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時尚

抹額的作用是什麽?為什麽在現代幾乎見不到了?

2018-02-11時尚

這個問題,如果按照其歷史解釋會比較復雜。這裏可以換個方式,直接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找答案。我們就按照四大名著的順序來捋一捋。首先是【三國演義】,以「抹額」為關鍵字搜尋:

這裏只有一條內容,就是黃巾起義的時候,黃巾軍以黃巾抹額。在戰場上,抹額的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標明身份,黃巾起義之所以叫黃巾起義,就是因為這些人頭上綁著黃巾;二是在戰場上會大量流汗流血,抹額也有吸汗、吸血的作用。

接下來再看【水滸傳】。在四大名著裏,【水滸傳】中提到抹額的次數最多:

這裏可以看出幾點:

首先,明朝時期的抹額多以紅黃兩色為主,且基本用於武將身上;

其次,武將的抹額上多有七星、八卦等圖案,以凸顯武將的威武;

第三,宋江這種並非武將的人,也會帶抹額,說明帶抹額已經部份滲透到日常生活中。

在這一點上,【新水滸】的還原是相對好的:

然後是【西遊記】:

【西遊記】中關於抹額的記載只有一條,但這時的抹額已經是「青巾」,說明此時的抹額顏色已經日趨多彩。

這裏補充一點,就是在四大名著之外,同樣成屬於明代的【金瓶梅】中,抹額也多次出現。不過,在【金瓶梅】裏,抹額是以各種各樣的「箍兒」的形象出現的,比如「珍珠箍兒」、「羊皮金箍兒」這些。當然,這些變形的抹額主要出現於女性身上,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在明朝中期,抹額的樣式已經非常多元化,且成為女性穿搭中的重要飾品。而在男性身上,抹額也依然有。如:

這潘道士焚符喝道:「直日神將,不來等甚!」噀了一口法水去。見一陣狂風所過,一黃巾麗仕現於面前,但見:
黃羅抹額,紫繡羅袍。 獅蠻帶緊束狼腰,豹皮被牢栓虎體。常遊雲路,每歷罡風。洞天福地片時過,嶽瀆酆都撚指到。業龍作孽,向海底以擒來;妖魅為殃,劈山穴而提出。玉皇殿上,稱為符使之名;北極車前,立有天丁之號。常在壇前護法,每來世上降魔。胸懸雷部赤銅牌,手執宣花金蘸斧。

這個抹額依然是黃色的。

在【紅樓夢】中,同樣也有抹額出現:

【紅樓夢】裏頗有意思的一點是,雖然在電視劇中,有很多人物都佩戴了抹額,但是在原著裏,所有的「抹額」都只與賈寶玉有關。從描述中可以看出來,賈寶玉的抹額基本都是二龍搶珠、雙龍出海這樣的造型,相比於此前武將的紅黃抹額以及七星、八卦等圖案,賈寶玉的這個造型顯然更為華貴一些,但也能凸顯出賈寶玉的紈絝形象。

而在小說裏,曹雪芹也提到了抹額的另一個功用:

寶玉忙就近前來。黛玉用手整理,輕輕籠住束發冠,將笠沿掖在抹額之上,將那一顆核桃大的絳絨簪纓扶起,顫巍巍露於笠外。

在這個情節裏,林黛玉「將笠沿掖在抹額之上」,這樣抹額就充當了鬥笠與皮膚之間的隔層,避免了鬥笠對皮膚的摩擦,而且也能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當然,【紅樓夢】是抹額這個配飾出現極多的電視劇之一。但是,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到了清代以後,「抹額」在男性日常生活中的出現頻率大大降低了,反倒漸漸成為了女性配飾。很多小時候在北方農村生活過得人,應該也都會記得村裏的年長女性大都帶著類似抹額的東西:

綜合以上文學作品裏的描寫來看,從宋元到明清,抹額的功能性逐漸減弱。在宋元以及明初期,抹額基本以紅黃兩色為主,功能主要是用作軍隊標記、防汗、防止頭盔摩擦等。到了明中期,女性開始大量佩戴抹額,並且不少還比較精美。到了清朝中後期,抹額基本成了女性專屬,男性佩戴抹額的反而少了。

對於中國人來說,對「男性」與「抹額」的搭配最熟悉的場景,可能就是當年的日本鬼子了:

雖然嚴格來說,這時日軍頭上戴的這玩意兒已經不能算是「抹額」,但還具有一定功能上的相似性。

除了日軍之外,蘭博也與抹額有著不解之緣。從【第一滴血】的第一部到最後,每一部中蘭博都換了不同顏色的「抹額」——當然你說這是發帶也行。

在這個角度上說,「抹額」其實也並沒有消失,只不過又回歸到了其原本的功能性方面,並兼有一定的裝飾性。

但這與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關系已經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