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時尚

抹額的作用是什麽?為什麽在現代幾乎見不到了?

2018-02-11時尚

抹額是怎麽來的?

沈從文老師在湖南省博物館的講話裏說曾經談及抹額,他認為抹額是在唐朝時候由錐帽演變而來。由錐帽演變為透額羅,又從透額羅演變為漁婆勒子。

透額羅

但這種說法遭到很多人的質疑。

因為早在大禹時期就有人使用抹額作為軍戎服飾之一,【中華古今註】卷上「軍容抹額」條:「秦始皇巡狩至海濱,亦有海神來朝,皆戴抹額緋衫大口袴,以為軍容禮,至今不易其制。」

這時候的抹額主要是用來標識軍隊,有點類似於現代海軍陸軍空軍穿不同的軍服。

西晉時候司馬彪的【續漢書·輿服誌】中也有抹額的描述。「北方寒冷,以貂皮暖額,附施於冠,因遂變成首飾,此即抹額之濫觴。」

因為北方冷,所以用貂皮蓋額頭保暖,壓在帽子下面又會露出一點,久而久之就成了裝飾。

抹額在當時又稱「抹頭」,意思是束在額上的巾。原來的用途是保暖,後面附加了裝飾作用。

古代衣冠講究階級分明,不同階層穿衣都不一樣。比如唐朝有一命以黃,再命以黑,三命以纁,四命以綠,五命以紫,士服短緇,庶人以白的說法。抹額在佩戴上也有講究,比如宋代教官用紅繡抹額,招箭班為紫繡抹額。不過宋代男子更喜歡戴頭巾,抹額經常是女子在用。

古代女子整日被束縛在閨閣中,就愛研究妝面發髻配飾等,抹額就在此時被研究出更多的花紋和裝飾。

抹額盛行於明朝,當時的婦女不分尊卑主仆,都愛戴抹額。如【金瓶梅】裏潘金蓮就曾拖著一窩子杭州攆翠雲子網路兒,蕙蓮是用一方紅銷金汗巾子搭著頭,卉四娘子和西門慶偷情戴的是翠藍銷金箍兒,李瓶兒死的時候用四根金簪兒綰一方大鴉青手帕勒在頭上,普通的算卦婆子頭飾就簡單的多,只有勒黑包頭。

至於讀過【紅樓夢】的讀者就更熟悉抹額了,賈寶玉出場的時候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等到見北靜王的時候又換成雙龍出海抹額。林黛玉給醉酒的賈寶玉戴鬥笠的時候輕輕籠住束發冠,將笠沿掖在抹額之上。劉姥姥初進賈府見到的王熙鳳圍著攢珠勒子。

87版電視劇【紅樓夢】裏為了凸顯丫鬟鴛鴦在賈母身邊的不可或缺,特意給了一個鏡頭,是鴛鴦回家後小丫鬟給賈母戴抹額,賈母生氣說連這也做不好。

柳湘蓮的頭上戴紫色抹額,越發顯得面如傅粉,英姿勃發,難怪迷得賈珍薛蟠神魂顛倒了。

記憶裏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村裏有一位裹了腳的老太太出門還時常戴著黑色的抹額。可惜那時候年紀小,不知道珍惜看小腳和聽老古話的機會。如今深以為憾。

抹額最初作用是保暖,現在進屋就有空調,出門可以戴帽子,抹額的保暖作用對現代人幾乎就算是沒用了。至於裝飾作用,國人遺失的也不止抹額這一種配飾了。

比如古代男子時常簪花,就連英雄好漢也不例外,如武松打虎後頭戴著一頂萬字頭巾,上簪兩朵銀花。

【東京夢華錄】載:「汴京大街遊人如織,子弟多有簪花者。彼女子爭睹圍觀者眾,有甚者,竊羨之。低蛾眉,其狀若狂。」

皇帝出行也不例外。【宋史】:「例行出遊之時,禦裹小帽,簪花、乘馬。」

現代男子多短發,自然不再簪花,偶有長發最多紮個辮子。以前的種種發飾如方巾、襆頭、冠,早就被遺忘了。

至於女子的笄、簪、釵、環、步搖、花鈿、方勝、玉飾等也都從尋常人家梳妝台上消失不見。

大約是現代人忙忙碌碌,已經懶於在裝飾上費心。另外古代女子有很多配飾是為了束縛言行,讓她們邁小步好顯得矜持貴氣。顯然也不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

如今漢服的流行,使得部份衣服發飾得以恢復,似乎抹額還沒有流行起來。

但,男同袍們,如果你們覺得穿漢服容易顯得秀氣,倒是可以選擇一款英氣的抹額,說不定可以使容顏增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