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宋代茶文化魅力究竟有多大?皇帝為之著書著迷,詞人把它當良藥

2023-12-30美食

文|Alpha

編輯|Alpha

茶葉最初還未在民間普及時,就先發展於貴族階層以及宮廷之中,一直以來,茶文化在宮廷中都占據著一席之地,魏晉南北朝時。

文人雅士們就開始推崇茶葉以及茶背後蘊含的文化精神,上層階級已經開始流行以茶待客。而到了唐朝。

隨著陸羽【茶經】的寫就,茶文化開始真正成形,同時在宮廷中的地位也逐漸提高。

直到宋代,茶葉終於成為君臣家眷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尤其是宋徽宗愛茶頗深,其撰寫的【大觀茶論】成為茶文化史極其重要的一部茶書。

宋代統治者采取重文的態度,文雅的茶文化與宋代的精神一致,茶葉的功用、茶的情操和本性得到推崇。

進一步推動了茶文化成為宮廷中一個不可忽略的文化現象,茶實作著重大的物質以及文化雙重功能。

那麽,宋代的茶文化有何奇妙之處?

為何能在宋代傳承為宮廷的一種禮儀文化,甚至在民間紛紛效仿呢?

一、宮廷中的飲茶習俗

宮廷用茶來源於各地的貢茶,由於宋代宮廷對於茶葉要求的提高,與前代相比,宋代的貢茶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宋朝的宮廷飲茶方法,則是在唐朝的煎茶方法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成了一種更為精致優雅的點茶方法。伴隨著宮廷中統治階級對飲茶喜愛程度的增加,對飲茶所用的茶具也更加講究,宋代時期貢茶興盛起來。

貢茶是古代專門進獻給皇室的茶葉,位於茶產地的官員收集當地名茶作為特產進貢給朝廷使用,最初屬於土貢的性質。

唐代以後,貢茶制度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在陽羨、顧渚設立了專為生產宮廷貢茶之用的貢茶院。

到了宋代,宮廷內的統治階級對品茶、鑒茶的需求提升,推動了貢茶的產地地區增多以及貢茶品種的開發和創新。

宋代設立諸多規模遠大於唐代的貢茶院,其中尤以建州北苑有名,北苑於太平興國二年(977)由太宗詔令建立,是官員專門督造貢茶之處。

宋時不僅貢茶的產地地區得到擴大,貢茶生產工藝也在統治階級對貢茶品質的追求下而不斷改善和提高,進貢給宮廷的貢茶品種越來越豐富。

宋人的喝茶方式多為點茶法,點茶是一種雅致的飲茶方式,在點茶時,需要先將團茶烘焙,磨成細碎的茶粉並用茶羅篩過後投入茶杯中。

待水初沸時茶人將茶末調和成為茶湯,同時註入適量開水充點並用茶筅攪浮杯盞中的茶湯,使得茶末上浮成為粥面,點茶過程註重人的感官享受與審美趣味,點茶法在宮廷尤其盛行。

宋徽宗撰寫的【大觀茶論】有專門一部份論述點茶技巧,他提出點茶的需要七次註湯。

並對每一次註湯時要註重的細節都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經過七次註湯之後茶則「分輕清重濁,相稀稠得中,可欲則止。」

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特召學士承旨臣李邦彥、學士臣宇文粹中與示異恩也……

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註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曰:「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

國家最高統治者都對點茶如此傾心,點茶法在宋代所受的推崇可見一斑。

同時,點茶法雅致細膩,體現了宋人對茶之美的追求更加深化與細化。

飲茶方式與茶器直接關聯,品飲者尤其是對物質有著極高要求的宮廷貴族階級開始註重茶具的美,於是出現了諸多精巧多樣、質地考究的品茶用具。

蔡襄在其茶葉專著【茶錄】中的【論茶器】一篇中論述了九種茶器,分別為: 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和湯瓶。

南宋時期審安老人將盛行於宋代的茶具采用白描的方式記錄,創作出是中國茶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茶具圖贊】。

在【茶具圖贊】中共記錄了十二種茶具,並以宋時的官銜一一為之命名,稱這十二種茶具為「十二先生」,且在圖邊附有註釋。

十分生動地體現了宋代流行的茶具的功能,並反映出人們對茶乃至茶具的喜愛。

這十二件茶具從左至右,自第一排數起,分別是:韋鴻臚(茶焙)、木待制(用於敲碎餅茶的木槌)、金法曹(茶碾)、石轉運(石頭茶磨)。

胡員外(量水茶杓)、羅樞密(茶篩)、宗從事(棕質茶帚)、漆雕秘閣(盛茶末的漆盒)、陶寶文(茶盞)、湯提點(湯瓶)、竺副帥(茶筅)和司職方(茶巾)(圖1)。

伴隨著宋代鬥茶之風的盛行,滿足鬥茶觀色以及咬盞需要的建盞開始流行起來。

建盞是建窯所燒制的黑釉茶盞,宋徽宗【大觀茶論】的【盞】一篇言道:「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

就是說建窯所產的兔毫盞釉顏色青黑,蘊有銀白色的玉毫花紋,為飲茶所用的佳品。蔡襄的飲茶論著【茶錄】更是對「兔毫盞」推崇至極:

「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其他地區所產出的茶盞「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建窯所產的建盞成為皇家禦用茶器,再經由貴族階級的倡導,建盞文化得以不斷發展,建盞成為了飲茶鬥茶之時的首選茶具,成為中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二、宮廷茶的運用場合

宋代之時,茶已經被賦予了濃郁的文化色彩,尤其是在宮廷之中,從政治外交乃至婚喪嫁娶等諸多場合中都有茶的身影,飲茶不再只是一種單純的物質享受。

更上升成為具有政治功能以及精神價值的一個文化現象。

一方面,宋代的宮廷中茶被賦予了政治內涵,政治場合中往往有茶的身影。

賜茶成為皇帝的一種特殊的政治手段,皇帝喜愛用賜茶方式表示對大臣們的寵幸和慰問,達到協調維護朝廷內部關系的作用。

同時在與少數民族的外交場合中也有茶的身影,對少數民族官員贈茶,成了一種外交手段。

賜茶在宋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具有深刻影響。

其一,賜臣子茶,在宋代的宮廷政治活動中,茶發揮著調節統治階級內部關系、維持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功能。

宋代皇帝向官員賜茶,已經成為一種撫慰手段,以此來籠絡朝臣,鞏固統治。皇帝在巡視、宴席等活動中往往有賜茶的禮儀。

【續資治通鑒長編】中有宋哲宗時給臣僚賜茶酒儀式的記載:「禮部尚書韓忠彥等議太皇太後駕出,合隨從臣僚起居對賜茶酒等儀式,詔並從之。」

除了宴席或外出巡視賜茶,皇帝也常常會將茶葉作為一種賜予大臣作為獎勵或慰問之用,如楊萬裏在【謝木韞之舍人分送講筵賜茶】一詩中提到宋孝宗賜龍團茶給中書舍人木韞之:

「故人鸞渚紫微郎,金華講徹花草香。宣賜龍焙第一綱,殿上走趨明月珰。禦前啜罷三危露,滿袖香煙懷璧去。」

慰勞大臣的賜品中也常有茶葉,【宋史】中記載汪藻升顯謨閣學士,皇帝對此即以「遣使賜茶藥」的方式進行賞賜,而對於多次上呈告老章的程戡。

皇帝也在派遣使者以手詔慰問的同時「賜茶藥、黃金」。

其二,賜外邦茶,由於少數民族多食肉類乳酪的飲食習慣,可以解膩促消化的茶葉已成為少數民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宋史】中就有「戎俗食肉飲酪,故貴茶,而病於難得。」的記載。

少數民族的飲食結構使得他們對茶葉產生了強烈的需求,於是在宋代政治生活中,賜茶成為外交手段之一。

外邦使節來朝時統治者往往會給予其賜茶之禮:「凡宰相、樞密、執政、使相、節度、外國使見辭及來朝,皆賜宴內殿或都亭驛,或賜茶酒,並如儀。」

英宗即位時,也有對契丹以及夏國使臣賜茶的記載:「契丹祭奠使見於皇儀殿東廂,群臣慰於門外。

使人辭於紫宸殿,命坐賜茶。故事:賜酒五行。自是,終諒沍,皆賜茶。」

對於外邦來貢的嘉獎也賜予茶葉:「廝鐸督遣其甥呵昔來貢,仍上與趙德明戰鬥功狀。又言蕃帳周斯那支有智勇,久參謀議,請授以六谷都巡檢使。上嘉獎,從其請,仍賜茶彩」

傳中還有以茶藥賜予吐蕃人作為撫慰之用的記載:「上以六谷、甘州久推忠順,思撫寧之,乃遣使諭廝鐸督令援結回鶻為備,並賜鐸督茶藥、襲衣、金帶及部落物有差。」

作為最高統治者,帝王無時不需要彰顯自己的權威與恩典以鞏固統治,而飲茶的廣泛盛行則為此提供了一個良機。

於是茶被賦予了政治內涵,在朝廷內政以及外交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宮廷茶在禮制套用上也起著重要作用。在宋代的宮廷生活中。

茶是宮廷中人的起居飲食乃至宮宴上常見的飲品,同時茶也常常起到了「禮」遇的作用,是在宮廷的婚嫁以及祭祀等儀式上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宋朝飲茶風俗大盛之後,茶作為一種禮制套用開始進入婚姻的禮儀,在相親、訂親、婚禮中都要用到茶。

如下茶禮的風俗就存在於宋代的皇室婚禮嫁娶中。史書中有記載:「諸王聘禮,賜女家白金萬兩,敲門,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壺、彩四十匹。定禮,羊、酒、彩,各加十,茗百斤。」

自古以來,以茶為祭品就是喪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史料中就有真宗、神宗、哲宗逝後的吊奠之儀中「奠茶」之禮的記載。真宗的祭奠儀式【宋史】中記載:

「乾興元年,真宗之喪……再拜訖,引升殿西階,詣神禦坐前上香、奠茶酒。」

神宗之喪,其文記載祭品中有茶,同時祭奠禮儀包括「奠茶」:

三、茶書詩畫與鬥茶、分茶

不僅具有使人清醒靜心的功效,還蘊含著清淡寧靜,淡泊溫和的精神。

伴隨著宮廷統治階級飲茶的興起,茶逐漸被賦予了超出飲食物質之外的精神文化作用,在宮廷中的精神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價值。

與之同時誕生了許多有關宮廷茶文化的詩文茶書和書畫作品,具備藝術性的鬥茶和分茶活動也開始流行起來。

茶是宋代宮廷的精神生活中的一部份,宋代宮廷出產了許多關於茶的文學和藝術作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宋徽宗的作品。

宋徽宗一生好茶,他在茶道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茶史上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觀茶論】就是宋徽宗親自為茶所立之作。

同時宋徽宗在書畫上也有著極高的造詣,他的【文會圖】就是一幅典型的宋代茶畫。

這幅畫是對一場宮廷茶宴的描畫,它描繪了文人們品茶雅集的情景,從中體現了茶在和諧君臣關系中起到的作用,是宋代的茶上升為國飲的寫照。

此外宋代重文抑武,文人的地位相對較高,很多文人兼具了士大夫與文士、學者的身份。由於宋代賜茶之風盛行,文人們有機會得到皇帝賞賜的茶,作為回應。

文人往往作詩或文章對皇帝的恩賜表示感謝、對貢茶的精致進行誇贊,如王禹偁【龍鳳茶】中「樣標龍鳳號題新,賜得還因作近臣」「愛惜不嘗惟恐盡,除將供養白頭親」的詩句。

統治階層以及文人以飲茶為契機,著書吟詩,使茶的文化意象不斷昇華,其文化意蘊也逐漸清晰。

這些皇家的詩詞與書畫,肯定了茶的文化地位,促進文人關於茶的熱愛,同時有利於民間飲茶風氣的進一步推廣。

宋代時期,飲茶技藝已高度發達,而在權力最高的宮廷之中,宮廷貴族對飲茶的意境、方法、程式尤為講究,對飲茶技藝的追求達到了歷史的高峰。

在基於點茶法的基礎,發展出分茶技藝以及鬥茶的活動,將飲茶提升到了藝術的層面。

鬥茶,也叫「茗戰」,一般情況下,鬥茶在春茶新制之後進行,在鬥茶活動中,人們對新茶的優劣以及茶人點茶技藝進行比試。

是好茶之人間的重要的是一種品評茶葉的茶事活動。宋徽宗於【大觀茶論】的【色】部份就有對於茶之色的優劣評判標準的記載:「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

在宋代的宮廷中,可以見到當時最頂尖的鬥茶品評。分茶又稱茶百戲,是一種出現在宋代獨特的關於茶的技藝。

北宋大臣陶穀的【荈茗錄】中就有對於分茶的記載:「茶至唐始盛。

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之茶百戲。」

通俗來說,分茶就是將沸水從高處向下註入茶盞之中,與研磨好的茶末相混合,與此同時,茶人用茶筅擊拂撥弄。

運用相應手法技巧使得茶湯面上的茶乳湯紋變化成種種圖案,有山水雲霧,花鳥魚蟲,恰如一幅幅水墨畫,故而分茶又被稱為「水丹青」。

宋代詩人的一些作品中也有提到分茶,如李清照「當年曾勝賞,生香薰袖、活火分茶」「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的詩句。

宮廷茶文化的具體內容包括貴族階級關於茶葉的飲用方式與習俗以及茶葉在宮廷政治外交乃至日常生活與禮儀中所發揮的作用,同時隨著宋代宮廷中飲茶的盛行。

宮廷茶文化逐漸走向了更高的藝術境界,茶在宮廷中的貴族階級的精神生活中占據著獨特地位,由此催生出諸多的相關如茶書詩畫和鬥茶、分茶等文化娛樂活動。

四、結語

宋代茶文化的蓬勃發展與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當然,茶葉產量增加和茶葉生產技術進步也是其發展的催化劑。

在宋代茶文化流行的大背景下,宮廷中統治階級享有舉國最好的資源,並將其與宮廷中的禮儀以及精神生活相結合,最終催生出豐富多彩的宮廷茶文化。

茶葉還被賦予了諸多精神內涵,活躍於宮廷中君臣的文化娛樂生活中,並由此誕生出諸多雅致的飲茶技藝和文化作品。

宋代的宮廷的茶文化對於茶文化的推動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由於皇室貴族對茶葉的喜愛起到示範作用,故對其他階層的飲茶之風產生了明顯的導向,為飲茶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廣泛流行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宋代的宮廷茶文化與宋代宮廷的政治禮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內容弘博雅致,極大豐富了茶文化的內容,在中華茶文化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