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寧都暴動的傳令員到解放軍第17軍的軍長,再到共和國「飛彈元勛」的王秉璋,就可見其不平凡的經歷。他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平型關戰鬥中那幾張照片,而在這幾張照片中其實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寧都暴動
1914年1月,王秉璋在河南安陽出生。在他15歲時,考入了馮玉祥西北軍的學校,結果第二年中原大戰就爆發,馮玉祥的軍隊被蔣介石擊敗、收編,王秉璋所在的學校也被國民黨收編,並改名為了國民黨第26路軍通訊營。
1931年,蔣介石為了「圍剿」紅軍將26陸軍調到了江西,駐紮在寧都。沒多久,「九一八」事變發生,全國掀起了抗日救國的浪潮,第26路官兵受這股潮流的影響,主動提出要北上抗日的。但是遭到了蔣介石的阻止,蔣介石還給他們下死命令,叫他們「圍剿」紅軍。
結果,在接到命令的第二天,第26路軍就被中央紅軍擊潰,加上共產黨已經將一些間諜安插到了第26路軍中,第26路軍已經被中共引導,做好了寧都起義的準備。
1931年10月,王秉璋從副班長的職位調到了74旅,給旅長季振同當傳令兵。當時第26路軍計劃起義,馮玉祥的心腹季振同和第26路軍參謀長趙博生、73旅旅長董振堂三人時常在寧都一個山頭上密談,而王秉璋作為貼身的傳令兵負責警戒。
在這期間,王秉璋還經常給他們傳遞書信。
在12月份,蔣介石發現第26路軍的動向不太對勁,經過調查後得知26路軍中有共產黨員,於是他下令對第26路軍中的中共黨員進行逮捕。針對蔣介石的這一舉動,第26路軍中共特別支隊決定提前起義,而且為了確保起義成功,中革軍委還派了左權、王稼祥等人到寧都城附近的固村指揮起義。
12月14日,趙博生準備在城東的一個教堂中舉行宴會,將團級以上的幹部全部召來,同時逮捕不同意起義的將領。
會議召開後,全部的軍官們都到了樓上赴宴,而他們隨行的傳令兵都在樓下就餐。席間,王秉璋率領10多名傳令兵悄無聲息地就將軍官們隨行的傳令兵繳械,動作幹凈利索,樓上的人完全沒有察覺。
隨後,王秉璋又帶人突然沖到了2樓,上去對著裏面的人就大喊:「紅軍打來了」。樓上一時間陷入一片混亂,寧都起義就此開始。混亂中,王秉璋先保護季振同、趙博生、董振堂還有一些支持起義的團長離開了現場;緊接著74旅1團3營營長嚴圖閣率領如期而至,將剩下的軍官全部逮了起來。
之後,季振同等人指揮1.7萬余人宣布起義,起義結束後,第26路軍被共產收編,後續改編為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季振同擔任軍團長,董振堂為副軍團長,趙博生為參謀長,王秉璋也被提拔為了傳令班班長。沒多久,他再次被提拔為了通訊隊隊長。
一命救一命
1932年,王秉璋被調到了紅一軍團擔任副營長,當時營裏面的副教導員是熊伯濤。新中國成立後,熊伯濤被任命為了公安部副司令,並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當時,紅一軍團與國軍正在江西等地戰鬥,戰鬥後他們坐船渡江返回駐地,結果渡船的大哥在戰鬥中陣亡了,這下可壞了,他們當中沒有人會渡船。心急的王秉璋便自己上了船,擺弄起了船槳,剛開始船還動了起來,向前慢慢前進。岸邊的戰士們看見副營長會擺船了,高興地大叫。
王秉璋感覺自己會渡船了,就用力劃船,想將船掉頭返回去接他們渡江。結果他這一用勁兒,船不聽使喚了,他越著急將船調頭,船越是不聽使喚,在江中直打轉無法靠岸。
這叫王秉璋慌了,因為他是旱鴨子不會遊泳。王秉璋在船上手忙腳亂地控制船,結果船越控制晃得越厲害,最後他一不小心失去重心掉了下去,王秉璋感覺這次要死定了。
突然,岸邊有一個人跳進了水中,朝著王秉璋使勁遊去,這個人就是教導員熊伯濤。由於在水中遊得太急,熊伯濤的腳不小心被石頭磕傷,但他來不及顧忌,徑直遊到王秉璋身邊將他拖到了岸邊。王秉璋緩過來之後對著熊伯濤一頓感謝,熊伯濤笑了笑表示回應。
也許是巧合,在長征的時候,王秉璋被調到了紅一軍團擔任作戰科科長。
1935年8月,紅一軍團開始過草地。一天,王秉璋在經過一條小河時,他發現河邊躺著一個人,他過去檢視,這個人竟是曾經救過自己的恩人——熊伯濤。
熊伯濤這時的表情十分痛苦,已經餓得不成人樣。王秉璋過去急忙詢問情況,熊伯濤這時才睜開眼睛,有氣無力地說: 「兩天沒吃了」。
王秉璋聽後趕快從自己的口袋中倒出了一些炒面,兌了點喝水叫熊伯濤吃,他知道教導營走在隊伍的後面,路上能吃的東西早已經被前面的隊伍吃完,他們時常吃不到東西。
熊伯濤幾口將炒面吃完,緩了一會才有力氣站起來。因為還要救助其他人,王秉璋將自己背的30斤炒面、酥油分了一小半給熊伯濤,二人就此分開。之後,二人都成功走出草地,並在哈達鋪見面,熊伯濤見到王秉璋就說: 「哎呀,多虧了你的炒面,我才活著走出來,我這條命是你救得」
王秉璋笑著說道: 「你不是也救過我嗎,咱倆抵了」
二人哈哈大笑。
沒參加平型關戰役,為何歷史照片上會有王秉璋
長征結束後第二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紅軍改編為了八路軍,王秉璋成為了八路軍115師作戰科科長。當時115師在三原進行了誓師,隨後就奔赴了前線。115師的主力在晉東北地區開始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而當時王秉璋正與閻錫山就鐵路運輸事宜進行溝通。
而且在談好這個問題後,王秉璋準備回到前線,結果他剛到五台山,這裏爆發了一場山洪堵住了去路,他只好在五台山住兩天。這時的他根本不知道平型關戰役的計劃,完美地錯過了9月25日這場震驚中外的戰鬥。
等到9月26日,王秉璋才趕到了前線。但是大家為何都認為王秉璋參加了這場戰役呢?
這是因為後來很多和平型關戰役有關的照片都能看見王秉璋的身影,而這些照片作為宣傳平型關大捷的重要宣傳方式,早已被人們所熟知。那麽身為作戰科科長的王秉璋沒有參加這場戰役,為啥關於平型關戰役的照片上會有他呢?
原來,王秉璋在回到指揮部後,向林彪、聶榮臻等人匯報了自己與閻錫的溝通情況。恰巧這時國民黨【掃蕩報】的記者來到了115師,要拍攝關於這場戰役的新聞紀錄片。之前林彪一直對國民黨的這些報刊反感,這次也打算拒絕。但是聶榮臻說道: 「現在統戰和以前不一樣了,他們這次也是宣傳我們大勝仗的事情,這時好事」
在得到林彪的預設後,王秉璋被安排前去與國民黨記者交涉。王秉璋接著向參與平型關戰役的周昆等人了解了詳情,開始接待【掃蕩報】的記者。
王秉璋先帶著記者到了戰鬥現場,但是由於戰鬥已經結束,現場已經被清理得差不多,記者們便提議希望林彪、聶榮臻可以「復原」戰鬥時指揮部的情況,就像演電影一樣。
既然答應叫記者拍了,林彪一行人也只能配合他們到現場,而且那時的幹部普遍都偏年輕,對這電影這些新鮮東西好奇,都來湊熱鬧,記者在拍攝紀錄片的時候也順帶拍了一些照片,那時拍照的機會十分稀缺,王秉璋便趁機給自己也拍了幾張。
當天晚上記者就將這些照片洗了出來,一共20多張給了王秉璋,王秉璋隨後將這些照片發給了參與照相的人。後來【掃蕩報】記者拍攝的電影沒有上映,因為那時的國民黨嚴格禁止給八路軍宣傳,而當時拍攝的電影個照片也遺失殆盡,只有王秉璋拍的那幾張保存了下來。
建國後,研究黨史、軍史的有關部門開始征集這方面的資料,王秉璋手中珍藏的這幾張自己的照片就被當作真實的場景給發了出來。王秉璋做人做事還是非常有原則的,在他晚年的回憶錄中,他將這件事情的真相說了出來。
1960年,王秉璋被「趕鴨子上架」到飛彈部隊,與劉亞樓一起在第五研究院工作,當時中國面對蘇聯、美國的制裁以及國內三年自然災害,經濟十分困難。面對如此絕境,劉亞樓和王秉璋等人還是選擇了迎難而上,與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日以繼夜地工作,使新中國在飛彈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短短十幾年間就從短程飛彈發展到了洲際飛彈。
只是後來因為社會動蕩,王秉璋由於一些原因不得不結束了飛彈研究工作的領導崗位,使得他在這方面的許多貢獻不被人們所熟知。