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曾國藩:改變命運的最好方式,就兩個字

2024-07-12文化

*貼片包含廣告

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可謂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可就是這樣一個大人物,他的人生起點卻並不高。

曾國藩出身平平,家裏並不是什麽書香門第。

他本人雖然很努力,卻沒有什麽讀書天分,連一個秀才都考了七次才考中。

而且,他身體素質也不行,三十多歲就疾病纏身。

這樣一個低起點、天資差的小鎮青年,卻能在亂世中建立軍隊、官至總督,一步步踏入權力核心。

他低開高走、跌宕起伏的一生,被學者張宏傑記錄在了【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中。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曾國藩是怎麽用一手爛牌,打出王炸,一局一局改變命運的。

考學、帶兵、做官,他的每一次華麗轉身,都離不開這兩個字——反思。

點選下圖即可聽樊登解讀本書 👇

摒棄錯誤的路

【處事懸鏡】中有雲:「改過宜勇,遷善宜速;迷途知返,得道未遠。」

人生路上,誰都難免犯錯。

平庸的人容易陷在錯誤的過去,越走越偏。

而聰明人則敢於承認自己的問題,積極調整方向,慢慢走向正確的路。

曾國藩人生的第一次挫折,是他的第六次科舉考試。

這一次,他不僅再次落榜,考卷還被挑出來作為反面典型,全省通報批評。

主考官毫不客氣地說:「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筆尚可,道理沒講通,大家要引以為戒」。

遭遇這樣的打擊,曾國藩並沒有氣餒,而是苦苦反思自己究竟差在了哪裏。

他把自己的考卷和模範考卷放在一起,仔細對比文章的結構、論述和文筆。

他發現,自己寫東西過於拘謹,光重視局部打磨,而缺乏了大局觀和整體氣勢。

經過這次復盤,曾國藩調整了自己的寫作方式,並進行了針對性練習。

第二年,他果然順利考中秀才,後來又考中舉人和進士,並被選拔進翰林院做官。

來到北京後,年輕的曾國藩發現自己在性格上有很多問題,比如做事浮躁,待人傲慢。

於是,他把「復盤」升級成了自己的每日功課,以督促自己修身養性。

有一次,曾國藩和一個同鄉鄭小珊,因為意見不一致吵了起來,隔著桌子就要動手。

當時,曾國藩氣急敗壞,罵得十分難聽。鄭小珊生氣地拂袖而去,兩人鬧得不歡而散。

後來,曾國藩在日記中復盤這件事,檢討自己「肆口謾罵,忿戾不顧」,完全沒有讀書人的涵養,而且傷害了朋友的感情。

雖說吵架是兩個人的事,但改過應該先從自己做起,既然自己意識到了問題,就應該立刻改正。

所以,他放下筆,立馬就去找鄭小珊賠罪。

鄭小珊很感動,原本兩個人都有錯,可曾國藩卻主動道歉,給了他一個台階下。

於是,兩人把酒言歡,冰釋前嫌。

寫日記自省這個習慣,曾國藩堅持了一輩子。

他每日反思,不斷調整著自己待人接物的方式,性格越來越沈穩,做事也越來越周到。

海涅曾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遇事多自省,才能於疏漏中得到教訓,化不足為優勢,將自己打磨得愈發光亮。

向內反思,向上生長。

時刻以反省為鏡,你的人生自然能拾級而上,越走越高。

點選下圖即可聽樊登解讀本書 👇

推倒經驗的墻

【淮南子】中有雲:「茍利於民,不必法古;茍周於事,不必循舊。」

過去的經驗,放在今天未必管用。

與其被傳統觀念束縛,不如因時而變、因地制宜,用新的鑰匙去開啟新的大門。

鹹豐二年,太平軍來勢洶洶,各地盜匪頻起,曾國藩假借「團練」的名義,在湖南著手建立自己的「湘軍」。

在清朝,騎兵才是朝廷最重視的軍隊。可是,再精銳的騎兵,在洋槍大炮面前,也不堪一擊。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曾國藩就敏銳地意識到,清軍的武器裝備太落後了。

既然現在要建立自己的軍隊,他就要打破傳統,去建設一支現代化的軍隊,特別是能占據長江之險的水師。

可當時,湖南沒有人知道該如何建造戰船。

曾國藩只能到處托人尋找圖紙,僱用能工巧匠。

大家反復對比、試驗,才把戰船的結構、尺寸、武器的擺放位置等確定下來。

之後,曾國藩又花費重金,從廣東購置了大批火力兇猛、射擊精準的洋炮,安裝在戰船上。

憑借著船炮的優勢,湘軍的第一次亮相,果然奪得了湘潭大捷。

除了西式武器的運用,曾國藩在人才選拔上也很有創新精神。

在大家的傳統觀念裏,打仗靠的是勇氣和體力,因此清朝的軍官也基本都是行伍出身的莽夫,文化水平很低。

曾國藩卻打破了經驗主義,大膽地啟用了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

他認為,精神的力量遠大於身體的力量。

書生們共同的信仰和學識,不僅可以催生勇氣,還可以幫助他們在戰場上穩紮穩打。

曾國藩的嫡系大將羅澤南,就是一個理學基礎深厚的老秀才。

他之前從未摸過兵器,可是征戰四年,卻幾乎沒有敗績,可以說是湘軍的戰神。

有人問羅澤南制勝之道,他說:「無他,熟讀【大學】數語,盡之矣。」

可見,曾國藩的選人模式,也是極為先進有效的。

有句話是這麽說的,墻推倒了就是門,心敞開了就是路。

人不是被外界環境限制住的,而是被自己頭腦裏的陳規舊制所框住的。

思維決定出路,認知決定高度。

遇到問題時,不妨跳出過往的局限,不斷求新求變,這樣才能在探索和創造中走向未來。

點選下圖即可聽樊登解讀本書 👇

搭建合作的橋

清朝的魏源曾說:「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

要想成事,靠的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而是要學會團結和調動各方面的力量。

這個道理,曾國藩直到被鹹豐皇帝卸掉兵權、回家痛定思痛了兩年後才想明白。

從前,他說話太沖、辦事太直,不知不覺就得罪了很多人,導致自己處處碰壁。

比如,武昌之困時,曾國藩曾寫信請求駱秉章發兵援救。

明明是求人,他卻態度強硬,說這是「唇齒利害之間」,沒有一點可商量的余地。

難怪駱秉章不願積極配合,還批評他行事獨行己見、聽不進別人的意見。

在家悔悟了兩年,曾國藩終於意識到,自己過於剛愎自用了。

再次出山,他一改往日的我行我素,而是學著放低身段,與人為善。

啟程前,曾國藩就給各軍將領、各地官員每人寫了一封信,請求大家支持自己的工作,語氣誠懇、謙恭。

到了長沙以後,他又登門造訪了大小衙門,哪怕是小小縣衙,也力求應酬周到。

那些從前懶得理睬的公文、信件,他現在也會換位思考、認真回復。

由於和同僚們搞好了關系,有了合作的態度,曾國藩籌備軍餉比幾年前順利了許多。

經過反思,曾國藩還改掉了從前的孤傲性子,開始積極地舉薦人才。

這樣,讓下屬成才的同時,他自己的事業也能得到一分助力。

鹹豐十一年,太平軍突然進攻上海,曾國藩派自己最得意的學生李鴻章前往救援。

除了保舉李鴻章擔任江蘇巡撫,曾國藩還詳細教導他如何行軍、如何紮營、如何待敵,並調撥湘軍的主力,幫助李鴻章建立自己的「淮軍」。

有了老師的提攜,李鴻章的工作開展得很順利,他也深深感激老師的這份恩情。

同治二年,當曾國藩的湘軍缺糧時,李鴻章在軍餉同樣緊張的情況下,仍然在一個月內湊足六萬兩白銀及時送去,解了老師的燃眉之急。

這兩位師徒的一生,有過多次密切的合作,最後李鴻章也順理成章成為了曾國藩的接班人。

古話說的好,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封閉者自絕於人,合作者互利共贏。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是相互的。你讓人難堪,別人給你添堵;你為人搭橋,別人給你鋪路。

成全別人,其實也是在用另一種方式成就自己。

寫在最後

【孟子】裏有這麽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曾國藩的一生,把這句話實踐到了極致。

對於自己的弱點,他敢於承認並修正。對於固有的模式,他也能去除糟粕、勇敢創新。

為了成就大業,他甘願洗心革面,從一意孤行到合作共贏,徹底改變自己的處世之道。

我們普通人,或許不會有曾國藩這麽命運多舛的一生。

可是,生活中總有褶皺,需要我們努力燙平。

外界瞬息萬變,我們也必須審時度勢,及時進行自我更新。

唯有時時觀心自照,才能在反思中得警醒、明方向、謀大業,奔向自己想要的人生。

點個 「在看」 ,跟各位書友共勉。

作者 | 楓小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