作家的傳記,不是一個社交人物、同性戀者或病人的傳記 。他在龐雜繁亂的文獻中精挑細選有意義的內容,避開廣為流傳的掌故軼事的幹擾,力求寫下的每一個觀點或結論都言必有據。

在塔迪耶看來,普魯斯特的生平中的事件、交遊和愛情本身,並不比他的某位前輩,如讓·拉辛生平中的事件更有分量。傳主應該是這樣一個人:他的偉大源於他的寫作,他為此奉獻了一切。

保羅·塞薩爾·以路畫下「普魯斯特的靈魂」

「如果不講作品的寫作過程,不講寫作中的作家,那麽在作家的生平中,有多少年、多少天、多少小時要被忽略掉呢?」另一位為普魯斯特作傳的作家艾德蒙·懷特(Edmund White)曾這樣評價這部【普魯斯特傳】:「它是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

分享你在閱讀中感受到的普魯斯特

2位優秀留言讀者將獲贈此書

普魯斯特傳

[法] 讓-伊夫·塔迪耶 著,李鴻飛 譯

普魯斯特的心靈史、成長史,小說【追憶似水年華】的生成史、創作史!

-End-

來源:典籍與文化事業部、市場營運中心

轉載及合作請發信件:[email protected]


人生太短普魯斯特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