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江西「野人」進山鑿出三室一廳,因失戀隱居21年,67歲仍單身

2024-10-12文化

在2006年8月的一個清晨,江西吉水縣白沙鎮上田村的山谷裏突然傳出一陣驚呼聲。

"野人!野人!"的喊聲響起。

一個外地探親的男子,在山間遇到了一個頭發淩亂、衣衫襤褸的"野人",嚇得腿都軟了,見"野人"發現自己,就趕緊鉆進山洞,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下事情鬧大了!村民們都坐不住了,紛紛聚在一起討論。有人真的在山裏見過野人嗎?

「聽說那個山洞很大,不會是有妖怪吧?」

"別瞎猜,也許只是某個露宿的流浪漢罷了。"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一些記者們聞訊而來一探究竟。

當他們根據村民指引找到那個山洞時,看到的景象令所有人都驚呆了!

天哪,這哪裏是什麽野人窩,簡直就是個高端的"山中別墅"啊!

在山洞洞口,掛著一扇木板門上,還刻著"天下都樂"四個大字,顯露出淡泊而高遠的氣質,頗有世外高人的風範。

兩邊分別分布著廚房、儲藏室和臥室,廚房裏有土竈和水井,連廚房的水泥地都鋪好了。

出人意料的是,洞穴裏不止有一位「野人」居住。梁上懸掛著數百只蝙蝠,和這位「野人」和諧共處,景象頗為壯觀。

這位神秘的野人在此地生活了整整21年,只在這期間下山買過三次油鹽。

他的生活軌跡完全與現代社會不同,從最初的靠撿稻穗、抓魚蝦度日,到後來開墾兩畝荒地種糧種菜。

這位被人們稱為「野人」的男子身份被揭曉,他叫做余水芳,今年67歲。

是何原因讓一個正常人選擇過這樣的生活呢?這背後藏著怎樣的故事?

余水芳為什麽選擇成為「野人」,是因為他的情感經歷的影響。

1992年,38歲的余水芳決定背起行囊,義無反顧地投身深圳大潮。在這個淘金的時代,誰不想闖出一片天地呢?

憑借著韌性,我從鉗工幹到了班長,生活過得相當精彩。就在這時,我遇到了一位愛讀書的打工妹,兩人互相欣賞,成為了工廠裏人人羨慕的一對。

然而,這段感情還是未能長久維持,最終無疾而終。

然而,她性格太耿直,不懂得談戀愛的技巧。每當姑娘們想逛街或者看電影來培養感情時,他卻只是一頭紮進自己的世界裏,看書、思考人生,活得像個「哲學家」。

由於時間長久,矛盾不斷增多。余水芳後來自我解嘲說:"我脾氣不太好,一般的女孩子是無法忍受的。"

分手半年後,他懷著最後的希望,去女友的老家找她。然而,這一切讓他心碎不已,她已經和別人定了婚。

這次的結果真是讓我萬念俱灰。

2000年,余水芳跟著江西吉水的工友回家鄉遊玩,卻意外地開啟了他的人生新篇章。

眼前的白沙鎮上田村山谷風光秀美,一下子深深擊中了他的心。長時間的城市生活讓他感到倦怠,厭惡了那裏的爾虞我詐和紛紛擾擾。

他腦海中頓時出現一個瘋狂的想法:在這裏挖個山洞,然後隱居起來!

說幹就幹!余水芳一個人,帶著鐵鍬和斧頭,日復一日地鑿山洞。雖然身體瘦弱,但在工作時卻表現出了驚人的毅力,一天能挖十幾個小時。

就這樣,我花了整整三年時間,終於在山洞中挖出了一個"三室一廳"的空間。

余水芳認為他這才是理想的生活,卻被你嘲笑為瘋了。

我生性喜靜,崇尚自然。過去的感情經歷讓我心灰意冷,我已經下定決心,藏身於山洞之中,遠離世俗的紛擾,做一個徹頭徹尾的'苦行僧'。

說得那麽灑脫,但透過字裏行間,誰都能感覺到那種對愛情的失望和無奈。

在當今這個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心態也在逐漸失衡。然而,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大山深處,卻隱藏著一位67歲的"野人",他擁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快樂哲學。

這位"野人"名叫孫明振,曾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但在他60歲那年,他決定拋棄財富和名利,成為一名山野隱士。他在大山裏蓋了一間小木屋,每天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孫明振的快樂哲學非常簡單,就是享受當下的生活。他每天早晨都會喝上一杯清茶,享受陽光帶來的溫暖。他會自己種菜、養雞、釣魚,自給自足。

他經常和山裏的動物們玩耍,體驗自然的美好。

孫明振的快樂哲學還包括了對自己的寬容和接納。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沒有必要過分苛求自己。他也會反思自己的過錯,並從中吸取教訓。

孫明振的快樂哲學還體現在他對生活的樂觀和積極上。他相信,生活中總會有一些美好的事情發生,只要我們保持樂觀的心態,就一定能夠發現它們。

孫明振的快樂哲學讓他在山野中找到了真正的快樂。他的故事也告訴我們,快樂並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和名利,而在於我們如何看待生活,如何享受當下的每一刻。

21年過去了,現在的余水芳已經67歲。在這些年裏,他最為自豪的就是那條一米多長的辮子。

這辮子見證了他從城市青年到山野隱士的轉變,也成為他堅守初心的象征。你別說,這辮子給他添了幾分仙風道骨的味道。

在山洞裏,余水芳過的可是「極簡生活」。極簡的定義是什麽呢?那可真是極簡至極!

睡覺?一塊木板就是床,連個像樣的床墊都沒有,可不就是"以天為被、以地為席"嘛。

家具? 家具就幾個破舊的板凳,連個像樣的桌子都沒有。

你別以為余水芳過得苦。這人啊,有自己的快樂哲學。

他的快樂極其簡單,不需要名牌包包,也不需要跟隨時尚潮流,幾本書就能讓他流連忘返。

他對哲學、自然科學、數理化這方面的知識非常感興趣,在閑暇的時間裏,還會去琢磨如何寫一本書,深入探討人性和社會問題。

這位"野人"有著相當厲害的音樂才華,二胡、長笛都能自學,甚至還能在山谷裏吹出悅耳的旋律。

他不僅在詩詞創作方面有著一定的造詣,而且還會把自己的思緒和情感一一記錄在一本厚厚的筆記本中。他認為,將一些優秀的歌詞刻在石板上,鑲嵌在洞壁上,也算為這個山洞增添一些文化氣息。

這幾年,媒體對余水芳的采訪接連不斷,村民們也常常為他說媒。然而,余水芳總是笑著婉言謝絕。

我不想被世俗束縛,我想要像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像個快樂的野人一樣。

實際上,余水芳的家人曾多次勸他回家,不想讓他孤單度過余生。然而在余水芳看來,這種生活方式才是最適合他自己的。

你覺得他在逃避嗎?

「但是,我自己的生活條件很一般,我不想讓心愛的人跟著我吃苦,這是不應該的。」他這樣說。

這句話是不是聽起來聲音很熟悉?

這話很像我們經常說的:「我不談戀愛,是為了成全別人。」

仔細想想,余水芳這種直率反而顯得真誠可愛。在這個大家都戴著面具生活的世界裏,能堅持做自己的人已經不多了。

或許這就是余水芳所領悟的幸福哲學吧。

余水芳在過去21年裏難道一直過著"原始人"的生活嗎?這可大錯特錯了!

2008年,余水芳經歷了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

當地政府了解到他的情況後,為他提供了低保金,雖然金額不多,但對余水芳而言,已經是個巨大的改變。

余水芳在心中琢磨著,山洞雖然住得有趣,但冬天太冷,下雨天還漏水。他們不得不改善居住條件,以抵禦冬日的嚴寒與下雨天的潮濕。

因此,他從村裏的磚窯旁邊撿來了一些廢棄的磚頭,又購買了一些水泥,開始在山洞頂上一點點砌起一座小磚房。

盡管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件事,計畫團隊在過去一年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最終成功完成了這項任務。

2011年,余水芳回了趟老家,家人給了他一些錢,然後他用這筆錢做了什麽呢?

他把電線接到了屋裏,裝上了電燈,這下子晚上看書寫字就方便多了。

接著,他又購買了一台小型電視機。這太了不起了,一下子可以看到四十多個節目!從此,即使一個人住在山上也不再感到寂寞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余水芳不久前花了300塊錢買了一台二手電腦。

"等我學會了,我就開始寫書。"余水芳滿眼期盼的說道。

看看這,這哪裏是什麽"野人"啊,這分明是個與時俱進的"數位遊民"嘛!

在房間裏,余水芳不僅放置了一個書架,還擺滿了各種書籍。雖然過著隱居的生活,但他的精神世界依然豐富充實。

更讓人暖心的是,這些年來村民們已經把他當作了特別的鄰居。經常送點東西給他,有時還會邀請他下來村裏一起吃飯。

"我已經習慣了這裏的生活,種著地讀著書,雖然清苦,但怡然自得。」余水芳說道。

看啊,這句話裏可半點都沒有抱怨和遺憾呢!

實際上,仔細想想,余水芳的生活,不就是許多人向往的慢生活嗎?不受到外界的幹擾,按照自己的節奏來過,只要想,就可以隨時去做。

只是,人家是真的在過這種生活。而我們,還只是在朋友圈裏曬著"假慢生活"而已。

談起余水芳的人生故事,不得不提及他年少時期的經歷。

1954年,余水芳出生在江西省鄱陽縣昌洲鄉五甲村。他從小就與眾不同,別的孩子在玩泥巴,他卻沈浸在算盤的琢磨和研究中。

這個11歲的小男孩在算盤上操作的速度很快,村裏人都稱贊他的腦子靈活。

在16歲那年,他成功地成為一名赤腳醫生。請註意,在那個年代,能成為赤腳醫生可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這有力地證明了他不僅頭腦聰明,而且有一種堅韌不拔的鉆研精神。

雖然他的學習時間不長,但他對學習的熱愛卻非常強烈。他在鄱陽機械廠擔任倉庫保管員後,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下班後去打牌喝酒,而是選擇了自學數理化和哲學。

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余水芳立刻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

遺憾的是,理想總是那麽的美好,但現實卻是如此的殘酷。他高考落榜了,這可能會成為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道難關。

在機械廠,他遇見了他的初戀,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這段感情,就像春天的花一樣,絢爛而短暫。

這些經歷使得原本就多愁善感的余水芳愈發憂郁。

你覺得他是不是過於計較?

從小到大,他就是那個「與眾不同」的人。腦子聰明,熱愛學習,但是不會來事兒,不會交際。

那年代,這樣的性格可不受歡迎。

然而也是這種特立獨行的個性,在21年後,使他從一個普通的城市青年,蛻變成了一個山野隱士。

你覺得他是不是神經病,躲在山裏,跟蝙蝠做伴,放著正常的城市生活不過。

然而反過來一想,在這樣一個浮躁的社會環境裏,又有多少人願意像他一樣,舍棄一切,只為了追求內心的寧靜,然後再重新開始呢?

這些年中,余水芳的家人一直希望他能回家與家人團聚,但他堅決堅持自己的決定,始終不肯放棄自己對科技和探索未知的熱情。

也許,在別人眼裏,他是個"怪才",是個不懂變通的直腸子。然而,在他自己看來,這種簡單的生活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活出自己的模樣,不就是我們這一生的追求嗎?

余水芳在他的職業生涯中花了21年的時間去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