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健康知識】帶您了解沖擊波治療腰肌勞損

2024-08-27健康

腰肌勞損是指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的積累性損傷,引起局部慢性無菌性炎癥,以腰部隱痛、反復發作、勞累後加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腰肌勞損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的腰部疼痛。不伴有明顯的器質性改變。

一、腰肌勞損的典型癥狀——疼痛

一般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腰部酸痛或脹痛,可向臀部放射。

站立或扭轉時疼痛加劇,休息或改變體位後疼痛通常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疼痛容易反復,勞累、受風寒後可導致癥狀的加重。

二、腰肌勞損的其他表現

包括一側或兩側骶棘肌輕度壓痛,腰骶部酸痛不適,腰腿活動一般無明顯障礙,嚴重者可稍有受限。

三、腰肌勞損的伴隨癥狀

腰肌勞損通常僅有局部癥狀,部份患者伴有骨質疏松、脊柱腰段的生理性彎曲改變或有輕度側彎等改變。

四、沖擊波療法的治療原理

沖擊波療法以非侵入式、無創傷、痛苦小、治療時間短、起效快、安全可靠,沒有手術的並行癥更加人性化,能夠解決了傳統療法易復發的難題,因此被稱為「不流血的手術刀」。體外沖擊波療法(ESWT),是物理學和醫學相結合的一種新技術,目前已廣泛套用於肩周炎、網球肘、足底筋膜炎、膝關節炎、腰間盤突出癥等疼痛疾病治療。

透過可自由移動的沖擊波治療探頭,由氣壓彈道產生的沖擊波以放射狀擴散的方式傳送至治療部位,因而更合適於治療軟組織慢性損傷性疼痛。

五、沖擊波療法的作用機制

體外沖擊波能夠對位於皮膚、肌肉、結締組織、骨關節的疼痛感受器施行強刺激,激發無髓鞘C纖維和Aδ纖維啟動「門控」疼痛控制系統,而發生鎮痛效應。無髓鞘C纖維將訊號傳導至脊髓後角,再到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同時又作為抑制訊號再傳回後角,使疼痛訊號不發生作用。有髓鞘的Aδ纖維也可抑制C纖維匯入的脊髓訊號傳輸。隨著疼痛記憶消失,正常的運動方式得以恢復,並且不再需要神經和肌肉的代償性保護,從而避免了慢性疲勞性疼痛。

患者取俯臥位,選擇R15或D20探頭。首先使用按摩手槍進行肌肉松解為治療做好準備。之後塗抹耦合劑,使用治療手槍進行治療,壓力為2.0~3.0bar,頻率為6Hz~10Hz,沖擊3000次。壓力一開始由低到高,考慮患者情況不同,可根據患者性別、年齡、體型及耐受程度,進行壓力調節。在痛點部位進行定點刺激,300~500次左右。定點刺激時可適當降低頻率,有多個痛點時,定點刺激結束後將痛點連線進行刺激。可以每周做1~2次,恢復快時可間隔2~3天,慢時可間隔5~7天,4~6次為一療程。

作者:劉渺

來源:沈陽市第九人民醫院

編輯:車吉躍

校對:汪素莉 陳澤明

初審:蔣立柱

稽核:崔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