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中產愛吃的貝果,為什麽中間有個洞?

2024-04-01美食

中產愛吃的貝果,為什麽中間有個洞?

近年來,江湖人稱「夾餡甜甜圈」的貝果可謂是廣受歡迎,一線城市白領群體還親切地稱它為「新中產麵包」。

大城市的貝果專賣門店更是一度成為中產們的早餐店,比如北京的The Daily Bagel、Catch Bagel,上海的翠貝果、Boom Boom Bagels等,與豆漿油條煎餅果子平分秋色。

但你有註意到嗎,貝果中間有個洞,且大小不一,有的小如針眼,有的洞則較大,使得貝果看起來和甜甜圈似的。

貝果中間的這個洞到底有什麽用?貝果又是如何成為中產心頭好的?

貝果洞:內涵豐富

所謂貝果,就是一種圓環狀麵包,外表像甜甜圈,口感又酷似中國饅頭,只是比饅頭更有嚼勁。貝果中間的這個洞,也頗有講究。

首先,有洞才能烤出好貝果。

相比於大部份麵包只需要烘烤,貝果在烘烤之前還需要水煮。

在水煮過程中,熱水與面團接觸,表面的澱粉開始糊化,這層凝膠體會形成透明的、光滑的薄膜覆蓋在面團表面。這層「屏障」形成後,外部的水和空氣就不能再順利進入麵包內部了,膨脹速度變緩,導致面團內部的氣孔小而緊實。

進入烘烤時,糊化層快速固化形成堅硬的外殼,又阻礙面團的進一步膨發。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內部緊實、氣孔小且外面有層殼的貝果面團,相比於正常發酵的面團,更不易烤透。而貝果中間留的這個洞,適當增加了受熱的表面積,使其在烘烤時受熱更均勻,更易烤透,烤出來的成色也會更均勻、熟得更透。

貝果水煮

除了方便制作,從貝果的發展歷史來看,留一個貝果洞還有多種說法多重寓意。

一種觀點認為,貝果之所以留這個洞,是為了模仿人們騎馬時腳踩的馬鐙。據傳,一位奧地利烘焙師為了表達對波蘭皇從土耳其的入侵中解救奧地利的敬意,特別用酵母發酵的面團做成了最早的貝果。因為波蘭皇的騎術非常好,所以奧地利的烘焙師就把貝果做成像馬 的外形,與圓環頗為相近,而奧地利文的馬 也恰好就是「Beugel」。

但這個說法也存在爭議,英國BBC新聞部編輯瑪莉亞‧巴琳絲卡(Maria Balinska)認為,貝果早在1683年這個時間點前就存在了,從未聽說過波蘭有這種說法。

另一種觀點認為,貝果又名百吉果,做成中空的圓環形是為了傳達美好的祝福。在很多文化裏,圓環形有著多種吉祥寓意,比如中國文化裏的圓環就有「圓滿周全」之意,在西方的哲學和宗教中,圓環形被視為神秘和神性的象征,代表宇宙的秩序和神聖的力量。

做成圓環形的貝果,兩端相連,無始無終,象征著「永恒、永遠」,常被當作帶有祝福的送禮佳品。比如祝福新生,作家利奧‧羅斯登(Leo Rosten)在撰寫一本研究意第緒語的詞典學著作【趣味意第緒語】 時發現,「貝果」這個詞早在1610年就出現了。這種環形的麵包出現在克拉科夫 (Kraków) 地區,在當地的風俗裏,會給生了孩子的婦女送貝果以示祝賀。

最後,貝果洞還能幫助節省空間,便於擺放和運輸。

早在20世紀初,紐約的街頭,就有人把貝果 穿 在一根根棍子上賣,也有烘焙店將5個貝果一組穿成一串出售。而繩子 穿 起來的貝果也方便食客外帶。到了現在,也有人把貝果穿在一根繩子上以方便搬運到超市。而商店在展示麵包時,也可以透過貝果上的洞來堆疊,並串繩固定。

貝果:中產的心頭好?

當然,烘焙界形狀新穎的食物不在少數,人們之所以如此關註貝果中間的洞,還是因為它身上的「中產烙印」。

但真要說起來,貝果的「中產身份」並非與生俱來。

貝果的發家史,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起源於東歐,猶太人帶到美國,流行於世界。

貝果的出現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東歐,19世紀末20世紀初,波蘭猶太人把貝果帶到美國。當時,300多位掌握制作貝果技術的師傅一起建立了「Beigel Bakers Union Local 338」貝果工會,商定了貝果的生產標準。任何烘焙店想要售賣貝果,必須聘請經過工會認證的師傅才行。

20世紀50~60年代,貝果機被制造並投入商用,大量人工被取代,公會壟斷隨之被打破。貝果產量的提高為其大範圍流行提供了物質基礎,它慢慢進入了大部份美國人的生活,再輔以各種豐盛的配料,貝果開始逐漸成為最受歡迎的早餐之一。20世紀80年代,健康飲食的觀念成了主流,低油低糖無油炸的貝果也更受青睞,逐漸傳向世界。

縱觀整個貝果發家史,貝果在紐約無疑是其走向世界最重要的一環,而紐約的貝果文化也在無形之中影響了中國中產們對貝果的偏愛。

細說起來,貝果在紐約,是從底層大眾開始向上火的,具有很好的群眾基礎。

紐約的曼哈頓下東區,曾是猶太人移民聚集的一個區域。一個世紀前避難在此處的猶太人將他們的飲食也帶來了紐約,憑借著美味與飽腹感和廉價的優點,貝果很快受到貧窮的小販、工人、店員、司機、流浪漢等群體的歡迎。

此後,貝果進行了改良。貝果不再是由單一的麥粉制作,黑麥面粉、全麥面粉以及麥麩也被套用其中;貝果的味道也不再單一,面團中加入了肉桂、巧克力、可可粉以及香草香料等做成不同口味;貝果的表面不再是光禿禿一片,被撒上洋蔥、罌粟籽、芝麻、蒜茸、肉桂粉等,讓貝果更顯誘人。

而貝果企業Lender's Bagel Bakery(簡寫為「Lender's 」)在這個過程中,也提供了極大的大助力。

其一,普通貝果保鮮很短,不誇張的說,在20世紀上半葉,想吃貝果得去紐約這樣的城市現買現吃。 但Lender's推出了冷凍貝果,透過冷凍和袋裝的形式,貝果可以無需添加防腐劑就運送到其他地區的超市和雜貨店。 人們只需在微波爐中加熱貝果,即可食用。

其二,最初的貝果吃法單一,但Lender's將貝果塑造成了一種多功能三明治,可以搭配花生醬,也可以搭配煙熏鮭魚、火腿、鮮奶油起司等。 1984年,鮮奶油起司生產商Kraft收購了Lender's後,更是大力宣傳貝果和鮮奶油起司是最佳拍檔。

漸漸地,貝果既可以拿來做方便美味的三明治,也可以當麵包,成為了每個美國人不能或缺的日常食物。

就現在來說,美國紐約的各個街區幾乎都有幾十家貝果店,口味不一,店裏的麵包師會根據主要的消費者群體偏好,制作不同的貝果,適應不同的需要。比如紐約白領們更願意在曼哈頓下城的時代廣場和中央公園的貝果店裏購買原味貝果、鮮奶油貝果或三明治貝果等,搭配咖啡;而美國兒童的早餐多是牛奶加小麥貝果,貝果上可以塗抹各種醬;甚至還有適合拍照打卡的彩虹鮮奶油夾心貝果……

這麽說吧,美國貝果的普及程度就像中國的包子、饅頭。

貝果到了中國,更受中產青睞。

有觀點認為,貝果在中國走紅,並且成為中產之選,離不開咖啡的「助力」。尤其是來自加拿大的Tims天好咖啡,這個在中國有近700家店鋪的咖啡品牌,推出的「鮮萃咖啡+貝果套餐」如今已經成為明星套餐。

再加上貝果「舶來品」的身份,天然地讓人對它「另眼相看」。

這種感覺就像是「人們覺得外來和尚會念經」,實際上不過是「距離產生美」。心理學認為,熟悉感會降低人們對對方的預期,反之則會使人更好奇,甚至覺得更好。外來的貝果也便如此擁有了心理優勢。

而且,中國不少烘焙店的貝果也是做了改良的。例如,相比於「沒什麽味道的」原味貝果,原麥山丘推出了玉桂紅提、羅勒芝士、玫瑰乳酪等貝果,這都降低了貝果的「入口門檻」。再加上貝果萬物可夾的特性,滿足了中產對健康飲食的追求。

國內烘焙店裏售賣的貝果多是裏邊夾了滿滿的芝士、牛肉、鮭魚、蔬菜水果等,最貴的能達到百元一個。當然,此時貝果略貴的價格,並不是阻礙,反而可以說是一種「中產標誌」。

而貝果中間的洞,或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往貝果裏夾更多東西,從而降低整個貝果的熱量,更低卡——這也很中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