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以心為燈,做危重癥兒童「守護神」——訪廈門市兒童醫院(復旦兒科廈門醫院)PICU副主任醫師黃育坤

2024-01-02健康

(融媒體記者 洪瑞麟 通訊員 陳蘋)很多人聽過ICU,知道那是重癥監護病房,是距離死亡最近的地方。

但,可能很少人聽說過PICU——也就是兒童重癥監護病房,一個更讓人揪心的所在。

只有器官衰竭或術後需要度過危險期的患兒才會被收治,而他們通常是兩個家庭、三代人的希望。

由於PICU主要透過生命支持技術(比如人工心肺替代、人工肝、人工腎等)幫助患兒穩定生命體征。所以,厚重的大門、面容嚴肅的醫生、圍著冰冷機器或插滿管子的患兒......這一切構成了PICU裏神秘而真實的場景。

黃育坤就在廈門市兒童醫院(復旦兒科廈門醫院)的PICU,一紮根就是9年。

9年時間,從一名豪情滿懷、略顯青澀的青年醫生,到銀發初生的兒童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他經常感嘆: 「在PICU所接受的鍛煉和挑戰,可能是其他普通科室一輩子都感受不到。」

01 用仁心,澆鑄堅實的後盾‍

和廈門市兒童醫院其他專科不同,黃育坤所在PICU更像是一個平台,這個平台連結著醫院的各個科室,當有患兒出現臟器不全或器官功能衰竭的情況,就會緊急轉入PICU。說是平台,其實更像是一個技術堅實的大後方,而黃育坤本人,也成為各個科室在疾風驟雨的病情中那方安心的「燈塔」。

「一個呼吸科的病人如果病情加重出現呼吸衰竭,再待在呼吸科就不合適了,特別是兒童。因為他需要更多的監護、更密切的觀察,這時候就需要緊急轉入PICU平台。等到這個器官功能穩定了、改善了,不需要特別的器械輔助了,或者不需要一些比較特殊的藥物輔助了,這時就會轉到普通病房,繼續他原先的呼吸科治療。包括各大外科都是這樣。」

提到自己的工作,黃育坤嚴肅的臉上就綻放出自信的光彩,9年充滿挑戰的工作經驗將他打磨得更穩重,面對突如其來的各種難題,如今的他,顯然也更加得心應手。

2023年6月一個周末,廈門市兒童醫院PICU就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驚心搶救。

黃育坤與同事在PICU查房

一名七八歲的男孩在打籃球上洗手間的途中,被一輛車撞倒,導致全身臟器損傷,最嚴重處是骨盆:兩側髂內動脈全部破碎,膀胱與輸尿管離斷與雙側股骨骨折,生命危在旦夕。

患者很快被緊急轉運至廈門市兒童醫院。半小時內所有外科的科主任、血庫、麻醉科等相關科室均到場搶救。但現場情況實在不容樂觀,擺在眼前最大的難題就是——腹部一直大量出血,速度比輸血速度還快。

需要盡快輸血穩住一直下掉的血壓,才能盡快進行後續治療!

在緊急病情評估後,透過大量輸血先將血壓穩住,然後緊急推到介入室,將出血口一個一個堵住,這才讓孩子血壓相對平穩。

黃育坤在PICU為患兒進行檢查

這之後,又連夜做泌尿外科手術,一個科接一個科的解決,到最後的骨科……歷經近4個月的治療,前不久終於康復出院。

現在回想起來,黃育坤仍然感嘆:「兒童專科醫院因為有這種機制,周末基本上半小時所有外科主任全部到場,像這種危急病人,但凡送到我們醫院稍微晚一點,後果不堪設想。因為出血過多可能導致休克,那樣再送到我們醫院來,心臟可能就停跳了,即便按壓回來,也可能會造成缺氧性腦損傷。」

這樣的「生死時速」,在廈門市兒童醫院PICU多次上演。 「遇到這樣的情況,你需要涉及到好多個科室來幫你!」黃育坤每次都會說。

這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所強調的PICU是一個平台,是基於整個廈門市兒童醫院多學科協作機制,是基於與同仁攜手共進的責任感,以及不喜「搶功」的謙遜和低調。

黃育坤為孩子做檢查

當然,黃育坤也不否認,PICU的工作有時候確實會更具有挑戰性。

他以感染為例。如果是普通感染,可能在門診、病房裏進行治療,但如果這個炎癥持續對機體甚至器官造成了很大損傷,甚至出現衰竭,這時就需要PICU介入。

「就像消防隊員滅火一樣,到了PICU,這個火勢可能已經相當不一般了,我們要做的,就是對這場火了解得更透徹一點,盡量把火壓下去。事實上,很多時候火是撲滅了,表面上看是取得了勝利,但大火之後的機體卻是一片狼藉,很有可能一些器官會留下後遺癥。我們更多要去考慮的,就是如何在壓下去的同時,盡量保護患兒臟器的功能。」

02 用巧手,捧起璀璨的希望‍

從醫15年、PICU 9年,醫路荊棘,但面對患兒的醫者仁心卻從未荒蕪。黃育坤深知兒童專科醫院和成人醫院面臨患者的不同。所以,對待每一例患者,他都堅持做到更精心、更細心、更愛心。

因為兒童很多臟器功能的發育不成熟,機體代償能力比成人差,這些難題到了PICU會在很大程度上被放大。很多時候在火急火燎的情境下,要將患兒搶救過來,需要醫者有勇氣去打破一些常規。

PICU普遍會給患兒配上各種冷冰冰的機器治療。 很多人都知道ECMO,但可能不知道現在ECMO在成人治療裏算是比較普遍,在兒科卻很困難。

原來,就ECMO本身耗材來說,成人是很容易得到的。因為成人的耗材大部份具有通用性,耗材型號不會偏差太大;兒童就不一樣了,從新生兒到18歲(廈門市兒童醫院收治病患最高年齡到18歲),體格一歲一差別,相對應所需要的耗材型號各不相同,因為不能大批次產,成本高,廠家難以供應……

黃育坤與孩子家長溝通病情

此外,從技術角度上,兒童上ECMO也遠比成人要困難許多。

比方說,成人在穿刺置管時比較簡單,穿刺置管後把血引出來,靠自己的血就可以迴圈。(一個六七十公斤體重的成人,體內的血大致有四五千毫升)兒童就不一樣了,按每公斤80毫升血量計算,3公斤的小朋友血量只有240毫升。而ECMO體外管道血容量是固定的,基本上需要六七百毫升左右,這時就會出現一個情況,那就是血還沒有迴圈回來,患兒的血就被抽幹了。而人短時間內如果出血超過20%的話,就會休克。

......

面對種種挑戰,黃育坤早將「不服輸」的勁頭練得爐火純青,在他看來方法總比困難多。

面對血量問題,黃育坤和團隊采用「蓄水池法」解決:用患兒同樣血型的血先把ECMO體外管道註滿,這邊抽多少他回去多少,就相當於蓄水池,即使舀出兩三瓢,對患兒影響也不大。

面對插管管徑和引到體外對接管徑粗細不一的問題,那就憑借經驗,一點點去拼接接頭。

黃育坤在PICU與同事溝通工作

經過多年實踐,克服種種難題,不斷提升操作水平,廈門市兒童醫院PICU創下了ECMO最小用到了2.3公斤體重新生兒的驚人記錄。

03 用堅持,詮釋生命的分量‍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特別是對中國家庭來說,不管有錢還是沒錢,都會拼盡全力去救治;對於在PICU裏見慣了生離死別的黃育坤來說,他也願用堅持,為患兒撐起一萬種可能性為一的希望。

2019年,一個8歲小朋友由於病毒感染誘發暴發性心肌炎,病情發展迅速,孩子心功能急劇惡化。

轉運到廈門市兒童醫院,孩子的情況已經很不樂觀:惡性心律不整,一直伴有室顫。緊急轉入PICU後,前後給他上了13天ECMO。後來由於其他並行癥,又在重癥監護病房裏待了3個多月。

「幸運的是,孩子恢復得特別好。今年已經13歲了,現在隔三差五就會發一段運動視訊給我們看。這樣的案例就非常的鼓舞人心。」

「有時候,奇跡是需要醫生、患兒、家長共同努力才能產生的!」黃育坤感嘆。

「但有時候會面臨不得不放棄,這個時候的選擇是非常困難的。」黃育坤也承認。

黃育坤與同事溝通日常工作

在PICU另外一種兇險情況是出現嚴重的顱腦損傷。

理論上講,心肺、腎臟、肝臟可以透過體外的ECMO、CRRT進行替代治療,但是大腦目前是沒法替代的。而每年因為高空墜落、車禍、溺水等意外傷害造成的腦出血或缺氧帶來的腦損傷,導致植物人的出現,這時候很多家長都難以接受。

2018年12月,一名一歲多的嬰兒吃東西嗆到造成窒息,被轉運至廈門市兒童醫院PICU。雖然經歷了大搶救最後恢復了心跳,但由於缺氧嚴重,各個臟器都出現缺氧損傷。經過2-3周努力救治,最終還是出現嚴重的腦損傷,變成植物人。

「但這個時候家屬始終不願放棄,我記得從12月8日上呼吸機,一直到撐到4月5日清明節,家屬終於想通了,說,要不選擇這一天讓他走吧。」黃育坤說。

「這個時候,要和家長站在一起的,堅持的意義,可能更多的是對患兒家屬的安慰」。黃育坤說著紅了眼眶。

作為PICU年輕的副主任醫師,黃育坤切身踐行著,托舉生命的重量,傳遞著人間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