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有時候很餓的時候,會出現心慌手抖的情況。以前醫學還不怎麽發達的時候,人們由於對疾病的認知有限,於是覺得這是「餓癆病」,也就是長期過度饑餓所導致的疾病。
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高,對疾病的認識也越來越深,於是大家都知道這種情況屬於「低血糖」。這是因為人體處於過度饑餓中,體內能量不足所導致的,一般只要攝入食物緩解饑餓後,癥狀就會自動消失。
事實上,這種認知並不算全面,因為一餓就心慌手抖不一定就完全是低血糖的癥狀, 還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表現。如果我們將其徹底和低血糖劃上等號,甚至有可能會耽誤疾病的診療。
在開始今天的科普前,我想簡單說一個患者的故事。
患者是一位年輕的女士,平時很喜歡喝飲料奶茶這些東西,其實年輕人都喜歡喝這些,可凡事都講究一個度,一旦超過限度就不是什麽好事。
雖然家人講過她很多次,可她就是不喜歡喝白開水。最近幾個月,患者發現自己身體有些不對勁,經常莫名其妙地心慌、手抖。特別是饑餓的時候,這種癥狀更加明顯,她和大部份人想得一樣,覺得這是低血糖的癥狀,所以每次心慌手抖時,就會吃糖或者喝飲料,希望癥狀能夠得到緩解。
前陣子,她在公司上班的時候,準備起身上廁所,結果剛起身暈倒在工位上。同事急忙將她送去醫院,也是在這時,她才明白原來自己的一系列癥狀壓根不是什麽低血糖,而是糖尿病 !
透過這個病例,我們會發現,一餓就心慌手抖,有時候還真不一定就是單純的低血糖,那這又是怎麽和糖尿病扯上關系的呢?
事實上,患上糖尿病不代表血糖就一定高,低血糖反應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征兆。有部份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比較肥胖的,雖然早期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並不明顯,但是可能會出現糖尿病前期癥狀 。
一般表現為下一餐前,尤其是饑餓後出現心慌、手抖和渾身無力等低血糖反應。這是因為正常人在進食後,胰島素分泌會快速提升,以滿足機體要把血糖降低到正常範圍內的需求,因此胰島素正常的分泌高峰往往是在餐後半小時這樣,隨後逐漸回落,在進餐後3小時候左右能夠到底基線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則不同,他們由於體內胰島素抵抗,進餐後胰島素的分泌高峰會延遲,哪怕在餐後3小時還會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這時如果沒有再次進餐,在高胰島素水平的作用下,就很容易導致餐前低血糖的發生。
第二個就是甲亢。 甲亢是一組自身免疫性疾病,指的是機體針對甲狀腺產生了自身抗體,導致體內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增多,機體發生高代謝癥候群。甲亢作為一組疾病,主要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甲亢患者之所以一餓就心慌手抖,這往往是因為機體代謝增高,所需的能量供應全身各個組織器官,進而導致心臟負擔加重,所以會出現心慌手抖的癥狀。
如果你一餓就心慌發抖,還伴隨著容易激動、煩躁、食欲亢進、雙手震顫和心率加快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排查。
第三個是消化系統問題。 如果一餓就出現心慌手抖,也要懷疑消化系統,尤其是腸胃病變的可能。腸胃需要正確的呵護,尤其是飲食方面,要遠離暴飲暴食和不規律飲食,這樣消化系統才能正常運轉,將營養物質吸收。
可要是腸胃發生病變,就會隔三差五出現各種不良癥狀,食物難以完全消化,營養吸收不良, 患者也會經常感覺到饑餓。由於營養和能量都供應不足,患者就容易在饑餓狀態下心慌手抖。
因此,對於這種可能,要及時找出根本原因,並展開針對性治療。
最後一個是心血管疾病。 就比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這類患者由於受到動脈粥樣硬化影響,進而出現血管狹窄和血流量減少等問題,部份患者在發病前,尤其是饑餓狀態下很容易出現心慌、手抖和胸痛等癥狀。
另外,對於一些患有心律不整的患者,比如房顫和室顫,在某個瞬間,由於血液無法正常流速流動,會導致大腦出現短暫性缺氧,患者也很容易出現呼吸款、心慌和手抖等癥狀。
總而言之,此類癥狀如果只是偶爾出現,並且在進食後就能得到緩解,且沒有其他癥狀,就不用過於擔心。如果這種癥狀頻繁出現,尤其是伴隨著其他癥狀出現,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