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我喜歡這個有問題的世界

2023-12-13文化

1. 帶著問題讀書

上午去客戶公司處理完工作,下午去一商場的西西弗書店寫點東西。

發現今天下午的效率有點高:

不僅翻完了四本紙質書,還讀完了三本電子書。

嚴格來講,我不是從頭到尾把一本書讀完,也不是逐字逐句從頭到尾看一遍,我有一套快速閱讀的方法結構:

  • 第一步:看目錄
  • 第二步:看最感興趣的章節
  • 第三步:再翻看目錄
  • 第四步:看第二感興趣的章節
  • 第五步:讀開頭兩章或者讀結尾兩章。
  • 第六步:看其高頻參照的書籍(如有的話)
  • 當然,我不會看推薦語,怕被誤導,我更在乎自己的閱讀感受:好或者不好。

    在日復一日的讀書過程中,這算是自己所掌握的一點點閱讀方法吧。

    2. 每天一件小事

    一天一條原創朋友圈,平均400-500字,這是我每天雷打不動的一件小事。

    這件事夠小,無外乎就是寫一寫個人的感想、見聞和思考。

    為何還要發到朋友圈?

    給自己一個監督的外力,省得給自己找偷懶的理由。

    當然,我沒有把這個當做任務,也沒有其他目的,純粹是為了寫一寫。

    反正我覺得挺開心的。

    3. 多追問「為什麽」

    昨日,客戶公司有個方向性問題的爭論,主題是「借助政府自上而下加速業務推進」。

    這個爭論,我沒有一上來就發表想法,因為我沒有全域性了解裏面的細節,我無法做判斷。

    我開始順著他們的思路自我追問:

    這個人脈到底從哪裏來的?

    這個中間人的角色是什麽?決策邊界在哪裏?

    這套模式要承擔的前置成本是多少?

    這套模式的營運成本結構到底是怎樣的?

    這套模式的管理成本又是怎樣的?

    什麽是隱性收入?

    這個隱性收入(某某業務)如何定價?如何賺錢?銷售周期多長?

    這個隱性收入的硬性前提條件是什麽?(數據品質?多大的數據量級等)

    為了更加準確地求證裏面的細節,我找公司副總單獨溝通確認其中的細節;晚上十點多又跟多年未聯系的老鄉電話溝通(其為兩會記者,經常與地方政府一把手交流),確認這裏面的關鍵點和資訊。

    當我帶著這一系列問題追問和求證下來,我個人的答案越來越清晰。

    這事得小心!

    那麽,問題下又有什麽辦法實作公司所要的目標呢?

    可否將政府資源轉化成行業大會,形成「會議品牌」?

    「會議品牌」如何承載排行榜釋出、新品釋出、合作夥伴成交等?

    可否將公司積累的資源和經驗轉化為培訓產品,而且是標品化的培訓產品?

    循著問題,一步步地追問,一步步地求證,一步步地論證,很多事情應該有解法,很多機會自然而然會閃現,當然不是那種「靈光一現」。

    4. 「白紙黑字」寫下來

    我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不時會遇到這樣一個現象:決策錯亂

    明明達成的決定:過幾天又變了。

    明明確定的方向:過幾天又走回去了。

    今天討論的事情,明明就是上幾周達成的結論。

    崗位事件上決策快且果斷,但戰略上的決策總是議而不決。

    為什麽會這樣?

    這背後的根源是什麽?

    這種現象的解決辦法是什麽?

    其實,一點都不復雜,解決辦法也非常簡單。

    先不扯什麽「戰略」、「戰術」這些管理詞匯,也不扯「機制」、「領導力」這些人力資源詞匯,本質是缺少了方法論的支撐。

    每次參與公司決策層的討論,一定要有一個主持人和會議紀要人,主持人主持討論節奏並適時總結引導,會議紀要人就是把討論的決議記錄下來,然後同步到每個人。

    討論的最後,主持人要逐一跟每個人確認:對這個結果有問題嗎?時間有問題嗎?執行有問題嗎?

    就加入這麽一個設計,每次討論都堅持,每次都同步上幾次的決議。

    一是不讓領導者「思緒飛揚、策馬奔騰」;二是聚焦公司核心戰略,不被邊邊角角的事務性現象左右了方向;三是避免戰略搖擺和方向搖擺。白紙黑字,誰也別想隨意「變卦」

    就如華杉所說的:我們這種管理咨詢公司最大的職責就是摁住客戶老板別跑偏。

    對了,我已經在思考2024 年該怎麽個玩法,如何去幫助中小企業老板少走一些彎路。

    容我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