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救命的馬齒莧,大部份的人不知道的作用!

2024-08-25健康

秋季,草木孕育果子,是收獲的季節,很多地方都有貼秋膘的傳統習俗,講究要吃營養豐富的肉類食品,比如燉肉、燉鴨、燒魚或是肉餡的餃子,而在北方還有吃烤肉的習慣。

汪曾祺在【貼秋膘】中寫道:「北京人所謂‘貼秋膘’有特殊的含義,即吃烤肉……北京烤肉是在‘炙子’上烤的。‘炙子’是一根一根鐵條釘成的圓板,下面燒著大塊的劈柴,松木或果木。羊肉切成薄片,由堂倌在大碗裏拌好佐料——醬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加一點水,交給顧客,由顧客用長筷子平攤在炙子上烤……」

這就是貼好秋膘好過冬,但現在不同於過去,更多的人開始著重健康,更喜五谷或蔬菜。有這麽幾種營養又美味的長壽菜,生活中很常見,卻往往又被我們忽視了。

一. 馬齒莧

這種菜,我們都見過,小時候在樹下,小路上經常見到,長得不高,三十公分左右,葉子小小的圓圓的,莖是透著紅色的,小時候經常用它的根莖來編東西玩,但卻不曾想,這種不起眼的小草,竟是我們餐桌的一道美味。

歷代本草書中稱馬齒莧:「馬齒莧,又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黃花、根白、子黑也。」馬齒莧能得造化之青眼,把五行都占全了,它的作用自然不可小看。

這種菜新鮮時,吃起來脆嫩,像莧菜一樣滑滑的,略有些酸,馬齒莧入心經,清心火;入肺經,散肺熱。性寒涼,可清心、肺、腸胃之熱,我們很多人熬夜之後容易眼睛發紅,這是肝火旺,可適當吃些馬齒莧。

吃法有很多可以涼拌、可以素炒也可以做湯做餡兒,分享3種馬齒莧常吃的做法,喜歡的朋友們可以試試。註意:馬齒莧是滑利的,故孕婦禁止食用。

涼拌馬齒莧

將馬齒莧掐掉根部,如果有比較硬的莖也去掉,盡量選擇鮮嫩的部份來食用。放入清水中,加入食鹽,浸泡8分鐘,然後再次用清水反復洗凈,鍋中燒適量清水,加入少許鹽和油,水開後馬齒莧焯燙1分鐘,顏色會變得更加翠綠,這時候撈出來過一遍涼水。

瀝幹水分切成小段,加入蒜泥、生抽、醋、香油、食鹽和少許白糖,攪拌均勻即可,可以充分激發處馬齒莧的香味。

馬齒莧雞蛋餅

馬齒莧留新鮮的部份洗凈瀝幹水分,切碎加入一些香蔥,盆中加入適量的食鹽、打入雞蛋和面粉,攪拌均勻,之後將面糊舀在電餅鐺內,攤成圓餅。

濃濃的蛋香和馬齒莧特有的清香,非常營養開胃。

馬齒莧疙瘩湯

馬齒莧洗凈切碎末,加入一些蔥花;準備好適量的面粉,放在小碗中加入清水,水不要多,攪拌成比較幹的糊糊。

鍋中放油,加入蔥花爆香,煸炒出香味,倒入馬齒莧翻炒,再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準備的面糊調成小疙瘩狀,下入鍋中,用勺子攪拌避免粘鍋。最後加入少許食鹽和香油,又鮮又美味的疙瘩湯就做好了。

二. 紅薯

【隨息居飲食譜】記載:「甘薯煎食補脾胃,益氣力,禦風寒,益顏色。種類不一,以皮赤、無筋、味純甘者良。」

紅薯是平時常見的美食,尤其到了秋冬,一塊熱騰騰的烤紅薯,吃下之後全身暖和,胃裏特舒服。紅薯性平味甘,健脾胃,益氣血,讓我們身體有能量去抵禦風寒。且紅薯中含的纖維豐富,可以讓我們的腸胃「動」起來。

紅薯好吃但一定要熟透再吃,吃的時間最好在午餐的時間段,而且紅薯最好帶皮吃,很多人吃紅薯不吃皮,植物的皮和肉其實是一對陰陽,紅薯也如是。紅薯肉是補的,皮是泄的,也就是排毒。

紅薯肉健脾胃,補氣,紅薯皮通氣,很多人吃紅薯容易脹氣,覺得燒心,倘若連帶皮一起吃,就能很好緩解這些問題。

紅薯分為白心和紅心,白心白皮的紅薯對於皮膚很好,皮膚粗糙的人可以經常吃。紅皮紅心的營養更高,能補養氣血,可以和紅棗相提並論,但卻沒有紅棗容易生濕熱,臉色蒼白者,可以長期吃紅薯。

相比於我們平時主食的米飯饅頭,紅薯的熱量就較低了,而且有很強的飽腹感,吃較少的量就能滿足肚子的需求,也可以當成主食來吃,軟糯香甜。

這個黃金紅薯球,酥脆香甜,小朋友非常喜歡,我們在做的時候可以用糯米粉代替面粉,糯米性溫助陽,對脾胃更好。

紅薯去皮後隔水蒸熟,攪成細膩的紅薯泥,加入糯米粉攪拌均勻,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搓成一個個小圓球,表面沾上白芝麻,之後炸熟即可,也可以用烤箱烤熟,少油更健康。表皮香酥,內心甜糯。

三. 山藥

食物中的顏色我們身體的五臟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合理搭配是飲食養生的基礎,白色入肺,秋季容易肺燥引起上火,在當下季節多吃點白色的食物養肺潤燥。

山藥平心、靜氣、滋陰、養肺,自古以來就被奉為保養聖品,且物美價廉,可做湯,可炒菜。

【本草綱目】中記載山藥,「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既能益氣補虛,又能滋養身體,【神農本草經】稱其「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

南宋大詩人陸遊,享年86歲,他的養生之道就得益於久服山藥粥,李時珍也曾說過,用山藥煮粥,固腎精,健脾胃,益身心。它不熱不燥,性味平胡,吃完也不用擔心會肚子脹。

山藥營養又好吃,但處理的時候真的讓人煩惱,尤其是外皮,一碰不僅滑還會手癢,碰哪哪癢。這都是山藥黏液的鍋,很多人在處理山藥時,都喜歡把黏液洗幹凈,但其實洗掉了黏液,也洗掉了山藥中的精華。

山藥的品種很多,像脆山藥、毛山藥、鐵棍山藥,提起溫補,大家首先都會想到鐵棍山藥,它從古至今都被譽為寶物,山藥唯有懷山山藥最佳,懷指的是河南焦作的溫縣地區 。

正宗的鐵棍山藥有壚土和沙土地之分,壚土土質堅硬,山藥在生長過程中受到的阻力就大,所以一般長相彎曲、扁、短,外面不好看,但肉質非常緊密、細膩。沙土地比較松軟,長出來的山藥非常直,又長,但壚土地中的山藥無論是品質、口感、營養,都遠超其他山藥。

【神農本草經】記載:山藥以河南懷慶者良。在歷朝歷代都被列為貢品,當地很多老人,從小就吃,七八十歲照樣下地幹活,在【健康之路】的節目中,溫縣的鐵棍山藥還被稱為「神仙之食」。

吃山藥也講究搭配,掌握山藥這4種搭配,脾胃越來越好。

養心神,搭百合

秋天氣候變遷大,早秋濕熱,中秋燥,晚秋涼寒,我們的身體隨著氣候變遷而處於收的狀態,陽氣也處在收斂內養階段,因此要調養心神,山藥生津益肺,百合養心潤肺,清熱生津,搭配在一起吃,可以潤肺養心。

養肌膚,搭白扁豆

秋季幹燥,脾胃容易不適,脾胃有問題,氣血不足,我們的皮膚也會暗黃幹燥,沒有光澤,山藥性平,健脾益氣,是滋陰潤肺的上品,很適合虛弱的女性吃,而白扁豆氣味清香,溫和,有健脾和胃之用,這兩者搭配,氣血充足,執行順暢,皮膚得到充足的氣血滋養,自然就不幹不燥。

緩秋乏,搭薏苡仁

秋季人容易感到累,俗話說,春困秋乏,很多人到了秋季就會無精打采,心煩氣躁,身心俱疲。脾主肌肉,肝主筋,腎主骨,這三個無論哪個出問題,都會讓我們倍感疲憊。而健脾胃,理肝氣,養腎陰,山藥和薏苡仁搭配,是自古流傳下來的一道食膳。

山藥和薏苡仁各一小把,再加上幾顆蓮子和紅棗,與小米放在一起煮粥,潤燥補氣,健脾養元氣。

濕重起夜,搭茯苓

人到了中老年,起夜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多,小便清長,腎陽不足。很多人還會有氣虛的情況,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脾一旦弱了,就會氣短懶言,濕氣重,山藥健脾益氣,茯苓又健脾安神,利水,山藥為主,茯苓為輔,滋養我們的脾胃和腎氣。

平常可以將這兩物煮成粥,不喜歡喝粥者,也可以把這兩種打成細分,山藥30克、茯苓15克,混在一起,用水調成糊糊,一天一次,飯後吃。

當然我們也可以吃點現成的!搭配好的這款八珍糕,就是把山藥和一些健脾胃,固腎氣的食材搭配在一起,制成糕點,吃起來酥脆細膩,有淡淡的谷果香。

配料有懷山藥,茯苓,蓮子,薏米,芡實,白扁豆,山楂,雞內金,麥芽,人參等食材,調和味道也是用的養胃的麥芽糖,摒棄了傳統白砂糖制糕,不易生濕氣,食用油用的是亞麻籽油,低脂健康。

其中茯苓,薏米都是祛濕的,山藥健脾養胃,而且有益脾腎,山楂、雞內金又是化積的,,麥芽健脾養胃,還能化澱粉類的積滯,人參補氣補虛,營養比起單用芡實,要更加全面。

低溫烘焙的制作工藝,可以避免食材中的營養被高溫破壞,而且制出來的糕點酥酥脆脆,很好嚼,中老年人也能咬得動,嚼的爛,口感層次豐富。

美豐道古方八珍糕健康脾胃 無蔗糖 成人兒童餅乾芡實糕傳統糕點
¥ 49.9
精選
購買

而且裏面都是獨立小包裝,一顆一小袋,更容易儲存,天氣潮濕也不怕變質,密封性很好,開袋即食,想起來的時候就能立馬吃到嘴裏,也省去了烹製過程。

這樣一款既營養又能解饞的小零食,就非常適合在秋天吃啦,每天吃的 分量 不要超過3塊哦,孕婦和小朋友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