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宋代政和茶葉之風生水起——茶葉發展史(三)

2023-12-07美食

宋代是中國茶葉生產大發展和茶文化大興旺時期。五代後周滅亡後,宋太祖於開寶元年(968年),即接管了北苑禦茶園。至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朝廷開始派官員駐北苑督造團茶。此後,在鹹平初至慶歷初的40多年間,先後有丁謂和蔡襄任福建路漕(轉)運使,駐建安督造貢茶。其時,建安、政和均為貢茶主產地。作為皇家禦茶的生產地,最興旺時期整個北苑茶區有官、私茶焙1336處。

據明嘉靖【建寧府誌】卷20記載,時北苑「設官焙三十有二,小焙十余,又有內園三十六所,以供玉食。外園三十八所,以備賜予」。在這眾多的官、民焙中,有不少就在政和縣境內。據北苑現存的「鑿字巖」刻石,其核心範圍東至「東宮」,按其地理位置及裏程推算,此「東官」焙極可能在政和古之裝城裏東嶽宮附近(宋鹹平以前屬建安縣管轄,今屬石屯鎮長城村),據當地老人說,在明朝的時候從沈屯到東嶽宮一帶到處都是茶園,所產之茶要進貢給朝廷。因此,在該處存在官焙並非子虛烏有,唯其遺存目前尚未發現。

宋代之貢茶除了極品供皇帝玉食外,還要賞賜皇親、大臣,因此所需之量很大,光靠官焙遠遠不夠,於是在北苑周邊經嚴格遵選確立部份民焙,按貢茶要求生產,其茶品透過「鬥茶」或行家評定,拼人官焙之茶入貢。這一做法在宋初就已有之。近年,在政和縣澄源鄉前村發現一部珍貴資料:前村【宋氏宗譜·雜事記】。該譜編纂於宋建炎四年(1130年),距今已885年。【雜事記】以條目形式記述宋氏先祖從人遷政和定居,到繁衍、分遷置業等情況,每條設為一「牘」,詳略不一。

從現存資料看,【雜事記】記述從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3牘),至北宋末宣和七年(1125 年、210牘),共1075年間宋氏家族內所發生之重大事件,類似於今人撰寫【大事記】。其中有不少關於茶事的記述,為政和茶史提供了許多旁證資料。如「百一拾一牘」記載:「唐貞元乙醜,北瑯公置茶園坑山一所,下至溪,上至分水,左、右至潘山」。貞元乙醜為唐德宗貞元元年,即公元785年,其時宋氏已墾辟茶園,此為政和種茶歷史在民間文獻中的明確文字記載。這一時期正是福建觀察使常袞在建州創制研膏茶的時候。

此後【雜事記】又多次記述「茶園坑」的情況。「茶園坑」因遍地植茶樹而得名,其址在今鎮前郢地村,至今地名未變,且依舊茶機遍野。尤其令人驚嘆的是,「百七十一牘」記載:「(後周世宗)顯德已未(959年),十七公炂入留源,十五公燦屋半溪。宋太祖建隆壬戌三年(962年),十八公灼,龍焙貢茶進建州後進禦十七公後以茶積富矣!」留源,後改劉源,即今鎮前鎮之湘源村。這一記載證實,早在宋太祖之時,在關隸鎮境內的確已有「龍焙」存在,是北苑眾多「外焙」之一,其生產的貢品白毫茶(非後來的銀針茶),是透過建州北苑漕官而進禦的,並不是像民間所說的透過一名太監呈送給皇帝,更與奸相蔡京無關。

為弄清「龍焙」所在地點,政和縣方誌及茶葉等部門專業人員多次深人湘源一帶考察,經反復調研,確認當年宋氏「龍焙」所在地在湘源南面今下莊村附近的茶坑(不同於郢的茶園坑),其地名也因茶而得,在該處不僅可見到古茶園和焙址遺存,而且在一塊巨巖上尚隱約可見「供禦」二字碑刻。在焙址附近,原有一座涼亭,供往來茶官或旅人休憩品茗,名為「儀鳳亭」,此亭在民國初尚大部完好,據老輩人回憶,當年亭梁上有一副對聯雲「新焙初成喜獻禦;宿香半留且嘗賓」這也證實茶坑確為宋代龍焙之所在。可惜此亭在新中國成立前倒塌,後村人在原處重蓋一亭,但頗簡陋,現涼亭雖在,但僅供避雨和放置農具之用。

在「龍焙」之南不到1公裏處,有一座規模頗大的古剎資福寺,該寺始建於五代閩永隆元年(939年),建築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相傳在宋代最興旺時期有僧眾近百人。古時佛教界提倡「茶禪」,有「茶佛一體」之說,故古剎周邊往往茶園遍布,時至今日,從「龍焙」所在的茶坑到資福寺所在的坑塘村,仍然是舉目見茶,而且仍然有廠家在此設廠生產高山雲霧茶。可見當年豐富的茶葉資源不僅為寺院茶提供了條件,也為「龍焙」提供了優質原料。又據【宋會要輯稿】「食貨卷」記載: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建寧府之建安、甌寧、建陽、崇安、政和產茶葉983,49萬斤,這是目前見到的政和茶葉輯人國史文獻的最早文字記載。

宋徽宗趙佶在政治上是庸才,治國無方,然在文學藝術方面卻是個天才。無論詩歌書法都堪稱大宗。他特別鐘情於茶葉,並深有研究,所著【大觀茶論】乃中國古代茶學上之精粹,是繼陸羽【茶經】之後最具影響力的茶學著作。趙佶特別鐘愛白茶,在【大觀茶論】中專門設立「白茶」之目,雲:「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三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銙而已。」宋代政和所產之茶多數正是這種由「崖林之間偶然生出」的野樅培育而成的白毫茶。這種白毫茶透過建州北苑供禦到朝廷,故當年蔡襄在任福建漕運使時,才有【詠白毫茶】之作:「北苑靈芽天下精,要須過寒入春生。故人偏愛雲腴白,佳句遙傳玉律清。」

關於宋代政和所產之白茶,2009年中國考古界有一次重要發現。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年,陜西省考古和歷史工作者,在一次對西安藍田呂氏家族墓葬的發掘中,令人吃驚地發現距今1000多年前的茶葉和銅質茶葉渣鬥,在「渣鬥」上還附著有茶葉,甚是罕見。經考古專家鑒定,這些茶葉竟是產自福建政和縣的極品白茶,這一訊息引起極大轟動。筆者經證諸【宋史】等文獻資料,藍田呂氏乃北宋中後期京兆地區的望族,據【列傳】所載,呂氏家族三代高官,呂祖通曾為太常博士,其子蕢,比部郎中,生六子,五人登科。長子大忠,歷任晉城令、秘書丞,元豐中,曾任河北轉運判官。

元祐初,先後改任工部郎中、陜西轉運副使。紹聖初,加寶文閣直學士。次子大防,神宗時進士,任著作郎,知青城縣。英宗時任太常博士。神宗立,知泗州,為河北轉運副使。哲宗時召為翰林學士。元祐初拜尚書右丞,進中書侍郎,封汲郡公,曾參修【神宗實錄】。三子大鈞,曾任光祿寺丞,知三原縣,後又先後知涇陽、侯官等縣。丁外艱,居家講道數年,起為諸王宮教授,曾監鳳翔船務。四子大臨,通「六經」,尤邃於【禮】,元祐中,為太學博士,選秘書省正字。就是在這樣的達官望族的墓葬中何以會有政和白茶呢?其原因可能一是皇帝的恩賜,當時白茶極為珍貴,只有皇帝的近臣可能偶然得到少許賞賜。其次因呂氏兄弟中大忠、大防分別擔任過陜西和河北的轉運副使,都是專管茶鹽漕運之官,他們與福建漕運官之間必有交誼或許這也是一種「近水樓台」吧。

但進一步考證還發現,呂氏兄弟中的呂大臨不但是北宋名士、金石家,而且與閩北有一種特殊關系一一大臨與謝良佐、遊酢、楊時均為程門弟子,世稱「程門四先生」。遊酢、楊時均系閩北人,好友至交間以名茶相饋贈是常有之事。再者,呂氏兄弟生活的年代正是朱松在政和任職的前後,同為理學傳人且愛品茗的朱松與大臨或許也有交誼,政和白毫茶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在宋代就已名播京都。也正是在這種種原因的影響下,愛茶如命的徽宗皇帝才把自己的年號賜給關隸作縣名。

對於宋代政和茶葉之情況,其實早在明朝永樂二年 (1404年) 郭斯編纂的首部【政和縣誌】中就可見端倪,該誌卷之三的「土物」載:「茶出東平裏及政和南裏、政和西裏諸處,然因地脈所致,其品各異,間或有佳茗者則為尚品也。」在此條記載之後,主纂者郭斯屋又加按語雲:「......政邑褊小,所產之土物與鄰邑無殊,堪書者寥寥,惟茶、竹兩宗乃地利土宜,天賦所致也,足以與旁邑相。稽之袁邑侯【小錄】,則雲五季時,關隸之地野樅遍布,其葉銀毫隱伏,其湯乳花殊白,山民目為珍物矣。余忝幕茲邑之初,嘗詢之西、南裏父老,雲其先嘗有以茶為業且積富者。後閱西裏【宋氏雜事記】,則有雲後周顯德已未六年,其祖炂、灼二公人居劉源,辟茶坑之圃。

宋太祖建隆壬成三年,制龍焙貢茶,進建州後貢禦,後遂以茶極富,此亦政邑土物之翹楚矣!」這是宋代政和盛產白毫茶並置龍焙進貢的官方文獻。同時,在該誌的卷一「沿革」中雲:「政和縣古福州寧德縣關隸鎮之地也,宋鹹平三年升為縣,隸建州......政和五年改賜今名......」一個「賜」字了得,這說明在明朝初期,關隸因皇帝恩賜而改名之事就已載人史冊。那麽,因何而得賜縣名呢?也是在明朝時就有證可循。明正統三年戊午 (1438年),政和因風調雨順,田產佳禾,茶開瑞枝,縣人在佛字庵舉行盛大茶會,並建七級浮屠祈福(即今塔山小石塔)。在塔身六面各鐫有文字,其中東南面刻有寺僧宗妙四言詩一首雲:「關隸古鎮,佳茗香飄。聖諭賜名,萬世永標。」雖寥寥數言,但真實地反映出政和因茶而得賜縣名的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