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古代誌怪傳奇故事:丐婦殉節、李太尉軍士、聶師道

2024-01-10文化

丐婦殉節

青州有個乞丐的妻子名叫小苗兒,臉色不算很白,但眉清目秀,有風姿韻致,跟隨丈夫王五在淮北一帶行乞。

王五懶惰,脾氣又暴躁,每天在黃公祠裏睡覺,讓妻子外出乞討。妻子回來時,發現討得少了,就棍棒相加,罵道:「你到哪裏玩去了,就討到這點東西?」

但是討得多了,也是一通棍棒亂打,說:「你與誰有私情,賺來這麽多東西?假如事情敗露了,我可不會饒了你。」

妻子對他稍有一點忤逆,王五就坐在台階上,逼小苗兒跪在地下,自己抽自己耳光。小苗兒從不與王五計較,只是默默流淚逆來順受。

有一天,當地有一個土豪錢某,派仆人來喊小苗兒過去。小苗兒擔心王五起疑心,就同丈夫一道同去。錢某讓小苗兒唱一曲【打棗兒】。唱完,錢某與仆人咬了半天耳朵,不知兩人說了些什麽。

再後來,仆人領王五出到外屋,賞酒給他喝。錢某則私下裏對小苗兒說:「以你的姿色,還怕找不到好男人嗎?怎麽竟然成了叫花子的妻子了。而且我聽說他早晚都要淩辱你,哪裏有什麽夫妻之情!你不如早作打算。」

小苗兒厲色說道:「要飯婆娘只知道有丈夫,哪裏知道什麽早晚淩辱?而且做妻子的從一而終,又有什麽早做打算?」

錢某笑道:「你不為自己打算,我已經為你打算了。」說完領小苗兒出到外屋。丈夫王五此時已經被一根短帶鎖住喉嚨勒死了。

小苗兒這才發現錢某心狠手辣,自知以卵擊石不是對手,所以強壓心中悲憤,假意上前,對王五的屍體罵道:「薄幸郎!我跟隨你十幾年,有過一天好日子嗎?你動不動就棍棒相加。今天這樣,真是老天的報應啊!」

錢某聽小苗兒這樣說,不免心中大喜。小苗兒接著說:「這家夥殺了固然好,但是家裏的狗啊馬的死了,也應該把它埋了。假如能找塊地方把王五掩埋一下,就是您的功德了,畢竟我跟他也有多年的夫妻名分。」

錢某信了她的話,於是命令仆人看好小苗兒,自己就到外面的曠野裏去,想看看有沒有埋人的空地。

小苗兒趁機問仆人說:「你知道我現在心裏怎麽想的嗎?」仆人說不知道。小苗兒說:「我一個乞丐的妻子,突然變成富人家婆娘,飲食起居都非常不習慣。其實我只要嫁給像你這樣的人,心裏就滿足了!」

仆人聽了心裏很高興,但他說:「好是好,可是主人怎麽肯答應?」小苗兒說:「這事不難。你馬上去報官,我跟你都指證王五是你主人害死的,他就肯定要被抓進監獄。然後你和我帶上他的錢財逃走,到外地做點小買賣,不勝過你現在低頭在別人屋檐下嗎!」仆人連聲說好,急忙開了後門離去。

錢某回來,沒有看見仆人,便問小苗兒。小苗兒說:「他半天不見你來,估計是找你去了。」錢某上前抱住女人求歡。小苗兒說:「你也太可笑了。什麽時候見過屍骨未寒,死人還在身邊,就要強睡他人妻子的?」

錢某還要強硬行事。小苗兒拉下臉來,說:「開始是因為我被丈夫欺辱,所以才勉強答應跟著你。如果你苦苦相逼,那就是以暴易暴,跟我那暴躁的死鬼丈夫有什麽區別?」

兩人正在拉拉扯扯,忽然看見仆人帶了幾個手拿鐵索的衙役,氣勢洶洶闖了進來。二話沒說,這些人拉起錢某就走。小苗兒也跟著來到了衙署。

驗屍完畢,錢某一審就招供了,擬判死罪。小苗兒指證仆人是幫兇,以同謀論處。但他報官告發,罪減一等,也先關進獄中;縣官又命找塊小地方,掩埋王五屍體。

王五下葬完畢,小苗兒持刀走上前去準備做個了結。圍觀的人爭相勸阻,說:「他當日那樣毒打你,你如今以德報怨,已經很不錯了!何必呢?」

小苗兒嘆道:「君君臣臣,夫夫婦婦,一個義字而已。乞丐妻子的死,能讓天下人知道,遵守婦道的人不得以丈夫為借口不守婦道,也讓那些因為君不重視臣,臣就把君當作仇敵的人感到羞愧。」說完,自刎而死。

(出自【諧鐸】)

李太尉軍士

長安裏弄間傳言:朱泚造反作亂時,李太尉軍中有一個士卒,被亂兵所殺,身子和頸子都砍斷分離了。

朱泚造反作亂:也稱涇原兵變。是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涇原鎮士卒兵變,攻陷長安;德宗倉皇出逃至奉天(今陜西乾縣),並被叛軍包圍一月余,史稱奉天之難。

過了七天,這個士卒忽然不知什麽原因自己站起來了。他自己感覺發聲的骨頭稍稍有點哽,咽喉比平時要硬,而刀砍的部位非常癢。

走路卻沒有痛楚,士卒用手扶著腦袋就回了家。妻子和兒子感到奇怪,問他發生了什麽事。士卒就把被殺的事情說了,還說身體與頸子分開時,自己全然不知道自己被害,也沒有在心裏想著家鄉。

他說,他突然被人趕進一座城門,一同被領進去的死亡士兵有幾千人。城的東面,有一個很大的府衙。他看見穿綠衣的長吏坐在案幾那裏,清點核對籍貫姓名後讓人過去。喊到自己的時候,長吏說:「你不該來。」

而且呵斥責罵得非常急切,左右把他趕出來,讓他回去。他看到一名陰間官員,拿著光禿禿的桑木,像手臂大小,形狀就像門釘。牽著他的人頭和身體砍斷的地方,拼湊整齊吻合完好後,就用那根桑木釘從腦門釘進喉嚨裏。他很快就醒過來了,再次見到日月,不是十分痛楚。

妻子兒女於是撥開他頭頂的頭發檢視,發現發際線高處一寸多,都跟以前不一樣了。頭皮裏桑木的黃色紋路還在,有人說那叫粉黛。

元和年間,溫會有一位族人叫做守清,是邠鎮的將領,突然說到這件事,守清便把那人喊了出來。還說,是他麾下的帶甲馬兵耿皓,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臂力還可以對付幾個人。溫會於是親眼看到了這人的怪異之處。

(出自【定命錄】)

聶師道

聶師道是歙州人。年少時就喜歡道術。唐朝末年,於濤擔任歙州刺史,他的哥哥於方外是道士,住在南山,聶師道前去拜他為師。

於濤時常去見於方外,談到郡裏的政事,都向哥哥請教咨詢,於是把哥哥住的南山命名為問政山。南吳朝時,因為聶師道長時間住在這座山裏,就把他號稱為問政先生。

起初,於方外在山中時,當地人很少信奉道教。等到聶師道來了,信奉的人多了起來。

聶師道與朋友一道出行,來到一家旅店,朋友得了熱病很嚴重。村中又沒有醫生和湯藥。聶師道對患者說:「你能吃點人的排泄物,病可以好。」等到對方病危了,又勸。病人感到很為難。

聶師道開導他說:「事情緊急,這有什麽難的,我先嘗給你看。」說完拿了來吃下去。病人為他的誠意感動,於是吃了,而病也果然馬上好了。

後來,給事中裴樞擔任歙州刺史,正值唐朝末期,朝廷詔令無人執行。宣州的田頵和池州的陶雅起兵,圍了歙州好幾個月,歙州兵馬多次打敗敵軍,後來糧食吃完了,援兵也沒有,於是商議獻城投降。

但是城中軍隊殺敵太多,沒有人敢領命出城去談判。聶師道毛遂自薦。崔樞說:「您是一個道士,怎麽可以周旋在兵馬戰火中呢?換件衣服再去吧。」

聶師道卻說:「我已經接受道家戒律,不能換服裝。」於是大家把他吊出城去。

田頵和陶雅兩位將領一開始感到非常奇怪,等到跟聶師道談完話,非常高興地說:「這是個真道士啊。」雙方條約簽訂,再次把聶師道送回城中。

等到了投降的日子,崔樞恰好有事情沒有辦完,又準備延期獻城,再次讓聶師道出去通知對方。人們都說反反復復,覺得再出城很危險,聶師道卻面無難色。

等到他見過兩位將領,二人都說:「都可以,都可以,就聽給事中大人的。」當時城中人獲得保全,全是仰仗聶師道出力。

吳太祖聽說了聶師道的名字,把他召去廣陵,建了紫極宮讓他居住。有天夜裏,一群強盜闖進他住的地方,亂七八糟的雜物全都要拿走。聶師道對他們說:「你們做強盜,拿我的錢財去拯救饑寒,拿這些東西有什麽用啊?」

於是把他們領到小屋,拿出金帛給他們,還跟他們說:「你們應當從哪裏哪裏出去,那裏沒有人巡邏,出出會很安全。」強盜們按照他所說的路徑撤走,竟然沒被抓到。

後來,吳朝派遣聶師道去龍虎山設醮做法事。路上遇到一群賊寇劫道。強盜們準備殺害他,其中一個人看了聶師道半天,對同夥說:「不要侵犯先生。」還讓把所有搶走的東西全部還回去,強盜們也全都同意了。

這人對聶師道說:「我就是當年揚州紫極宮裏強盜中的一員,感激先生極致的仁心,今天報答你。」聶師道後來死在廣陵。

當時正好派了使者去洞庭湘江,使者回來的時候,到了一個地方,看到聶師道,問他:「您怎麽到了這裏?」聶師道說:「朝廷派我去南嶽設醮做法事。」使者以為是真的。

等使者進入南吳境內,才知道聶師道其實已經死了。

聶師道的侄子孫紹元,少年時候就入了道教。他為人和雅,善寫文章,但是二十多歲就死了。

起初,孫紹元病得嚴重的時候,有四只仙鶴聚集在他住的屋頂上。等到他死了,所有人都看見是五只鶴沖天而去。

(出自【江淮異人錄】)

我是笑古奇今,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關註和點贊哦,會有更多精彩內容源源不斷推播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