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在蘄春,總要來一次老街吧

2023-12-12美食

有人說,風是有味道的,城市的風帶著讓人焦躁的氣息。川流不息的車輛,匆匆而過的人群,鱗次櫛比的樓廈,待久了,總覺得喘不過氣來。老街的風卻是輕飄飄的,帶著一點點的煙火氣息,讓人忍不住卸下疲憊,安撫著人心。

走在不寬不窄的漕河老街裏,叫賣吆喝聲此起彼伏。新鮮出爐的小籠包,熱氣騰騰的牛肉面,金奶油亮的炸油條,雖然已是上午九點多了,生活在這條街上的人們,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享受著便利的煙火生活。

55歲的夏艷廣師傅,在老街「打」了33年。「30多年了,這裏的變化真大啊!」1990年他從廣濟慕名來漕河老街拜師學藝,做起了白鐵制作行當,給大鋁鍋換鍋底、清煙囪。「這裏真的讓人難以割舍,在這條街住久了,都不願意離開了。」夏師傅說他是比較懷舊的,舍不得早上的那一口脆香的油條,舍不得香噴噴的豆腐腦舍不得左鄰右舍的笑臉,舍不得這裏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20年前,老街還是長長的泥巴路,大雨過後,路上的小水坑裏積滿了雨水。一群孩子打著赤腳跳進水坑,故意將積水濺得老高,也引來了路邊書攤店主的擔憂。一邊喝斥別把積水濺到書本用品上,一邊又發自內心地送些筆、書給天真的孩子們,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

2005年,曾經的老街開始「改頭換面」,街道修成了水泥路面。兩邊的商鋪都往後退2公尺,路沿石火燒板也貼起來。「路變好了,也更寬了,但是那股氣兒還在!」夏師傅感慨地說著。

有人說,老街最有回憶的還是那些「小修小補」。75歲的鐘表匠老鄭,把自己的熱愛留在了老街。他說自己即是手藝人,也是「守」藝人。「到今年算的話,我修鐘表修了60年了。」老鄭15歲的時候開始學徒,37歲帶著家夥什兒來到了老街,在這裏一幹就是三十多年。從意氣風發到古稀之年,老街不僅僅是他工作的一個舞台,更是他的人生一部份。老鄭說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來老街出攤。這裏有他最好的朋友老高,這裏也有他看不完的人生百態,「現在人老了不中用了,就算沒什麽生意,但是每天能跟朋友一起,聊聊天、喝喝茶,感覺生活也挺不錯的。」老鄭說這條街道見證了他倆幾十年的革命友誼。這裏,就是他的「小江湖」

篾匠的竹貨,管窯的窯貨,鐵匠鋪的鋤頭,手工編紮的高粱桿笤帚,印著火紅封面的老式行事曆。他們,記載著老街的變化,也承載了老街的厚重。

生活的本質也許不是去丟,而是去修。這些曾經的老行當,正在慢慢淡出我們的視野。它們承載了一代人的回憶,更是我們身邊不可或缺的「便利」。城市一直在發展,老街依然陪伴在我們身邊。在它的敲敲打打和縫縫補補中,串起了市井巷陌的那一抹人間冷暖,溫暖著每一個蘄春人的心。

(來源:蘄春釋出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