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推動滇南腫瘤學發展 個舊籍專家身體力行

2024-01-02健康

在剛剛閉幕不久的、由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紅河州腫瘤醫院主辦,紅河州科學技術協會、紅河州醫學會、紅河州抗癌協會協辦的「健康紅河」第二屆滇南腫瘤學大會上,來自國內的十余位知名腫瘤學專家們歡聚一堂,其中,有幾位個舊籍的專家,他們心系家鄉腫瘤防治事業,不辭辛勞蒞臨會議並進行了精彩講座。他們的到來,為推動滇南腫瘤學的發展和惠澤人民健康福祉,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眷戀家鄉父老 桑梓建站情深

在第二屆滇南腫瘤學大會上,有一位中國核醫學的專家,他就是管一暉博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PET中心的教授,在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建立了專家工作站。鮮為人知的是,管一暉教授是個舊籍的專家。在家鄉建立工作站,不僅是對紅河州腫瘤防治事業的鼎力支持,也是對家鄉父老的一往情深。

管一暉1990年畢業於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楓林校區)。中共黨員,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負責PET中心臨床及科室日常執行工作。【中華核醫學雜誌】常務編委,上海抗癌協會影像技術分會秘書長,上海市核醫學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擅長PET/CT的臨床套用、神經核醫學、核醫學質控、電腦影像處理。

管一暉擅長顱腦外傷急性期、恢復期、康復期治療急性腦血管病的高壓氧治療;缺血,缺氧性腦病,一氧化碳中毒,腦血管疾病PET/CT的臨床套用、神經核醫學、核醫學質控、電腦影像處理肝、膽、胰疾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消化道腫瘤、甲狀腺疾病的診治。

據悉,參加華山醫院PET中心建立以來的PET和PET/CT診斷工作,主持完成50000余例PET和PET/CT檢查,負責完成我院對外PET會診工作及幹部保健工作。近年來,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在國內外雜誌發表PET及PET/CT在腫瘤、神經系統疾病套用和PET儀器質控方面論文30余篇。主編、參編著作20余部。承擔上海科委重點計畫、參加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國家973等6項課題。獲專利一項。

2008年,管一暉榮獲「優秀華山人」榮譽稱號;獲上海市及衛生部科技獎三等獎2次。

晚期腫瘤的「克星」 個舊老鄉的驕傲

在第二屆滇南腫瘤學大會上,遇到了被醫學界稱為MED大醫咖的張力元,他專題講授了打破晚期腫瘤的常規療法一一用「布拉格治療」創生命奇跡。

同樣在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建立了專家工作站的張力元,也是個舊籍的專家,更是個舊父老鄉親的驕傲。

對於晚期難治性腫瘤患者來說,抗癌之路異常艱辛。當手術、放療、化療等手段都無效時,哪裏能看到希望的光亮?

2019年,針對晚期難治性腫瘤患者面臨的生存期短、生存品質差等難題,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治療科張力元教授開創了「布拉格治療」,在臨床中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甚至幫助他們重返工作崗位。

張力元教授在第二屆滇南腫瘤學大會講解「布拉格治療」,他說,「布拉格治療」的本質是一種創新的腫瘤免疫療法,它透過重塑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實作清除腫瘤細胞的效果。晚期難治性腫瘤之所以難治,是因為人體的免疫細胞不認識腫瘤長什麽樣子,沒法發揮戰鬥力。這時候「布拉格治療」中的放療就能讓腫瘤抗原暴露。你可以把放療看做一盞明燈,在天黑的時候照亮腫瘤細胞,T淋巴細胞由此得知「敵人」出現了。暴露以後,使用叫做GM-CSF的細胞因子,它可以有效地遞呈暴露的腫瘤抗原,也就是在辨識到腫瘤抗原後,快速啟用T細胞的免疫功能。這時候再給病人一些PD-1抑制劑,來增強淋巴細胞的活性,提高它的殺傷力。可以理解為PD-1抑制劑是汽油,精準放療就好比是點火器,GM-CSF是助燃劑,三者結合,快速「點燃」腫瘤,殺滅腫瘤。

據悉,張力元所在醫院的中心收治了兩百名左右的晚期患者,全國各地已有近千位患者接受了「布拉格治療」。中心的數據顯示,70%左右的患者腫瘤延緩一段時間,30%左右的患者腫瘤有明顯縮小,5%左右的患者腫瘤完全消失。其中有4例患者的腫瘤已經消失兩年了,這種情況在以前是沒有出現過的。

張力元說,他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團隊治療的一位82歲的老年女性患者。病人在確診難治性頭頸部腫瘤後不到三四個月的時間,腫瘤就從大概一公分左右的潰瘍病竈,長成了一個十公分的腫塊,同時頸部也有七八公分的一個腫塊,在這種情況下喪失了手術治療的機會。在她接受了兩次「布拉格治療」後,腫瘤就完全消失了,她也順利回到了護理院去頤養天年。

張力元表示,在「布拉格時代」,只要病人努力,我們也會努力,奇跡可能就在努力的過程中產生了。我們不要只關心腫瘤有多壞,而是關註腫瘤免疫機能的重塑,恢復以前失衡的免疫系統,讓它能正常監控住腫瘤,至少不讓腫瘤肆虐。這樣就有可能做到「人瘤和諧」,把癌變成慢性病,這也是「布拉格治療」的精髓所在。

推動基因分子診斷 讓腫瘤治療更精準

在第二屆滇南腫瘤學大會上,還有一位個舊籍的專家,她就是雲南省腫瘤醫院分子基因中心周永春教授,她在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建立了紅河州首家分子基因診斷方面的工作站,把紅河州分子基因診斷水平推向一個新的台階。

周永春博士,現任雲南省腫瘤醫院 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分子診斷中心主任、雲南省癌癥中心辦公室主任。主要從事腫瘤分子分型及分子診斷的研究,擅長肺癌、乳癌、結直腸癌、卵巢癌、甲狀腺癌等實體腫瘤及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系統腫瘤的分子診斷(基因檢測)及遺傳咨詢,擔任中國抗癌協會家族遺傳性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抗癌協會精準治療委員會主任委員及雲南省肺癌防治協會分子靶向診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社會職務,是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雲南省衛生高層次人才腫瘤學科帶頭人及雲南省高層次人才培養支持計劃「名醫」。

周永春教授迄今已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其中SCI16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重點計畫1項、省部級科研課題及廳局級課題17 項,主譯專著1部、參編6部,曾獲雲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及雲南省衛生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獎勵,獲發明專利2項。

分子基因診斷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麽?周永春教授在第二屆滇南腫瘤學大會上進行了專題講解,她說,癌癥治療已經到了精準治療時代,比如肺癌診斷,單純有組織學型別已經不夠,還要進行分子分型,也就是分子生物學的診斷。如果肺腺癌的話,要看有沒有什麽驅動基因,比如說他有沒有EGFR突變、ALK突變、ROS1突變、Her2突變、Braf突變等等。因為不同的驅動基因突變,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有相應的靶向藥物治療,相對於傳統的化療、放療、手術治療,它的療效更精準。

周永春教授的到來,不僅僅推動了紅河州抗癌事業的發展,更是她對家鄉的深情與擔當。


趙俊峰 馬普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