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呼吸道疾病還能「疊buff」?怎麽防止多重感染?

2023-12-07健康
隨著冬季的到來,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紛紛「中招」,伴隨而來的,還有各類網傳「治病妙招」和醫院的「人滿為患」。
來源 | Pexels
在流感、鼻病毒、肺炎黴漿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以及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的集體攻勢下,我們應如何快速判斷自身病情,合理做出應對?
如何判斷感染型別?吃什麽藥?
近期爆發的呼吸道疾病表現癥狀類似,種類繁多,很多人基於經驗而對病原體判斷錯誤,甚至自行服用了不對癥的藥。對於病原體的判斷我們可以看以下兩點。
一、看年齡
不同年齡群體主要流行的病原體不同:
1—4歲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為主;
5—14歲人群以流感病毒、肺炎黴漿菌、腺病毒為主;
15—59歲人群中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為主;
60歲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狀病毒為主。
二、看癥狀
>>>>流感 的輕癥時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發熱和全身癥狀更明顯,一般癥狀為急性起病,發熱(部份病例可出現高熱,達39-40℃)、畏寒、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嘔吐、腹瀉等。
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或有重癥化趨勢的患者,應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和紮那米韋等,這些藥物可以縮短病程並減輕癥狀,但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肺炎黴漿菌感染患者多是兒童,主要癥狀是發熱、咳嗽。咳嗽的初始癥狀是陣發性幹咳,可能會有咯痰癥狀,也有的人會出現胸痛、咽痛、頭痛等癥狀。嚴格來說,感染早期和其他病原菌感染沒有明顯差別,憑肉眼是無法判斷的,而且在不同人中表現差異較大:輕者可不發病,或僅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重者可致肺炎、肺實變、胸腔積液等。
肺炎黴漿菌感染≠黴漿菌肺炎,黴漿菌肺炎的一線治療藥物是巨環內酯類抗菌藥物,主要代表是「網紅」藥物阿奇黴素,不過不建議自行服用,阿奇黴素除了胃腸道刺激反應常見以外,具有一定的肝損傷,肝功能相關疾病或肝損傷患者一定要慎用,並且阿奇黴素過敏也是存在的。其它治療藥物還有紅黴素、克拉黴素等。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對黴漿菌肺炎治療無效。
>>>>呼吸道合胞病毒患病的多是嬰幼兒。這種病毒有潛伏期,一般在接觸病毒大約4-6天之後,癥狀才會慢慢顯現出來。如果是成人或者大一點的孩子,感染之後的癥狀和感冒差不多:鼻塞、流鼻涕、幹咳、低熱、咽喉疼痛、頭痛、打噴嚏等,癥狀會在1—2周內自行消失。但如果是小一點的孩子,特別是嬰兒,感染可能會擴散到下呼吸道,引起感染性肺炎或者毛細支氣管炎(通往肺部的小空氣通道發炎)。
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特異抗病毒藥物和治療方法。一般使用常規抗病毒藥物以及止咳化痰類藥物等對癥治療即可好轉,但如果出現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
來源 | Pexels
>>>>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 這類病毒的表現同樣和普通感 冒一樣 ,也沒有特效治療藥物,主要是以觀察病情變化、對癥治療為主。只有少部份免疫功能低下的或患有基礎疾病的患兒在特殊情況下才會誘發比較重的感染。
可以以一般感冒的方式應對,除了特殊情況外,像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只要對癥用藥、適當多喝水、多休息就可能安然度過感染階段。
要不要去醫院?
無論是哪種感染,只要超高熱或持續發熱超過三天、頻繁咳嗽影響正常生活、精神狀態不好甚至出現嗜睡、呼吸頻率增快或呼吸困難、頻繁嘔吐、皮疹、頭痛或抽搐等,都要及時就醫。
大醫院人員密集、等候時間長,交叉感染風險較高,成人尚可應對,如果患病的是兒童要如何判斷呢?
如果是嬰兒,特別是三個月以內的嬰兒發熱,建議家長及時帶患兒就醫;年齡較大的兒童,甚至是學齡期以上的兒童出現了發熱伴有輕微的呼吸道癥狀,而沒有其他全身的表現,建議居家觀察,必要時可以線上問診,使用一些對癥的藥物;如果持續發熱3-5天,或伴有明顯的呼吸系統癥狀加重,甚至出現其他癥狀,建議就醫。
來源 | 澎湃新聞
家長可以在判斷時著重關註這兩個指標——體溫和精神狀態。如果孩子有高熱驚厥史,出現高燒反復或高燒不退,同時有餵食困難、嗜睡、煩躁等精神狀態不佳的表現,就要考慮就診。孩子年齡越小越需要密切關註這兩個指標。
這些網傳的言論正確嗎?
>>>>混合感染就要混合吃藥
應進行檢測後遵醫囑吃藥。混合感染多數以病毒、細菌、黴漿菌的組合為主,如果流感或新冠病毒合並黴漿菌感染或合並細菌感染,通常需要加用抗菌藥物,同時給予退熱、止咳化痰等對癥治療。不過以上都需要遵醫囑,如果懷疑是混合感染,最好及時對流感病毒、新冠病毒、黴漿菌等做檢測,在遵醫囑居家並規範服用藥物、多飲水和充分休息後,一般病情都可在1至2周得到緩解。
來源 | 澎湃新聞
>>>>兒童發燒要經常復查,最好輸液呼吸道疾病最主要的癥狀是發燒和咳嗽,且病毒感染是有一個病程的,如果沒有出現病情加重的征象,不要著急反復就診。如果持續發熱3-5天,或伴有明顯的呼吸系統癥狀加重,甚至出現其他癥狀,建議再次就醫。有的家長認為輸液好得快,這是一個誤區,其實大部份病毒性感染不需要輸液治療,遵醫囑用藥即可。
>>>>提前吃藥,可預防感染事半功倍
很多人習慣沒得病先「預防」,甚至為了防止感染疊加,而自行服用多種藥防治,吃錯藥、亂吃藥都有可能出現肝腎損傷、耐藥的問題,這不僅對個人甚至對全部人群都可能產生影響,因此不主張透過提前服用藥物來預防疾病。預防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方式是加強防護、接種疫苗,比如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減少感染、發病和重癥發生的風險。
>>>>黴漿菌感染可以吃「網紅三件套」
「網紅三件套」是網友根據黴漿菌感染後醫院開具的藥方總結出來的,即「阿奇黴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並在社交媒體內廣泛傳播。
來源 | 某社交平台
然而自行用藥有風險,抗生素類藥物使用時需要註意很多細節,比如阿奇黴素自行服用有可能增加耐藥風險;布洛芬為對癥治療藥物,用於解熱不得超過3天;愈酚甲麻那敏短期使用可以改善呼吸道癥狀,但服用不應超過三天,用藥超過3天後,癥狀未好轉,應停藥就診。「網紅三件套」看似是止咳、退熱、消炎組合,但在用藥量和用藥時間上有嚴格規定,自行服藥存在安全隱患。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時期,不論是成人還是兒童,都應盡量減少前往人群聚集的場所,遠離感染源。另外,及時打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抵禦多重感染的不二法寶。
綜編自:新華社、央視網、北京日報、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