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烈酒,苦精,糖,水

2023-12-05美食

調酒師在吧台後忙碌,一場無聲的戲劇正在上演。一個袖珍小瓶子在其指間時隱時現,往往只需加上一兩滴,卻是構建雞尾酒風味變化的點睛之筆。這種小瓶子通常被堆放在吧台一角,瓶中略顯粘稠的液體正是在雞尾酒配方中頻頻出現的苦精 (Bitter) 。

「苦精是不是苦的?」這個問題似乎簡單得有些可笑,但它能揭示出苦精的本質 —— 一種芳香的調味劑。苦精具有苦味,但同時具有強烈的芳香味道,甚至有的苦甜參半。

不同的植物被浸泡在高濃度酒精中,造成了不同風味和風格的苦精。© acouplecooks.com

苦精的苦味來自龍膽、金雞納樹皮、艾草等苦味植物,其制作原理是將植物 (樹根、樹皮、種子、香料、草藥、花卉等) 浸泡在高濃度酒精中,所以苦精本質上還是種酒精制品。如果你想象不出苦精的口感,不妨類比一下烘焙用的香草精。

人類對於苦味的排斥來自於基因前進演化,不愉悅的苦味往往與有毒的食物聯系在一起。如果處置不當,苦味往往會成為一款雞尾酒的敗筆。那麽苦精又何以成了雞尾酒中的常客呢?答案還得歸結於歷史 —— 利用苦精的芳香來掩蓋早期雞尾酒中劣質酒精的口感 —— 糖成為必不可少的成分,也是同樣的道理。

苦精的芳香萃取自橙皮、啤酒花、芫荽、杜松、肉桂、肉豆蔻等材料。苦味與香氣復合成復雜的整體,根據使用的芳香材料不同,從中可以嘗到鮮花、柑橘、胡椒、咖啡、煙熏等味道。如今的基酒口感早已不再劣質,苦精也不必再去充當風味的「遮羞布」,反而轉變為調酒師表達雞尾酒風格的工具。

比瓶身高出一圈的白色包裝紙,是安高天娜(左二)的經典產品形象。© Dan Murphys

苦精的「苦」還落腳在藥用價值上。它的前身是草藥利口酒。世界上第一款苦精由一位德裔醫生發明,裏麵包含有治療瘧疾的龍膽等草藥成分,他將其命名為 Amargo Aromático,即芳香苦精,最初被用於緩解海員和士兵頭疼腦熱、水土不服等問題。但由於飲用口感出色,這款苦味藥酒逐漸走俏。發明者本人後來轉行建立了一家酒廠,專門生產苦精,並給這款產品取了一個正式的名稱 —— 安高天娜 (Angostura) 苦精。安高天娜在苦精界出道早、名氣大,是每家酒吧必備的苦精。經典雞尾酒(Old Fashioned) 的配方中使用的也是此款苦精。

如果一款雞尾酒的風味略顯平淡,苦精往往是解決問題的答案。苦味會平衡甜度,帶來層次感的同時提高風味的復雜性,此乃老生常談。苦味更不為人所註意到的作用是它在味蕾上的持久度,一至兩滴的苦精即可成為雞尾酒的風味延長劑。當雞尾酒中的苦味分子和芳香分子結合,風味持續的時間往往會被加長。味蕾排斥苦味的行為恰恰讓大腦變得警覺,從而更多地註意到口中的風味。

一杯曼哈頓雞尾酒如果沒有添加苦味,便會失去深度。© recipefiction.com

不是所有雞尾酒都需要加苦精,但在一些經典配方中,苦精的存在卻很有必要。想要直接感受苦精的作用,不妨做一個小小的對比實驗:分別調兩杯曼哈頓雞尾酒,一杯使用苦精,另一杯不加,然後水平對照品鑒,答案將呼之欲出。沒有苦精的版本顯得過甜,兩種基酒 (甜味美思和波本或黑麥威士忌) 的甜度都很明顯。沒有苦精這個「楔子」,威士忌的辛香風味就無法被很好地激發出來。苦精可以讓辛辣的烈酒變得更柔和,提高風味濃度。苦味和芳香共同組成了苦精,而雞尾酒的調變本就是對這兩個特征的合理運用。

從誕生之初的安高天娜,發展到如今,苦精已變得品牌繁多、口味各異。雖然沒有種類之分,但從風味取向上,可以把苦精粗略地劃分成輕盈的花草類苦精和偏厚重的草藥類苦精。花草類包括西柚、柑橘、橙皮類苦精;草藥類則更多,比如安高天娜苦精、巧克力味苦精等等。前者為雞尾酒增添了前調和嗅覺體驗,是最先、最容易被捕捉到的元素。後者則往往蘊含大量木質香料風味 (肉桂、肉豆蔻、皮革等溫暖的感覺) ,質地更加有分量,整體苦味也會顯得更深邃。草藥類苦精能給予雞尾酒悠長的尾韻,運用得當則能夠彌補雞尾酒風味中後段欠缺的情況。

風味元素存在輕重之分。例如柑橘,往往是輕量的風味,容易給人清新、夏天的感覺。而木質 (比如胡桃木苦精) 則傾向於厚重、溫暖和冬天的感覺。從輕到重的排序依次是花香、柑橘、草藥、木質,它們在雞尾酒中的出現順序也遵循這個原理。對調酒師而言,苦精的選擇不是隨意而為,而需要考慮雞尾酒的風格來進行合理搭配,通常遵循同風格搭配原則,比如草藥類雞尾酒使用草藥類苦精。

在 1800 年代,來自紐奧良的藥劑師 Antoine Amedie Peychaud 調變出佩肖苦精。© acouplecooks.com

薩澤拉克 (Sazerac) 雞尾酒就是一款不得不提的經典藥草風格雞尾酒。它的基酒由黑麥威士忌(或幹邑) 和苦艾酒組成。苦艾酒有明顯的茴香味道,黑麥威士忌則具有特殊的辛辣、草藥和香料風味。在基酒呈現藥草風格的情況下,苦精選用的是佩肖苦精(Peychaud’s Bitter,發明者同樣從醫) 。佩肖使用龍膽來萃取苦味,同時具有薄荷和茴香的草本風味,與黑麥威士忌的風味一致,因此能夠激發出基酒的豐富口感。一款合適的苦精可以賦予雞尾酒深度、質感和復雜性。

苦精與雞尾酒的搭配大致遵守體量相似的原理,相鄰體量均可搭配。比如花香風格的雞尾酒 (基酒往往是琴酒) 可以對應同樣輕盈的柑橘苦精;柑橘、萊姆風味的雞尾酒(如吉姆雷特) 既可以和花香苦精,也可以和草藥苦精配合得不錯;草藥類的雞尾酒(基酒多有紅味美思或 Amaro 利口酒) 也分別能與柑橘、木質苦精組合在一起。但如果從花香直接跨到草藥甚至木質,一個輕一個重,二者體量感相差太大,則往往容易破壞雞尾酒的風味平衡。

對於雞尾酒來說,苦精是一種媒介,一種將不同幾種基酒連線起來的紐帶。幾種濃郁的味道透過苦精被銜接在一起,難怪最經典的雞尾酒配方是「烈酒、苦精、糖、水」。

苦精的選擇和使用需要靈活且謹慎適度。© The Bitter Housewife

苦精的使用是靈活的,往往需要根據不同的基酒來進行調整。同樣是調變一款馬提尼,琴酒使用的是添加力 10 號,那麽就不需要再額外加入橙味苦精。添加力 10 號的橙子味道濃烈,再加入橙味苦精會讓風味太膩太過。而如果是必富達琴酒 (風味以茴香和橘皮為主) ,那麽加入一滴橙味苦精豐富味道則很有必要。而若使用哥頓琴酒這類橙子味道極淡的基酒,就需要兩滴橙味苦精來彌補風味。簡單來說,當一款雞尾酒需要某款風味時,若是基酒的風味完整,苦精需要相應被弱化;而若基酒不足以承擔風味,則由苦精進行補充。正因如此,苦精之於雞尾酒,其主要作用可以總結為:為雞尾酒增添風味、平衡並延長風味,以及襯托基酒調性。

對於苦味的欣賞標誌著人們味覺的成熟。隨著年齡的增長,當我們審視苦味,它不再是一種需要被忍受的味道,而是一條指向復合風味的通路。隨著調酒師群體對雞尾酒世界的探索不斷深入,吧台上的自制苦精也漸漸蔚為風潮,成為他們沈默的驕傲。每季更換的酒單上,那些常見抑或不常見的苦精,都是啟發靈感的珍貴結晶。

Johann Faust 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Bitter - The Flavour Lengthener】,Joey Medrington

【A Guide to Bitters – The Salt and Pepper of The Cocktail World】,Lulu Morris

【Ask a Bartender: Why Are Bitters Used in So Many Cocktails?】,Katie Brown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Bitters, Including How to Use Them】,Kate Dingw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