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進入立秋,是夏秋變換的時節,也是人們要註重養生健身的時候。
立秋後,天氣涼爽了,也是健身的好時節。
但是,運動健身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立秋後的節令特點,要從養生的角度去分析,熟悉,這樣才能達到健生養身的目的。
古人雲「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誌安寧。」
也就是說:「秋季的三個月,是從容收獲的時節。秋高氣爽,燥氣漸生,秋風落葉。地上開始出現白霜,氣溫下降,秋燥秋涼。生活起居宜早睡早起,使心神安寧。」這就是秋天養生的道理」。
一般立秋以後,早晚涼,中午汗濕裳。特別是北方,這種溫差更明顯。可能早晚15度左右,中午30度左右。
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因為立秋後,盛夏余熱未消,白天依然炎熱,有所謂「秋老虎」之稱,北方一般到國慶日左右,才真正進入到涼爽的秋季。
立秋以後,早晨和夜晚較為涼爽,早晚溫差大。
立秋以後,氣溫雖有下降,但不應立馬添衣加褲,要「薄衣禦寒」。
也就是古人說的「春捂秋凍」,秋天要穿的薄一些,不要一涼了,就增加衣服穿的厚,怕涼,而是要要「凍一凍」,盡可能晚一點增衣。
其目的是,透過「凍一凍」,來鍛煉身體,讓身體適應一下寒涼的天氣,調動機體的各種代謝,逐步適宜寒冷的季節,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為很快而來的寒冬做準備,減少或預防秋冬季疾病的發生,如呼吸道疾病,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等。以及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性感冒,甲流,新冠,黴漿菌肺炎等。
立秋後,飲食調理非常重要,古人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也就是說,入秋後,飲食宜「潤燥、補肺、養陰、多酸」,少吃蔥姜、多食果蔬;可吃梨,蘋果,綠色蔬菜。多喝粥類,如八寶粥,南瓜粥,黑米粥等。少吃麻辣火鍋,燒烤等食品。
秋季時節,運動養生要以保養、內守陰氣為主旨,不宜做運動量太大的計畫,以防汗液流失,陽氣傷耗,以致陽損及陰。
秋季天氣涼爽,適宜人們進行戶外運動,但運動強度要小,不能活動到如夏夭,伏天那樣「大汗淋漓,汗流浹背」可進行適量的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宜。
秋天適量運動,可增強肺活量,加大肺的「吐故納新」功能,提升肺的通氣量和攝氧量,增強呼吸系統防病、抗病的能力,減少秋冬季節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
宜動又宜靜,是秋季運動養生的時令特點,而解決這一矛盾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進行傳統功法的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健步走,慢跑,健身舞等。
秋天在進行運動健身時要註意:
運動要講科學,安全第一。
運動時間選擇在:早晨或傍晚,這時天氣涼爽,適宜運動。不要在烈日下長時間運動或者行走,防中暑,因為「秋老虎」在,仍然可以發生「中暑」等疾病。最好尋找一些陰涼的地方行走。
運動時備一瓶水,適時補水,防脫水。
總之,立秋以後,要註重養生健身。
宜動又宜靜,是秋季運動養生的時令特點。
有
歌見證:
秋高氣爽登高去,遊園賞菊心舒暢。太極氣功健身舞,八段錦來五禽戲。散步慢跑動起來,舒筋活脈身體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