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河南長葛:39年味不變!這一「燴面老店」,曾經5毛錢一大碗……

2024-01-02美食

來源:【雲上河南】

燴面在河南人心中是排第一位的美食,它代表的是老家的味道。

在南集門口有一家清真燴面店,從1984年在新華路擺攤兒,到1993年在建設路開店,算下來已經有近40年的歷史了。

一批批長葛老鄉從小喝到大,冬季來一碗嘎嘎香!甚至有顧客留學回來,家都沒回先來這兒:「老板,大碗燴面!」

77歲長胡子老頭兒「鎮店」,「39年,味兒不變!」

留著白胡須,笑容和藹可親,77歲的孫海昌是老孫燴面的創始人,更是一塊「活招牌」。由於要照顧身體不適的老伴兒,孫海昌最近來店的次數少了,便有顧客開始「擔憂」:「恁某換人吧?換人都不是那個味兒了!」

「放心吧,俺老孫家的燴面,手藝已經傳承下去了,味道永遠不變。」現如今,孫海昌的兩個孩子都經營著燴面館,其中南集門口的這家店交給了大兒子孫偉濤。眼看孩子們都繼承了自己的手藝,孫海昌非常欣慰。

孫海昌(中)與長子孫偉濤(左一)、次子(右一)孫小鵬合影。

要說老孫家的這門燴面手藝,還得從1984年說起。那時孫海昌在新華路路邊搭起六七平的棚子,支起三張桌子,在架子車上做燴面。

當時燴面在長葛並沒有這麽「流行」,大多數人認為燴面有羊肉,太膻,所以起初孫海昌的生意並不景氣。

為了爭取到更多客人,孫海昌就延長擺攤時間。淩晨1點,其他門店都已關門,只有老孫家的攤位燈火通明,這才等來了顧客前來試吃的機會。

吃的人多了,顧客逐漸認準了這個味兒。生意最好的時候,孫海昌一天能賣300碗,小棚子根本坐不下那麽多人,大家就蹲在路邊吃燴面。

「恁那時候擺攤我就來吃,五毛錢一大碗,三片兒面,天冷喝一碗可得勁!」時至今日,老孫燴面店依舊能迎來30多年前的老顧客,大家暢談曾經的老孫燴面攤兒,也講述著自己的青春往事。

「面得是手工的,湯得是羊骨的,料得是秘制的!」

想做出一碗得勁的燴面,需要三個要素:「面得是手工的,湯得是羊骨的,料得是秘制的!」

單說燴面的湯底,就需要熬制三個小時以上,湯濃且白是燴面好吃的關鍵。濃湯配上蔥花、香菜,融合老孫家秘制的調料,整個湯底的香味兒就提上來了!

一直以來,老孫燴面的面粉認準「不倒牌」,有時當天生意太好,面粉用完了,哪怕早些閉店,也不會臨時采購其他牌子的面粉充數。

兒子孫偉濤正在下面。

當天和面,現吃現扯現煮,面厚重緊實,配菜也很豐富。

為了守好自己的老顧客,孫海昌時常教育兒子、兒媳:「無論物價再怎麽上漲,面不能換牌子,肉不能偷工減料,更不能為了圖省事縮短熬湯時間。」

孫海昌兒媳給顧客端燴面。

想搬店,老顧客不同意:「俺車停遠點兒就行了!」

開這家店時,孫海昌的孫子才1歲,現如今已經成家,能在前台幫忙了。

30年風雨,老孫燴面的招牌已經老舊,內部裝潢也不似從前,且處在南集門口不好停車,孫海昌便有了搬店的想法,但很快被眾多老顧客「否決」:「搬得遠了不好找,搬得近了擱不住,俺把車停遠點兒就行了!」

這讓孫海昌十分感動,也打消了搬店的念頭。

期間,不少老顧客帶新顧客前來品嘗,甚至有人跨省出差,留學歸來,家都沒回先來這兒:「老板,大碗燴面!」

最讓孫海昌發笑的是,有顧客專程來店裏打包4份燴面,說要帶到鄭州,孫海昌趕忙勸說:「燴面不能放,不然面會泡爛,該不好吃了……」

誰知顧客態度堅決:「放心吧大爺,我走高速!俺朋友說鄭州的蕭記燴面最好吃,我非得讓他們嘗嘗,咱長葛燴面才是一絕!」

「這店賠不了多少,也掙不了大錢,能守好這個味兒,就是給俺爹交差了!」

近三年來,餐飲業迎來寒冬,看著周邊飯店一家又一家地更換,孫海昌不斷叮囑孫偉濤,不要冒進,本本分分地做好自己的燴面生意。

孫海昌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老孫燴面打出了口碑,不少人曾「上門求方」,甚至想一起合夥兒開店,但都被他婉言謝絕。

孫偉濤也非常贊同父親的觀點,哪怕店裏的7張桌子每到中午都坐得滿滿當當,自己依舊沒有開分店的計劃。

「說實話,這店也掙不了大錢,能守好這個味兒,就是給俺爹交差了!」孫偉濤說。

在許多人眼裏,這家門店又小又舊,可在長葛吃貨眼裏,這樣的寶藏小店實屬難得。

店裏沒有復雜的裝修,來這裏會遇見上班族、環衛工、送貨司機、企業老板、客戶經理……不管是什麽職業,身家如何,來到這兒,大家都是拼拼湊湊一張桌,踏踏實實喝燴面。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大概就是如此。

全媒體記者/李焱

本文來自【雲上河南】,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