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李小剛:中國卒中溶栓治療的拓荒者與踐行者|致敬中國醫師節

2024-08-21健康

醫師報訊 (融媒體記者 黃晶 )大腦如同最高司令員,主宰著人體一切行為活動。全身的神經在此匯聚,與其他腦組織共同組成了「迷霧森林」般復雜的大腦結構。作為神經科醫生,需要撥開這「迷霧森林」診斷治療疾病,對技術與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兼首都機場院區副院長李小剛 就是敢於挑戰腦病治療難題的醫生之一。

他在國內首先開展溶栓策略創新,將時間窗由3小時延長至4.5小時,為更多患者爭取到了機會,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他不斷最佳化帕金森病的治療方案,使患者有機會「與病共舞」,提高生活品質,有尊嚴的生活;他還不斷突破自我,開始醫院管理探索,讓首都機場周邊10萬居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三級醫院診療服務。

「醫生要為患者解除病痛,做讓患者滿意的好醫生。」這是李小剛從醫的初心,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自己的諾言。

「四高」卒中 困擾患者健康

腦血管病是一種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的「四高」疾病,其中缺血性卒中占腦血管病的80%。在上個世紀90年代溶栓與取栓等治療手段出現前,缺血性卒中一旦發病,可用的有效幹預手段極其有限,大部份患者都不可避免地背上「後遺癥」的沈重包袱。患者會出現單側或雙側肢體無力、肢體麻木、言語不清、感覺障礙,嚴重者出現肢體癱瘓,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損失工作能力,給家庭與社會帶來了沈重的負擔。

1987年,李小剛從第一軍醫大學醫療系本科畢業,來到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神經內科工作,在這所全國最頂尖的醫療殿堂中,對缺血性卒中的治療同樣束手無策。李小剛在臨床中看到過太多患者最終困頓於「後遺癥」,輕者生活失去了光彩,重者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全天候照護,將家庭拖入無盡的痛苦深淵。

李小剛看在眼裏,急在心中,探索一種改善缺血性卒中預後的治療方式,成為他迫切想達成的願望。因此,他將眼光放到了國際神經疾病治療的最前沿。

上個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有學者開始探索挽救腦缺血的辦法,溶栓治療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80年代中葉,有研究顯示,鏈激酶和尿激酶作為第一代溶栓藥物,對於缺血性卒中患者是有益的,同一時期多位學者也透過動物實驗驗證了靜脈溶栓對於動脈血流恢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為了給患者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法,李小剛參與了尿激酶溶栓的臨床研究,然而,與有效性相伴的「腦出血」,也讓尿激酶溶栓被遮擋了陰影,很多醫生對此望而卻步,該療法並未得到大範圍的推廣套用。

轉機出現在1995年發表的NINDS研究,證實了第二代溶栓藥物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活化劑(tPA)的有效性與安全性,該藥物於1997年在美國獲批上市。李小剛始終關註著國際上缺血性卒中治療的最前沿發展,當看到溶栓的可行性訊息時,李小剛興奮異常,期待著藥物早日進入中國,服務於國人。

2002年,李小剛作為特殊人才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科引進,2004年,在科主任的支持下,他成為中國首批開啟tPA溶栓治療中國實踐的神經內科專家。

更新靜脈深榕策略

溶栓時間窗延長至4.5小時

溶栓治療雖然給患者帶來了新希望,然而如影隨行的腦出血風險也讓醫生在臨床套用中束手束腳。中國患者的最佳劑量是多少?沒有經驗與數據可以參考。「剛開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李小剛表示。

那天,李小剛到急診科為一位突然偏癱、失語的患者會診。患者家屬眼中噙著淚水,哆嗦著唇說:「大夫,求您救救我爸爸。」說完就要跪下來。李小剛清楚地感受到了他的緊張與無助。

李小剛初步判斷為缺血性卒中,因為送醫及時,仍在救治的時間窗內,可以試試靜脈溶栓治療。然而,因為當時經驗不足,李小剛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他跟患者家屬解釋:「醫院現在有一種新的靜脈溶栓療法,但有一定的風險,大概有5%發生腦出血的風險,如果你爸爸屬於這5個人中之一,就會加重腦出血病情。但是,使用後好的機率有1/3,您考慮一下要不要用。」

患者聽後沒有猶豫,一疊聲地說:「好,只要能救我爸,我都願意試,我相信醫生的判斷。」

李小剛至今仍清楚地記得那天的心情,「好像立下了軍令狀,我們是帶著家屬的信任與期待開始治療的。」李小剛表示,治療過程中,我們時刻關註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不敢有絲毫懈怠。

幸運女神眷顧了這一對醫患,他們在時間窗內成功溶栓。患者很快康復出院,避開了出血風險與後遺癥困擾。這一次的成功也為李小剛建立了溶栓的信心。在此後多年中,他在臨床中積累總結溶栓經驗,並且在治療策略上大膽創新。

李小剛認為,靜脈rt-PT溶栓雖然是有效減輕致殘率的方法,但因其存在出血風險且溶栓時間窗僅3小時等弊端,將許多患者排除在外,無法享受創新所帶來的獲益。

為了讓更多患者有機會接受溶栓治療,李小剛首次套用靜脈rt-PT溶栓聯合神經保護藥依達拉奉進行臨床研究。研究結果發現,溶栓時間窗延長至4.5小時,患者仍有明顯獲益,該結論早於國際上的循證醫學研究結果。

時間窗由3小時延長至4.5小時,為更多患者爭取到了機會,提高了患者的救治率。

好的治療方法需要真正推廣落地,才能惠及更多的患者。此後5年,李小剛在工作之余,積極參與到「靜脈rt-PT溶栓聯合神經保護藥」的推廣工作中,除中國台灣省和西藏外,他的足跡踏遍了中國各個省會城市的各個三甲醫院。

「看著中國的溶栓率從不足1%上升到6%~7%,想到有更多的患者及家庭因此獲益,就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李小剛抿嘴一笑。笑容中透露出自豪與醫生「患者至上」的情懷。

精研帕金森病治療方案

為患者保駕護航

北醫三院的神經內科,具有向疑難雜病發起沖擊的優良傳統,在科主任的帶領下,在帕金森病和運動神經元病等難治病領域有很強的優勢。

2002-2004年間,李小剛到日本自治醫科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時,課題研究方向即為帕金森病,這為回國後潛心研究奠定了基礎。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最主要的表現在運動方面,如震顫、肌強直、動作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等,嚴重者甚至生活無法自理;有的患者還會出現睡眠障礙、嗅覺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認知和精神障礙等非運動癥狀,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命品質。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據估計2030年中國帕金森病患病人數將達到500萬人,幾乎占到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數的一半,如何對患者進行有效治療成為擺在面前的重要問題。

「合理的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癥狀,維持生活品質。」李小剛表示,如果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那麽帕金森病患者就可以像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患者一樣,雖與疾病為伴仍可正常生活到老,我這裏有的患者50歲發病,20年來規範治療,現在70多歲仍可以到處旅行,享受生活。

帕金森病癥狀多變,其對應的治療藥物多樣化,如何在臨床有合理「排兵布陣」考驗著醫生的診療水平。因此,該病的治療水平在全國各地、各等級醫院也良莠不齊。

一位發病十余年的患者,手腳不自主地抖動,已經無法行走,更別提生活自理,他慕名來到北醫三院就診。檢查患者既往的用藥處方,李小剛發現患者用藥存在「量大而類少」的問題。

「該患者美多芭服用量達到7片/天,我在臨床中用量不會超過1.5片/天,這是導致患者並行癥嚴重的主因。」李小剛立即著手開始給患者調藥。他將美多芭用量逐漸降下來,並增加其他不同作用機制的藥聯合套用。兩個月後患者走路穩了,不摔了。後來,患者又出現大喊大鬧等精神癥狀,李小剛又增加了精神治療的藥物,患者情緒也穩定了。現在,患者不僅可以正常運動,精神狀態也很好,夫妻倆全國各地旅遊,完全擺脫了之前的困頓生活。

「從全國各地轉診過來的患者中,很多都用藥不規範,面臨著用藥種類少、一種藥物用量過大等問題,這種用藥方案不良反應大且療效差,導致患者出現各種嚴重不適癥狀。」李小剛總結,臨床中應該不同作用機制的藥物配合使用,減少單藥用量,可以有效減毒增效,提高療效。

「帕金森病治療沒有固定的方案,一人一案量體裁衣,每個人根據病情差異,配以個體化的藥物組合、劑量組合,且要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調整。」李小剛表示,這對醫生水平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醫生要不斷學習新知識,認真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在臨床中善於總結積累經驗,不斷提高診療水平。」李小剛強調,醫生要為患者解除病痛,做讓患者滿意的好醫生。

後記:

2019年,李小剛出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首都機場院區的副院長。5年來,機場院區從以前的一個二級醫院,發展成擁有300余張床位,具備手術能力,醫療品質對標北醫三院本院醫療水平的三甲醫院。

「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三甲醫院醫療品質,再也不用擠進城看病了。」像王阿姨一樣被多種慢性病纏身的老年人群,是實實在在的受惠者。北醫三院機場院區的建立,真正緩解了周圍10幾萬居民看病難問題。

從臨床醫生到醫院管理者,這次華麗的轉身中,李小剛體驗到了不同的成就感。「把醫院管理好,提高醫療品質,可惠及更多的患者,這是另一個賽道上的救死扶傷。」他表示,今後將繼續在管理路上積累經驗,讓醫院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