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元朝宮廷內部的羊肉如何享用?其飲食方式跟其民族有何關聯呢?

2024-03-30美食

文|娛情

編輯|娛情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權,所以其宮廷飲食也呈現出明顯的蒙古文化特色,在烹飪「羊」這一食材時就能夠體現這一點。

煮食與炙烤是蒙古族傳統的烹羊方式,元朝政權建立後,食羊傳統進入宮廷,其烹煮方式也發生了相應變化。

具體變化表現為在煮和烤的基礎之上,羊被配以各類食材、佐之各種調料,采取蒸、炸、炒等各類翻新的做法, 體現了蒙漢文化之間的碰撞與交融。

在目前關於元代食羊的考述中,學者們分析了「羊」成為北方遊牧民族主要食材的原因,也介紹了以羊為主料的部份菜品。

但是從文化交流的視角切入考察宮廷食羊的相關研究還較為鮮見。

那麽,元朝時期宮廷內部的羊肉是如何享用的?其飲食方式跟當時的民族特色有何關聯呢?

一、蒙古文化中的傳統食羊法及其發展——炙烤、煮食

在入主中原之前,元代統治者常年在草原上活動,過著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雖然他們在養殖羊上有較多經驗,也具備較大規模,但是對羊的主要烹飪方式卻相對單調。

由於蒙古族經常搬家,在蒙古包中準備太過復雜多樣的炊具是不現實的,所以牧民們往往只以簡單的水煮或炙烤等方式烹羊,有時候甚至直接風幹,制成樸素卻美味的餐食。

而宮廷食羊則不同,據【南村輟耕錄】記載:「國朝日進禦膳,例用五羊。而上自即位以來,日減一羊,以歲計之,為數多矣。」

此即表明,元代宮廷裏每天都要消耗5只羊制作禦膳,即使後來出於節儉改用4只,其數目仍不可小覷;

羊的用量如此之大,其食法更是多種多樣,以烤、蒸、煮、羹等為代表的烹飪方式則值得關註。

忽思慧的【飲膳正要】是反映元代宮廷飲食的重要典籍,其中與食羊相關的膳食就有70多種,但是以傳統炙烤為主要烹法的菜品不多。

炙羊腰是其中一種 「治卒患腰眼疼痛者,羊腰一對,咱夫蘭一錢。

右件,用玫瑰水一勺,浸取汁,入鹽少許,簽子簽腰子火上炙,將咱夫蘭汁徐徐塗之,汁盡為度。食之甚有效驗。」

「咱夫蘭」即藏紅花,「右件」是指「以上這些食材」。

取摻了鹽的玫瑰水和藏紅花汁混合,慢慢地塗抹在用簽子串起來在火上燒烤的羊腰子上,從中能看到現代燒烤的雛形。

在享受炙羊腰美味的同時,還可以治療突發性腰眼疼痛,頗有「以形補形」的意思。而從材料中註明的塗花汁速度來看。

這道炙羊腰應該是需要把控好火候與時間的,如果是急火速成,便容不得「徐徐塗之」了。

炙羊腰是燒烤羊的內臟,柳蒸羊則是整羊上陣。

「羊一口,帶毛,右件,於地上作爐,三尺深,周回以石,燒令通赤,用鐵芭盛羊上,用柳子蓋覆,土封,以熟為度。」

「鐵芭」是用鐵條制成的帶支架的燒烤篦子,「柳子」即柳樹枝條。挖地三尺作為爐竈,底層和內壁都壘滿石頭,再用明火入內燒灼。

等到石頭被燒得通紅,取出火源,把帶毛且去除內臟後的整羊放在鐵條篦子裏再放進爐竈。羊上鋪滿柳枝,把土覆蓋在柳枝上封起爐坑,等羊被烤熟即可享用。

柳蒸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燒烤,羊肉是被石頭的溫度烤熟的。

元代蒙古人食羊似乎善於使用各類植物進行輔佐烹飪,正如他們也慣於使用豐富多樣的香料佐以調味一樣。

【庖廚圖】畫像石 (現藏於臨沂市博物館)

在元代的宮廷食羊法中,煮食仍然占了很大一部份比例;但是不同於草原上的烹飪,宮廷飲食中「煮」多半只是局部手法,在煮熟之後,還要配以面食加菜同炒等,僅以一種烹法制成的禦膳極少。

以煮為基礎,可以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精致菜肴。

如煮羊肺名為河西肺:「羊肺一個;韭六斤,取汁;面二斤,打糊;酥油半斤;胡椒二兩;生姜汁二合。右件,用鹽調和勻,灌肺,煮熟,用汁澆食之。」

「河西肺」是把半斤酥油和面糊混合,兌入二兩胡椒和適量的鹽,再將這些灌入處理幹凈的羊肺中煮熟,配合韭菜汁、生姜汁食用

雖然其主要的烹飪手法仍然是煮,但是已經與草原上的煮物大不相同。

比起「煮熟」這一目的,河西肺更追求味覺上的絕妙體驗。

羹類膳食更能體現由煮食所發展出的宮廷飲食之豐盛:「雜羹。補中益氣。羊肉一腳子,卸成十件;草果五個;回豆子半升,搗碎,去皮。

同熬成湯,濾凈,羊頭洗凈二個,羊肚、肺各二具,羊白血雙腸作一副,並煮熟切。次用豆粉三斤,作粉,蘑菇半斤,杏泥半斤,胡椒一兩,入青菜、芫荽炒,蔥、鹽、醋調和。」

「羊 肉一腳子」可以較為精確地指代四分之一塊羊 肉,或是粗略地指代一塊、一部份羊肉,「卸成事件」就是把羊肉拆解成小塊。

「回豆子」指的是鷹嘴豆的種子,是元代宮廷飲食中常用的食材之一。

羊白血雙腸俗稱「羊雙腸」,制作方法是把羊血、羊腦、羊脂灌進清理幹凈的羊大腸內,煮至略熟,晾曬到羊腸中的羊血凝固,切小段後加調料煮熟食用。

杏泥是杏肉制成的果泥,芫荽即香菜。羊肉、草果和去皮搗碎的回回豆子一同熬煮成湯,並濾凈湯汁。

把處理幹凈的羊頭、羊肚、羊肺、羊白血雙腸也煮熟切小塊。

豆粉做成面絲煮熟,與炒熟的蘑菇、杏泥、胡椒、青菜和芫荽混合,最後加調料蔥、鹽、醋調勻,菜品才算做好。

一道雜羹所需要的原材料竟有16種之多,足見元代宮廷食羊已經不再只是追求樸素的美味,而是開始走向工藝繁復的精致。

二、漢族文化影響之下的食羊法——蒸、炒、炸

宮廷禦膳的主要服務物件是帝王及其親眷,他們有足夠的能力「聚斂天下美食,役使天下名廚」,尋覓最優秀的廚師,使用最上等的食材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所以宮廷禦膳往往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最高烹飪水平。

元代禦膳不僅保持著蒙古族原本愛好食羊的習慣,還兼收並蓄漢族飲食文化中的長處,采用蒸、炸、炒等多種烹法,使羊的烹飪方式不斷推陳出新。

元代宮廷食譜中不乏與羊相關的蒸物:「剪花饅頭,羊肉、羊脂、羊尾子、蔥、陳皮各切細。右件,依法入料物、鹽、醬拌餡,包饅頭,用剪子剪諸般花樣,蒸,用胭脂染花。」

元代的饅頭形制更接近於現在的包子,在切細的羊肉、羊脂、羊尾子、蔥、陳皮中加入各類調料,拌成餡料,再包成饅頭。

與其他菜肴不同的是,剪花饅頭有用剪刀剪花樣、胭脂染色的步驟。

這與菜的味道無關,完全是滿足審美需求的工藝,代表著宮廷中的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單種手法烹飪的美味,他們更希望的是「色香味」俱全這也使得宮廷食羊與遊牧時代的食羊區別開來。

以蒸為主要烹法,但制作更復雜的有荷蓮兜子:「羊肉三腳子,切;羊尾子二個,切;雞頭仁八兩;松黃八兩;八擔仁四兩;蘑菇八兩;杏泥一斤;胡桃仁八兩;

必思荅仁四兩;胭脂一兩;梔子四錢;小油二斤;生姜八兩;豆粉四斤;山藥三斤;雞子三十個;羊肚、肺各二副;苦腸一副;蔥四兩;醋半瓶;芫荽葉。

除了像剪花饅頭那樣用胭脂染色,荷蓮兜子還使用梔色汁增添色彩,可見元代宮廷對禦膳的「色」十分重視。

如果說蒸食仍然是水煮烹飪的變形,那麽宮廷炒菜的存在不可否認地證實了蒙漢文化之間的交流:「熬蹄兒。羊蹄五副,退洗凈,煮軟,切成塊;姜末一兩;料物五錢。

起鍋熱油,下蔥花姜末爆香,羊蹄塊與熟面絲同炒,再調和食用。還有一種叫「圍像」的炒菜,用料更為豐富:「補益五藏。羊肉一腳子,煮熟,切細;

羊尾子二個,熟,切細;藕二枚;蒲筍二斤;黃瓜五個;生姜半斤;乳餅二個;糟姜四兩;瓜齏半斤;雞子一十個,煎作餅;蘑菇一斤;蔓菁菜、韭菜各切條道。

炸也是宮廷禦膳的重要制作手法:「姜黃腱子,羊腱子一個,熟;羊肋枝二個,截作長塊;豆粉一斤;白面一斤;咱夫蘭二錢;梔子五錢。

右件,用鹽、料物調和,搽腱子,下小油炸。」準備煮熟的羊腱子和羊肋排,外面裹上豆粉、白面、咱夫蘭、梔子粉末和鹽等調料混合的面糊,入鍋油炸,出鍋即可食用。

【飲膳正要】中提到,在元代宮廷烹飪中,咱夫蘭與梔子的使用頻率都很高,一方面是因為它們有一定的染色功能,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這兩種料物都具有養生功效。

在忽思慧看來,咱夫蘭能夠疏散淤堵之氣,通解抑郁之情,長期食用會讓人心情愉悅:「咱夫蘭,味甘,平,無毒。主心憂郁積,氣悶不散,久食令人心喜。」

而梔子則可以通利小便,化解五臟中可能導致疾病的邪氣,對眼睛發熱紅腫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梔子,味苦,寒,無毒。主五內邪氣,療目赤熱,利小便。」

而大量食用羊則能夠起到益氣補虛的作用。宮廷飲食註重的不僅是菜式的可口與美觀,對食療養生方面也十分關註,【飲膳正要】記錄的每一道菜譜均最先註明其所具有的食療功能,由此可見一斑。

蒙古族人已經熟悉米谷、禽、獸、魚、果、菜、物料等多種食材的性味、功能、可治療病癥及副作用,在烹調時也懂得註意食物相反相克的原理,避免食物中毒。

這些養生概念大多是從漢族文化中汲取的,從另一角度顯示了蒙古文化受到漢族文化的深刻影響。

三、蒙漢文化交流中的契合——食羊血和內臟

雖然元代宮廷王室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完全可以只吃羊肉的精華部份,但實際上,羊的各類內臟和羊血也在元代宮廷飲食範圍之內;

如上述提到的炙羊腰中的羊腎,肝生中的羊肝,河西肺中的羊肺,雜羹裏的羊頭、羊肚、羊肺和羊白血雙腸,剪花饅頭中的羊脂、羊尾,熬蹄兒裏的羊蹄,等等。

元代甚至有「全羊宴」,顧名思義,是以整只羊作為原材料,從羊頭至羊尾,利用羊的不同部份烹調出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

蒙漢文化在這方面一拍即合,證據就是宋元文獻中有大量使用羊血及內臟的記載,這種在飲食上意料之外的默契也為兩種文化的交融提供了有利條件。

除了前文提及的幾種菜肴,元代禦膳裏還有羊血制成的「紅絲」:「羊血同白面依法煮熟;生姜四兩;蘿蔔一個;香菜、蓼子各一兩,切細絲。右件,用鹽、醋、芥末調和。」

用新鮮羊血和面粉和成光潔的面團,然後把面搟平、切絲,下鍋煮熟後撈出。

最後在摻入羊血的紅色面條裏加入配菜姜絲、蘿蔔絲、香菜、蓼子和調料同炒而食。

另有一種羊脊骨羹:「治下元久虛,腰腎傷敗。羊脊骨一具,全者,錘碎;

肉蓯蓉一兩,洗,切作片;草果三個;蓽拔二錢。右件,水熬成汁,濾去滓,入蔥白、五味,作面羹食之。」

「肉蓯蓉」是一種常用中藥,可以補腎益精,為了使羊脊骨的營養和香味能更充分地被熬制出來,需要先錘碎一整副羊骨頭.

再佐以肉蓯蓉、草果、蓽拔這些香料文火慢燉成高湯,濾除殘渣,只留湯液,即可制作面羹。

食用羊血及其內臟具有一定的養生作用,【飲膳正要】中列舉了羊頭、羊心、羊肝、羊血、羊五藏、羊腎、羊骨、羊髓、羊腦、羊酪的養生功效與禁忌.

比如:「羊血:主治女人中風,血虛,產後血暈,悶欲絕者,生飲一升。

羊骨:治虛勞,寒中,羸瘦。」這樣說來,食用紅絲可以專治女性中風、血虛或是產後失血過多導致的眩暈,而有虛損、寒中病癥或身體羸弱的人則非常適合喝羊脊骨羹。

蒙古族人在食羊上時時刻刻牢記食療進補。

食羊血和內臟並非由於元代宮廷節儉,與之相反,奢侈一詞更能代表元朝帝王妃嬪的日常。

其實和食羊這件事本身一樣,一是受蒙古統治者曾經的飲食習慣所影響。

在草原上,羊是珍貴的食物,養殖、放牧都需要較大的人力物力,為了避免浪費,牧民們往往傾向於將羊的食用效益最大化,羊的各個部份都盡可能地納入食譜,這是屬於遊牧時代的文化銘印。

二是漢文化中也一直有著食用動物內臟和血的傳統。

食羊並不是元代的專利,宋代宮廷為了避免尋求珍奇異味所帶來的不必要的人、物浪費,禦膳基本只用羊肉,並且兼及羊雜,宋孝宗就曾以「胡椒醋羊頭」款待他的講讀老師胡銓。

雖然最後的結果與初衷背道而馳,但是宋代宮廷對羊的偏愛是毋庸置疑的。

宋代還有羊粉血羹、羊頭簽以及羊脊骨粥:治老人脾胃氣弱,勞損,不下食。大羊脊骨一具,肥者,錘碎。

青粱米四合,淘凈。上以水五升,煎取二升汁,下米煮作粥,空心食之。

可下五味常服,其功難及,甚效。

元人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收錄了與之文字相同的煮粥食譜,其中錘碎羊脊骨的做法與上述羊脊骨羹的準備工作極其類似,體現了元代宮廷對宋代食羊法的繼承。

先註明膳食功效,再詳寫具體做法的體例似乎也對【飲膳正要】的編撰產生了影響。

四、結語

如同文化融合的過程不是簡單的二者相加一樣,各類烹羊法之間也並非界限分明。

有的先煮後炸,有的先煮後炒,烤、煮、蒸、炒、炸等多種烹飪方式以錯綜復雜的形式結合在一起,不能單純而論。

蒙古文化中傳統的以炙烤、煮食為主的食羊法在元代建立以後,並未結束歷史舞台,而是和漢族飲食文化結合發展,吸收蒸、炒、炸等烹飪手法,衍生出適應新需求的多種菜肴。

同時宮廷禦膳也比遊牧時代更加重視菜品視覺上的美觀,懂得學習漢文化中食療養生的觀念,也不避食羊血及內臟。

元代存新而不去舊,繼承了宋代的優良烹飪技術,迸發出蓬勃發展的活力。元代宮廷食羊這件飲食小事所體現的,是蒙古文化與漢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也印證各民族共融共通早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