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發熱伴隨出疹可能是什麽?兒科醫生一次說清楚

2024-06-26健康

隨著手足口、猩紅熱等疾病的高發流行,最近孩子一發熱,家長們的第一反應變成了:渾身找疹子......而多種疾病的癥狀難以分辨,病程表現也各有不一,令人焦慮不已。

發熱伴隨出疹的情況,是兒童的常見就醫原因,可能由感染或非感染性的原因引起。常見的情況包括

幼兒急疹、風疹、麻疹、猩紅熱、水痘、腸道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及皰疹性咽峽炎)

川崎病、藥物過敏等。

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常見疾病的特點,幫助大家更好地區分。

01

幼兒急疹:熱退疹出

由人類皰疹病毒6型感染導致

。多見於2歲以內的嬰幼兒,由飛沫或親密接觸傳播,是2歲內兒童最常見的發熱出疹性疾病,發病率可高達98.2%。幼兒急疹表現為突然出現高熱,甚至超過40攝氏度,持續3至5天。期間孩子可能有食欲下降和輕微煩躁的表現,也可能伴有輕微腹瀉、咳嗽和流涕等癥狀,但通常一般情況良好,檢查身體可能會發現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

隨著孩子退熱,皮疹開始出現,一般首先出現於頸部和軀幹,隨後向面部及四肢蔓延。皮疹特點為紅色斑疹或斑丘疹,不伴有痛感或癢感。皮疹持續1-2日後會自行消退,不留痕跡,也無需特殊治療。高熱期間可適當口服退燒藥緩解不適,鼓勵孩子多攝入液體。

*幼兒急疹導致的高熱可能合並熱性驚厥,關於熱性驚厥的更多資訊請參考【詳解熱性驚厥】。

02

風疹:低熱出疹

由風疹病毒感染導致。

主要透過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風疹的特征表現是急性發作的斑丘疹伴有頸部、耳後和淋巴結腫大,同時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但通常十分輕微。風疹的皮疹往往是從面部開始出現,然後迅速擴張至軀幹及四肢,24小時泛發全身,通常持續3日左右後逐漸消退。風疹無需特殊治療,但確診為風疹的小朋友,應避免與妊娠期女性親密接觸。

左圖為麻疹皮疹,右圖為風疹皮疹。圖源:up to date

03

麻疹:疹出高熱

由麻疹病毒感染導致

。親密接觸和飛沫均可傳播,傳染性極強。麻疹的特征表現為發熱、全身不適、咳嗽、流涕、結膜炎及全身斑丘疹。發熱早期口腔可見粘膜斑,發熱2至4天出疹,出疹後體溫更高。

皮疹特點為壓之褪色的紅色斑丘疹,自頭部和頸部開始發疹,並沿著孩子的軀幹、手臂和腿部蔓延,皮疹可以融合成片狀,嚴重時甚至可以伴有出血性皮疹。皮疹出現48小時後,孩子的一般情況會逐漸好轉,體溫逐漸降至正常,皮疹通常持續6-7日後再次按照出疹順序消退,可遺留有色素沈著或脫皮。麻疹癥狀重,常合並腹瀉、肺炎及中耳炎等情況,嚴重者甚至可以合並腦炎,一般需要住院觀察治療。

04

猩紅熱:細菌感染

由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致

。主要透過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偶爾也會透過被汙染的食物傳播。通常表現為發熱、皮疹、草莓舌和咽痛、頸部淋巴結腫大。一般出疹時間為發熱1-2天後,自頭部和頸部開始發疹,並沿著孩子的軀幹、手臂和腿部蔓延。

皮疹形態為密集針尖大小粟粒疹,疹間皮膚也彌漫泛紅,按壓時褪色,孩子的皮膚摸上去可能像砂紙一樣。一般皮疹持續3至5天後會逐漸消退,部份孩子隨後可能出現全身脫皮癥狀。為了減輕癥狀、預防急性風濕熱、風濕性心臟病等並行癥,並防止病原傳播,醫生會使用抗生素治療猩紅熱。

圖源:up to date

05

水痘:「四世同堂」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

透過直接接觸或呼吸道飛沫傳播,

傳染性極強。

在出皮疹前,可能會有發熱、全身不適、食欲下降等前驅癥狀,24小時內就會出現全身性的皮疹,而且伴有瘙癢,最初為斑疹,隨後形成丘疹,然後發展為充滿透明液體的皰疹,24至48小時皰內液體會變得渾濁(膿皰),最後破裂並結痂。得了水痘的患者,皮疹通常成批出現,全身皮膚可同時存在不同時期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皰疹、結痂同時存在(稱之為「四世同堂」)。

水痘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兒童來說,是良性、自限性的疾病,治療以支持對癥為主,僅有少數特殊的情況需要抗病毒治療。

圖源:up to date

06

腸道病毒感染:皮疹多樣

近年來,由各種腸道病毒(如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引起的發熱皮疹病例也不少見,最常見的就是

手足口病及皰疹性咽峽炎

。這類病毒主要透過糞手口傳播,但唾液、水泡液、呼吸道分泌物也可能有傳染性。

腸道病毒引起的皮疹和發熱的時間關系不確切,有時還伴有流涕、腹瀉等癥狀。皮疹形態通常為散在斑疹或斑丘疹、丘皰疹,輕重不一,如果有典型的咽部皰疹,可以診斷為手足口病。如果沒有皮疹,僅僅是咽部皰疹,則診斷為皰疹性咽峽炎。絕大多數腸道病毒感染均為自限性,治療以支持對癥為主,無需特殊治療,但腸道病毒A71型感染導致的手足口有可能合並中樞神經系統並行癥,所以需要積極預防,目前中國已經有EV71 型手足口病疫苗上市,推薦6個月-5歲兒童接種。

圖源:up to date

介紹了以上感染性病因導致的發熱出疹性疾病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幾種

特殊病因導致的發熱和出疹

07

川崎病

川崎病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症候群。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表現為長時間發熱(≥5天)、形態多樣的皮疹、淋巴結腫大、結膜炎、口唇皸裂、楊梅舌、手足水腫等,但這些表現通常不會同時存在,也沒有一定的順序。

川崎病的皮疹通常在發熱2-3天後出現,形態多樣,很多兒童會出現卡介苗接種部位皮膚泛紅或結痂。恢復期,手指腳趾末端會出現膜狀脫皮。未經治療的川崎病雖然病程也呈自限性,但可能遺留嚴重的心血管並行癥(冠狀動脈瘤及血栓形成),所以需要準確辨識,並及時住院治療。

圖源:Kawasaki's Disease | NEJM

08

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癥

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癥由

EB病毒感染

引起,主要表現為發熱、咽痛、淋巴結腫大,醫生檢查咽部時可能會發現咽部充血和扁桃體化膿。如果這種情況被誤判為鏈球菌性咽炎而使用了青黴素類的抗生素治療,很可能會誘發形態多樣的皮疹,停藥後一般會逐漸好轉。針對EB病毒感染本身的治療以支持治療為主。

09

發疹型藥疹

發疹型藥疹是最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型別,以抗生素誘發的最為多見。皮疹通常在藥物治療的5-14天內發生,但也有可能出現得更早,甚至在治療已經停止後出現。皮疹分布通常以軀幹為主,也有可能累及面部、手掌和足底,形態通常以充血性斑疹和丘疹為主。

多數發疹性藥疹為輕癥,停藥後可以迅速消退,但也有進展為重癥的可能性,早期征象包括皮疹迅速蔓延至全身絕大部份、發熱、皮膚疼痛、口腔黏膜、眼結膜和生殖器皮膚破損等,如果出現這些警惕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怎麽分辨?交給專業醫生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發熱出疹性疾病的病因多種多樣,建議還是及時咨詢專業醫生,以正確判斷病因,並給予恰當的診治。

卓正線上問診近期開設的

「兒童發熱出疹專區」

,為大家列出了擅長回答各疾病的兒科醫生,可以隨時隨地發起咨詢。問診前,建議

整理好病情變化情況、相關檢查報告及結果、以及孩子皮疹的清晰照片

,與醫生的溝通可以更高效!

因病情變化多,治療、用藥需要動態觀察,建議問診後持續向醫生復診反饋。可在訂單內點選「

申請復診

」,醫生將視個人空閑時間給予復診加號,每筆訂單均有1次機會。

科普作者

李淩媛

卓正兒科醫生

昆明醫科大學碩士

審稿專家

楊茜茜

卓正兒科醫生

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

聲明:文中圖片所示皮疹外觀僅供參考,實際情況可能存在個體差異,具體請咨詢醫生。文中部份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