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金翅大鵬最傳奇的三次出世,生前為名將,死而為神且都是大帝

2024-01-07文化

混沌初開之時,天地交合而生萬物。萬物之中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鳳凰又得交合之氣,生下孔雀、大鵬。

龍雀因為吞下如來佛祖的丈六金身,被尊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是孔雀的兄弟,也是成為西天雷音寺的護法。

相較於孔雀大明王菩薩,金翅大鵬雕在各種演義小說之中出場更多。【西遊記】中,獅駝嶺的三怪是大鵬,他扇一翅有九萬裏之遠,是孫悟空的一個大敵;【封神演義】中,蓬萊島羽翼仙的本相是大鵬金翅雕,有著雙翅扇幹四海之水的威能;【三寶太監西洋記】中,大力王菩薩大鵬真身出現過一次,去西洋助鄭和船隊滅殺了一個叫海刀的神鳥。

這三次都是大鵬真身臨凡,而演義小說中大鵬曾幾次轉世。【說唐】之中,西府趙王李元霸是金翅大鵬鳥臨凡;【月唐】之中,說張飛、張巡是大鵬所轉;【說嶽】之中,精忠大帥嶽飛是大鵬鳥;還有各種小說之中,也有張飛轉張巡、嶽飛的說法。

就是金庸先生的【鹿鼎記】中,韋小寶也是經常聽【大明英烈傳】,知道嶽飛、張飛再轉為徐達、常遇春。按韋小寶所說就是:「 徐大將軍是宋朝嶽飛嶽爺爺轉世,使一桿渾鐵點鋼槍,腰間帶一十八枝狼牙箭,百步穿楊,箭無虛發。常將軍是三國時燕人張翼德轉世,使一根丈八蛇矛,有萬夫不當之勇。 」不過,韋小寶所說的這個貌似是有點問題的,並沒有相關故事傳承。

在演義評書、筆記小說中,金翅大鵬所轉人物中最出奇的三次是張飛、張巡、嶽飛,生前為名將死後成為神聖。

第一次為蜀漢桓侯張飛

金翅大鵬第一次為蜀漢虎將張飛,是萬人敵的猛將。

關於張飛和大鵬之間的故事傳承也是較為久遠:

在明朝時期有個小說家叫馮夢龍,他搜集宋元明時期的話本編輯成了三言,也就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喻世明言】中,有一篇為【遊酆都胡母迪吟詩】。據書中所說,在元初之時有個秀才名為 胡母迪,為人剛直無私, 憤懣於忠義的嶽飛、文天祥被奸臣所害,醉酒寫詩 怨天怒地。

冥王聽聞後大怒,派小吏抓來了胡母迪責斥於他。胡母迪卻還是不服,直言天道不辨忠佞,嶽飛精忠報國卻父子喪命。冥王笑胡母迪一介腐儒,又怎麽知道天意微渺:

嶽飛系三國張飛轉生,忠心正氣,千古不磨。一次托生為張巡,改名不改姓;二次托生為嶽飛,改姓不改名。雖然父子屈死,子孫世代貴盛,血食萬年。

這個民間傳說,最晚在明朝就有了,而且可能在宋元之時就有了。

後世清代的演義評書、筆記小說之中,更是延續了這個說法。

在清代之時,就有個 清涼道人徐承烈,寫了一本誌怪小說 【聽雨軒筆記】。這其中有一個小故事 是葭萌關張飛戰馬超,兩人勇猛無雙,連戰三日三夜都是不分勝負。

馬超不想再戰下去,就施展了祖上伏波將軍馬援所傳的飛抓絕技,抖手就抓向了張飛。飛抓施展出來百發百中,張飛猝不及防之下更是不能抵擋。就在這危難之際,張飛身旁黑氣沖天,出現一只大鳥以雙翅擊落了飛 抓。馬超為之大驚,不敢再戰下去。

其實,這只展翅的大鳥正是大鵬。據民間所說桓侯就是大鵬金翅鳥降生,急切間現出了元神。又有說:

桓侯在唐留姓、在宋留名之說,於唐時為張睢陽,宋時為嶽忠武。

因此,張飛是金翅大鵬所轉。可惜的是,張飛雖勇猛無雙,卻是暴而無恩,因喜醉酒責打部將,被範強、張達殺害。

等到後主劉禪之時,追謚張飛為桓侯,「桓」意為開疆拓土、威震敵國。

又因張飛赤膽保國愛憎分明,老百姓在閬州為他設有廟祠。宋代曾鞏就張飛祠寫過一篇【閬州張侯廟記】,說張飛祠祭祀千年而不廢,每到大旱之時祈雨必應;明朝的李直也寫過【桓侯靈異記】,凡有水旱之災,疫癘之作,到張飛祠是有禱必應。

從這來看,張飛是守護一方的神祇,有求必應。後來,到清朝之時,張飛更是被封為桓侯大帝。

另外,【聊齋誌異】中【於去惡】的故事中也提到了張飛。據書中所寫「 桓侯翼德,三十年一巡陰曹,三十五年一巡陽世,兩間之不平,待此老而一消也 」,也就是說張飛是兩界巡察使,專管兩界不平之事。

第二次為中唐張巡

【喻世明言】中有言為:張飛一次托生為張巡,改名不改姓。

無獨有偶,清代版本的【月唐演義】中也是延續著這一說法。據書中所說,唐玄宗麾下有四員老將,分別是東平王張巡、西平王許遠、南平王南霽雲、北平王雷萬春。這四人以東平王張巡為首,他的來歷可不簡單:

東平王乃是上界大鵬金翅明王下凡,天鵬曾三次下凡,在漢中是桓候張飛;二轉在唐就是東平王老千歲張巡,眼下就是都天大帝;後轉世在宋,乃是武穆王嶽飛,死後封武穆王。三世都封神聖,故此張王爺忠誠正直。

到安祿山範陽起兵造反時 ,兵鋒銳不可擋。張巡、南霽雲、雷萬春等人 卻是死死據守於睢陽城,抵擋住了叛軍兵鋒,使得江、淮之地不致盡陷於賊手 。這對唐朝平滅安祿山之亂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可謂是守一城捍天下,挽狂瀾於既倒。

只是張巡畢竟兵微勢寡又無外援,睢陽城還是陷落了。城破之際,張巡向西跪拜君恩,聲言: 臣雖為鬼,誓與賊為厲。最終,張巡與諸將力竭被擒,他仍是怒喝, 吾欲氣吞逆賊,但力不遂耳。就這樣,張巡堅貞不屈而死,可謂是烈烈大丈夫。

後續安祿山被平定後,唐肅宗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鄧國公。

因張巡百戰死敵忠勇無比,也為後世所敬重。文天祥【正氣歌】中有句:「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張睢陽就是張巡,他在城頭督戰之時,大呼誓師,眥裂血流,齒牙皆碎。

這張睢陽齒代表的是世間的浩然正氣,凜然不可侵。正如李東陽所寫的詩: 將軍有齒嚼欲碎,將軍有眥血成淚,生為將星死為厲,盡是山川不平氣。

據說宋朝之時,張巡也曾顯靈助宋太祖趙匡胤攻打太原。宋太祖加封他為征應護聖使者、濟物侯、忠懿文定武寧喜定侯,南宋時又加封為東平忠靖王侯。

江淮一帶的老百姓更是敬重於張巡,尊他為一方神祇。在民間有祭祀張巡的張巡祠、張王廟,奉他為都天大元帥、旻天大帝。

在【太上靈寶敕演旻天收瘟降福寶懺】中也有記載,張巡為「旻天太醫王主瘟都大帝金容慈救天尊」,或是稱為「三界主瘟天府旻天大帝收瘟降福天尊」。簡稱的話,也就是三界主瘟都天大帝,賞善罰惡,收瘟降魔。

第三次為南宋鄂王嶽飛

張飛二次托生為嶽飛,改姓不改名。

金翅大鵬的第三次臨凡,正是嶽飛嶽鵬舉。據嶽飛孫子嶽珂所寫的【鄂國金佗稡編】中記載,嶽飛出生之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此,嶽和為兒子取名為嶽飛,字為鵬舉。

看來嶽飛確實與大鵬有著一份緣分,名字都是牽連著鵬。也是因此,到演義小說和民間傳說之中,更是多有嶽飛是金翅大鵬所轉之說:

明末清初徐道編撰的【歷代神仙通鑒】中,有描述張飛轉為嶽飛的故事。據說在宋徽宗時期,關羽關二爺出現在宮殿之中。徽宗看見後,好奇地詢問他道「張飛在哪裏?」關羽回答道「張飛世世代代都是男子身,他在唐時曾為張巡,這時已經為陛下生於相州嶽家,等到以後輔佐中興,他將有大功」。

後來,等到嶽飛出生之時,他的母親夢見一個鐵甲將軍前來,說道「我是漢朝張翼德,現在當住在這裏」。嶽飛母親醒後,生下了一個兒子,當時還有一個像鵲的大鳥飛鳴於屋頂,因此取名為飛。

這個故事是融合了張飛先轉張巡再轉嶽飛的傳說,也加入了嶽飛出生時有大鳥飛來的歷史記載。而且據【神仙通鑒】中所說,這本書是明初徐人瑞、程瑤初稿,可見這個故事流傳極廣。

又有清代古吳墨浪子,他寫的小說集【西湖佳話】也有相似故事。據書中所說,在嶽飛出生之時,父母夢到金甲紅袍的將軍進門說「我是漢朝張翼德,現在暫時到你家」。因此,嶽飛出生後,父親嶽和為他取名為飛。

由此可見,這個說法在民間流傳極廣,而且在民間影響較大。不過,流傳更廣的還是清代錢彩寫的演義小說【說嶽全傳】,這裏的嶽飛依然是雷音寺的大鵬金翅明王所轉。

當時正值宋徽宗之時,他寫表章誤將「玉皇大帝」寫成了「王皇犬帝。玉帝大怒,派了赤須火龍下凡亂宋,懲罰宋徽宗。如來佛祖知道火龍厲害,擔心無人可制,就讓大鵬下凡保衛宋室江山。這才有嶽飛出世屢屢戰敗金兀術,逼得金兀術直欲自刎。不過,嶽飛終究還是沒能直搗黃龍府,就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又被秦檜害死在風波亭。

到這裏,又與【喻世明言】中的【遊酆都胡母迪吟詩】對上了。因為【說嶽】中也有一篇是 【胡夢蝶醉後吟詩遊地獄】,正是取自於【喻世明言】,說了嶽飛忠心正氣千古不磨。

也是因嶽飛的忠直正義,為人所敬重,死而為神。在宋孝宗之時已為嶽飛平反,追謚為武穆;宋寧宗之時,又追封嶽飛為鄂王,追贈太師;宋理宗之時,又為嶽飛改謚為「忠武」;明神宗之時,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嶽飛為「三界靖魔大帝」,兩人是齊名的大帝。

這就是金翅大鵬最出奇的三次臨凡,張飛、張巡、嶽飛生前都是威震一時的名將,死而為神且都是被加封為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