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同樣是小麥制品,西方國家開發出了烤麵包,中國古代卻是蒸饅頭呢

2023-12-07美食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奇之慧

編輯|奇之慧

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何我們的早餐桌上會有 饅頭和牛奶 ,而在國外卻是 吐司配咖啡 ?又或者說,在你的餐盤裏,常常出現的是 白米飯配青菜豆腐 ,而不是 義大利直麵或墨西哥卷餅

這些都是源自於 文化背景差異 所造成的 飲食習慣 的不同。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和傳統美食,這些都深深地烙印在一個 民族的歷史和基因之中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東西方對於 小麥 這種重要農作物的處理方式及其背後的 文化傳 承。

東西方面食文化差異的歷史起源

面食在世界各地廣泛流行,但東西方在主要面食型別上存在 差異 。中國人以 饅頭、餃子等蒸煮食品 為主,而歐美國家以麵包等 烘焙 食品為主。這種差異的歷史起源值得探討。

中國的面食文化發展較早。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面食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裴李崗文化。在陜西裴李崗遺址中,發現了留有 面餅痕跡的燒窯 。這說明中國人很早就掌握了最原始的面食制作技術。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國已出現制作較為 精細的面食 ,比如龍山文化中的薄餅。隨後,小麥等糧食傳入中國,中國人將外來糧食與 傳統水稻文化 相結合,發展出獨特的面食制作方法。

他們利用 竹制蒸籠和青銅甑 等先進工具,創造性地發明了饅頭、餃子等蒸煮方式加工的面食。這與中國古代 農業經濟發達、生活定居的環境密不可分

相比之下, 歐洲的面食文化源於中東地區的遊牧民族 。公元前10000年,中東地區已在種植小麥和大麥。遊牧民族需要大量 輕便、易儲存 的幹糧。他們利用石板將谷物碾磨成粉,與水調和後在熱石頭上烘烤而成原始麵包。這種做法便於長時間保存和攜帶。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掌握了發酵麵包技術。公元前600年,麵包技術傳入希臘、古羅馬,在歐洲逐漸流行。歐洲人沿用了 烘焙麵包 的做法,發展出了適合當地生活的面食。

除面食型別的差異外,中國還有許多與歐洲類似的 烤餅食品 ,兩地文化並非完全隔絕。中國古代就有「胡餅」等食品,也有類似 的烤制面食。

兩地間存在一定程度的 文化交流 ,但主流面食型別的差異仍然形成,這與兩地自然環境、社會形態等歷史因素密切相關。這種差異反映了兩大文明獨特的 發展道路 ,值得繼續探索和理解。

為什麽同樣的原料,外國做成的是麵包,而中國卻是饅頭?

一種常見的誤解是, 所有種類的小麥 都可以用於制造麵包或者饅頭。然而事實上,不同型別的小麥所含有的 營養成分以及口感 各不相同,因此適用於不同的食品制作。

在中國,由於 氣候等因素影響 ,人們主要選擇 中筋面粉和弱筋面粉 進行加工。中筋面粉蛋白質含量適中,筋道也比較 柔軟 ,非常適合用來制作饅頭、煎餅等中國傳統面食,而弱筋面粉含量最少,筋道最軟,經常被用來制作 餛飩、大包等水餃類食品。

這些型別的面粉 不太適合烘焙麵包 ,更適合制作饅頭等傳統中式面點。同時,中國傳統的炊具如蒸籠、蒸蒸籃等也更適合作為中國特色面點——如 蒸餃、燒 賣等食品的烹調工具。

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利用水的蒸發原理來 烹飪食物 的方法,這種蒸的做法能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原味,也很適合中筋面粉和弱筋面粉制作的 各類中式面食

相比之下,在西歐等地,人們更多選用硬質小麥(也稱 高筋小麥 ),因其富含麩質並具有良好的耐酵母性及結構穩定性等特點,特別適宜用於 生產吐司、披薩等各種麵包制品

西方的烘焙技術也十分發達,設計了許多專門用於制作麵包的 烤爐和模型 ,可以實作面團在高溫下的 均勻膨脹 。同時西方人也更習慣於在日常飲食中大量 食用麵包類的主食

此外,另一個因素是中國與西方的飲食文化的不同導致二者對面食的 需求有所不同 。在古代社會,由於生產力低下等原因,飲食需求往往集中於 主食

雖然餃子、湯圓等各類面點已成為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但在大部份情況下,這些傳統食品仍然被視為 輔食。 相比之下,西方地區的飲食文化更為註重麵包等 主食的攝入量

因此,相較於其它國家和地區而言,中國人可能較少將小麥面粉運用到烘焙領域。

總之,在世界各地,對於如何處理和加工小麥面粉存在 較大的文化和地域上的差異 。無論是透過熱水浸泡,慢慢燉煮,或是火候適當的高溫烘培,都需要根據具體的產品型別來進行合理調整。

面食的起源與傳播

面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六千年前的中東地區 。當時的人們將收割的 小麥碾磨成粉 ,加入水調變成糊狀面團,放在石頭上經 日曬後成型 ,這就是最原始的 麵包 。由於中東地區水資源匱乏,小麥成為主要作物,面食也因此成為 常見食品

中東幹燥貧瘠的地理環境孕育了 面食的誕生 。六千年前生活在此地的古人們,為了填飽肚子,學會了利用手頭的材料制作食物。他們發現可以用石器將收割的 小麥粒搗碎 ,然後加入水攪拌,讓面粉和水充分接觸,做成可以塑形的 面團

為了讓面團變硬,他們會把做好的面團攤在戶外的 石頭上 ,利用陽光的熱力將面團烘烤成型。這種原始的烘烤法需要 幾天的時間 ,經過反復試驗,古人們逐漸掌握了制作時間和火候,學會了用這種方式烤制可食用的薄餅,這就是 麵包的雛形。

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麵包制作過程中發現,讓面團 發酵後再烘培 ,可以使麵包 松軟有致 。陽光充足的氣候條件成就了這一美妙的意外發現。此後,麵包逐漸在埃及盛行開來,並在戰爭和人口遷移的影響下,麵包制作方法也 傳播到了希臘、羅馬等歐洲地區

埃及 炎熱幹燥 的氣候,為麵包制作提供了極佳的條件。這裏的古人們原本也是依靠日曬的方式烤制面餅。有一次,一個貧窮的埃及人在路邊撿到被丟棄的面餅,本想解決溫飽,卻意外發現這已經放置很久的面餅竟然發酵變軟,吃起來的口感還更好。

這啟發了埃及人在制作面團時加入發酵這一工序,使做好的麵包 松軟可口 。由於埃及有充足的陽光,發酵後的面團可以直接放在太陽下 烘烤 ,而不需要額外的燃料。這種制作方法極大地提高了麵包的品質,也讓他們意識到了發酵的重要性。

相比於中東和歐洲的 面食發展歷程 ,中國饅頭的產生與演變更加本土化。中國自古農業發達,小麥的種植歷史悠久。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人就利用小麥制作 「蒸餅」食用 。到了晉朝,一種和現在饅頭基本相似的食物已經出現,稱為「蠻頭」,後逐漸演變為 「饅頭」 這個稱呼。南北方的分工合作,也加速了饅頭在中國各地的傳播。

北方以小麥為主要作物,將 麥粉制成饅頭 ,而主產稻米的南方,也逐漸接受了這種方便快捷的面食。可以說,饅頭的產生是中國本土農耕文明的結果,其制作技術和食用習慣的傳播,也基於中國社會的內部發展。

面食的發展歷史反映出人類文明的交流和創新。在適宜的 時空環境下 ,不同民族基於對美食的追求,創造出獨特的面食形式。它們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連線古今的橋梁。面食的多元發展軌跡,是人類文明交融的一個縮影。

結語

在探索全球多元化的 食品世界時 ,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 文化交流與碰撞 。無論是東方的傳統面點還是西方的經典烘焙,在不斷變化的發展過程中都展現了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那麽,面對如此豐富的美食選擇,你會更傾向於哪一種風味呢?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