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瀟瀟聊美食|常德缽子菜:美食的末路是神明的開端

2024-06-29美食

「不願朝中為駙馬,只願燉缽爐子咕咕嘎。」這句民謠傳唱度極高,足見常德缽子菜的江湖地位。

從集市上,把殘破的、揀來的、雜亂的食材一缽燉,悲悲戚戚的生活會昇華成盼頭。原來,缽子菜蘊藏的美味真諦,不在烹飪方式,不在食材精美,而在於不同食材碰撞後的相容並蓄。

前天下班,和朋友跑到馬欄山吃常德缽子菜。臘豬腳,瓦子魚,還有個青菜缽,三個土缽架起來,炭火通紅,大汗淋漓的爽感來了。我本不愛吃缽子菜,自從認識了這幫常德朋友,也漸漸喜歡了:份量足又入味,實實在在,很合我意。

青菜缽、臘肉缽、牛腩缽、石門肥腸缽、桃源土雞缽、拉絲豆腐缽……缽子是常德人三餐不離的信仰,給你熱度的同時也給你熱情。米粉都能變燉粉,醬板鴨糅合牛蛙放肆貼貼……萬物能燉,妙不可言。

朋友賽男是常德缽子菜非遺傳承人之後,更是在長沙開了餐廳,把常德缽子菜做得有聲有色。缽子菜背後是鼎食文化,是老祖宗古樸的食器之美。城頭山上曾出土5000年前的陶釜和陶鼎,就是缽子菜最原始的形態。據傳,常德人至少在2500年前就有吃缽子菜的習慣了。

「我是常德的,常德桃源的。」常德人頑固得只愛自己的菜,微博湖南貴哥講起常德缽子菜通身是勁:我們重食材,連米面都是本地產的;我們重口味,桃源土雞要用姜、蒜、辣椒、花椒調味,醬板鴨和米粉都有幾十味鹵料……

想不通的時候,就著燉缽咕咕聲好好吃一頓。我們來這世上就一次,百年之後,沒你也沒我,更沒愛恨情仇,但可以吃想吃的飯,和喜歡的人一起點火碰杯,也是小美滿。

土缽下,紅紅的炭火燒啊燒,它是療愈的……在某一瞬間,這把火可以燒了惆悵人心中所有的執念,燃至情緒的盡頭,閉口不言代替一切。

味覺一統,豪情萬丈;波瀾起伏,如故如初。一只缽子讓人放下架子被治愈,美食的末路便是神明的開端。

愛上一款菜,沒什麽了不起,愛下去才了不起。當一只常德缽子架起,煙火彌散,才懂得:日日升日,日落日日,舊舊亦久久……(文/陳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