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營養風險篩查與營養風險評估

2024-10-25健康

一、營養風險篩查

1.定義及意義

營養風險是指與營養因素有關的不良結局參數增加的風險。

不良結局包括:並行癥、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

營養風險篩查是一種快速、簡便的方法,用於辨識患者是否存在營養不良的風險。透過營養風險篩查,可以早期發現營養不良患者,及時給予營養幹預,降低並行癥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後。

2.方法及工具

(1)營養風險篩查2002(NRS 2002):是目前國際上套用最廣泛的營養風險篩查工具,適用於住院患者。

NRS 2002包括四個方面的評估:營養狀況、疾病嚴重程度、年齡和營養支持方式。

總分≥3分,表示存在營養風險,應該制定營養治療計劃;總分<3分,每周重復營養風險篩查。

(2)營養不良通用篩查工具(MUST):適用於社群和醫院的患者。

MUST包括體重、身高、飲食狀況和疾病狀況四個方面的評估。

總分>2分,表示存在營養不良風險。

3.營養風險篩查的實施

(1)制定營養風險篩查流程: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制定適合的營養風險篩查流程,確保所有住院患者都能得到及時篩查。

(2)培訓醫護人員:對醫護人員進行營養風險篩查培訓,提高其辨識營養不良風險的

能力。

(3)定期篩查:對住院患者進行定期營養風險篩查,及時發現營養問題。

二、營養風險評估

1.定義及意義

營養評估是對患者營養狀況進行全面、系統的評估,包括體重、身高、體重指數(BMI)、膳食攝入、生化指標、免疫指標等多個方面。營養評估有助於了解患者的營養狀況,為制定營養支持計劃提供依據。

確定與營養有關的並行癥的出現,如局部或系統感染、傷口愈合不好、吻合口開裂、住院時間變長;

不是評價患者的營養狀態;

沒有出現營養不良的指征,但有預測指標。

營養風險≠營養不良

國內住院患者營養風險

2.方法及工具

(1)營養評估問卷: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膳食攝入、體重變化、疾病狀況等方面常用的營養評估問卷有營養篩查問卷(NSQ)和營養狀況評估問卷(NPAQ)等。

生化指標: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轉鐵蛋白、膽固醇等。這些指標可以反映患者的營養狀況,但需結合臨床情況綜合分析。

(3)免疫指標:包括CD4+T細胞、CD8+T細胞、lgG、IgA等。免疫指標可以反映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於判斷營養不良的程度。

近年來,國家透過一系列政策推進「營養風險篩查」工作的開展,各大醫院也積極開展試點工作,以「早發現、早幹預、規範化」為原則,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以確保營養風險篩查工作的品質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