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精英的傲慢:為什麽說「美國夢」更像是一種嘲諷,而不是一種承諾

2024-01-27文化

鄭勝輝學習與思考第2131天

前言

作者,麥可·桑德爾,他是美國當今有名的政治哲學家和公共知識分子。讓他在全球範圍出圈兒的應該是他在哈佛大學紅極一時的網路公開課,【公正】。他在課上透過一道「電車難題」,也就是當事故無法避免的時候,是犧牲一人救一車人,還是犧牲一車人救一個人,讓學生在極端的現實困境裏思考哲學問題。

桑德爾對哲學問題的探討總是立足於現實生活,比如他寫的【反對完美】,探討基因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倫理困境;另一本【金錢不能買什麽】,探討了金錢和道德的關系。這兩本書,咱們聽書欄目都已經解讀過,如果你感興趣,推薦你找來聽聽。

【精英的傲慢】又是探討了什麽問題呢?這一次桑德爾對準了日益分裂的美國社會,思考了它分裂的深層次原因以及該如何彌補。

其實,對於美國社會如今呈現出來的分裂狀態,已經有了很多不同維度的解釋。有從政治角度的解釋,認為民粹主義的高漲,是對移民和多元文化的仇視;有從經濟角度的解釋,認為美國如今的分裂,源於全球貿易的發展和新技術的沖擊,這兩者的結合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差距。但是桑德爾卻另辟蹊徑,給出了新的解釋。

在他看來,美國社會的分裂,在於精英和普通人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那麽為什麽精英傲慢又冷漠,普通人沮喪又絕望呢?正是因為一種被全社會普遍認同並遵循的理念,或者說是遊戲規則,那就是,優績制。優秀的優,成績的績。

這聽起來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是,千萬別有負擔,其實它的核心內涵很簡單,那就是,只要你努力並行揮出自己的才能,你就能成功。換句話說,成功不問出處,只看你是否願意努力,並且,自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時候你可能發現了,這不就是「美國夢」的理念嗎?鼓勵平凡的普通人透過自己的奮鬥獲得成就。而且,聽起來這也確實是公平公正的原則。比如,成績好的人,就應該上更好的大學,讀更好的專業;有能力的人,就應該找更好的工作,拿更高的薪水。我想不僅是美國,很多國家,包括我們自己也都會認同這樣的理念。

但是,為什麽桑德爾反而認為正是這一理念,分裂了美國社會呢?為什麽【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衛斯特弗作為優績制的受益者,給本書的推薦語卻說「對許多美國人來說,‘美國夢’更像是一種嘲諷,而不是一種承諾」?到底是實踐優績制的時候出了問題?還是優績制本身就有問題?如果理念本身就有問題,那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是不是也具備同樣的警示意義?那麽,無論是為了搞清楚美國社會為什麽會分裂,還是為了看清我們自己可能存在的問題,都有必要聽聽桑德爾怎麽說。

在本書中,作者雖然立足於當下的美國社會,但卻有著更為廣闊的全球和歷史視野。我們既可以看到他對於當下社會問題的呈現,也可以看到他對優績制理念的探源;我們既可以看到他對於優績制的反思,也可以看到不同國家、不同理論家對社會公平問題的解決方案。可以說,桑德爾透過優績制這一個支點,讓我們看到一個超越時空的、更為系統性的社會問題。

接下來,先來看看優績制是完美的理想,還是騙人的神話?再來看看,為什麽桑德爾說優績制會分化人心,分裂社會?而面對分裂的社會和人心,桑德爾又有什麽補救的良方妙法?

第一部份

「成功不問出處」的優績制是完美的理想?還是騙人的神話?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這不僅是說自然資源,比如,有些地方水資源豐富,而有些地方想喝上幹凈衛生的水都很困難。更是指社會資源,比如,高考一分之差很可能就會差出去上萬名的考生。既然資源如此有限,那麽如何公平地分配這些資源,就變得至關重要,所以,這個問題無論古今中外,一直是社會科學的核心命題。

在分配資源的問題上,我們曾經都有哪些方案呢?第一個就是按照出身地位來分配資源,就像之前西方的貴族制度,貴族階級享有的特權是其他階層無論如何都得不到的,就算你是一個努力、上進的人,但是你的階層就是你的天花板。不用多說,這樣唯血統論的分配方式最不公平。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過其他方案嗎?有,那就是確保結果上的公平。比如,無論幹得好壞,都拿一樣的薪資;無論有錢沒錢,都能分到房子。大家吃得差不多,穿得差不多,住得差不多,這看似也是一個公平的方案了,但是應該不會有人願意回到這樣的狀態裏。因為沒有了競爭的社會,也是一個沒有了生命力的社會。當努力的人和不努力的人收獲同等的報酬,最終就不會有人選擇再去創新和努力,可預見的結果將是,社會塌陷到停滯不前的狀態裏。

所以,你看,僅從結果上保證公平,看似一時讓大家平等地享受到了資源,但是長此以往,這樣的資源最終將淪為低品質的資源,社會也會陷入低水平的發展。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優績制。它的核心是,只要你努力,不管你是出身貧寒還是富貴,你都可以靠自己獲得成功。換句話說,個人的努力將決定你的成敗。這一理念甚至可以算是「美國夢」的核心。美國人十分推崇那些沒有背景、靠自己打拼的人。美國商業勵誌故事裏的英雄們,通常都是白手起家的人物。咱們熟悉的洛克菲勒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出身底層,卻靠著自我奮鬥走向了成功。

那麽,為什麽大家會普遍認同這樣的理念,說白了,就是因為它相對公平。但是這種公平不同於剛才所說的結果平等,它是盡量確保機會平等。就比如,大家高考的機會是一樣的,你只要透過努力,考夠分數,就可以上理想的大學。再比如,你可能沒有殷實的家境,但是敢打敢拼,也能過上富足體面的生活。相比結果平等,機會平等可以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因為它鼓勵的就是誰能誰上,英雄不問出處。

那麽問題來了,所謂英雄不問出處,其實就是將英雄的命運交給他自己,而不是他的出身、家庭、財富。這是現代人非常推崇的觀念,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認同,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在這樣的觀念下,個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整個社會也會獲得前所未有的流動性。這樣看來,優績制確實是一個完美的理想機制。

但是為什麽桑德爾非但不認為它是完美的理想,反而是騙人的神話,甚至是一個不易覺察的陷阱呢?關鍵就在於,優績制過分放大了個人努力在成功中的作用。

強調個人努力,讓每個人都對自己負起責任來,有什麽不好?從正面和積極的影響來看,這確實沒什麽不好,這不僅會激發個人的潛能,也會給整個社會帶來活力。但是,這種觀點也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心理後果。

我們來假設一個場景,你是一位美國精英家庭裏的高中生,你一直被教育未來一定要進藤校。為此,從小你就接受著全方位的培養,上了高中,你就更忙了,預修大學課程、備考輔導、課外活動等等占滿了你全部的時間。即便是放假了,你也要參加私人顧問專門設計的國外旅行計劃。他說這對申請藤校很有幫助。最終,你如願進入藤校,同時,你也知道你兒時的玩伴沒能透過申請。你不知道他的申請材料如何,但你知道他高中過得很滋潤。

現在暫停一下,試問此刻你心底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是什麽?大機率你會覺得,天道酬勤,我努力了,就該我上藤校,這一切都是我應得的。你落榜了,能怪誰呢?誰讓你自己在該努力的時候不努力呢?

這樣的想法其實沒錯,但是這樣的想法同時也具有一種強烈的道德優越感,這一點就表現在你會認為,我成功是我應得的;而這種優越感還會產生一種傲慢的心理後果,那就是你失敗,是你自己懶惰導致的,你活該。

那麽,最大的問題來了,難道個人的成敗真的只在於個人努力嗎?這個問題可以說是直指優績制的核心,但是我們只要稍作思考就會明白,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實在太多,不僅有家庭的影響、環境的塑造,更有運氣的加持。關於運氣,我非常喜歡作者在書中的一個例子,他說NBA巨星雷霸龍·詹姆士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是運氣好。當然,我們不能排除他常年的自律和努力,但是桑德爾強調的是,詹姆士擁有驚人的運動天賦,還生在了一個人們熱愛籃球運動的時代。如果他生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斯,應該還不如壁畫畫家。天賦和時代都不是詹姆士的功勞。

所以,正是從這一點出發,桑德爾認為, 優績制不是一個完美的理想,而是一個騙人的神話。我們不能否認這個理念確實會讓人覺得很勵誌,但是,它卻不是全部的現實,至少它低估了偶然性和運氣的作用。 就像桑德爾在書中所說:優績制過分誇大了個人努力的成果,而忽略了把努力轉化成成功的其他條件。而當人們幾乎把它當作全部事實的時候,無論人心還是社會都會遭到反噬。

當然,我們還是應該看到,優績制這一強調個人努力的理念,雖然不完美,但依然是相對公平的分配方式,因為它還是給個人層面的奮鬥和努力留出了空間,哪怕上升通道極其狹窄,也總比徹底關上了強。

第二部份

跟隨桑德爾的分析,聽聽優績制給美國社會帶來了什麽樣的後果。

我們可以先來感受一下優績制在美國社會到底有多盛行。桑德爾在書中說到,他從他的學生身上觀察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從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相信,他們的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書中還有一項數據很能說明問題,一項針對全球的民意調查顯示,77%的美國人相信人們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確實願意相信,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由此可見優績制的觀點有多深入人心。

不過,優績制的盛行卻給美國社會帶來了兩重分裂,一是人心的分裂;二是社會的分裂。咱們一個一個來說。

關於人心的分裂,其實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那就是優績制下獲得成功的人,在心理上會獲得一種道德優越感。這一點非常重要,可以說是優績制下的精英階層所特有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為什麽這麽說呢?很簡單,如果你出生在貴族社會的貴族階層,那麽你會認為你的成就是因為你命好,而不是自己的功勞;同時,如果你是貴族社會裏的普通人,甚至是一個更底層的人,那麽你也完全可以把人生的失意甩鍋給身份和階層。

那問題的關鍵就來了, 優績至上的社會,只認努力,不認出身了,那麽,這套遊戲規則之下,成功者會非常驕傲,而失敗者一方面感受著來自成功者的傲慢和冷漠,一方面陷入深深的沮喪。因為他們也認同自己如今的處境怪不了任何人,只怪自己無能。

你看,正是對優績制理念的認同,瓦解了人和人之間本該有的互助精神。成功者以「你失敗你活該」的態度,冷眼旁觀弱者的失敗,而失敗者,則在自我否定和沮喪中逐漸消沈,以至於最終失去社會競爭力。所以,優績制對個人努力的過分推崇,會讓成功者失去同理心和共情力。這種人心的分裂可以說是優績制帶來的最糟糕的局面,也是最難改善的局面。

一旦人心分裂,那麽美國社會其他層面的分裂會以各種形式展現出來。這主要體現在兩個重要的方面,一是貧富差距的擴大,二是頂級教育資源的壟斷。

我們先來看貧富差距的擴大。我們在前面就說過,優績制可以算是美國夢的核心,而美國人對它的信念在於,它似乎向每一個人作出了一個承諾,那就是只要你努力,就能向上流動,獲得無限的發展空間。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為什麽【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衛斯特弗會說:「對許多美國人來說,‘美國夢’更像是一種嘲諷,而不是一種承諾」?

讓我們回到現實中的美國,看看社會流動性的真相是什麽。

桑德爾在書中給我們提供了幾個重要的事實和數據。首先,在第二次大戰後的幾十年裏,美國社會中孩子輩的經濟狀況確實好過他們的父輩。有數據顯示,在20世紀40年代出生的孩子中,幾乎90%的人,他們的收入都超過了父母;而在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孩子中,只有一半的人收入可以超過父母。其次,那些出身於最低一層的人中,也就是收入最低的20%的那些家庭,只有大約4%到7%的人上升到了最高一層,也就是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上升到了中層或者更高的階層。而最富有的1%的人賺得卻比整個底層一半人口的收入總和還要多,中等階層的收入也停滯了40年。

這些數據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人以為可以憑借努力和勇氣就能實作向上流動、階層躍升的信念已經不再符合現實。如今,即便他們還願意相信美國夢,但似乎也只能成為一個美夢。對於絕大部份的美國人來說,所謂努力就能成功的想法,開始變得空洞又諷刺。

貧富差距越拉越大,那能不能透過教育來改善呢?讓無論是精英家庭的孩子,還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都可以憑自己的本事接受高等教育,為他們向上流動和發展提供可能性。確實,這是一條路子,而且美國的教育學者也確實作出了改革。

你可能不知道,在20世紀上半葉,一個美國高中生要想進入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這樣的常春藤盟校,必須要上過一所私立寄宿制高中。但是,這些私立高中都是為社會中的精英家庭提供服務的,普通人的孩子根本上不了這些學校。因此,要想進入世界一流高校,你的學業能力不重要,是不是擁有精英的社會背景,能不能負擔高昂學費才重要。這一狀況讓時任哈佛大學校長的詹姆士·科南特感到隱約的不安,他擔心長此以往,精英身份也將會淪為世襲制。

所以在20世紀40年代,他發起了一項改革,提出了新的觀念,那就是頂級學府作為精英教育機構,目的是要招收和培養最有才華的學生,無論學生家庭背景如何,他都能成為整個社會的領袖。為了實作這一目的,科南特最終選擇根據智力測試來遴選合格的學生。因為他認為,智力測試考的是先天的智商,而不是後天的學習。這項智力測試就是我們熟悉的SAT考試。

可以看出,科南特的願望是好的,改革的初衷也是真誠的。但是,他想顛覆世襲精英的願望實作了嗎?高等教育的資源惠及到普通孩子的身上了嗎?咱們回到美國社會,去看一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SAT考試,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排除後天的社會和教育背景,只考察先天才華和能力。

事實證明,非但不是科南特想的那樣,恰恰相反,SAT的成績與財富高度相關。有研究顯示,家庭收入越高,孩子SAT的分數就會越高。這背後的原因,就是富裕家庭可以為孩子提供教育上的優勢。美國父母給孩子補起課來,也是相當瘋狂。桑德爾在書中就提到,精英家庭為了讓孩子能上常春藤盟校,會動用一切社會資源來參加私人備考課程和聘請輔導老師。在曼哈頓等地,一對一指導的收費高達每小時1000美元。近幾十年來,隨著大學錄取的競爭加劇,輔導和備考已經成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

比高昂的補課費更讓普通人絕望的事實是,如果你來自全美前1%的富裕家庭,那你進入常春藤盟校的機會是來自後20%貧困家庭學生的78倍。而絕大多數來自收入水平居於後50%家庭的年輕人,要不選擇上兩年制的學院,要不就根本上不了大學。

桑德爾還告訴我們,目前,哈佛大學和史丹佛大學三分之二的學生來自美國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就算有慷慨的經濟援助政策,比如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等等,但只有不到4%的常春藤盟校學生來自收入最低的那20%的家庭。甚至,在哈佛大學和其他常春藤盟校,來自收入最高的那1%家庭的學生比來自收入最低的那50%家庭的學生加起來還要多。

這就是美國目前高等教育,尤其是頂級學府的現狀,科南特註重天賦和努力的優績制理念,並沒能顛覆精英世襲的狀況,不僅沒能給社會帶來更多的流動性,反而是讓精英階層更加固化,讓普通人向上流動的機會越來越少。

頂級學府之所以變得如此具有吸重力,正是因為,名校文憑是突破階層的最佳通行證。它是精英身份的象征,更是未來發展機會的背書。你當然可以退而求其次上個普通大學,但是很可能它也成為你未來發展的天花板。這就是為什麽大家會擠破頭爭取藤校的名額的原因。只是現實殘酷,這場競爭其實是有入場資格的。

精英階層對教育資源的壟斷,不僅沒能彌補貧富差距的擴大,反而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差距。這也是美國社會結構呈現出來的變化,在過去半個世紀內,整個中產階級都在不斷地萎縮,只有一小部份進入到上層和精英階層,而大部份的收入和地位都不斷下降。原本橄欖形的社會結構已經消失,頂層和中下層的分化,越來越嚴重。

說了這麽多,我們可能會認為,至少精英成為優績制下的大贏家吧?但是,桑德爾卻告訴我們,不,這樣的社會沒有贏家。

失敗者自不必說,他們沒有名校的文憑,也找不到太好的工作。除了現實的困頓之外,他們還要接受來自內心的問責。因為他們也相信,自己的失敗,是源於自己的無能。

而反觀那些成功的人,他們真的贏了嗎?我們可以透過桑德爾的描述,看看那些出生在富裕家庭裏的孩子都會經歷什麽。

對於他們來說,富有的父母確實可以給他們強有力的物質和資源支持,盡可能幫助他們進入名牌大學,但同時,他們卻不能像舊時貴族一樣坐享其成,自己也必須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他們的高中時光通常充滿了壓力和焦慮,被大學預修課程、備考輔導、體育訓練、舞蹈和音樂課,以及大量的課外活動和公共服務活動所占滿。哪怕是放假了,可能也要參加私人顧問專門設計的國外旅行計劃,因為這對申請大學很有幫助。

最終的結果是,有大量的研究顯示,美國富裕家庭的青少年,他們看上去很成功,實際上非常不快樂,比起其他同齡人,他們更容易患上抑郁癥和藥物依賴。即便是最終順利走入名校,情況也不容樂觀。桑德爾在書中參照了一項近期的調查,調查針對了美國100所大學的67000名大學生,發現在過去一年裏,每五名大學生中就有一人有自殺的念頭,每四名大學生中就有一人被診斷為患有精神疾病或接受治療。

等他們拿到文憑,進入精英階層後會好嗎?現實是,他們會接著陷入拼命忙碌的工作狀態。劉擎老師在他【年度思想前沿報告】的課裏曾講到過這個問題,他把精英的這種狀態稱為「時間的饑荒」。【哈佛商業評論】的調查顯示,高收入人群每周工作在50到80小時之間,而「極端高收入」的人群中有9%,每周工作時長高達100個小時。劉擎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會陷入一個不斷自動強化的迴圈,更高的收入要求更長的工作時間,而更長的工作時間又需要更高的收入來證明它的合理性。於是,精英們雖然衣食無憂,卻也承受著時間的饑荒,為了捍衛自己的地位,不敢有一刻的停歇和放松。

這就是優績制下的社會,一個沒有贏家的社會。

第三部份

那麽,應該如何改善優績制造成的局面呢?這裏包含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我們能不能徹底擺脫掉優績制?第二個是,如果我們不能徹底擺脫優績制,我們該做點什麽?

首先,來思考我們能不能徹底擺脫掉優績制?很顯然,不能。還記得我們在開頭的時候就討論過的資源分配方式嗎?優績制這種強調個人努力的理念,依然是相對公平的分配方式,無論如何它都給個人層面的奮鬥和努力留出了空間。哪怕這個通道極其狹窄,也總比徹底關上了強。哪怕是批判優績制的學者們,也都這樣認為。所以,優績制就算不是一個好的方案,但至少它是一個不壞的方案。

那麽既然無法擺脫優績制,我們可以做哪些反思和調整呢?桑德爾給出了一個大方向,那就是要讓人們重新團結起來。為了做到這一點,有兩條可以嘗試的思路,一是彌合人心;二是重新定義成功。

人心的分化在於,成功的人認定成功源於個人努力,這樣的觀點會讓他們變得傲慢,更會讓他們失去對弱者的同理心。那麽,如何讓成功者變得不那麽傲慢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要讓他們意識到運氣的作用。不可控的事物,最容易讓人產生謙卑之心。怎麽樣才能在優績制下增加運氣的影響呢?桑德爾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方案。這個方案是針對美國名校錄取制的,他認為名校的錄取名額應該實行抽簽制。設定一個最低限度的錄取資格或者分數線,然後在這些候選人中,抽簽錄取。只有認識到你的成就不完全取決你的努力,你才會對你所擁有的一切,抱有謙卑和感恩之心,而這是彌合人心的重要前提。

那麽,又要如何重新定義成功呢?作者認為應該從教育的目的,以及工作的意義兩個方面入手。科南特推行的優績至上的教育改革,為了選拔出全國範圍內最有才華和能力的學生,讓他們不受出身、種族、性別的限制,有機會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這可能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但在某種程度上卻也背離了教育的目的。學校應該是培育人的地方,而不應該成為人才選拔和分類的機器。只有停下這台機器,讓學校尤其是高校回歸教育的使命,全社會才會停下這場爭奪教育資源的軍備競賽。

同樣的,還要重新定義工作的價值。在桑德爾看來,工作既是經濟來源,同樣也包含文化內容。人們透過工作謀求生計,也透過工作獲得社會認可和尊重。但是,在過去幾十年裏,有一個觀念卻根深蒂固,那就是誰賺得多,誰對社會的貢獻就大,經濟收益幾乎完全決定了工作的價值。但是,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對的,好比說,在拉斯維加斯開賭場的人賺得一定比普通護士多,但是身處疫情時代的人都會認同,一名在一線抗疫的護士,對公共利益作出的貢獻,要遠大於賭場老板。 從社會價值的角度去重新定義工作的意義,不僅會讓更多的人收獲認可和尊嚴,更重要的是,它透過貢獻和認可,將人與人聯系得更緊密。

結語

首先,優績制不是完美的理想,而是騙人的神話。它強調個人的努力,卻也走向了過猶不及的局面。當大家都認同這種理念的時候,成功者就會變得傲慢和冷漠,而失敗者則會在自我否定中越來越消極。這首先就在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畫下了一道鴻溝。

其次,優績制對個人努力的強調也並沒有給整個社會帶來向上的流動性,反而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精英身份得以世襲。同時,這樣的社會沒有贏家,失敗者無所事事,日益消沈,而成功者卻被迫身心俱疲地參加這場精英的軍備競賽。

那要如何應對這個局面,桑德爾認為,最關鍵的就是要打破隔膜,重新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成功者要看到運氣的作用,學會謙卑與感恩。高校應該回歸它本來的育人使命,而不是無情的選拔和分類。工作的最大價值在於為社會和同胞作出自己的貢獻。

撰稿:丹陽;腦圖:劉艷導圖工坊; 資料來源:得到APP聽書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