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再難躺平,跨國大藥企連藥帶廠一起賣

2024-08-28健康

8月26日,優時比宣布:將出售在中國的成熟產品業務,涉及左乙拉西坦、拉考沙胺、羅替高汀貼片三款神經系統用藥和鹽酸西替利嗪片、鹽酸左西替利嗪片兩款過敏領域藥物。 這些藥物在珠海的生產基地也被一起打包賣掉。 優時比表示,賣出相關資產不會影響公司2024年的業績表現。

接盤方已經找好,是康橋資本與阿布達比穆巴達拉投資公司, 交易對價為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26億元。 未來,康橋資本和穆巴達拉將在中國成立一家神經學領域的藥企,裝入買下的優時比產品。

優時比出售的大多是已被納入國家集采的品種。2023年 ,這五款產品銷售額共1.31億歐元,僅占優時比全年總收入的2.49%。 出售這些品種,表明部份跨國藥企在中國市場上的處境已經發生改變, 想靠過專利期的原研藥「躺贏」的日子過去了。

集采壓力下,優時比打包甩賣產品

優時比是一家總部設在比利時的外資藥企,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1996年在上海設立了第一個在華辦事處。 公司產品的重心放在神經和免疫上。

這次優時比賣出的五款藥物基本都是老品種,面臨著多個國內仿制藥企的圍剿。 在集采的壓力下,它們給優時比帶來的想象空間越發有限。 例如左乙拉西坦是2006年在中國上市的,是癲癇治療領域的重磅用藥,2009年專利到期後,國內陸續有企業仿制, 但原研藥地位並未被撼動,2018年市場份額仍高達97%。

2020年, 左乙拉西坦被納入第三批集采,優時比降價75%,以每瓶85元的價格中標 ,但沒能抵擋住隨後的市場份額快速下降, 2022年上半年降至41%。

2022年還出了一件大事:優時比的左乙拉西坦部份批次產品標示的有效期與註冊批準的有效期不一致,被停在中國境內進口、銷售和使用。 這是中國集采制度推行之後,少有的外資中選品種不合規案例之一。 直到今年8月19日,優時比的左乙拉西坦才在中國恢復進口、銷售和使用。空窗兩年後,優時比很難再回到曾經的位置。

優時比賣出的另一產品拉考沙胺,是第三代抗癲癇藥物,2018年11月在中國上市。其市場規模並不算大,據米內網數據顯示, 2023年拉考沙胺註射液在國內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突破1億元,同比增長219.11%。 在這一不大的市場中,競爭卻格外激烈。目前,除了優時比的原研藥外,超10家產品已獲批上市。

相比上面兩個品種,治療帕金森病的羅替高汀貼劑競爭格局要好得多,2018年7月在中國上市,市場同樣不大,至今仍未進入醫保。不過,這樣的溫和競爭局面也不會持續太久, 這款透皮貼劑化合物專利、透皮給藥的制劑專利已經過期,晶型專利被宣告無效,多家國內藥企虎視眈眈。

抗過敏藥鹽酸西替利嗪和鹽酸左西替利嗪也都是集采產品, 且集采時間非常早,分別為第二批、第三批集采藥品,優時比都沒有中標。

賣掉這五個品種之後,優時比在中國市場的主要產品僅剩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培塞利珠單抗註射液。

跨國藥企「撤退」?

據優時比的財報, 2023年在中國區銷售額為1.43億歐元,較同期下滑10%。 據優時比透露,2023年上述5款藥物在中國總凈銷售額為 1.31 億歐元,本次售賣完成後,來自中國的收入將所剩無幾。

不過,優時比並沒有打算就此結束中國。優時比CEO表示 「近期正積極籌備在中國市場推出一系列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及罕見病領域的創新藥物」。 今年7月,優時比自研的IL-17A/F雙靶點藥物比奇珠單抗獲批上市,用於治療常規治療療效不佳或不耐受的活動性強直性脊柱炎成人患者。

撤出競爭激烈的過專利期原研藥市場,代表了今後一段時間外資藥企的風格轉化。

8月1日,協和麒麟以7.2億元的價格 ,將中國大陸業務整體出售給中國創新藥企維健醫藥。協和麒麟選擇結束國內市場,可能同樣是因為集采帶來的壓力。 2023年財報顯示,受集采影響,用於治療嗜中性球減少癥的藥物格拉諾賽特,收入下降。

在美國,藥品一旦過專利期,就會面臨大量廉價仿制藥的沖擊。不僅化藥如此,素有「藥王」之稱的阿達木單抗近來也因為生物類似藥的競爭而頭疼不已。但在中國市場上,原研藥的地位和價格一直堅挺,2019年全面開展集采之後,依然有不少過專利期的原研藥銷售一路長紅。

去年開始,控費、比價等一系列規則的出台,讓過專利期原研藥的市場地位受到挑戰。集采藥占據主流已是大勢所趨,大批外資原研藥面臨降價或者結束的選擇。 像優時比這樣進行戰略調整的跨國大藥企不在少數。 羅氏、禮來、GSK、武田、輝瑞、第一三共等跨國藥企,都有過將非核心產品的中國權益出售的情況。

集采仿制藥占據市場,符合未來醫保資金使用的大方向,即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創新藥上。過了專利保護期之後,尤其是大量同等品質的仿制藥出現後, 原研藥不能也不應該再享受差別定價的權益,這在國際主流市場上都是如此。 很多不願降價的過專利期原研藥將逐漸淡出中國市場,留出市場空白給優秀的仿制藥。

撰稿丨方濤之

編輯丨江蕓 賈亭

營運|韓瑾睿

插圖|視覺中國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